《霸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霸蜀- 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牟幌椋熳哟丝逃腥魏畏从Γ醯枚记橛锌稍

不过,曹睿没有发火,更没有暴怒,平静如常,只是眼角一根青筋如蚯蚓般的不停扭动,让他清秀的面庞看起来有些扭曲。

曹睿抬起手,掩住面门,指肚慢慢的揉着酸胀的眉心,过了很久,才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看来皇叔多虑了。”曹睿忽然没头没尾的说了一句。

孙资却听明白了,他应声答道:“陛下圣明,这本来就是东阿王臆测之词。他不过是对自己远离朝堂而怨恨,道听途说,敷衍成文,哪里知道真实的情况。”

曹睿手滑了下来,盖住大半张脸,只露出两只眼睛:“彦龙,司马懿又一次败在魏霸手下,大将军又卧病不起,如今还有谁能担起这个重任?”

孙资小心翼翼的看着曹睿,沉吟了片刻:“陛下,臣以为骠骑大将军虽然再次败北,却不是他无能,而是魏霸多有奇技银巧,军械犀利,非我军能敌。当此之时,与蜀军争一时短长,未免不智。不如避其实,击其虚,先击退陆逊,解襄阳之围。吴军退走,蜀军必难独全。”

曹睿若有所思。刚才司马懿的请罪书中提出了射程远达三四百步的巨箭,他也有些疑惑,不过他对魏霸来精于机械的事早有心理准备,虽有疑惑,却不至于很震惊。只是一想到双方在这方面的差距已经接连导致几次战事不利,他不免忧心冲冲。

马钧是聪明,可是他和魏霸比还是略逊一筹,夏侯徽没有情报传来,马钧就赶不上魏霸的进度。在可预期的未来,魏军的军械将一直处于劣势。

更大的问题,魏国拖不起了。从去年曹休在东南大败算起,一年多的战事,不仅人马伤亡惨重,元气大伤,而且物资消耗也掏空了魏国本来就不丰裕的仓库。如果战事拖延下去,国内必然会民怨四起,边疆的蛮胡也会趁机生事。

曹睿现在真是内忧外患,头上的皇冠仿佛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觉得自己的骨头都快被压断了,再坚持下去,他随时都可能被压得血肉模糊。

如果不是从小就在祖父的身边长大,早就见识过祖父在内忧外患面前的坚韧,他不知道自己现在还能不能坚持下去。

曹睿想了很久,还是拿不定主意。他派人把刘晔和蒋济找来,看看他们有什么良策。

刘晔和蒋济赶到之后,听到这个消息,也惊愕不已。与其他人不同,他们对司马懿的能力非常清楚。特别是刘晔,他曾经和司马懿一起在曹艹帐下听令,对这位同僚的心计知之甚详。现在听说司马懿又一次败在魏霸的手中,他眉头紧蹙,想了半晌,下了一个结论。

此战非司马懿战法失误,而是蜀军军械犀利,这才意外失利。这种事只能取一时之效,真要是无坚不摧,他们又何必等到现在,早就该用了。现在我们有了防备,他们还有什么办法?小心戒备,把指挥台建得更牢固一些,建得更远一些就是了,何必谈虎色变。

至于先攻襄阳还是樊城,其实两者是一体的,谈不上先后。在没有水师策应的情况下,想要突破汉水并不容易,还是先取樊城,修复浮桥来得更稳妥一些。樊城易得也易失,蜀军虽然获胜,损失也不小,如果没有更多的援军到来,他们守不住樊城。收复樊城,重新架起浮桥,襄阳自然固若金汤。

蒋济也表达了和刘晔相似的意见,认为还是夺回樊城比较稳妥。曹睿权衡之后,采纳了他们的意见,下令司马懿等人先取樊城,小心戒备,不要再重蹈覆辙。同时下令许昌的陈群率领大军向襄阳进发。

……接到诏书的时候,司马懿已经回到了樊城。吴懿进了城,据城而守,和水师连成一片,进可攻,退可守。司马懿兵力不足,只能保持对樊城的压力,却无法攻城。

樊城暂时平静下来,对岸的襄阳却燃起了战火。

蜀军大破司马懿,攻克樊城,就算没有发生蜀军羞辱吴军的插曲,吴军也坐不住了。按照双方战前的约定,蜀军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为吴军攻取襄阳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吴军还不发力攻城,那不仅会被蜀军耻笑,吴人自己也觉得说不过去。

在这种情况下,陆逊没有等魏霸去,他主动派人来和吴懿商量,请求吴懿把之前用来攻击樊城的那些大型攻城器械送给他们,用来攻击襄阳。吴懿爽快的答应了,还主动让魏霸过去指导吴军修复。

此刻魏霸就在吴军大营。当然了,具体的事务不要他动手,陆逊派了不少人来配合他,他只要动动嘴皮子,指点两句就行。他也清楚,陆逊这么做是想学他的技术,所以有些诀窍他是不会说的,只告诉对方怎么做就行,为什么这么做,你自己去想,能想出多少,全看你自己的天份。

和他做接口的有两个人,一个是陆逊身边的陆岚,一个是张昭的侄子张奋。陆岚有些书生气,对技术不怎么清楚,很多时候就是在旁边看着,做好图纸的保管,是个陪同人员。张奋对机械懂得比较多,他本人之前也做过攻城大车,不过和魏霸打造的攻城车比起来,那就差得远了。在理论上,他更是比魏霸差的不止一点两点。

不过这不并是因为张奋笨,而是因为他是自学成才,不像魏霸经受过系统的自然科学基础教育。相反,张奋很聪明,他隐约的感觉到了魏霸的长处在数学,特别是形学上的造诣。

“我对形学的了解不够,所以参军的设计,我只能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张奋摇摇头道:“也许请精通易象的虞公来,他会理悟得多一些。”

“虞公,哪个虞公?”

“当然是会稽虞家的虞翻虞仲翔公。”

虞翻?魏霸心头一惊:“他现在在何处?”

张奋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苦笑道:“他现在在交州。”

见张奋如此诡异的表情,魏霸愣了一下,随即又明白了过来,不禁暗自发笑。虞翻是江东望族,从孙策时代起就是重臣,现在居然被发配到交州去了,可见孙权内部也不太平啊。一把手不好当,不管是诸葛亮还是曹睿,抑或是孙权,都是焦头烂额,要说轻松,反倒是那位阿斗陛下最轻松,要不怎么说人家是三国第一有福人呢。

第318章讹诈

张奋干活的时候很认真,话却不多,除了技术问题,他很少主动和魏霸聊天。今天说起虞翻,也是有感而发,说了两句,大概是觉得不妥,便闭上了嘴巴,略微偏厚的嘴唇紧紧的抿着,眼神中有些茫然。

他这副样子,像极了魏霸前世做工程师的模样,不由得想多和他说两句。

“虞公精通形学?”形学就是后世所谓的几何学,魏霸倒不清楚虞翻还通晓数学。

“虞公是易学大家,精于易象,想必在形学上的造诣也不浅吧。”张奋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他卷着袖子,手指上全是画线留下的墨迹,蹲在那里,像一个憨厚朴实的工匠,一点也看不出世家子弟的影子。他自己不说,没有人会想把和精通《春秋》的张昭联系起来。

魏霸不懂易学,更不懂什么易象,也不知道张奋说的对错,不过他对易学这种神秘学不是太感兴趣,总觉得和街头算命打卦的江湖骗子差不多。

“这很难说,形学其实比较纯粹的数学,和易学应该关系不大……”

“想不到参军还通晓易学?”陆岚走了过来,正好听到魏霸的那句话,不禁笑了一声:“这么一来,我倒想和参军切磋切磋了,不知道参军肯不肯赏脸。”

魏霸无所谓的哈哈一笑:“校尉会失望的,我对易学一窍不通。陆家家传易学,我是不敢贻笑大方的。我嘛,就是会做点奇技银巧罢了,让校尉见笑了。”

陆家是江东望族,家传的学问,陆逊的叔父,陆家的真正家主陆绩就精通易学,据说几年前死的时候留下遗言,说六十年后天下将会一统。魏霸记不清三国是什么时候统一的,但是时间应该差不多,所以觉得如果这个传言是真的,那陆绩还真有点门道。但他对陆岚实在没什么好感,这个书生有些尖酸,世家子弟的习气很重,让人很难亲近,所以和他说话的时候,难免都会带点刺。

陆岚有些尴尬。陆家精于易学,可是他们却要请魏霸来打造攻城机械,这已经足以说明所谓的易学并不顶用,但是要他承认易学没用,却又是万万不能的。他也懒得和魏霸斤斤计较,拱手道:“将军请你去一趟。”

魏霸站起身,冲着从陆岚进来之后就一句话也没说的张奋笑了笑:“张兄,我去去就来,到时候我们再谈一点能经世济用的学问。”

张奋尴尬的点了点头,脸上有些微红。魏霸拍拍衣摆,大踏步的先走了。陆岚愠怒不已,却又不能发作,只好僵着一张脸,跟着魏霸走了。

来到陆逊的大帐,魏霸也没报进,一撩帐门就闯了进去,一眼看到一个白衣女子正和陆逊在说话,不由得一愣。陆逊不像那些讲究的将领,身边从来不带侍女,而且这个女子看起来也不像是侍女。他特意瞟了一眼,那女子长得不算漂亮,但是很清秀,只是眼神和陆逊很像,有点隐藏得很深的傲气。魏霸注意到,她的手中拿的正是他提供的设计图。

见魏霸进来,那女子连忙起身,却没有避到内帐,而是跪坐在陆逊身后,低下了头。

“我从妹。”陆逊淡淡的说道:“子玉,坐,有几个问题我不太清楚,想和你参详一番。”

魏霸很诧异,陆逊四十多了,这女子却不过十六七岁,他还以为是陆逊的女儿什么的呢。他坐了下来,接过那张图纸,看了一眼,淡淡的说道:“将军有什么不清楚的,尽请直言。”

“我知道这是你为攻打樊城设计的攻城大车,可是现在我要打襄阳,这个攻城车的高度不够,为什么不再增高一些?”陆逊和往常一样语气平和,既没什么高兴的样子,也没有生气的意思。

“再增高一些,攻城大车的重量会太大,推动不便。”

“推动不便,再增加一些车轮就是了。”陆岚跟了进来,正好接上了魏霸的话头。

魏霸瞟了他一眼,不紧不慢的说道:“再增加车轮,会同样增加大车的长度,并不能减轻每个车轮的负重。”他停了一下,又接着说道:“而且会适得其反,效率不增反降。”

“既然是同时增加,为什么会适得其反?”

魏霸闭上了嘴巴,不肯回答这个问题。陆岚有些生气,正在追问,那个女子抬起头,用眼神示意陆岚不要生气,和声道:“参军说的效率,是指推车的民伕和所载战士的数量比吗?”

魏霸诧异的瞥了她一点,犹豫了片刻,点了点头。

那女子又接着说道:“参军说,增加大车的长度,就会降低效率,那是不是说,只有当车厢是边长相等的方形时,效率才会最高?”

魏霸的疑惑更大了,这是什么妖孽,怎么能一下子就看出其中的奥妙。他设计这辆大车,看似简单,谁都可以仿造一个,但是其中蕴含的大量最优化设计,却不是一般人能看得出来看。你可以模仿,但你无法超越。这个女子能看出这一点,他已经觉得非常不容易了。

“是的。”

那女子脸色微红,却毫不退让的看着魏霸:“能请参军详细解说一下吗?”

魏霸皱了皱眉,把目光转向陆逊,咳嗽了一声:“将军,我可以帮你们打造战具,可没有说过有传授之责。我没什么学问,这是我的看家本事,这么做……似乎不太合适吧?”

陆逊看看他,回头和那女子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眼神。那女子有些失望,轻轻的抿着了嘴唇,低下头,起身施了一礼,退入后帐。陆逊搓搓手,自我解嘲的说道:“是我失礼了,子玉不想说,就不说吧。这么说,这辆车,不能再加高?”

“不是不可以再加高,只是加高必然会增加体量,也就会增加推车的人数,真正能参与战斗的士卒就会少一些。从兵力应用上来说,有些得不偿失。”

“那子玉帮我改一改吧。要攻襄阳城,这个大车的高度实在不足以倚仗。”陆逊将图纸推到魏霸面前,轻轻的拍了拍。魏霸接过图纸,稍微考虑了一下,又画了一副新的草图,然后交给陆逊,说道:“将军,这是我能做出的最好的改进了,将军如果还不满意,我也爱莫能助。”

陆逊接过图纸,看了一眼,不由得眼前一亮。魏霸将原本上下一样宽的攻城大车改成了逐层收缩,高度提高了三分之一,足以让最顶层的人能攻击到襄阳城头,而总的体量却没什么变化,推车的人也不需要增加,可谓是一举两得。

“子玉果然高明。”陆逊由衷的赞了一句,把图纸收了起来,恳切的说道:“子玉,战具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我准备明天就发起攻击。你回去之后,可要请吴将军、孟将军守好樊城,千万不能有什么闪失。”

魏霸点点头,嘴角有浅浅的不以为然。蜀军攻打樊城的时候,陆逊一直在旁观,即使是司马懿兵临城下时,陆逊也没有尽到盟友的义务。朱然等三人就呆在船上,脚都没踏上北岸一步。如今蜀军攻克樊城,吴军还在有条不紊的准备战具,这分明是让蜀军做炮灰,司马懿他们可都在樊城外呢。再过两天还有更多的魏军赶来,到时候蜀军的压力会非常大。

说到底,陆逊还是居心不良,一心要把蜀军当炮灰使,自己随时准备抽脚走人。不过,事情到了这一步,他要想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攻打襄阳的时机已经成熟,陆逊要想一箭不发就走,估计孙权不会同意。相比之下,蜀军就不同了,他们立的功已经足够,收获也已经超出了预期,随时可以走人。前后重创魏军两万多人,平空俘虏了一支水师,对于总兵力不过三万人的蜀军来说,这个战绩已经足够骄人,不管是谁都不能说三道四。

“将军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全力支撑。”魏霸微微一笑:“不过,我想请将军一个问题,不知可否?”

“当然可以。”

“将军,你是不是真的想攻击襄阳?”魏霸把“真的”这两个字咬得特别重。

陆逊眉梢一颤:“你这是什么意思?”

“将军如果真想打襄阳,那我们才有谈的意义,如果将军根本无心拿下襄阳,那我们就没必要在这里耽误时间了。数万大军,每天的开销都很惊人,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在这里白白的耗费百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