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帝国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隋帝国风云- 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ōngyāng集权但反对激进的改革思路尤其反对以雷霆之势摧毁门阀士族政治。今继承大统有赖于杨雄、杨达等皇族重臣的支持在政治也需要他们的辅佐所以尚能容忍如今这些老臣们都死了今和中枢的改革派们岂能继续容忍皇族成员对改革的阻挠?因此只有抓到机会即便皇帝从权力制衡的角度出发尚需要皇族成员留在中枢中枢里的那些改革派们也决不会“姑息养jiān”势必痛下杀手其首要打倒的目标就是杨恭仁。原因无他杨雄、杨达兄弟是整个皇族最雄厚的一股政治力量他们死后所留下的巨大的政治遗产基本由杨恭仁继承了下来一旦杨恭仁赢得皇帝的信任进入中枢核心层让皇族权贵的保守力量充分发挥合纵连横其他保守贵族势力必然会严重阻碍改革进程。

杨恭仁这番话说得很不客气实际就是质疑伽蓝的河北戡乱有问题有欺君罔之嫌。

大河南边的张须陀异常愤怒的指责伽蓝肯定事出有因。皇帝和中枢明察秋毫断定伽蓝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但出于不同的目的皇帝和中枢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任由伽蓝为所yù为。从杨恭仁的角度来说皇帝和中枢这是在给自己“下套子”让伽蓝给自己挖陷阱。

伽蓝的才智非同常人这一点杨恭仁非常清楚考虑到帝国越来越复杂的政治博弈考虑到像梦魇一般无力挣脱的皇统之争尤其考虑到在杨玄感之乱中以自己为首的皇族力量与以崔氏为首的山东豪门势力以及与伽蓝背后的以裴氏为首的温和改革派共聚于越王杨侗旗下所结下的政治联盟的共同利益杨恭仁不得不当着崔氏的面联合崔氏一起探寻伽蓝如此“胡作非为”的深层次原因。

你为何要这么做?为何募贼为兵?“募兵”事件的背后牵扯甚广尤其牵扯到了山东贵族集团中的河北世家和关陇武川系贵族集团的利益那么这个利益到底是什么?从东征结束之后帝国政治发展的方向来推断“募兵”事件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无法遮掩也不可避免的隐患这个隐患一旦爆发必将掀起血雨腥风而最终受到连累的极有可能是越王杨侗以及聚集在他旗下的三股政治势力。如果这三股势力也遭到重创那么还有谁能阻挡皇帝和中枢改革派加快改革进程的步伐?

“事情已经麻烦了。”伽蓝不假思索地说道“刘元进之乱已经震动了大江南北而王世充的屠杀加剧了江左人对关陇人的仇恨可以预见当江都留守王世充把江都主力全部调到江淮战场的时候江左必然会爆发一连串的叛乱。江左叛乱迭起江南河必然中断而由此受到影响最严重的不是东都和西京而是西疆和北疆。”

“威胁江都威胁通济渠水道的叛军不仅仅只有江淮贼帅杜伏威和辅公祏还有河南和齐鲁两地的叛贼。可以预见王世充即便在江淮连战连捷短期内也会陷入顾此失彼的窘境就算他最终守住了江都却必定会失去对江南和江淮两地的控制也就是说很快江南河和通济渠都会陷入贼寇的长期劫掠之中西北两疆的镇戍也会随之陷入粮草不继的窘境。”

“粮草不继尚不是两疆镇戍最严重的问题最严重的问题是缺少镇戍兵力。第一次东征失败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对帝**队来说不堪承受。在总兵力减少的同时帝**队一方面要防御北方大漠再度崛起的突厥人一方面又要在国内战场戡乱平叛。两条战线的开辟兵力和粮草的难以为继以及帝国朝堂激烈的政治厮杀将把帝国推进崩裂的深渊。”

杨恭仁神情凝重沉默不语。崔逊平静如水眼里浮现出一抹淡淡的忧伤。

伽蓝对帝国局势的分析一次比一次悲观但每一次的论据又都确凿无疑无可辩驳。这番话说出来之后伽蓝“募贼为兵”的理由已经很清楚了。东征结束后疲惫不堪的帝国将迎来北方大漠的狼群而远征军的主力必然留戍北疆龙卫军肯定是其中之一因为皇帝和中枢里的改革派正好可以找到充足理由将其驱离中枢。

“舅父……”伽蓝低声呼唤以异常郑重的表情说道“未来几年舅父能否掌控军队直接关系到了帝国的存亡所以在某看来舅父不若将计就计顺势留守边疆不论是幽燕还是代北只要能为帝国建起一道坚固的城墙抵挡住北虏的入侵就必然能在帝国危难之刻力挽狂澜。”

第两百六十三章计在潜龙

伽蓝的意思很直白只要龙卫军留在北疆那就不存在任何危机但伽蓝的这一建议在杨恭仁和崔逊看来却是别有居心说得简单点就是伽蓝有意逃避东征结束之后的皇统之争试图置身事外。无弹窗更新快

但这怎么可能?伽蓝是天真幼稚还是另有图谋?

今rì越王杨侗已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已经成了所有觊觎皇位者的众矢之的。新一波政治风暴正在酝酿当中而皇帝并不想在东征结束后再一次面对惊天风暴他急需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来宣扬他的武功恢复帝国的元气巩固和加强zhōngyāng集权加快改革进程所以他未雨绸缪并从未来稳定政局和保护越王的角度出发果断建立了龙卫军。

皇帝为什么要组建龙卫军?为什么要让杨恭仁、崔逊和伽蓝共领这支远离中枢却又隶属禁军编制的龙卫军?实际这里面既有保护越王杨侗的意图也有威慑那些觊觎皇统者的意思从而达到遏制和延迟新一波政治风暴爆发的目的。

伽蓝同意杨恭仁和崔逊对未来帝国政局的分析但正因为越王杨侗处在风口浪尖正因为以争夺皇统为主要目的的新一波政治风暴不可避免帝国未来的政局会越来越混乱代表不同利益的贵族集团之间的厮杀会越来越激烈所以不但龙卫军要置身事外以杨恭仁为首的皇族和以崔氏为首的山东世家也要置身事外毕竟杨雄、杨达、和崔弘升等帝国大权贵的辞世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皇族和崔氏的实力以一具伤痕累累之躯去迎战从四面八方围杀而来的敌人何来胜算?

另外从皇帝和中枢改革派的立场来说东征结束后最需要的是稳定包括国内外局势的稳定但在外有强虏虎视眈眈内有叛贼蜂拥而起的险恶局面下皇帝和中枢改革派们焦头烂额。顾此失彼此刻假若再掀起一场皇统之争皇帝和中枢改革派们必定手忙脚乱、穷于应付。到那时。不要说什么推进改革进程了即便是帝国国祚都岌岌可危。

因此不论从自身利益出发还是从皇帝和帝国的利益出发。越王杨侗都要不计代价地“逃离”即将到来的新一轮皇统之争而已经与越王杨侗同气连枝的杨恭仁、崔氏和伽蓝必须早作决策未雨绸缪以便最大程度地保护越王杨侗帮助皇帝和中枢稳定帝国的政局。遏制和延迟帝国新一波政治风暴的爆发给危机四伏的帝国赢得一段宝贵的喘息时间。

杨恭仁和崔逊相视无语。若说伽蓝天真但他在杨玄感之乱中的表现可圈可点既有远见又有谋略充分展示了他在政治的卓越天赋然而今rì所表述的观点和策略却脱离了现实说得好听一点是理想化难听一点就是天真幼稚。

政治实际就是历史长河中咆哮的漩涡。所有漂浮在河面和潜行于河面下的生物都无法逃离这个漩涡。一旦被卷入漩涡一切都取决于命运的安排即便拼死挣扎也无济于事。旧朝的历史就不说了仅以今rì帝国来说先帝五个儿子在残酷的皇统之争中。前太子杨勇废黜老三老四老五或郁愤而死、或惨遭幽禁、或举兵叛乱。父子反目兄弟相残。人伦灭绝。实际不论是先帝还是他的五个儿子其本心都不想卷入皇统之争都想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地完成权力交接确保帝国的稳定和发展然而最终的结果与他们的愿望大相径庭先帝和他的儿子们都被咆哮的漩涡所吞没最后挣扎着“逃”出来的只有今一人而已。

漩涡一个接一个历史总是在循环往复中前进。今rì先帝和他的儿子们、孙子们面对皇统继承最大的愿望肯定是不要重蹈一代人的覆辙但现实非常残酷太子杨昭短命骤然薨亡给帝国的未来留下了一层厚厚的yīn霾。

逃?逃得掉吗?不论是皇帝还是他的儿子孙子也不论是杨恭仁这些皇族重臣还是崔氏这些中土豪门更遑论裴世矩、薛世雄这些皇帝所倚重的近臣如今都被卷进了皇统继承这个巨大的无坚不摧的漩涡里谁能逃得掉?

“现实和愿望总是背道而驰。”

崔逊面无表情语气慵懒而yīn郁给人一种颓丧之感。

崔逊根本不相信伽蓝的这番言辞出自其本意但也无意去质疑去刨根问底。现在崔氏已经与越王杨侗“捆到”了一起荣辱与共如今越王杨侗挟戡乱之功深得皇帝青睐虽然距离储君之位还非常遥远但最起码有了一线希望尤其龙卫军的组建更是给越王杨侗铸就了一面坚固的盾牌。

皇帝心目中的继承者到底是谁?是不是杨侗?抑或是扶植杨侗来辅佐未来的君主?就像当初先帝扶植晋王、秦王等四个儿子来辅佐太子杨勇一样?但先帝的做法失败了这是前车之鉴皇帝难道还想重蹈覆辙?从继承法的角度来说齐王杨暕是理所当然的太子第二继承人则是赵王杨杲。今齐王在敌对势力的轮番打击下声名尽毁基本被皇帝所舍弃所以当初嗷嗷待哺的赵王逐渐长大后一旦时机来临十有**便要踩着齐王杨暕的尸体坐皇帝的宝座。

当然这仅仅是猜测一种更合理更合法的猜测而已。未来到底谁是帝国的储君首要条件是实力。就像今当初顺位继承一样假如他本人没有实力没有江左做为其坚固的后盾那么他是否能击败弟弟汉王杨谅和庞大的代北、燕北和河北大军尚是未知之数。

但正是因为汉王杨谅失败了庞大的代北、燕北和河北大军都遭到了重创以致于帝国北方军队的人数锐减。皇帝东征不得不从其他地区征调大军而随着第一次东征的惨败北方军队的人数再一次锐减。东征结束后来自中原、晋中、江淮、江左等地的军队都要回归本府那么代北、辽东、燕北乃至整个河北地区的镇戍军还能剩下多少?

伽蓝正是基于这一现实。试图把龙卫军留在北疆一方面御敌建功扩大自身实力。一方面给东都的越王杨侗以强有力的支持而越王杨侗则韬光养晦潜龙在渊等待一飞冲天的机会。

伽蓝的这一构想过于理想化。问题不是出在自身而是出在对手身。假如皇帝一定要把越王杨侗推到风口浪尖让其成为众矢之的以帮助他扫清自己所中意的继承者位之前的所有障碍或者其他觊觎皇位者以及支持他们的贵族集团一定要把越王杨侗打倒在地。从而把皇统之争推向白热化直到角逐出最后的胜利者那么越王杨侗如何韬光养晦?又如何潜龙在渊?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的支持者却远在北疆他甚至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便会被咆哮的漩涡撕成碎片。

杨恭仁叹了口气说道。“事实。陛下已经把越王放到了虎背。未来越王是骑虎难下韬光养晦不成潜龙在渊更不成。”

伽蓝却是冷笑口气渐渐严厉。

“某说了今rì的帝国已是内忧外患。外有北虏入侵内有叛贼蜂起。朝堂更是党同伐异厮杀激烈。假若我们再掀起皇统之争帝国必有崩裂之危。”伽蓝的声音渐渐激昂“不要再局限于自身利益来审视中土政局我们必须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

“何谓更高?何谓更远?”崔逊不满伽蓝的口气质问道。

“所谓更高便是帝国崩裂。所谓更远便是拯救帝国拯救苍生。”

杨恭仁和崔逊暗自惊凛各自闭紧了嘴巴不敢胡乱非议。

伽蓝却是不管继续说道“皇帝和zhōngyāng正在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而地方势力的坐大加快了叛贼暴乱的速度一旦中土叛乱规模无限制扩大皇帝和zhōngyāng彻底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那么帝国事实已经进入崩溃状态败亡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这时候外有北虏内有逆贼我们如何拯救帝国?如何力挽狂澜?如何维护中土的统一?”

伽蓝用力一挥手“我们需要一个振臂一呼四方云动的大英雄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无坚不摧的强大军队更需要一个稳定的大后方一个北虏远遁的大边疆一个能让大英雄和他的军队去拯救帝国的坚固基地。”

杨恭仁和崔逊总算听明白了伽蓝的狼子野心终于暴露了。

伽蓝的这个大策略是建立在对帝国未来异常悲观的预测而旧rì的历史也证明这个策略一次次成功地拯救了王朝拯救了沦陷于黑暗中的无辜苍生。但问题是帝国的未来是不是真如伽蓝所预测的那样悲观?假如帝国的未来非常乐观伽蓝的这一策略对以越王杨侗为核心的利益集团是否有利?任何时候绝对实力都决定了一切所以假如伽蓝和他的龙卫军在北疆迅速崛起对越王杨侗所在的利益集团来说应该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唯一担心的便是一旦伽蓝失控他的野心无限制膨胀了他要造反那对帝国来说就是个噩梦了。

杨恭仁不想再谈下去他的心绪非常乱以他对帝国未来的预测和他现在的艰难处境他也很悲观某种意义他被伽蓝的策略打动了毕竟这一策略所带来的潜在利益不可估量。只是伽蓝是否有能力完成他的这一策略?

崔逊也不想再谈下去了。伽蓝对未来的悲观预测以及伽蓝的未来策略在很大程度颠覆了他对今rì时局的认识动摇了他对崔氏所拟策略的认同感他急切想把伽蓝所说告之东都以便让崔氏的核心成员们重新商讨未来的发展思路。假如伽蓝是对的他对未来的预测就像当初他对杨玄感之乱的预测一样准确那么崔氏的未来策略就必须改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如此一来追责伽蓝为何“募贼为兵”已经毫无意义。很明显伽蓝把自己在未来扩展实力的希望寄托在河北义军身只待时机成熟他的龙卫军必然席卷整个北方到了那一刻越王杨侗距离储君的位置或者说距离登皇帝的宝座还有多远?

然而现实和愿望总是背道而驰。谁也不知道未来谁也不知道伽蓝的策略是对还是错所以杨恭仁也罢崔逊也罢抱着忐忑不安、忧心忡忡但又隐约含着一丝期待的矛盾心理各司其职任由伽蓝在龙卫军里“胡作非为”。

二月皇帝和尚书都省做出决策发动第三次东征。

皇帝诏令龙卫军自接旨之rì起大军火速北赶赴辽东。

就在这时李密、王仲伯等人胜利大逃亡悄然赶到了清河城。

第两百六十四章李密的选择

李密等人在距离邯郸城几十里外的魏郡石梁驿被一伙蒙面强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