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远征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远征军- 第4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眼看自己皇帝这样一副模样,犹豫了一下,长孙无忌终究还是把在京师看到名册上,闽国至少有军队三十万聚拢在一起,而且闽国庞大的领土上还不知道有多少军队,士气高昂,一旦来犯必定是雷霆一击这些事儿咽回到了肚子里。

还是让皇帝放松一会吧!回去之后老夫再好好参详如何防御吧!长孙无忌暗想。

倒是没有责怪自己这位舅父,经历了永徽之变,李治自己可以依靠的重臣已经没有几个,又是询问了下闽国经历,就将此事轻轻揭过。

闽国之行就算暂时算告一段落,如何处理着五千多“工伤”士兵又成了当务之急,这五千人毕竟是为了国家而变成的这幅惨状,不过此时大唐为了与辽东的战事已经闹得朝廷焦头烂额,就算李治也拿不出太像样的犒赏,只能将陕州皇庄的土地拨出来,同时把建避暑行宫的钱帛省下。

作为皇帝,李治也要去亲自慰问下这些为国效力的国之勇士。

毕竟是皇帝,在胸中打好了腹稿,数十个宦官以及几百个神策军护卫下,李治精神抖擞,坐着皇帝御辇到了行营最西端,伤兵的所在处,不过还没等到,远远的,冲天的哭声已经传了过来。

出征闽国的五千北衙禁军有不少父兄亲朋也都在神策军中效命,一听闻亲人回来了,不少神策军将士都是擅作主张,脱离了队伍前去探看,结果弟遇盲兄,父见盲子,那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相拥痛哭的声音传遍了陕州,远远的就听着李治心头不快。

等入了营,沿途所见将士尽数双眼空洞,恐惧而木然的坐在道路两旁,有的将士空洞的眼眶还化了脓,腥臭的血水顺着眼眶流下,偶尔有木然看向李治的,都宛若妖鬼亡魂的注视。

站在御撵上,这一幕幕看的李治愈发的胆颤心寒,没等到聚会宣抚的祭坛,李治已经脚软的一屁股再次跌在了御撵上。

脑海中似乎又回荡起了李捷冷酷的让自己滚下皇帝之位,滚出立正殿的脸,一个个面容恐怖的将士似乎都变成了李捷的面孔,千千万万个李捷一起在脑海中不断恐吓,嘲笑着。

“陛下,快传太医!”

耳边响起李辅国惊恐的尖锐叫声,这才让脸色苍白的李治回过神,看着周围慌张的到处乱走宦官们,无力的伸着手,喃喃嚷着。

“朕要扩军,备战!”4779507918406536548+dsguoo+704

第706章 。剑指何方

也难怪长孙无忌担忧与闽国开战,大唐自己的战线也拉的太长了。。访问:。 。

东方,十八万唐军与辽东征战正酣,迤逦的补给线从河北拖到江淮,与李捷不同,李泰可是称帝了,志在长安,帝位的争夺,可是丝毫不能妥协,几千里的战线供给,已经拖住了江淮河北数百万民夫。

西北部,西域已经成了关中最后一条财路,西域大都督府的设定,为了控制天山南北广袤土地,同样拖住了关中的注意力。

至于江南,倾向闽国恐怕更多于大唐吧,仅仅看江淮未等开战,就有六万多苦于东北战事的府兵倒戈,就可见一斑了。

说是防御,真正要防御起来,李治又头疼了,因为他实在不知道究竟该从何防御。

按照正理而来,福建若是叛乱,不是直奔金陵割据江南,就是猛攻江淮,从这里入中原夺取河洛,图谋关中,不论那条路都是千里迢迢,倒是不太用愁,问题是,上次李捷入侵关中,走的吐蕃,陇西,直捣关中。

陇西的边兵不少,但上一次就能把李捷大军放进来,这次谁知道还能不能再次把闽国放进来。通过文成公主,长孙无忌这次争取到一次吐蕃的借道,但文成公主的父亲李道宗还待在闽国,说不定吐蕃的态度已经变了,陇西又需要布防。

可李捷还与倭国征夷大将军有着很牢固的联盟,山东的登州莱州还是沟通倭国与大唐的上路,如果李捷动用倭兵从山东打过来,沿大运河逆流而上,直取河洛,又把高句丽重兵的后路掐断了。

可以说拿着地图,抓着手中所剩无几的棋子,李治与长孙无忌一起傻了眼,李治这么个三面为难的局面,李治一度还想停掉高句丽的远征,三面布防,还是长孙无忌苦劝才把他劝住,这闽国还没进攻呢,朝廷就自己乱成一团,从气势上就乱了一筹,人心散了,队伍还怎么带?

最后不得已,长孙无忌想出个笨办法,以营修陪都洛阳,督战海东战局为借口,李治携关中重兵三十万进驻洛阳,把文武百官都带过去,同时率兵防御陕州,一旦西部有警也可以拖到大军返回,还可以就近防御河洛,抵挡从各个方面的攻击,可以说一举三得。

终于,李捷放的一句狠话让李治乐呵呵拖着三十多万大军,折腾满朝文武离开了住的舒服的长安老窝,屁颠屁颠去了河洛。

坐镇中州,睥睨天下的高宗皇帝真是拔剑四顾,计划着要与闽国入侵大军决一死战,彻底打败李捷证明自己才是天下名正言顺的主人。

满脑袋金戈铁马的李治浑然不知道,距离几千公里以外,位于后世新德里的闽国京师,经过修葺焕然一新的闽王大殿上,李捷诧异的掏着耳朵说道:“孤忽悠长孙无忌的,你们居然真信啊?”

“忽悠?”眼看着自己闽王很没形象歪着身子坐在莲花金座上,从首辅王玄策到兵部右侍郎崔缇一个个睁圆了眼睛,这事儿也能开玩笑?

也难怪,从出了长孙无忌突袭闽国京师这一件事后,偌大的帝国表现出太强的报复态势了,战时汇聚京师的府兵非但没散,反倒有加多的趋势,在李捷的号召下,近五十万从北天竺各地召集而来的府兵汇聚在京师周围五十里左右的位置上,仓库几乎是清仓而出,来装备这些府兵。

另外,闽国还对附近游弋的水灾流民开始进行整队,用赈灾的办法将这些人会聚在一起,聚拢如此大规模的人力,在送长孙无忌走的那天,李捷扬言报复的话还回荡在耳边,所有闽国臣子都在为与大唐的大战做着准备。

可今天,王玄策将做好的与关中作战计划一提出来,却换来了李捷这样一个诧异的回答,真让下方的臣撩有种我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个的感觉。

眼看着群臣目瞪口呆模样,李捷也是无奈的摊起了手,反问道:“如今我朝仓库绝大部分都消耗在了对阿拉伯人的战争中,库存米粮已经不足原来的两层,如今还要养着番上府兵,拿什么去攻击关中?”

这话倒是在理,这一次闽国进攻阿拉伯人的代价可太大了,南北天竺征集的十多万府兵全都没带回来,作为主力的十六卫以及闽王铁林,关宁铁骑回来的不过六万众,这还仅仅是人员上的伤亡,最耗费的莫过于米粮。

前期千里跨越庞大的呼罗珊,那是相当于后世伊朗,阿富汗两国的国土来运送粮食,十旦粮食运到前线能剩下两担就不错了,幸亏闽国实行粮食官卖,手头囤积有巨量粮食,这才撑了下来。

如果攻击大唐,的确有着多条道路,通过青藏高原,走茶马古道的中南半岛云滇线路,或者从八闽向江淮发起进攻,可每条线路都是千里迢迢,耗费的粮食呈天文数字。

如果不是考虑政治影响以及闽王的决心,闽国大管家王微说什么都不会同意,听着李捷的反问,这位脸色发绿的首辅赶忙也是不顾形象讪笑着摆着手:“殿下说的极是,如今攻击关中,的确不是时候。”

一大溜义愤填膺好战的将领禁不住全都耷拉下了脑袋,不过这时候,下方刚刚被提拔为左威卫将军的薛仁贵却又是兴奋的站出了朝列,全副盔甲重重的跪伏在了地上。

“殿下莫非要兴兵美索不达米亚,向背信弃义的阿拉伯人复仇?臣愿做先锋!”

听着薛仁贵的话,王玄策等几个宰相,下方不少武将,乃至于站在朝班下听政的拜占庭公主安娜都是禁不住眼睛亮了起来。

到现在,李捷在从巴勒斯坦回归时候那句誓言依旧响亮的回荡在不少亲历者心头。

渡海不沉,再度君临!那一天,李捷可不带着数千兵马,在重重包围下硬生生趟过了中东有名的苦海咸海,到现在赞婆,薛仁贵等几个还记得那奇迹般的一刻。

五千二百一十五个骑兵,包括不少不会游泳的文臣大臣,横渡深达几十米苦海咸海,一个沉下去的都没有,骑着马刚从另一岸登陆,一向高傲的拜占庭公主竟然直接跪在了地上,大声的向上帝祷告。

而且闽王除了横渡大海的奇迹,还先知般的在红海畔部署了舰队,为深陷阿拉伯半岛敌人腹地的闽国大军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无数骑兵把这一奇迹向汇聚在红海的同僚奔走相告。

于是乎尽管从中东大败而归,残余的六万多闽国大军依旧几乎人人把李捷视为真命天子,士气高涨。

“殿下有天命保佑,当再战中东,竺北世家愿倾家以助军资!”一个个臣子再一次纷纷跪伏在地,异口同声的启奏道。

眼看着下方的臣子们都是双目熠熠生辉,一副崇拜的模样,心中得意的李捷又是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要说,这一次死里逃生还真是侥幸,在出兵美索不达米亚之前,心血来潮的李捷将暂时没有用了的刘仁轨水军派去了红海,一方面袭扰红海两岸的阿拉伯以及埃及,另一方面,李捷看中了阿拉伯半岛与埃及的交界处一个重要据点。

苏伊士!

鼎鼎大名的苏伊士运河就是位于这个地方,西奈半岛以西的苏伊士地峡,从古埃及时期,这里就被挖掘出了运河,沟通地中海与红海,但历经了几千年风霜,这里却淤积的厉害,以至于后世西方的航海家都达成了共识,海与海之间是封闭的,绝不可能连在一起!

如果要是挖通了这条运河,日后闽国称霸地中海就会易如反掌。

也幸亏这李捷一时贪心,部署在了红海的这支舰队成了他的救命稻草,当得知后路尽数被围堵后,第一时间,李捷决定向海边逃,也就是这一决定,挽救了他的六万多骨干军队。

至于所谓渡海不沉,相比之下就没那么神奇了,巴勒斯坦地区那片苦海咸海,在后世还有一个人尽皆知的名号,死海!

上古遗留下来的咸水大湖,在中东严热天气的蒸发下,含盐度高达四分之一,浮力大得惊人,这地方别说人,大象扔里头都能游过去。

不过李捷用死海装神弄鬼是为了让大家重新富有希望的,可如今似乎有点希望过头了,眼看着越来越多的闽国大臣纷纷跪伏在地,顿胸泣血的要把全部家资捐献给朝廷,助饷继续向阿拉伯帝国继续进攻,李捷的笑容禁不住有些发僵。

“够了,诸位臣工,《司马法》国虽大,好战必亡!刚刚我闽国已经大败一场,短期内孤不会允许再进行任何大战!”

这话说完了,偌大的朝堂禁不住完全静了下来,以往都是君王意图征战,臣子劝告,如今倒是反了过来,躁动,胸中憋着一股气的闽国群臣想要再起战端,反倒是李捷自己用先贤的话劝阻自己。

不过郁闷的同时,所有的群臣脑子里都挂上了大大的问号,既然打算休养生息,李捷聚拢了五十万大军,把乡野间的府兵几乎都聚拢起来,那是要干嘛?

眼看着诡如许敬宗都一肚子疑惑好奇盯着自己,终于,李捷坏笑着从宽大的闽王衣袖中抖出了一张大地图。

“这段时间,闽国的首要任务,水工!”

看着河流密布的闽国地图,所有闽国文臣们都是眼前一亮,武臣们则是刹那间脸白了几分。7496828142168

第707章 。修运河

尽管这一次在阿拉伯的大败没有动摇闽国的根基,但损失的依旧可观了,从中东返回的大军抵达京师后,京师东南几乎到处都是哭声,偌大的天竺数千里内折冲府兵源亏空了三分之一,从京师建立开始,就逐渐富足的府库变得重新见了底。。访问:。 。

政治上,闽国的盟友吐蕃,中亚的吐火罗,昭武九姓等数十个国家背叛闽国,向闽国发起进攻,南天竺的叛乱也再一次掀了起来,监国李让还被关中扶植为傀儡竺王,让回归后的李捷不得不忍痛将这个长子废为庶人,关进深宫,同时封二子李瑾为直隶郡王,在政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大调整。

不过,对于闽国伤害最大的,还是远征期间,通讯不畅而导致的地方统治动摇。

这年头又没有无线电,地方上水灾,洪涝,蝗灾,地震消息传到李捷手里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明朝灭亡在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中,农民起义的原因是连年的大灾,自然灾难的原因却并不是全部,其中还不乏*,从明朝万历年间开始,万历皇帝足足三十年未上朝,乃至于不少大臣退休回乡的折子都批不下来,更不要说顶替上的官员,也是从这时候开始,明朝吏治急剧败坏,官员贪腐成风,乃至于治理黄河的河工银子都被挪用一空。

连年来,黄河灌溉系统败坏,蓄水池干涸,排水系统堵塞,太平年景还好,一遇大灾之年,立马就是赤地千里,大量小农破产,不需要纳税的特权阶级趁机大量圈占土地,官逼民反,不亡国才怪呢。

虽然现在闽国还没严重到那个地步,不过恒河绝口,已经祸及了两岸最富足的土地,数十个州县受灾,三分之一最富饶的土地泡在了水里,以往天竺历代王朝以及闽国占领后数年修建的水利系统冲的一塌糊涂。

绕是如此,闽国的上层依旧沉浸在政治的复仇与战争的冲动中,越来越多的府兵被聚集在京师附近,中下层的士族豪族开始变的焦躁,不光是天竺本土的大家族,就连不少移民到天竺的华夏士人同样忧心忡忡。

要知道,隋朝的兴盛富饶不输于如今的闽国,可是在连年的征战下还是被消耗的油尽灯枯。

不过龙朔二年二月开春,张贴在京师大街小巷的官府告示打破了这个战争阴云,却又把长安士族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大灾大败之年,这个时候不与民休息,兴修大运河,这与前隋有什么区别?”

眼看着墙上的告示,刘老爷禁不住气的吹胡子瞪眼,脑袋上的进贤冠都晃歪了,一身绿油油的丝绸员外服被绷得紧紧的,气急败坏到跳着脚嚷嚷着。

这位刘老爷可了不得,河南洛阳人,祖上曾经弘农太守,到刘老爷这一代也是河洛大户,刘老爷本人更是不得了,经历了隋唐两朝,直到贞观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