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能够改变什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教育能够改变什么-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务。父母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义务,同时也有制止孩子乱花钱行为的权利。

培养孩子的“财商”不一定要给孩子很多钱,更不是让孩子随便花钱。那样反会造成财商教育的失败,也不利于其人格成长。理财是一门学问和生活能力,应该从小培养。但这里面的艺术和技巧很多,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尚未设置这些内容,家长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时需要慎重,千万不可弄巧成拙,适得其反。1125(原载《中国教育报》)

不应教孩子“打回去”

当今不少家长对孩子从小进行所谓“竞争教育”,就是当别的孩子打了自己一定要打回去。据说这是为了适应将来残酷的社会竞争,担心孩子从小忍让将来在社会上失去立足之地。

这些家长的做法未免有些偏激了,竞争也不是这么个“争”法。这纯粹是曲解了竞争的本意,将拼争之法给用歪了,更没有对孩子的未来发展作深层考虑。

这样在“打回去”的教育中培养出来的孩子,根本就不具备团队协作精神,没有一丝宽容和接纳别人的心态;“睚眦必报”,一点“亏”都不吃,过分看重自我利益。这样的人是不被社会和团队所包容的。他会处处与别人对着干,这样的“人才”谁敢要啊。

宽容、谦让、同情、友爱、协作,这不仅仅是传统美德教育,更是一种适应未来合作化社会和工作的要求,不懂得与人配合协作的人将是最不受欢迎的。

这样的人在人际交往上也会出现障碍,会很难相处,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显得有些自私自利。会严重影响其人格和品德的发育,有可能“情商”会很低。人格不太健全者是不能算作真正的人才的,更难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不管谁对谁错,别人打了我就一定要打回去。别人有意无意地侵犯了自己都要还下来,这简直是有些不通情理,不讲道德了。这样畸形教育下的孩子,怎么可能会健康成长。重要的是教给孩子是非观念,这是人格形成的基础。

宽容才会赢得尊重。教孩子懂得宽容,懂得接纳别人,懂得友爱协作。在健康的教育氛围下成长的孩子,才能有健全的人格,才能够受到集体的欢迎,才能立足于将来的社会。1125(原载《大连日报》)

为孩子培育创新的土壤

第23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颁奖大会上,五名中学生从一位副市长和一位院士手中,接过了首届“市长奖”获奖证书和奖牌。证书上有北京市市长的亲笔签名。

这无疑是对于青少年科技创新的鼓励措施,这让我联想到一个月前国家自然科学奖等大奖的颁发。支撑科学大奖的有很多因素,但是如果不重视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活动,不注重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科学大奖就依然会青黄不接。因此,我们有理由欢迎这个姗姗来迟的“市长奖”。

由教育部、团中央和中国科普研究所共同组织的一个关于“青少年创造力培养”的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普遍缺乏创新意识。这主要是由僵化的教育考试体制造成的。在惟分数论的评价体系之下,很多学生的创造天赋都被无情地扼杀或埋没了。在这届创新大赛上,以及其他全国、国际科技竞赛活动中,小选手们取得的不俗成绩也足以证明:孩子们并不是没有创造力,而是缺乏一个有利于创新的成长环境,不能让他们的奇思妙想、创造才能得以孕育和发展。

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现象是,这些获奖的“小科学家”大都不是学习成绩最拔尖的。获“市长奖”的一位中学生说:只要功课基本掌握了,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了,不必非要争第一名。这种想法很值得赞赏,不过也很无奈,可能不为现今教育制度所容。富有创新精神的孩子,考试分数不一定是最高的,甚至他们还有点不太听话、不守规矩,在有些学校老师的眼里很可能是不务正业的“捣蛋鬼”。这只能是违背孩子天性的教育的悲哀。

人才成长要靠制度创新,要靠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都来培植创新的土壤。设立一个“市长奖”会起到一定鼓励作用,但这还不是根本的举措。对于发展后劲尚嫌不足的我国科技事业来说,为了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仅仅设立一个奖项或者举办几次活动,都是远远不够的。尽快深化教育改革,革除制度的时弊,创建一个利于孩子兴趣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才是最为迫切的。0331(原载《人民教育》)

合意春风添细雨(2)

动摇“分数命根”有何不好?

长春市一学校在小学五年级试行“贷分制”,学生考试成绩差可向老师申请“保密贷分”,等成绩好时再将贷得的分数双倍还上。作为配合课程改革对学生评价体系的有益探索,这项“制度”将对校内所有学科和活动进行量化评估,实行存贷分方式。

此举出现争议恰是正常的,因为分数是现行教育考试制度和学生评价体系的敏感核心,是我们教育体制的一个“软肋”。谁也无法否认,现在我们的学生还都是“以分数论英雄”的。当然分数作为一种量化的评价标准,不见得就一定不好,问题是当前的“分数”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哪些素质?评价内容和方式,对学生是否公平,对成长是否有利?

学习成绩和创新素质是两码事,由于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灌输,必然疏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正如杨振宁教授曾经指出的:中国学生的学习成绩比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多年后的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面对这样的“残酷现实”,我们有什么理由为自己的“分数教育”而骄傲呢?一个国家可以凭借科技的迅速发展成为强国,却不可能依靠“成功”的分数教育走向富强。即使所有学生都考出高分,到底又能推动谁的进步呢?因为分数再高也不过是在重复和模仿别人业已发现的知识,而创造才会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之下,也许有人很难理解“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的深刻含义,这句话也就只有爱因斯坦能说得出。这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教育根基的不同。不应该把分数作为教育的根基。

针对这样的教育现实,我们再来审视长春某校的分数改革,就会发现一些不同以往的意义。“贷分制”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自由和发挥空间,而且坚持了自愿原则。这没有伤害到任何学生的利益,也不可能让孩子产生惰性。因为可贷分值最高不得超过10分,还贷时还要“连本带息”,这压力够大的了。但我觉得像本校老师所说“贷分可以培养责任与诚信意识”也有点夸大其词,而且双倍还贷“太黑了”,如果学生下次还不起怎么办?是不就更打击自尊心了。如果考试分数的核心地位不可动摇,那么贷不贷分也就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这项改革有一点很值得称道,就是对所有教育教学活动进行量化评估。如果真正体现学生创新等素质的指标,能够逐步纳入分数评价体系,并且影响学生的升学深造,那么“分数”这个概念才能变得越来越科学。

毫无疑问,现行的分数教育伤害了学生的人格发育,因为这个“分数命根”甚至决定了学生地位和心理的尊卑。成绩优异的学生毕竟是极少数,这种教育模式对大多数学生,尤其是对成绩差的孩子构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不利于他们的人格成长。

对这种分数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不过要真正动摇“分数命根”的根基,光靠一个“贷分制”可不成。归根结底要靠教育大环境的改良,教改需要“动点真格的”。0629(原载《沈阳今报》)

面对早恋,这样的好老师令人感动

北京171中学年轻女班主任张琳,让有早恋倾向的男女同学坐在一起,并告诉他们应该为自己负责。这种崭新的教育方式已经“护送”了三对这样的少年度过高中时光。张琳关于这方面的论文也被学校推荐到专门的研讨会上。当然,这种“尊重教育”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了解张琳老师的具体教育过程之后,我觉得这样的好老师令人感动。她感动我们的地方不在于排座位的方式,而在于她对学生的理解和信任。她是从一种人性的角度去体察和关爱学生的身心发育,尊重和呵护孩子的人格成长。当一位老师能够给予学生这样一种平视的师爱,她真的可以引为孩子们的知己了。

理解她的这种与众不同然而颇具成效的师爱,首先我们不能误读她的教育方式。她并没有鼓励早恋,更不曾打击早恋,而是在恰当地引导。鼓励或者打击早恋肯定都是不妥的,会容易伤害孩子。张琳老师尊重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征,只有从孩子的身心发育特点出发的教育,才可能是成功的。

孩子的成长有不同的阶段,分别会有各自的特点,在异性同学交往当中也是如此。高中生渴望异性交往,这是青春期的心理需求;有些男女生之间产生朦胧的好感,的确是很正常的事情。作为师长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甚至视为洪水猛兽。过分地重视只会适得其反,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或者弄假成真误导了孩子的正常交往。而像张琳老师这样的开明态度是非常可取的。对待自然而然的事情需要采取更为自然的方式,不要陷孩子于尴尬的困境甚至刺伤他们的尊严,否则后果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而且,相信孩子,培养他们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自主意识,是一种更为迫切和重要的教育。

我们当前的教育还是非常缺乏这种开明态度的,很多时候对孩子缺乏起码的理解和尊重。动辄设置重重障碍企图扼杀这种人性和天性,甚至拿孩子做反面教材等等,真的令人悲哀。比如什么男女分班防范早恋,专门开设男子高中,这样偏激的教育注定是失败的。因为它不从孩子的天性出发,在孩子的人格成长和心理发育需要异性交往的时候,教育者却要禁止和扼杀,严重地会导致孩子人格和心理的畸形。身心的健康成长需要人性的呵护和滋养。

正因如此,我们更有理由为张琳老师而感动。她真正地尊重和理解了孩子,其可贵就在于,这是一种平等的爱而非俯视的爱。俯视孩子的教育永远不可能取得成功,不可能真正被孩子接受。我们肯定张琳老师的这种“尊重教育”是重在实质,而不是简单模仿和照搬。我们的教育可以不必都去这样排座位,但却必须给予孩子充满人性的理解和尊重。不要违背和扼杀孩子的心理需求与美好天性,并信任孩子,使他们学会对自己负责。让我们的教育因为师生之间的真诚理解和尊重而充满感动。1227(原载《光明日报》)

关键在于“管教”出了问题

青岛一位中学教师投书《青岛晚报》,认为当今学生不缺沟通、不乏激励,少的是管教。《中国青年报》教科版编辑感觉这个话题捕捉得很有代表性,既敏感,又尖锐。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主题为“学生欠管教吗”的大讨论。编者按说:“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普遍倡导激励教育、赏识教育,强调家长、老师都要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对话,尊重孩子,给孩子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气氛。但是,激励和赏识是否就意味着不能批评?尤其是现在我国孩子中多是独生子女。一棵小树要长成栋梁之材,中间少不了剪枝,更何况人的成长。”

而这位教师在致当地媒体的信中说:“最近报道的我市某中学学生联合炒掉班主任的事让人深思。学生为何要炒老师?是老师犯了错误吗?是老师不能胜任吗?读完报道才知道不是这样,是因为班主任不让学生谈恋爱、穿出格的时装。全班只有三名同学没有联名行动。再联系到前不久某校上初中的几个女孩离家出走、某学生将批评他的老师打倒的事……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学生怎么了?”

以下本文为这次专题讨论发表的第一稿。

这位青岛教师所说的学生的种种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不服管教,所以他(或她)主张更要对学生严加管教。这样“硬碰硬”的结果会是怎样的呢?只能越发将问题激化,这不是教育的根本良方。“管教”是什么意思?从广义上说,管教可以是教育的通俗化说法;狭义上呢,正如这位教师的主张,无非就是惩罚和训诫。孩子离家出走,学生顶撞老师,孩子心理不甚健康,学生思想存在问题,这些当然都是教育的失败。我们首先应该反思问题的症结所在,而不是冲动或盛怒之下就要对学生严加管教。

这些教育问题的存在,和尊重学生、倡导激励与赏识没有关系,这绝不是尊重学生的过错。学校教育就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在人格和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师生之间应该互尊互爱,如同一种朋友和伙伴的关系,而绝不能是管教与被管教的关系。

出了问题应该具体分析。学生联名炒老师鱿鱼的事并不鲜见。一个多月以前,浙江乐清市一位女教师就曾因为着装新潮而被学校解聘,这也是学生联名要求的。成都市也出现过类似的事。湖北黄石一群小学生联名给校长写信“弹劾”不合格班主任。这是民主意识的萌芽,需要好好呵护,而且是一个契机,正可弥补民主教育的缺失。像青岛这例事件,全班只有三位同学未联名行动,难道说问题就全在于学生吗,老师的态度和“管教”方法有没有不妥之处?

“管教”这个词显得有些生硬,不如还回归到“教育”吧。教育不应该是生硬的,教育不能是责打,不能是怒斥,不能是教训,更不是娇惯。教育是什么?这是一个探讨不尽的话题。而今提倡的激励与赏识是教育良方之一种,我们不能把家长老师的一些不良教育方法所带来的问题,归罪于激励和赏识。

“管教”这个词本身就已经表明了教师的态度和观念。我觉得有些教师的观念还存在误区,以为孩子“不成器”是由管教不严造成的。实则相反,好多问题正是由管教不当引发或激化的。如果师长采用了正确的教育方法,保障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他们会一时赌气就离家出走吗?如果老师和学校实行的是“爱的教育”,老师真心地爱学生,就会赢得学生由衷的尊重和爱戴,这样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