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政大臣传之昭德将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政大臣传之昭德将军- 第2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思邮比寻捕∈⒍チ松先ィ家庾钪障麓铮捕∈⒁跃卧奚矸荩毂看蟾ǎ┦谰钋奥聿奖芏绞梗孕某鐏槐┞读俗约海椿故敲患舫拇蟪嫉闹Γ炊盟拇蟪及呀谰苯邮杖肓四抑校似胶獗确郑热幻锨扈褰怀隽私谰谟拥谌睾现埃故亲龀隽艘恍┩仔錾枘桓瓶嫉谌莆目瓶浊逄镂湫牛ㄔ惶觳菔毙惚谱撸孕某鐏坏乃浇惶镏行蹋⒉慷ㄐ悖Сぶ稳刖凶撸卧蕖

军机府增设到八人后没多久,第三回合的战斗开始了,这次发力的是军机府一边,藤堂高虎在对新来四人进行摸底后,做出以下分析,田中续继是铁杆二公子一派(旧党目前核心之一),以心崇伝的直属间谍,来这就是捣乱来的,阿部定秀和濑户长治都是山下氏的嫡亲,他们对于私仇公愤的目标天草时秀肯定追咬不放,现在天草时秀身死,功劳在藤堂高虎等人,所以此二人可以争取,至于清田武信,当年被天草时秀逐走,可见能力一般,今日被孟庆桢直接提拔,必定感恩戴德,属于承阳王走狗一派,独立独门,不难对付,所以藤堂高虎等四辅政大臣并不太防备他们会有什么进攻行为,还是把精力主要放在以心崇伝和孟庆桢身上,在和新晋四人打过招呼后,四大臣当日就上书王爵,要求给兴庆王本纪定稿!

原来在几个月前,文惠王身体日益衰弱之际,他挂念最多的除了儿子的登基问题,就是父亲的生平问题,孟昭德作为乱世枭雄,几次变换易主,又不可掩盖的造就了屠戮义兄独子,推翻丰臣氏的事实,可谓是很难书写的一本本纪,文惠王不想掩盖事实,又不愿自己的父亲被后人误解,所以几次三番下旨,对读过的本纪稿件提出修改意见,在太平九年,文惠王执政最后一年的秋天,他拖着病体,又提出了几点注意事项,比如孟昭德和上杉谦信的关系,孟昭德对丰臣氏作战时德川家康的举动,本多正信的死因是否孟昭德暗害等等,只有表明在和丰臣秀赖作战时,德川家康在坐山观虎斗,并没有表现的和忠臣一样,立刻出兵来救,才能凸显一点,就是孟昭德如果不杀丰臣秀赖,德川家康总有一天也会做,当时的天下形势就这样,孟昭德是被逼和德川家康决战,而决战之前又不能不先解决后方的心腹大患,如果要写清楚这几点,其中有一个一直活动在敌方,并且亲自参与或者干脆一手制造了许多历史事件的人就不能不被涉及了,他就是以心崇伝!

在文惠王死后,兴庆王本纪已经成书,不过碍于在大丧期间,土岐俊丰率领的文官团并未上呈稿件,直到2月1日,大丧过后一个月,土岐俊丰才上书,并要求承阳王指示,何时开始动笔进行文惠王本纪的编纂,并且由谁进行。文惠王的事情承阳王姑且不论,但在兴庆王本纪上,他却大为光火,首先说历史真实,以心崇伝到德川家去,就是骗取德川家康的信任,用卑鄙的手段挑拨几大臣族,最后暗害本多正信,如果把这个事情就这么写上去,孟昭德的形象是光辉了,德川家康那边的历史是被真实揭露了,可以心崇伝就被毁了,以心崇伝当年回归东海道,孟昭德高调宣布他的“加盟”,可并没有直说他为自己或者为孟家做了什么大事,现在一笔笔写清楚,鬼知道是以心崇伝自己发挥的,还是孟昭德指示的,把以心崇伝就这么搞臭,孟庆桢还怎么用他,一旦有一天消息泄露,知道承阳王请这个人在背后当军师,那自己的威信可就全完了!但是不用他又不行,只有他在此时能全力帮助自己,且能和藤堂高虎他们打个不分高下,所以最好的解决办法只有一个,接着改,以心崇伝必须是忍辱负重,身受王命,去那里执行孟昭德的旨意的!为了一个军师,为了帮助自己实现报仇的小小愿望,竟然不惜牺牲祖父的名声,给自己的先祖抹黑,孟庆桢这个人的胸襟还有见识,比其父文惠王孟宪文差的太远了,看完承阳王孟庆桢的批复意见,作为当日领班军机大臣的藤堂高虎终于心灰意冷,昏君啊昏君。

最后一次退让或者说试探,没得到良好的回馈,第三回合终于正式打响了,藤堂高虎不会再给承阳王和以心崇伝任何机会,他立即指示言官上书,命时任言官首领的监察省正官井伊仁德亲自督促王爵批复,竟然驳斥的是王爵自己的旨意,意思是,你说以心崇伝是奉命潜伏,那请把旨意拿出来,只要有当日兴庆王写给以心崇伝的旨意,或者是口头旨意那叫来传旨人员,史官就可以继续编写,不然你就是乱命,你虽然是王爵,可兴庆王不论于公于私,都是你的前代,没有他哪有你,你还不感恩么,你要是还有孝义廉耻,你就不能擅自篡改历史,尤其是文惠王已经批示过的本纪,你小心一口气把爷爷和爸爸都忤逆了!这种事情哪里来的旨意,承阳王被骂的哑口无言,他背后的以心崇伝又出主意,用重手惩治几个闹得欢的,于是十二名言官被放逐,可没想到的是,中国有言官因为气节愿意被放逐,学会了忠孝礼义的日本武士官员们,也因为为了维护老主的尊严而牺牲了政治生命受到无数人赞扬,这才是武士道啊,荣华富贵算什么,气节才是一切,十二人离京的时候,送行的官员竟然达到三百之多,恨不得全京师的官都去了,藤堂高虎本着恶心人恶心到底的风格,特派军机府出人,田中续继和清田武信去往送行,两个走狗尴尬的要命,狠狠挖苦了一下承阳王和以心崇伝。

闹到这个地步,兴庆王本纪想不定稿都难了,莫说孟庆桢还嫩,顶不住大风大浪,就是老狐狸以心崇伝也不敢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缠,既然重手不但没用,反而激发了这帮言官继续上书的激情,那就牺牲小我,为二公子孟宪杰复出争取时间,只要那个混不吝回来,兴庆王本纪还不是想烧就烧,1628年(长福元年)3月底,承阳王下旨,兴庆王本纪正式定稿,孟昭德生平事迹入库,供后人瞻仰摘抄传世,文惠王本纪正式开始编纂,总纂官很有意思,不是德高望重的藤堂高虎,不是经验丰富的土岐俊丰,甚至不是八省正官,军机要员,而是两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清凉寺定国,安都院常琼,两个都是和尚,傻子也看得出吧,这是以心崇伝给介绍来的!

军机府和八省还有实际已经没几个人在的中书左府都不干了,让这些的人修书,还要大臣的脸面么,他们算个屁,要是今日旨意不提,压根就没听过这个名字,绝对不能让他们修,群臣一闹,承阳王孟庆桢知趣的躲开了,称病不朝,就不让你们见我,看你们怎么办!最后还是藤堂高虎和土岐俊丰商议,与其抵制不让修书,不如给他们修,非要他们修的时候出错了,一把摁死,这才是政治家所为,于是军机府上书,要求此二人尽快开始修书,这是军机府在没有王旨询问,或者没有特事封号的情况下,第一次直接参与日常政务,孟庆桢见军机府向着自己说话,赶紧同意,这一来一回,却忘了一件大事,他这么做等于承认了军机府过问常务的权力,有一次就必有第二次,军机府像脱缰的野马,在权力大路上开始飞驰起来,从此再也拴不住了,至于中书左府,实际应该出来主持大局的显赫部门,相权的代表,早就沉沦了,中书执笔大臣虚设之外,文惠王和承阳王在军机府成立后曾先后更换过九位次相,可试问天下臣工,哪个敢在藤堂高虎,土岐俊丰,真田幸村,安东隆盛面前直着腰板说话,所以那句话对啊,当什么官不要紧,重点是谁来当,牛人来了,县长当得和宰相平起平坐也正常!换言之,小字辈来了,宰相当得比县长还没面子,也就见怪不怪了,中书在多年无法掌握话语权之后,终于逐渐被人淡忘了!

两个小和尚被放到了举世瞩目的修书位置上,他们手中的两支笔就成了先王的一切,这两支笔下走出的每个字都是历史长河中无法跳过的九年中发生的点点滴滴,两人倒还勤恳,任劳任怨,翻阅资料,内宫档案,起居实录等等,慢慢的写,藤堂高虎则慢慢的看着,等着,这样一直等了三个多月,长福元年五月底,两人终于犯错了,在文惠王本纪中,不可避免的要提到当今王上承阳王,两人翻阅言行录的时候发现,兴庆王孟昭德病危之际,曾先立孟宪文为王,领太政大臣,同时宣布孟庆桢为征夷大将军,孟昭德当初的考虑是想直接一纸诏书稳定三代人,最起码三代之内不要再出现兄弟俩争权的情况,比如世子孟宪文和二公子孟宪杰,一个嫡长一个有威望,最后孟昭德不得不痛下狠手,所谓前车之鉴,早早在第一任王爵时候就越俎代庖,替文惠王确立世子之位,直接断了孟庆华争位的想法,稳定幕府江山,你按照这个写就好了,可两个小和尚自作多情,或者是受了以心崇伝指示,在文惠王本纪里特意给承阳王贴金,想说明他是个受万众瞩目的,甚至孟昭德都悉心培养的,对他期望甚至比自己儿子还高的绝世英才,原文是“先圣王千岁与先文王千岁皆钟爱当朝,每栽培教导,事必躬亲,由其先圣王,自当朝年少,至王体有恙,近二十年,过问功课,每日不断,弥留之际,尚不往遗诏特冠将军之位”,就是这句多余的话,让藤堂高虎逮到机会了。

6月6日,藤堂高虎率先上书,并有军机土岐俊丰,安东隆盛,真田幸村的签名,“清凉寺定国,安都院常琼二人,胡言乱语,读史不密,本纪中岂可妄加杜撰之词,若存留后世,先主威名何在,先主何以立身,修本纪狂言,更甚欺君枉法,当判斩刑,并抹去文中污秽之词,另着得意人修史”,承阳王孟庆桢初始看罢奏折,还哭笑不得,自己都没发现有什么问题,藤堂高虎他们怎么看出来的,不是鸡蛋里挑骨头吧,于是传旨军机府,要求面呈不当之处,当日下午,军机府就回复来了,只看的孟庆桢跺脚大骂,藤堂高虎奏折里明白写着,其中最不当的地方就是圣王青睐承阳王,细心培育这一段,圣王起居实录记载,连自己的儿子文惠王孟昭德都很少过问,还有工夫去管你一个小孙子什么消遣,早就知道你写这个是给自己脸上贴金,赶紧删,别留着到时候载入史册了恶心人。

孟庆桢作为王爵,天下之主,怎么能受这样的委屈,就算他看着他窝囊老爹温柔了一辈子,可生杀大权,任免裁撤,都顺风顺水,百官也是服气的很啊,怎么到了自己这里,在史书里加个几句话就一堆人反对,都吃饱了撑的么,没事做了,刚登基的时候,自己大把大把花钱,每人都有封赏,那时候一个个笑的合不拢嘴,怎么今日还这样,一点不给自己面子,孟庆桢直接下旨,都没等到第二天,就要求军机府,藤堂高虎和土岐俊丰还有其他军机参赞上表谢罪,并自请罚俸三年,不然孟庆桢就要替他们下旨,处罚可就不止这些了。

政治斗争上的高深莫测和意外连连,哪是一两个小字辈能搞清楚的,甚至于许多大鱼也经常阴沟翻船,权倾朝野最后下场凄凉,这就是因为政治乃是集思广益,见缝插针的学问,一个帮派往往能斗赢一两个人的小团体,说白了,人多才是硬道理!孟庆桢身后有一位以心崇伝,莫说他还不是姚广孝那般的阴谋艺术家,就算他是,这边藤堂高虎和土岐俊丰俩人呢,还弄不过你一个人么,孟庆桢严旨命军机府自我申斥,土岐俊丰不慌不忙的祭出法宝,是他早就发现的一招好棋,今日亮剑正是时候!

等到晚上,孟庆桢气的还没吃饭,非要就着谢罪折子才肯吃饭的他注定要失望了,军机府奏折上来了,骂人了,责了,可不是自责,矛头对准的是孟庆桢,奏折里面说得清楚,我们让你抹掉那段话,是为了你好,你不听,反而要我们谢罪,那我们只好挑明,说说你的不对了,还记得当初兴庆王本纪定稿么,你千方百计不给定,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你罢免了十多位直言尽忠的好言官,现在呢,兴庆王本纪是定稿了,可存在于文惠王本纪里的兴庆王的片段,你还要篡改,我们都是当年跟随老王爵打天下的,实在看不下去了,所以必须说说你,兴庆王本纪由文惠王和您两次下旨定稿,其中的每句话都该是金科玉律,兴庆王本纪有一句话说“先圣王常感公务繁忙,对子嗣关怀甚少,后每每提及,亦垂泪不止,当朝(文惠王)伺候左右,多好言宽慰,先圣王尚不能释怀,多有抑郁”,一字一句写着呢,兴庆王当年为了天下,牺牲了和家人相聚的时间,对子嗣很少关心,你现在来一句,自少时起,近二十年,关怀每日不断,岂不前后冲突,而且最主要的,如果定稿的话,前后对比,兴庆王不是成了冷漠子嗣,独宠孙子的恶人,尤其是他还曾辣手软禁亲子,任凭先忠王怎么哀求都不释放,你这样颠倒是非黑白,究竟想干什么,如果你认为军机府说话语气重了,可以罢免我们,如果认为我们说的是合情合理,就下旨抹去这段话吧!

6月6,多好的日子,中国人叫法,顺加顺啊,可孟庆桢苦恼无比,怎么今天自己就和吃了苍蝇一样,不住的恶心,顺一点也好啊,可从早到晚,一天骂嘴仗没完,和军机府对骂的都要日落西山了,自己还是一点便宜占不到,只不过冥冥中自有天意,孟氏幕府的代表并非孟庆桢一人,六月六这个日子,对他来说是太不顺了,甚至于从日后的局势发展,和宏观历史来看,这是他悲剧下半生的转折点,但却是孟氏幕府的生机之日,没有6月6爆发的问责本纪事件,孟氏幕府的未来肯定会风雨飘摇,彻底断送在孟庆桢和以心崇伝手中,好在这一天,问责事件发生了,而最后,孟庆桢也因为不愿军机府集体下岗,朝政空悬,所以做出了妥协,给孟氏幕府的第一明主孟慧宣(孟昭德是比明主更犀利一层的雄主)日后上台,扇动了第一下翅膀,蝴蝶效应正式开始连锁触发了!

第一百八十二回结束还是开始?

时间2012…6…1219:35:47:12284

1628年(长福元年)6月6日晚,王城关闭前的最后一个时辰,军机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