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王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食王传- 第4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叫王况为二兄,那就是随三丫头那一辈叫且比黄廿低一辈的了,而且应该还是长溪黄家的核心子弟,这也是在外人面前显出自己和建安侯的关系的叫法,只要这么一叫传了出去,就不会再有人对他平白的当了驿丞而说三道四的,为人要低调却又要让人知道自己有个靠山,就不能到处的去宣扬,而这样当面的叫的法子更高明。

王况也不道破他的这点小心思,道:“有劳了。”底层小官小吏总有他们的为难之处,而东治港驿站又因其地位的特殊性,也算是全大唐数千驿站里有数的几个美差之一,被人惦记着不希奇,可若要是被人惦记了这个可以和各豪门大阀家族成员近距离接触的位置又不想着法子的去保全,那才叫希奇了。

驿丞其实也不过就是个相当于一县邮电局长兼县招待所所长的身份,流外六等,和乡长及以前的亭长是同一级的,但和乡亭长不同,乡亭长有实权,掌管着一乡一亭的大小事务,而驿丞生来只有受气的份,能入住到驿站里的,绝大部分的品级都比他高得多,品级比他低的,出远门的机会那是少之又少,因此谁都可以不拿驿丞当一回事。

当然东治港驿站是个例外,尤其是这个驿站还是建在建州水军的大营旁边的,任谁再横,到了如今军威大震的建州水军的地盘都要小心三分,所以这个驿丞当得远比一个乡长滋润多了,没那么多繁杂的事务扰人,来入住的大小官员又都比较自觉,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自己解决了,且因为长溪黄家和建安王家如今也是姻亲,水军将士闲来时都会来逛一逛,看看有没人不长眼的来捣乱的。所以这个驿丞很满意,他的理想也很现实,只要能在这个驿丞的位置坐下去就成了,没太高的要求。

可王况却不这么想,打王况踏进这个驿站之后,就萌升起了新的想法,原因无他,就因为他看到了驿站大堂里面坐着不少人,正忙碌的嘴里不停的喊着:“延平家信三十三封。”

“扬州私信一十九封。”

“陆州一封信,一个包裹。”

“小吕宋家信一封。”

……

这些信,大多都是海外官吏将士写往家中的平安信件,正是因为东治港位置的特殊性,使得东治港里云集了天下许多地方的人士,有的是准备出海的,有的是出海归来的。开始的时候,只有偶尔几个兵士托付了熟识的商人海客,让他们帮着把家信带到东治驿站来,由驿站帮着送到家里去,他们是拿俸禄的,又加地处海外,所以朝廷特地恩准他们的私信可以由驿站在有空闲且有顺路的官方信函要送的时候帮着送。

久而久之的,渐渐的就成了一种习惯,那些从海外回来的人,大多都会到出发地的驿站里看一看有没有东西要帮着带的,有就顺便的能带一点是一点,出门在外,互相照顾,今天我与你方便了,明日你就有可能与我方便。

最后在东治港就形成了一种惯例,凡是所有官吏将士不是那么重要的私信,最后都集中在了东治驿,由那些要分赴各地的商贾脚夫之流挑了自己目的地的信顺带着送回去,当然并不仅有信,也会有一些家出内地的,其当兵的儿郎多半都会托付着送点干货回家,让家人尝尝大洋里的美味。

那些在驿站大堂里忙碌着的人不是驿站的人,而是都有从海外带了信件或者是从内地帮着带了信函来的,他们嘴里叫着,大抵就是要让去那个目的地的人听到后前来取了去帮着送去。这也是这些年来王霖泊见交换信件包裹的人日渐增多,没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也不成,而水军大营平常人又是不能常出入的,就和驿丞商量着,把他们都挪到了驿站大堂里来,也算是个对口所在,毕竟,驿站里也常有驿兵和那些官吏进出的。

只是这些人叫则叫矣,却都是压低了嗓门叫的,概因大堂离驿站的客房并不远,若是大声叫唤的话,那么他们也就别想再在这驿站的大堂里进行着信件的交换了。

可以说,就目前而言,这些人的信件交换都是自发而形成,经过几年的发展才有了这么大的规模,这也是大唐其他地方没有的景象,王霖泊和东治驿丞不过是顺水推舟的提供了一点便利条件而已。

就这点便利条件,让王况早就想做却一直因为不能顺势而为的想法成了可能。

以前王况曾经就设想过让魏小五的车马行兼职做信件的投递工作,不是要靠它来赢利,而是想做成那种公益性质的免费投递,但魏小五的车马行大多也就一州的府地才有落脚点,只有那些比较重要的客源多的望县才会再单设个落脚之处,既然是免费,而且车马行也有自己固定好的排班,自然不可能多花时间去帮人把信投递到家,只能丢在州里,碰到了收信人的同村人了,才让他带回去。

这也就造成了因为信中说的事情原本不是很急,若按正常的情况下,在希望到达的时间内基本都可以到的信往往因了一两个特殊原因而无法及时的送到,有的信甚至于在车马行都静静的躺了大半年,还是魏小五他们比较厚道,知道在车马行外也立了个告示牌,专门张贴谁谁谁家有信在车马行的,可这样也不行,全天下,识字的人里,百个也挑不出一个来,如果说有读人或者识字人恰巧碰到还好,若是没人碰到,那就只能继续的躺在车马行里。

不是魏小五不想帮人帮到底,实在是他手底下的人里,十个中最多也就那么一两个认得一箩筐的字,不外就是自己的名字及一些数字罢了,其他的,你就是放倒了让他看,他也还不知道是放倒了的。因此在这样那样的条件限制下,王况在魏小五的长安车马行进行的民间投递信件的试验不得不在进行了两年之后宣告夭折。

也不是没想过自而下的推行的,但如果在全大唐都铺开的话,其需要维持的费用绝对是个天文数字,就算是有偿服务,也绝对是入不敷出,这就不是目前大唐刚刚恢复了元气的财政所能承担得了的,历史的驿站肯接私人信件,那也是在宋之后,经济极为发达,人员的流动变得越来越频繁的时候才渐渐的兴起。

而就目前来说,现在的大唐,依旧是以农为最重要的根本,朝廷的收入里面,农税占的比例就高达了九成以,而农税又是最低的税种,比起经过王况的引导而提高了许多倍的商业税来说,低税率却是占了总量里的绝大多数,由此可见,这想要达到宋时的高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的人,还是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

现在也不是没有专门靠帮人送信来维持生计的人,但送一封信的价格绝对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承受得起的,除非事出紧急和无奈,否则也不会花钱雇人来送信,也只有大户人家的家里,才能养得起家人,才能有人成天的什么事情都可以不做,就等着为主家送信的。

但就在刚刚王况迈进驿站大门,到驿站的大堂前,这中间只穿过了个两丈来宽的天井的工夫,王况就看到至少有一半的人在喊了一两嗓子之后,他手中的信很快就被人接了过去,同时,这喊的人也很快的从别人的手中接到了信件出门去了。

由那些人的喊话中可见,这些信件,大多都是几个商业比较发达地区的为多,尤其是以建安,长安,洛阳和扬州一带最多。这就给王况再一次的重新启动改送信由民间自发转为官方有组织有保障的专人运送提供了可能,只要收费合理一些,只要收费能维持住信件收发人员的开销,那么这种有官方保障的投递方式,应该有成长饿空间和土壤。

若是还能适当的慢慢加个保价措施,让信件和包裹的主人只需要多付出个一文两文的,就能够在信件或者包裹丢失后得到合理的补偿,这个空间就更大了。

大唐今后的疆域将会更为宽广,在王况的计划里面,只要他的脑子还能考虑事情,只要他还在大唐,他绝对是乐于见到一个大大的大唐疆域的,甚至于比之于元蒙还大的疆域都有可能,这不是王况一个人的梦想,这是多少代中华儿女,华夏儿郎心中永远的痛,不要说那么大的疆域,就是将最新的地图和二三十年前的地图一比较,就会让人心中隐隐作痛,不知不觉间,这里一点,那里一点,都只因为一个所谓的“大环境”原因而就那么的割让给了别人,而国人大多数都还蒙在鼓里!

随着疆域的扩展,送信难的问题就将日渐的突出,而也正是因为送信难,信息流通速度的不畅,造成许多事情的发展要比预料的困难得多,举个例子,一个出外打探消息的人,见到某地茶叶便宜,而自己家乡要贵了许多,赶快的送信回去,结果那信一耽搁就是几个月甚至一年,等家人接到信后赶去,可能目的地的茶叶就会因了大旱或大涝的原因减产,价格大幅度的涨了起来,平白的错过一次的商机。

如果能够在一定程度解决了信息交通的不畅问题,大唐的发展速度,将会更快,或许,还有可能达到比清明河图所描绘的更高度的繁荣。若是那样,王况也就自觉不会白来一躺了,就算是以后真的有机会回去,想起这件事来,也够他自豪一辈子的了。

第五二六章黄而娃和二蛋

更新时间:2012…8…2623:25:34本章字数:4314

第二更到,感谢书友“龙牙虎魂”的月票。。。。。到现在为止,食王已经突破了两百万字大关,这可是当初灰雀开始写的时候没敢想象的,一年多来,正是书友们默默的支持,使得灰雀有动力坚持到今天,谢谢,谢谢你们。谢谢本书第一个堂主“履诚”,谢谢两位舵主“ukkcten和“tadhdele,,以及执事“永恒狂虎”及“代价一一”,还有其他坚持订阅的书友们,没有你们的支持,就没有灰雀写下去的动力。

而实际上,如果把海域的面积都算进去,把已经被王况视为囊中之物的建南及建西以及南诏等地方都算进去,大唐已经是空前的大帝国,如果等到把吐蕃打趴下了,把高句丽再收拾了,那么大唐的疆域在真正的意义上,也是元蒙所无法比拟的了,毕竟,大唐版图里的疆域,都是行使了绝对主权的疆域,官员都是由朝廷委派任命,军队也是朝廷的,和元蒙那虽然大,但许多地方只是打了下来,人家臣服了并且年年纳贡了的广义上的版图是绝对不同的。

就算元蒙也能和大唐一样的治理,阿穆尔河(黑龙江)以北广大荒芜的地区,也是个形同虚设的版图,这块版图,只要朝廷愿意,王况也有把握不用一兵一卒就画到舆图上去,之所以不这么做,也是因为李世民是个讲究实际控制的人,只有他实际控制的地方,他才会打心底里认可这是他李家天下。

与其等到需要了再来建设通信网络,还不如提前架设好一个构架,就算是试验失败了,也可以成为今后通信网络架构的借鉴,可以少走许多的弯路,王况可不想像某个集团,天天喊着摸石头过河·结果摸着摸着就摸上了瘾,再也舍不得过河了。

见王况走过了天井之后,就停在那不动了,看着大堂里压低了嗓子的人出神·驿丞不由的心中一慌,坏了,亲家哥这是不喜欢吵闹的呀,自己怎么就没提前的考虑到这里的吵闹会让亲家哥心烦么?这下怎么办?想着想着,脸色就不好看了起来。

刚刚在外面,他那一声“二兄”已经让徐国绪知道了这驿丞和建安王家的关系,既然是自家兄弟的人·徐国绪也不会让他太过为难,就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莫慌,你二兄怕是又想到了个好点子了,你小子福气不小,第一次见面,就能碰上个这么好的机会,可要好好把握好才是,这个机会·旁人就是盼星星盼月亮的从少年盼到了白头,也是很少碰到的。*非常文学*”

这句话让驿丞听得是既惊且喜,一颗心扑通扑通的乱跳了起来·他快晕过去了,因为承受不了这巨大的幸福感觉,徐国绪的来历他当然知道,这是亲家哥最为信赖的几个把兄弟之一,虽然是没有烧香磕头的把兄弟,因为官场上不允许有这一套。但这把兄弟之间的感情,甚至于比他黄家的如今已经被确立为下任族长最有力候选人之一的黄廿,那个和亲家哥真正是亲家的人还要铁上十分。这样的把兄弟嘴里吐出来的话,那还能有假?

王霖泊在一旁也不禁羡慕起这个驿丞来,比之与长溪黄家来说·他太原王家原本更有机会和建安侯提早走到一起来的,当初建安侯好心好意的让人提醒说不要囤粮,结果呢,自己家人不识好歹,任是把人家的好心当成了驴肝肺而拒绝了,结果呢?代价就是花了许多年的时间来修复关系·如今总算是修复了。

可是与长溪黄家一比,那就小巫见大巫了,如果不是因为长溪黄家是小门小家而是和太原王家一样是七族之一的话,王霖泊甚至可以断定,长溪黄家恐怕能在短时间内一跃而成大唐首屈一指的大家族,其他家都只能望其项背。看看,这不?长溪黄家的运气就是好啊,建安侯就这么来一次,竟然又被人碰上了建安侯有新点子出来。

徐国绪的话,他同样是深信不疑的,想想下,一个敢和外臣称兄道弟却又不被皇帝所忌讳的人,其眼光又岂是燕雀所能及的?而自己太原王家,怕就是那燕雀了。

“黄驿丞,你且先下去,帮某送信去长溪去打听打听有谁家会制鱼肚和鱼膏的,若是有的话,赶快的派人送来,这里有大用。”既然人家眼看着就要飞黄腾达了,虽然说以自己目前的品级,就算他拍马也是赶不上的,但老话说的好呀,欺老不欺少,这黄驿丞还年轻着呢,谁知道他以后会不会又有境遇而一飞冲天起来呢?既然如此,那就赶快趁着人家还没飞起来的时候,帮他一把,虽然不至于达到了雪中送碳的效果,但比起锦上添花来可强过不少了。

长溪黄家本身就以捕鱼和制盐为主业,捕鱼是一直都从事的,而制盐则是攀上了建安侯之后才开始的,如果这样的人家里都出不了制鱼肚鱼膏的好手,那么其他地方也是难寻了。王霖泊正是想到了这一点,就顺水推舟的把这个看起来也不算小的功劳分了些给黄家,建安侯怎么说来的?功劳分出去一份,拿就等于是两份功劳,分出去两份,那就是三份功劳。虽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