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机甲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星际机甲生活-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爱丽丝看了一会儿也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默默打开自己房门走了进去。

三千年前的中国,有那么一句经典到泛滥,泛滥到俗烂的话。最早是仓央嘉措写下的: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如今用来形容戚玥刻意想逃避的那种情感,倒是万分合适。

你想或者不想,烦恼就在那里,无涨无消。

本来平时,浏览整理资料,学习新的知识都是能让她平静的。可如今,烦恼作祟,潜流般在她的思想中颠簸汹涌,闹得她越发地心情不好,连带看什么都不顺眼。

比如,刚刚让她神色一变的帖子。帖子讨论的是珂出的那道题题目,也就是所谓的加纳波纹不稳定性的问题。

与其说是学术讨论,倒不如说这帖子是珂的粉丝发出,为自己的偶像积累人气的。珂的归属早已经尘埃落定,她也曾经直言,无意公布各个团队的答案,也没有办法提供正确答案。因为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已经可以算是学术性问题,很难说有一个完美的绝对正确的答案。所以珂所选择的乌云只是做到了更接近学术主流,或者说更接近珂的见解。

按照戚玥原来的理解,珂此举是在寻找志同道合之人,而非是纯粹的考核。

可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对错总是显得很重要。

这也就是为什么,十几天来,即便珂已经反复说明不会公布答案之后,各方讨论不但没有平息下去,反而甚嚣尘上,越发的激烈起来。一开始若还能算平和理性的讨论,到后来已经显得火药味相当浓厚,有了吵架甚至是互相攻击的味道。

而今天上午,乌云机甲队的发言人站出来表示,在与珂本人进行了商讨之后,决定公布他们的答案以及珂的意见,供大家参考。他们反复强调,这并非是正确答案,也绝对欢迎更多的学术讨论。

但是因为珂的地位和影响力,这答案一出,便被架在了高位之上。

仅仅半天的时间,舆论的发酵就使得一切形势不可逆转。没有人站出来挑战,没有人站出来说一句反驳的话。

不知道是大家真的都觉得这就是标准答案,这就是正确的,还是那些心里有疑惑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已经不敢出声了。

原本戚玥也无意说什么。

乌云机甲队和珂的解答全都是走的加纳波纹不稳定性方向。毕竟珂在出题的时候就提出了这点,所以没有人去考虑题目的正确性,就一路顺着错误的方向走了下去。

之前戚玥在给苏瑞尔解释这道题的时候,并没有说得特别清楚。一来是怕对方不懂,二来也是没必要。她当时说的更像是科普故事,虽然是说明白了基本道理,可是从科学角度并不够清晰。

如果非要解释这个问题,就要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进行叙述。

简单来讲,加纳波纹不稳定性这个概念是存在的,它是广义时空不稳定性在微小极限下的特殊情况。在理论上存在着极其复杂的解。

可是在实验中,以目前的观测手段一直无法观测到这个问题。

当年的那个教授其实是搞的实验方向。在得到测量数据之后,欣喜若狂,以为自己观测到了加纳波纹不稳定性,甚至未经核实就放言,今后机甲行为动力研究面临着的主要问题,是解决加纳波纹不稳定性的问题,从而才能使得动作流畅,反应更加迅速。

可是最后才发现,他的测量出现了误差。其结果是由机械传动本身的问题造成的。

珂的这道题目也是走的教授当时的方向。也就是在问机甲如何处理加纳波纹不稳定性的问题,使得动作更加流畅,操作起来更得心应手。

不过如果刨除题目误导性的错误方向,他们的答案倒是可圈可点。

只是这样的答案却极其危险。

戚玥本不愿多说,只是看到答案的瞬间有些担忧。

目前完全没有实验数据支持加纳波纹不稳定性能对机甲传动造成影响,但是珂和乌云却似乎认定了,认为其影响确实存在,并且要用他们的理论解决这个问题。

这本没有什么。

打个比方,一个运动员跑八百米,帮助其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能力和训练,其场地和当天的风速可能有些影响,但是影响并不太大。现在,组委会为了保证运动员获得更好的成绩,打算拿一台巨大的吹风机对着风吹,希望能抵消自然风的阻力。

如果做得好了,可能确实帮助提高一点成绩,但是更多的情况下是不会影响每个人的最终排名。

但是如果这台巨大的风扇除了吹风以外,还往外喷水,就非常可怕的。很可能会导致运动员的摔倒,或其他意外情况发生。

如今乌云他们的解,就是那台荒谬的往外喷水的电风扇。

也就是说,除了解决不稳定性之外(其是否能成功也是未知),它会对机甲造成损伤。

根据戚玥的推算,这种损伤并不是一时能立刻看到的,而是一种累积因素。他们每一次启动反加纳波纹不稳定性系统,就会在系统内的扭转参数上造成亿分之一的误差。

一台机甲如果平均一次战斗做一百次的扭转,就会累积千万分之一的误差。直到有一天,误差的累积使得机甲解体……

如果发生在宇宙中,那就是机毁人亡。

她心知肚明,也觉得很多人心知肚明。毕竟他们只是学生,这个学校还有大把的老师、教授、硕导、博导。就算学生们都年纪太小,那这些老师总记得二十年前的事情吧?可是仍旧没有人站出来说话。

戚玥很困惑。

百般思索之下,她终于决定注册一个马甲站出来提出自己的意见,以防止将来可能酿成的惨剧。

若是平时,她在提出意见的时候应该会非常的委婉,也很注意用词。

但是今天晚上,被邢天和影响到心情的戚玥却化身了网络上的战神,连续三个帖子,从问题的历史、解题的正确思路、以及最后乌云机甲队的解可能造成什么样的问题三个方面连番出击。

她使用ID【日光之下】在帖子里口气强硬,毫不留情,丝毫没有想到将会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

23被讨厌的人

戚玥的三篇长贴每一篇拿出去,都绝对有发表级别。第一篇着重历史,可以成为顶级科普杂志的主打文章;第二篇分析解答,完整详实,引用规范推倒严谨,格式清晰整洁,完全能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而第三篇,则可以作为期刊的读者来信栏目,作为引起反驳讨论之用。

很多的用词句子都是纯科学论文中的才会出现的典型,若是圈内人来看恐怕早要看腻,但是对于外人来讲,尤其是普通的非纯理科学生来讲,则是有点云里雾里了。想要看懂,说不得要花点功夫。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她的帖子刚刚发布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太长、太深、太晦涩,就算是做相关学术研究的人要读完也需要点时间,更何况是普通学生?

戚玥的帖子前几个回复甚至有珂的粉丝,比如第二篇的第一个回帖,赫然就是:“大大好厉害!又有一个学术大牛来支持珂宝贝了!”

直到夜很深的时候,戚玥这三篇文章的威力才渐渐展现出来,被无数的顶贴和谩骂蜂拥着,成为了论坛上无可争议的焦点之一。

对这些,戚玥当时并不知情。

三篇文章写完,她就已经相当累了。尤其是当受到影响而烦躁的心情,随着发泄性的行动渐渐平息之后,戚玥更觉得浑身上下都有一种脱力的感觉。

在吩咐了麦兜处理各种信息,登记今天的进度之后,戚玥很快解决完个人问题,歪倒在床上一觉睡到天亮。

这一夜她睡得并不平静,总是会梦见金黄和红色相间的色块漂浮在眼前。有一个眼神,一个她曾经见过的眼神,一个她曾见过一面的人。

面孔是模糊的。她只能看到他高大的身影,听到他朦胧的声音。感受到他传递过来的严肃和冷峻。但在这些表象之下,似乎又隐藏着关怀和温柔,让梦中怎么也无法思考只能被动接受的她感到困惑。

梦中的戚玥努力靠近,用心倾听,终于在最后听到了——

“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

她猛地坐起身来,保持恒温的房间里舒适又安静,可她的脸色却白得好像生了病,额头还有几滴冷汗。

戚玥伸手去抓桌子上那条链子。将那红色和金色相间的细长闪烁之物拿在手中,仔细观察并慢慢地摩挲着。

“原来是他。”

戚玥终于想起来了。

十年之前,在她来到这个世界崭新,陌生,并神奇的世界的第一天,她曾经见过的那个特种救援队员就是邢天和。

十年过去了她长大了,邢天和也长大了。他的样子发生了变化。岁月使当时还略显青涩的脸庞变得成熟,并充满了威严和气势。五官也变得开阔起来。

两张脸在脑海中重叠。尤其是当时年轻的邢天和脖颈上红金相间的链子,比他留给她的粗一些,张扬一些。此刻想来竟然那样清晰。

时光倏忽而过,竟然将那个场景,那个人刻在了她的脑海里?戚玥觉得不可思议。

而昨晚好不容易平息的心情又开始起伏躁动。

“戚玥,还有三十分钟星际材料科学的课就要开始了。”麦兜提醒道。

“知道了!”戚玥深吸一口气,从床上爬了起来,胡乱收拾了一下便往教室赶去。从这里走到机械理论系的大楼如果是走路需要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吃早饭恐怕是来不及了。

她实在没想到,自己一下子睡了这么久。

三千年后的教室和原来在地球上也没有太大不同,只是空间变大,桌子变大,人和人之间距离变大,不会显得拥挤,束手束脚。

桌椅的材料不是木头而是合成材料,舒适结实,不会因为汗液而黏住隔壁。冬暖夏凉。

教室都非常大,老师站在讲台前,如果坐的比较远就会不能直接看到他的脸。但是教室里有非常完整的转播系统。不但可以将老师的声音传达到各个角落,还能在每个同学的课桌上转播老师的画面。

拍摄机位一共有三个。一号机追踪老师的动作表情,二号机显示背景屏幕上的教学内容,三号机则会根据提问同学的位置转动。

每个同学可以自助选择哪个机位的画面,以到达自己最想要的听课效果。

这些机位其实都不需要智能控制,只需要老师佩戴定位仪器,并且学生的座位上安装声控和红外线控制,来判断学生是否处在提问状态。

整个系统已经相当成熟,效果也不错。

戚玥喜欢这套系统。她每次都会坐在教室比较靠后的位置,一个人默默地听讲。有时候觉得老师讲得无趣时,就做点自己的事情。

可是今天,她却听得格外认真。

并且越听越不爽。

星际材料科学与其说是理论课程不如说是一堂星际天文课。

自从人类进入了星系时代,天文就成了新的地理。曾经的天文学意味着高高在上,遥不可及,虚无缥缈。但是如今,天文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衣食住行,吃穿用度都需要依赖于它。

材料学也不例外。

当传统材料学经历了星系时代的变革,脱胎于基础化学的崭新的亚原子,乃至亚原子核级别的新型材料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突飞猛进的改变。

新的材料学,若从古早的科学分类上讲,应该是属于的核物理范畴。曾经,只有物理学家才了解的夸克、轻子等概念,却如今成了材料工人和从业者口头上经常提起的东西。

戚玥第一次深切体会到时代的进步,就是当她在参观一个采矿场的时候,听一个连大学都没有上过的矿工大谈夸克的“味”和自旋等概念。当时她几乎愣在原地。

但是这些概念性的东西,是由一门叫做《极限粒子》的课程提供的。星际材料科学并不涉及它们,而是专注于不同材料、粒子、元素、矿产在星际中的分布,以及什么样的地方更容易挖掘或找到什么样的矿产。

涉及的基本科学,更类似专业科学分析。

也就是根据数据分析当地会否有矿产出现的可能。

现在开学刚一个月,老师还没有讲到这么深入的东西。他的大纲刚进展到介绍星际的结构与材料分布。因为教学方式的问题,使得整堂课更像是在讲述人类的开矿历史和探索历史。

戚玥对这个老师的印象其实并不好。他很年轻,模样帅气讨喜。在几乎全是表情木讷,学究类型的教师队伍中非常突出。他隶属于下院机甲设计系的,但是这门星际材料学的课程却是许多科系大一的必修课。也因此这个老师在整个学校中都算有名气,尤其是很受女生的青睐。

他在课堂上比较轻松活泼,经常说两个笑话,开几个玩笑逗得大家开心。各种比喻夸张层出不穷。若真是普通的大学生听来,确实很新鲜很好玩。人气居高不下。

可是在戚玥听来,就略显单薄卖弄。最重要的是,不知道是这位老师确实基本功不扎实还是了解比较偏颇,很多发散讲解都是错误的。

涉及课本的内容,他讲得还算靠谱,但是每每发散联想,就开始天马行空胡扯乱讲,漏洞百出。

偏偏从老师到学生都非常投入。

如果是非正式的场合戚玥并不会反感。但是在课堂上,这些话由老师说出来的时候,会对学生造成多大影响?有多少人会当真?她不知道。

“大家都知道咱们生活的小麦哲伦星系吧?别看大小麦哲伦星系只差一个字,但是他们之间的差别可大了。就好像双胞胎一样,虽然脱胎于同一个母体,但是他们出来以后就是完全不同的人了,所以他们所有的矿产分布和主要产出元素都有相当大的区别……但是也有相似之处,因为你们知道他们都叫做麦哲伦星系……起源相同……”

错。

就算对这两个星系的了解再少也不该说出,双胞胎,脱胎于同一母体吧?它们的起源更说不上相同。

而且大小麦哲伦星系的成分有相似之处,甚至与银河系也有重叠,是因为三者间彼此的相互作用。

事实上,通常上人们认为,麦哲伦星系曾经穿越银河系,并且在银河系的作用下才由原来的棒旋星系,变成了现在的不规则星系。

“……对了!大家知道麦哲伦吗?”这位老师又兴致勃勃地说道,“他是很久很久很久以前,人类还处于地球时代的一位科幻小说家。他最先描绘出了星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