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英雄- 第5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新朝十一年新年过后的成都似乎也显得有些格外不同。除了出征西方的队伍以外,还有不少学生在经受过不少劳动课程的培训后开始充实到各行各业。

军人、匠人、吏员这些旧时绝大多数不能为人们所看的起的行当开始引领着整个社会从外在风貌上就为之一变。

张海并没有想如往常那样微服秘密访问成都省学,而是光明正大的跟随着亲卫连的官兵们来到校园里。学生们对这样的景象其实也见怪不怪了。如果说就如今新朝从城镇到乡村人们的气色已经相比十年前涣然一新。那么在这些校园里,这些少年儿童相比旧时代从肤色到气色就更加是天壤之别。这当中的原因张海也并不缺乏了解。不要说是旧时代,就是历史上改革开放后一段时间内的乡村还存在这样一种消费习惯:粮食吃要吃的够,再有最低限度的肉菜盐类供应,就不会花费太多的钱在副食方面。千年来以来的贫困和因为天灾人祸并不稳定的生活在持久的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往往就算有足够的闲钱,下层民众也好中层民众也好更倾向的也是把这些闲钱用来饮酒而不是吃肉。这也是21世纪的中国甚至都出过临近北京的某地级市,城乡各阶层食品烟酒人均消费额竟然仅仅和联合国赤贫线折算人民币标准差不多的事情。

而在这自童年到少年的学城里,或许也会受到师长们一些旧时代风气的影响,但总的来说一切都是一张白纸。可以按照要求重新人们的三观、人们的消费需求与权益意识乃至无形之中对幸福和道德的认知。同过去相比改善更大的学城伙食也就这样塑造了大量与旧时的气质及消费习惯迥然不同的一代。在很大程度上使经济恢复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倒逼着经济的改善。

成都学城里的一些人认的张海,张海也没有再像以前那样暗中听课,而是在师生们面前毫不避讳自己的身份。这样一来,至少在六年级即将面临“备战年级”的少年学子们中,新朝圣主来到校园的消息很快就引起了轰动。

随之而来的消息自然就是新朝远征主力在西征路途中的大胜。在学城内,并没有多少人对这样的消息持有怀疑的态度。学校的历史课上高年级的学生大多了解新朝主力部队自从诞生以来就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在一年有余的时间远征万里实在算不上希奇。也没有人怀疑天下有能战胜新军主力的部队。

不过这个消息同样另人兴奋,因为即便是这个时代的朴素百姓也有一种对战争的认知:一支队伍只要没有战败,那么伤亡损失就重不到那里去,很多学长甚至亲人就有很大几率荣归故乡给家乡带来利益。

最初的欢呼声仅仅是来自于几个教室,而最终却似乎成为扫荡过整个学城如风声一般的雷动。

“怎么还有女声?”张海似乎奇怪的听到了什么。

其实同后世相比,即便是此时的新朝经济与财政能力也还是太差,教育投入比起旧时全社会加起来不知高了多少倍,可是依然没有能力哪怕在七年的范围内普及所有少年儿童。不得不重点投资在男性身上实际上是一种时代的无奈。虽然张海也知道女性的服从意识学习意识,不论在中国式的教育环境下还是西方式的教育环境下都普遍优于男性的事实。

“那是新朝八年的时候负责这里的王校长所做出的决定。新朝七年的战事让一些人对新学有了畏惧。招收人数比原定计划滑坡严重,就允许了女子入学。就算是年龄不符合要求的也进来了不少人,只不过安排还是中低年级的校区。。。”

1329第1329章学城女学

“这两届的女学班成绩怎样多大的规模”在走向女学校区的路上张海向负责试点女学的人询问道。

成都省学城里负责女学的人是学城里比较众所周知的一个老好人外加妻管严,也正因为这种特性,当年的王光才敢这样的职位让他这样儿的人来担当,以避免给自己乃至整个省学城惹出什么事情。

这位女学负责人虽然一向比较谦虚,可是听到圣主询问这些事情还是自豪的说道:“同其他校区一样每届十个班,约千人。二年级只有七个班,现在整个女学校区大概一千七百个学生。包括军体和劳动方面的课程,我们校区在全学城一支是第二位,仅仅逊色于栋梁班那些人。如果只算文化方面的课程,那就是全城第一了。”

张海没有想到差距竟然大到这个程度,在张海看来:后世中外男生学习是普遍不如女生,但也应该没有层次性的差距。在一个管理严格并且没有体罚限制的环境下,很多中下成绩的男生会受到强力规矩的约束,男女之间应该没有什么差距才是。包括军体和劳动课程全年级第二这是什么概念张海还是记得军体和劳动课程是新朝义务教育份量完全不下于语文和数理的大项,远非后世类似课程可以相提并论的。”

张海思索片刻后叮嘱道:“女生听话易管理,但也不要因为这点儿而过于为难孩子们。如果将来要主要从事文化方面的行当,一群书匠带来的危害会更大。。。”可是当张海说这话的时候又似乎想到些什么,也就释然了。

入学的女生普遍比男生大至少两个年级,九岁的孩子毫无疑问明显比七八岁自控能力强的多,更别说性别上的优势。更重要的:那些家人同意能让女子来读书的,无一不是在这方面有些基础和天赋的,本身就是较优质的生源。这些因素再加上这位女学负责人因为还算尚可的人品而在业务方面有相当的钻研与积累,出这种成绩也就不奇怪了。

张海临近女学校区的时候,庆祝西征胜利消息的欢呼声已经平静下来,课程仍然在继续。平房区教学区外的操场上,十二三岁左右女孩儿们如同其他校区的男孩儿们一样练习着投弹,还有的再独特的辅助器材在练习着臂力以为弓箭做基础。都十分用功努力,而没有多少人把这些当成休闲娱乐的方式。

张海心中有些无奈的叹道:这个王光,在兵事上不是外行,怎么这么二把刀女子兵王也不是这么玩的。就有些郑重的对身边那位平易朴实的女学负责人说道:“这样可不行:我决定了:从今天以后,女子军体课降低为每周一节。其他都改为美术或写作方面的课程;而且我批准了:军体考核内容以射击要领和线膛枪为主。弓箭方面放弃战弓水准的力量要求,达到合格猎弓的要求即可。劳动方面的课程暂时不变。。。”

张海记得有过印象:同为顶尖层次,

女子打架或冷兵格斗不如男子,下棋做饭这些看似没有性别差距的其实同为顶尖水平也不如男子。激素与供血方面的问题影响的不仅仅是体力。可是有一项同军事关联度比较大的项目女性却强于男子,那就是长枪精度射击。这也是唯一一个国家运动员等级技术标准男女项目没有成绩差别,实践中顶尖女性普遍强于顶尖男子的项目。这也是现代社会很多国家没有放弃女性特战力量的根本原因。真要军武挖潜,也只能是这方面。而做为主流的行当张海还是觉得发挥大多数人本来的特长比较好:文科方面的文艺创作与美术设计。在类似近代英国那个层次上的经济水准下,首先发展起来的应该是文学消费。考虑到新朝在义务教育方面的重视远远胜过19世纪初的英国或安徒生时代的欧洲。这方面的经济潜力应该更大才对。。。

“我明白了,我一定会转告学城方面。。。”那位女学负责人也的确是某些方面思路并不算开阔的老实人,没有想到张海既然有这个意思,那其实未必需要什么自己的传达。

如同这校区里的所有少年儿童一样,这些包身着深红色战袍劲装女学的学生们看起来的气色与这个时代甚至后世不少乡村的孩子差别更大。不仅仅在于学城里新军主力部队一般营养标准,还在于较现代义务教育某些方面更为严格管理。

在中国的教育史上,校服从来就没有过军队传统,往往也比较随意,中国的精英阶层从来有崇文抑武的传统。明显同明治以来的日本不同。而张海却认为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军队传统的校服显然在潜移默化的约束力方面是有其益处的。曾经大清炮队里的外军水手服到了21世纪含义及文化象征已经同19世纪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象征满人军事传统的“旗袍”也是如此。张海不知道这自古以来象征着军旅生涯的红色战袍是否也会有同样命运。

这些入学时本来就有所优选的女生们虽然没有专门在姿色那个方面挑选,但却也因为种种说不清的原因明显优于寻常地方的少女,而这些人所拥有的一些独特的气质更是新朝体制外的寻常女子所难以拥有的。

而且在这成百上千人的女生中,张海也发现了几个五官气质乃至姿色还算不错的女孩儿,犹豫了很久,就让宋子悦询问那几个女生的姓名与大致情况。而这个时候的宋子悦也似乎有所悟了。再联系之前的一些事情,骤然有茅塞顿开之感。

因为相关的负责人就在身边,这种事情没有几句话的事情也就说清楚了。

“禀圣主:她们这几个出身成都府里曾经大户们的童养媳,我们专门进行过比较严格的调查。自七八岁的时候开始,她们就在学城里的福利院里,算是比较可靠的了。”宋子悦说这事儿的时候似乎想起了什么,比如青州那些有些危险的事情。可是在对张海的心意有些猜测的情况下也不好扫兴的讲出来。

1330第1330章君之转变

如果说以前的时候张海只是偶然在心中有一些想法与念头,那么到了明确对宋子悦等人询问那几个学生姓名的时候,就早已在内心中把一些事情想开了。

张海曾经设想过改变旧有的家天下模式,让后代的选拔范围更广一些。可是回想近现代的不少事情,却觉得自己以前的想法实在是有些过于冒进了。不要说天然就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匹配的君主。就是一些没有帝制的现代独裁者,哪怕在海外,很多情况下也离不开对家天下的依赖。

“选贤选能”只是单方面的一种期望,而实际上君主并不是全知全能的人,面对真正从下面竞争上来的外人,看走眼的几率极大。君主实际上也是官僚的一种,这就意味着:品性比能力更重要,家族政治家族企业等等模式固然落后,可身为统治阶层,又怎么能期望后来的统治者和统治层都是有社会理想与社会信仰的人这个只能通过社会觉醒的倒逼来实现真正的进步。而自身的凝聚力依靠于血缘之不过是一种组织上“最不坏”的无奈选择了。

相比之下:君主对自己的孩子们也不可能像神一样了解的透彻,但至少是自幼可以有所监管的,总会比外面那些竞争上来的“精英”更容易被了解。在这样的情况,虽然“家天下”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却是最不坏的选择。近现代的独裁者继承者们的素质似乎也普遍比长于深宫中的古代帝王平均素质要高上不少,可见古代君主的很多问题在于从上开始就带来的组织能力低下和社会认识低下,乃至整个社会缺乏对上层的反馈及约束能力。

想起这些,归来之后张海的一些想法也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既然家天下是不可避免的,在宫事上广种薄收又有何不可数百上千人以上的后宫就必然带来太监的需求,可是欧洲与日本的宫廷就没有听说过多少太监。包括拥有不小实际权力的天皇与沙皇好象也没有,说到底,这还是一个整个社会是否经历过足够的启蒙并拥有足够君主素养与统治力的结果。。。

从成都省学城到前往水路船上的归途中,张海想着这些事情,一边想一边下定了决心不再像过去那样优柔寡断了。不过,回想起自己的省学城之行还是觉得有一些评价与想发要留给身边的人还有当地的学城部门。

“过去,我们的财力和物力多有不足,让一名男童从懂事开蒙的年纪学到勉强可以承担重任的年级就搞的上亿两的国库在国力恢复之时的这数年来几乎透支的一干二净。如果新朝未来数年的经济民生乃至国力依旧保持着积极的态势,那么我们就可以让一半以上的适龄女童也能就学。女人顶不了半边天,在我们的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之前,如果一定要让妇女地位提高到不恰当的地步,那么就会影响到整个民族的人口出生率。将心比心:如果我是女性,一个孩子带来的负担和危险就是我为外姓和别家承担责

任的极限了,两个很勉强能接受。三个除非有大恩或者觉得丈夫十分值得奉献。然而人类学与社会学的现实是:除了极少数人,大部分人都是并不值得透支爱情会有各种缺点的俗人庸人。如果讲究个人主义和绝对平等自由恋爱等等,那么征服了世界的我们民族就不可能拥有绝对的人口优势来真正消化世界。可是: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因为这些就要在人才培养上有意压制女性。。。”

一些平日里只能在内部闲聊的话,此时的张海也并不介意对身边的人直言讲出出来了。

张海跟随宋子悦还有一些亲卫连的战士们等人来到了船上。让张海没有想到的是:这船竟然是早有准备并且特制的。这江上行走的船虽然比不了海船,吃水不算太深,可是却足有十丈来长两三丈宽,恐怕并不比一些几百石左右的小型海船用料少了。

这样的船在不进行远洋航行随时可以获得给养的情况下也足以容纳包括亲卫连战士还有其他一些人的足足百余人。上百人来到船上之后依旧能显得宽阔。从船舱到甲板面再到顶层,至少三层左右的面积也能让平均每个人有数平米的空间。

足够的人力在运用起精良的人力螺旋桨的情况下还带来了足够的动力,使船在顺流而下并有岸上和其他船的人辅佐的情况下即快又稳。虽然船只在上游的川地不敢夜行,是往往六七个时辰的昼间顺流行程中也能行使近四百里左右的距离,并不逊色于当年船队昼夜急行在运河之上的速度了。

在船本来就不算小的情况下,张海所在的地方也足够的宽敞。

小慧兰在内的不少女孩们没有在身边的时候,张海也似乎忽然间觉得有些孤寂起来,甚至连一些平时从来不看的闲书也拿来消遣了。宋子悦在夜晚将要来临船也将要停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