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国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窃国贼-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六十一章 中流砥柱(上)

ps:求收藏!求推荐票!谢谢啦!

****************

国君刘玺和群臣在给刘存摆酒接风的时候,驻扎西门外的王杞已经派出八支斥候队悄然西进,颜慎以徐盛为助手,率一千骑兵跟随策应,进入西面长五十里宽三十里的区域展开侦查。

次日上午,国君召集座下文武商议拒敌之策,刘存与王杞作为勤王军主将被邀请参加。

得益于南面两大食邑缯县、即丘和王城东面的莒南地区连续两年的丰收,国君刘玺的仓库里粮草充足,武库里存放的上代国君留下的刀枪甲胄还够装备一万士卒,所以刘存和王杞刚提出粮草要求,国君立刻慷慨地予以调拨。

时近中午,王杞派往南城联络徐州军队的三百骑兵归来,同时到来的还有徐州从事糜竺,以及率领五百骑兵一路护送的糜芳。

糜竺的到来,令国君刘玺和群臣万分高兴,糜竺拜见刘玺之后,迅速通报徐州军队目前的兵力和战场应对情况,最后一句话中的“对峙僵持”四个字,让备受鼓舞的刘玺君臣紧张起来。

糜竺两兄弟恭敬地与刘玺一问一答,详细通报徐州的备战情况,数十文武不时发表高论,时而喝彩,时而惊呼,弄得刘存心烦气躁。

听了近半个时辰,刘存实在忍不住了,左右看看发现出去撒尿的程秉还没回来,便悄悄扯一下上首苍慈的长袖,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苍慈立刻反应过来,离开座位绕到国君身后低声进言。

刘玺发愣片刻,随即宣布散会,将糜家兄弟、刘存、王杞请进到中苑议事房,数十文武官员只留下国相张范、内史苍慈、从事程秉和领兵的新任中尉阴莘,与刘存私交很好的主簿许慈去帝都洛阳上表还没回来。

走向王府中苑的一路上,刘存和身材高挑的糜芳得以好好说几句话,糜芳对家族最大的合作伙伴刘存非常尊敬,拍拍自己身上的精美铠甲,感谢刘存的慷慨相赠,接下来便自叙自己的出生年月。

得知刘存生于十一月初四,比自己大半个月,糜竺立刻拱手弯腰,恭恭敬敬地称呼刘存为兄。

刘存连忙回礼,亲热地和他边走边谈,进入议事房请他坐在自己身边。

糜芳的脸部轮廓与糜竺酷似,任谁都能看出两人是同胞兄弟,糜芳更高更强壮些,眉毛也浓一些,略微凹陷的眼睛很灵活,举手投足谦逊诚挚,显示出良好的教养和风度,在他身上,刘存竟然挑不出任何毛病,如果说有的话,也只是腰间的宝剑和身上几件配饰昂贵华丽,可如今世家子弟谁不这样,比糜芳更奢华的人比比皆是。

众人一番谦让先后坐下,国君说完几句客气的开场白,国相张范立刻笑眯眯地望向刘存:“久闻刘使君天纵奇材,文武双全,此刻定是已有退敌之策了吧?”

众人知道正事来了,立刻含笑望向刘存。

刘存微微一笑:“谢国相夸奖!退敌之策没有,歼敌之策倒是定下三个。”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有的责怪张范说话倚老卖老,也有的心想刘存是不是对张范有成见?因为张范上任后,不止一次讽刺刘存的破落寒门出身,有次喝多了点,还在大庭广众面前讥笑刘存圣贤书没读好,除了会捏几个陶器就剩下一肚子奇技淫巧了。

糜竺也曾听到过张范讽刺刘存出身的传言,但他和苍慈、程秉、许慈等人都知道,刘存从来不在意自己的出身,也从没为此辩驳什么,所以在糜竺和大家的印象中,刘存是个彬彬有礼谦逊豁达的君子,不知为何忽然一反常态?

刘存先向国君刘玺拱拱手,顺势向众人致意,放下手严肃地解释:“去年收复东安和东莞两县之后,我军上下就深知黄巾贼寇的难缠,因为我军只是歼灭其三千余人、俘虏七千余众,黄巾主力元气未伤,此后数月,黄巾贼寇多次来犯,迫使我军不得不在东安至东莞一线囤积重兵,日夜防范,不但要耗费巨量粮草和人力物力,还遭受贼寇频频骚扰,令人防不胜防,苦恼不堪。去年初冬好不容易种完冬麦,贼寇再次来犯,我军痛下决心主动出击,采用各种计策诱敌主力集结来犯,终于取得了被圣上和国君嘉奖的东莞大捷,盘踞东安、东莞以西群山中的黄巾残部猖狂逃走,至今不敢踏足半步。”

听完刘存的解释,众人立刻明白刘存的意思,不但不怪刘存轻狂,反而觉得刘存坦率务实。

刘存接着说道:“据我军斥候探报,目前盘踞南武阳(今平邑)、费县的三万余黄巾贼寇,通过对两县平民的动员甚至胁迫,人数已增至八万,并从两县武库和被击溃的徐州友军手上,获得大量做工精良的制式武器,以最低标准推测,如今黄巾贼寇中能战之兵不下四万,其中近半是从中平元年开始连连苦战活下来的百战精兵,虽是匆促集结,各路贼酋相互间各怀心事,但其战力不可小觑,这也正是徐州刺史朱并大人被贼寇瞬间击溃的原因所在。”

众人频频点头,深感有理,糜芳终于见识了刘存军事水平,一直以来隐藏心中的那点不服气顿时烟消雾散。

只听刘存继续分析:“由此推断,此次面对的数万黄巾不是那么好打发的,首先,因去岁大旱与蝗灾,中原各地百万流民涌向富裕的徐州和淮南,京畿地区、豫州大部、整个兖州及青州大部,如今已是赤地千里,满目凋零,靠抢掠为生的数万黄巾流寇只能到有钱有粮的徐州来烧杀抢掠,才能活过未来青黄不接的三个月。”

“其次,目前盘踞南武阳和费县的黄巾贼寇势力强大,相比之下,我各路军处于敌强我弱的劣势:王城方面,我军加上中尉大人麾下八千士卒,兵力也仅有一万五千,其中镇守王城和北面阳城的四千官兵还不能动;徐州方面,两路官兵总数不到两万五千人,其中曹豹大人率领一万官兵,堵住南武阳黄巾贼寇的南下昌虑(今滕州境内)之路,刺史朱大人率领的八千人马困守南武阳,哪怕加上糜大人前天匆匆召集赶赴南城增援的六千家丁,总体上仍然无法取得兵力上的优势,所以才有了糜大人刚才所说的对峙僵持。”

“再有,八万黄巾已获得南武阳和费县的所有粮草,却把多达二十余万无辜老弱妇孺,尽数驱赶到南面各县和开阳王城,把这一沉重负担扔给咱们背负,他们却坐拥足够使用半年以上的粮食物资,所以,他们无论是进、是退、或者坚守,主动权都在他们手上。”

声声哀叹随即响起,国君心惊胆跳,满脸忧愁,国相张范和苍慈、程秉三人除了惊叹就是慌张,每个人都知道此战的艰难。

第六十二章 中流砥柱(下)

ps:求收藏!求推荐票!谢谢啦!

***************

刘存环视一圈,想了想还是说了:“有件事本来不想说,可如今形势危急,不得不说了,此前我与王杞大人反复推算,认为数万黄巾攻占南武阳和费县之后没有乘胜追击,并非他们累了,也不是害怕我各路援军,连城池他们都敢打,而且轻松打下,高达八万之众的黄巾贼寇怎么会害怕数千援军?”

“很显然,贼寇是从三个州各个方向云集而来的,如今正在瓜分打下两县之后获得的丰硕战果,所以没有抓住战机乘胜进击,一旦他们瓜分完毕,就会重整军队,明确各自势力、地位和责任,不出十天,兵力猛增的数万黄巾贼寇很可能要发起更大规模的战事,届时,不管贼寇的攻方向是南面的徐州,还是东面的开阳王城,战事将会非常惨烈、非常庞大!”

满堂寂静无声,国相张范已吓得歪坐地上,王城距离费县数万贼寇仅八十余里啊!

国君刘玺满脸惊恐,沉重的呼吸声清晰可闻,中尉阴莘、苍慈和程秉尽管心慌,但尚不至于失态。

糜竺在频频擦汗,糜芳则是一脸震惊地凝望身边喝茶润喉的刘存,对刘存敏锐的目光和精辟的分析钦佩不已。

“贤弟,这可如何是好啊?”糜竺终于开口了,问完这话很失礼地伸出舌头舔了舔干燥的上唇。

刘存轻声回答:“兄长,只要同心协力迎难而上,还是有办法的。”

糜竺精神大振,众人顿时打起精神,刘玺更是高呼爱卿尽快道来。

刘存站起来拱手请求:“君上,微臣恳请君上答应一事。”

“爱卿尽管直言、尽管直言!无须多礼,坐下说、坐下说!”刘玺连连催促刘存坐下。

刘存只好回去坐下:“君上,诸位大人,下面所说的一切,恳请大家严守机密,因为不知道有多少黄巾探子随着流民混进城里,咱们如今处于弱势,无比被动,只能铤而走险,以真真假假迷惑敌人,一旦应对方略泄露出去,就有可能带来巨大伤亡,诸位,拜托了!”

众人连忙起立,向刘存保证绝不会泄露半点机密,只要刘存需要,都会全力以赴予以配合。

刘存长出口气,说出本部机密计划:“此时此刻,驻扎东安、东莞的我军八千官兵已做好准备,将在明晚子时,与悄悄赶去的东武县五千青壮交接防务,由东莞县令赵溶、县尉翟越率领连夜南下,偷袭已被数千黄巾占领数年的蒙阴县城,不管是否得手,都会马不停蹄穿越沂蒙山腹地,预计三日后的凌晨,能穿插到费县侧后方与我主力呼应。这是我军出发前经过反复分析讨论,最终定下的奇兵之计,具体行军路线和作战方案,均由王杞大人亲自制定。”

王杞起立,向无比动容的众人拱拱手:“君上,诸位大人,除此之外,我军自昨日傍晚开始,轮番派出数十小队斥候和上千骑兵,毫不留情地清理西面敌方斥候和前出贼寇,目的是打乱贼寇警戒布置,扰乱其视野和军心,进而影响其判断,使得敌酋不能安心调兵。”

“截止今日黎明,我军与贼寇斥候共发生三十余起小规模冲突,歼敌斥候上百人,斩获突前警戒之贼寇六百余头颅,扫平王城以西武水两岸三十公里的范围,此刻正以轮番出击的战术,不断向费县逼近骚扰,尽可能让敌酋产生误判,如果敌酋派出三千以下兵力反扑,我军埋伏在后的两千骑兵就会果断出击,尽可能消灭敌人,进而达到扰乱贼寇总体部署的目的。”

刘玺等人倒吸一口冷气,怎么也没想到,昨晚自己还在欢饮的时候,刚刚到来尚未扎营的刘存和王杞麾下将士,已经出去拼命了。

“王大人,要是敌酋恼怒之下,大举攻来怎么办?”

三十五岁的中尉阴莘已经面无人色,这位前国相阴德的族侄是个博学之士,本该当个文官更好些,可惜入错行了。

王杞心中鄙夷不已,脸上却极为温和:“中尉大人不必担心,哪怕贼寇大举而来,至少也要两天准备,我军已在必经之路城西赵家渡扎下大营,最迟明晚就能构筑个长宽四里的坚实营垒,贼寇要攻打开阳王城,就必须先拔掉我军的渡口大营,而拔掉渡口大营不容易,不留下两万具尸体,休想办到!”

众人又是一惊,马上联想到琅琊军官兵精良的甲胄和装备,以及数量众多的弓弩和骑兵,不用多想就知道王杞还真没说大话,阴莘也不好意思地向王杞致歉。

刘存补充道:“我军南下之前,琅琊各县紧急征发五千民壮,组成五个工匠营南下助战,预计今日下午到达王城,今晚即可构筑渡口营垒,这五千人都是经验丰富的青壮匠人,每千人中有二十五个熟悉土木建筑的匠师,干起来很快,长宽数里的营垒,外加一圈十丈宽壕沟,五千人两天干完很轻松,何况我军数千官兵已提前出去伐木,本地上万民众纷纷前往帮忙,所以应该还能更快些。”

国君脸上再度有了喜色,站起来频频搓手来回踱步,忽然转向王杞大声问道:“王爱卿,寡人武库里尚有万套衣甲兵器,两日内爱卿能征召多少青壮补充军力?”

王杞连忙站起,悄悄望向刘存,见刘存微微点头,立即上前致礼:“禀君上,如今全城上下同仇敌忾,城里城外滞留无数被贼寇逐出家园的民众,大敌当前民心可用,所以,多不敢说,两日内征召八千青壮还是可行的,只是这粮草……”

“爱卿尽管放心,粮草足够,要多少寡人给你多少!”刘玺大声承诺。

国相张范也站了起来,虚心地向王杞行个礼:“都尉大人尽管放手行事,军械粮草一切有我等负责。”

“谢君上,谢国相大人!”王杞恭敬致谢,心想这下好了,打完这仗八千人能活下来的,老子都要带走。

“喂喂!子鉴,寿山,兄弟我该怎么办?别忘了南城还有我徐州一万四千将士啊!应该齐心协力紧密配合才对,你俩总不能只顾自己吧?要是数万贼寇不打你们,直接南下攻打南城或者其他方向怎么办?”一直旁听的糜竺坐不住了,爬起来就大声嚷嚷。

转眼间,刘存和他的勤王军队成为众人心目中的中流砥柱,全局的控制权悄然转到刘存手里。

第六十三章 虚虚实实(上)

糜竺看到刘存眼中责怪的神色一闪而没,立刻意识到自己失态了,这家伙倒也光棍,嘿嘿一笑优雅地转向国君低声致歉,坦然地说自己太心急了敬请原谅。

国君刘玺本就是好脾气,又和糜竺是多年好友,怎么可能责怪他?反而拉住糜竺的手和声安慰起来。

战场指挥权、粮草箭矢补给和征兵等大事决定之后,一切都有了努力的方向,每个人终于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危机之下的高效率开始逐步体现出来。

顺利获得军事指挥权的刘存回到西城门营区,程骥率领的十人参谋小组和失踪数日的鲁佩已经等候在营房内。

这座本属于城防官兵的营区占地十亩左右,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建设条件非常好,拥有能容纳一千官兵驻扎的营房,一个两亩左右的小校场,还有一座位于正中偏东的独立小院,现已腾空并打扫干净,充作刘存的临时指挥部,刘存的一百亲卫已提前进驻此地。

两刻钟后,刘存极为不满的声音响起,震得堂上众人目瞪口呆:“你们再看看这里,只标注方位和高度,比例模糊不清,两个高地之间地形到底如何?这段溪流的深度和宽度是多少?还有许村这段十里水域,有**头?码头在哪?堤岸与河面高度几何?坡度几何?若是我军在冰面上搭桥强渡,没有这些数据如何把握速度?这些都是测绘与制图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