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5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于熊大缜的建议,杨震却是微微皱了皱眉头,又转向了李延平、郭邴勋以及军区后勤部长张镇华,想要询问他们的意见。按照熊大缜的这个想法,所有建筑所需的原材料等于翻了一番。

而这个数目,对于军区目前的财力来看,能不能支撑的住,不影响其他资金的使用,还是一个未知数。如果因为这些工厂的基建,引起军区财政的崩溃,是杨震绝对相当不希望见到的。

接到杨震的目光,李延平和郭邴勋对望了一眼后,摇了摇头道:“一号,如果我们按照熊大缜的这个建议,单单进口所需钢筋的数量,就要远超过我们的预算。这还是我们能从江北购买到所需钢筋的前提之下。而且单靠我们的军区财政,目前也根本就支撑不了这么一大笔的资金。除非,我们动用那笔特别的外汇。”

对于熊大缜的建议,郭邴勋却是摇了摇头道:“实际上一个工厂的建设,最难的不是在基建。而是在设备的定制以及安装。基建方面,如果我们紧一紧,好好的计划一下,采取昼夜不停的施工,应该可以在两年之内完成所有的基建项目。”

“实际上对于我们来说,影响土木基建的速度一个是天气,第二个就是缺乏相关的人才。我看这样,人才的方面由军区解决一部分,政治部在根据地内部动员一部分。至于天气,我看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冬季是没有办法了,北满零下三四十度的温度,就算有那么大的保暖帐篷,也没有办法搞建设。我看这样,可以先打出框架,安装顶棚。然后各种设备进入,进行安装调试。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雨天的影响。”

“北满地区到处都是茂密的森林。我看有些东西,完全可以利用木板房暂时代替预制板、钢筋结构。老熊,你可以参考一下江北的木板房建筑方式。采用双层的木板房,同时在内使用帆布包裹。加上供暖,我看完全可以不影响里面的生产。”

“至于外围的基建可以用你说的办法,边生产边建设。而且这些木板房的建设,也比预制板容易的多。毕竟根据地内的木匠要比土木工程师多的多。原料,我们可以自己很方便的在内部解决。”

“不过,这个办法你可以找那个给你出主意的工程师研究一下,有没有可行度?毕竟我们也要遵守科学规律。你也可以参考苏联方面建设西伯利亚工业区的经验。我感觉有些问题,只要我们做的细致一些,不见得没有解决办法。有句话叫做尽信书不如无书,同样我们也不能尽信专家。虽说他们是专家,但是很多的时间太过于认死理了。”

第648章批评与自我批评

说到这里,郭邴勋转过头对杨震道:“一号,我看是不是将这些基建建设,由军工部转到后勤部?现在军工部的生产压力确实太大,如果将所有的担子都给他们,也的确有些强人所难了。”

“还有,我看采取配给制的工作,是不是可以转交给东北局负责。以东北局为主,军区主要是协助?毕竟实行配给制,关系到民生,而且主要是地方的事情。我们可以协助,但是开展起来肯定没有主管地方工作的东北局方便。”

“还有在那些大型现代化工厂的建设上,我看是不是除了军工产业之外,其余的转交给东北局主导?比如钢铁厂、化工厂以及石油冶炼厂和有色金属冶炼厂,这些基础产业还是转交给东北局为好。军区后勤部只是负责接收部分与军工关系最紧密的工厂。比如化学工厂?还有基建可以由后勤部直属的两个特种工兵团承担。”

“实际上,一号我看我们现在的摊子有些铺的过大了。将作战指挥、部队的训练、军工发展与建设,以及将所有的工厂建设都拢在自己手中,这不好。在后续的工业建设中,我们应该将大部分的建设,包括今后的经营与管理,都移交给东北局。”

“对于眼下这种军区管工业,东北局管农业的现象,我看很不正常。无论是东北局还是东北工委,才真正是兼管军民的。工厂的建设,涉及到招工、征地,事情很多。这些事情交给地方政权去处理比较恰当。而军区各个部门在眼下已经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之下,即没有专门人员,更没有精力去处理此类事情。”

“我看将大型基础工业的建设移交给东北局,以及东北工委还是比较合适的。而对于我们来说,将军工直接产业的发展与建设可以握在手中,毕竟部队需要什么样的装备,只有我们自己才最清楚。”

“至于上游的工业建设和生产,我看还是转交给东北局为好。一号,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顾及到。而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时刻做好战斗的准备,保证来之能战才是正确的。管的太多,不仅给外人有架空东北局的感觉,还使得我们自己分身乏术、疲于奔命。”

“您看看熊大缜现在都瘦成什么样子了?他还要主抓军工生产,还要规划未来大型工程的选址和开工建设的情况。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自己亲自参加研究。再这么下去,我担心老熊不会牺牲在战场上,反倒是会活活累死在我们这里。”

“而且,他是学物理出身的。对于工科,他接触的并不多。虽说在我们这些人眼中,他是行家。但是很多方面,他也需要去学习。外行领导内行的危害,您不止一次的和我们说过。不学习,就无法掌握这些现代化的工业。但熊大缜在眼下已经分身乏术的情况之下,那还有时间去从头学习那些工业?”

“还有您将所有的工业建设全部由军区管理,您考虑过总指挥与李主任的感受没有?他们才是整个东北地方最高党政首长,负责整个东北地区的党政军全面工作。尤其是对于目前实际上作为东北政府的东北工委,更是担负着建设东北的重任。您这么做是不是有些越权的嫌疑?”

“中央授权您与美国人谈判,但是并未授权您主管后续的跟进。更没有在电报上将所有工业建设的事情都交给军区管理。我们是军队,不是地方政府,不应该对某些事情参与的过深。尤其是不应该干涉地方政府的统筹安排与生产。党政军,在上面可以连在一起。但是在下面,军政还是要分开的为好。”

“如果您心中确实有一定的想法,完全可以与总指挥与李主任协商吗?我们作为军队,不能总是这样将手伸得太长了。对于我们来说是党指挥枪,可您这么做会不会给人带来枪指挥党的感觉?军队去管理本应该划归地方政府去做的事情,是不是有些不务正业了?”

郭邴勋的这些话一下子让杨震愣了?郭邴勋的这些话犹如醍醐灌顶一般点醒了杨震。郭邴勋说的没有错,中央虽然授权自己负责与美国方面全权谈判,但是并未授权自己后续跟进。自己这么做,的确是有些越权了。

而且自己是军人,考虑更多的应该是作战上的问题。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更好的壮大与发展部队,如何战胜日军,解放更多被日军侵占的领土上。对于工业基础建设,这应该是东北局的事情。

正像郭邴勋说的那样,自己有些不务正业了。事事插手的后果,就是事事都有可能办不成。也很容易给人自己手伸得太长的感觉。现在已经满负荷,甚至有些超负荷运转的军区各个部门也的确再也没有精力去参与到这些大型工厂的建设之中。

沉默良久,杨震才道:“老郭,你说的不错,一支军队的职责是打仗,而不是去当工业部。我这么做是有些偏离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样,各大工厂的组建还是移交给东北局与东北工委。不过我们的军工部,要在技术上予以支持。”

“一会散会后,我去萝北一趟。从目前形势的发展来看,东北局和东北工委继续设在萝北,有些过于偏僻了,这很不恰当。我去与总指挥和李主任研究一下,敦促他们尽快研究东北局的整体搬迁。还有就是谈几个大型基建项目的问题。”

说到这里,杨震苦笑的摇了摇头道:“至于我自己,还是从事老本行,研究我的军事为好。发展经济,我看还是让这件事回归他原来的轨道吧。我这个人那,个不大,可野心不小。总惦记着不能一步差,而步步差。却忘了还有一句话叫做贪多嚼不烂。”

对于杨震有些自嘲的话,郭邴勋却是摇头道:“一号,您这句话我不是太赞同。您的很多想法都相当的具有前瞻性,而且本人对当真世界工业的发展水平也有相当深刻的认识,并有相当的独到见解。在座的,包括东北局各位领导在内,在工业发展上能有您这个水平的人还唯独您一个。”

“我不是认为以您的能力无法做的更好,我只是认为策划与执行既要结合,但还是需要分开的。就像现在,您是统领几十万大军的大军区司令员。如果让您去指挥一个营,甚至一个团、一个旅,那都是本末倒置。”

“您可以把您的思路与东北局的领导讲清楚,同时在建设的时候也可以多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但是如果说这些事情具体的实施还是需要您亲自抓的话,那么才真正的是因噎废食。一号,我还是那句话现在东北局管农业,军区管工业、把着大部分的财源这不正常。”

郭邴勋的话音落下,李延平接着道:“老杨,我也认同老郭的意见。党政军,虽说在眼下的形势之下,根本就做不到完全的分家。但是作为军区统帅,你的思路更多的是应该放在军事问题上。而不是被其他的事情牵绊,被其他的事情分散太多的精力。”

“我想对于军区来说,还是以军工建设为主,其他的事情还是以东北局以及东北工委为主更为恰当一些。我们不是关内的那些军阀,自己辖区内什么都要管。有些涉及到民生的东西,和一些基础的东西,还是该移交给地方。老杨,你总不能让那些工人都穿上军装吧?”

“我想眼下军区军工部应该还是以武器装备的制造为主。毕竟整个东北局大部分的武装,都还是在军区建制之内。虽然一路军还是单独的建制,但兵力远远不能与我们相比。尽管这次配合我们攻势,深入敌占区展开游击战,但兵力发展的情况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好。”

“在眼下东北的抗日武装还是以军区部队为主的情况之下,军工部主管根据地内的所有军事工业,还是恰当的。但是我们不能将手张的太开。我们毕竟还是有地方党委和地方政府,也有自己的上级。”

对于李延平与郭邴勋的批评,杨震正要回答。一直紧闭的会议室的门刚刚从哈尔滨返回,此次常委扩大会议,因为身份不太适合参加这种常委扩大会议,所以被杨震留在会议室外边的袁芷若突然推开。

见到杨震,几步来到杨震身边的袁芷若轻声的道:“几位首长,美国代表皮尔逊现在就在会议室外面,强烈要求现在就见几位首长。”

听到袁芷若的话,杨震微微一愣道:“这个家伙怎么突然想起来现在就要见我们?你有没有告诉他,我们正在开一个很重要的会议,现在没有时间接待他?有什么事情,让他和你说就是了。”

对于杨震的回答,袁芷若却是轻轻的摇了摇头道:“一号,这位皮尔逊先生看起来很焦急。我虽然已经和他解释过了,但是他还是要求马上见到您和政委,还有三号。如果您不马上见他,他就闯进来。”

袁芷若的回答,让杨震马上意识到能让这位皮尔逊少校急着见自己的原因,应该是国际形势出现了什么变化?难道是日军已经按照自己所知道的历史,进入了越南并正式与德意两国签署了同盟条约?

想到这里,杨震匆匆的对李延平和郭邴勋道:“老李,你和老郭继续主持会议,我去会会这个皮尔逊,看看他的葫芦里面究竟卖的什么药。”说罢,杨震不待李延平回答,马上起身跟着袁芷若走出会议室。

第649章历史的车辙

见到杨震出来,正在会议室外像驴拉磨一样来回转的皮尔逊,急忙几步上前道:“杨,近期国际上发生一些事情,我必须要和你谈谈。我希望能够去你的办公室,这里不是谈话的适当场所。”

看着一副焦急样子的皮尔逊,杨震心知肚明的微微点了点头,率先走回了自己的办公室。不过按照惯例,他让袁芷若将李延平找了过来。并坚持会见的时候,袁芷若作为秘书也要在场。

见到杨震答应自己的要求,皮尔逊那里还顾得上杨震的要求,连忙点头后跟上。当办公室的门刚一掩上的时候,皮尔逊马上走到杨震身边道:“杨,我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就在上个月的五日,日军正是组建印度支那派遣军,开始做准备入侵印度支那。”

“九月二十四日,日军飞机轰炸了法属印度支那的海防。二十五日,日军不顾法属印度支那当局严重的抗议,由第五师团出兵,分别占领了法属越南重镇河内与海防。九月二十二日,日军逼迫印度支那的法国总督签订了允许日军驻军协定。九月二十七日,日本正式与德国、意大利签署条约,参加《反共产国际协定》。”

“也就是说,日本与欧洲战场上的入侵者德国、意大利正式结成了同盟。为了切断贵国的外援通道,同时策应其盟友在欧洲战场上的行动,更是为了获取其奇缺的战略资源,日军下一步的战略企图很有可能是进占整个法属印度支那。”

听到皮尔逊急着找自己的原因,一直忙着指挥作战,却忽视了国际形势变化的杨震,心中不由的有些好笑。日本和中国打了十多年,打的可谓是血流成河,也没有见你们美国人这么着急过。

如今日本人占领了越南,其轰炸机作战半径可以威胁到菲律宾。其兵锋直指战略资源丰富,尤其蕴藏着丰富石油、锡、橡胶的荷属东印度群岛,严重的威胁到你们的战略利益,你们倒是沉不住气了。

见到事件的发展,正是按照自己当初与皮尔逊打赌时候的预料发展。杨震虽在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的同时,表面上却是相当的震惊道:“皮尔逊少校,我真没有想到日本人会如此的胆大包天,为了切断我们的外援渠道,居然敢去撵欧洲列强的虎须。”

“鉴于目前的形势,皮尔逊少校作为一名老朋友,我不得不提醒你一句。日本人此举也许真的应了你的话,恐怕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