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我们利用袁世凯的实力,促使他采取行动推翻清朝,既可使革命成功,又可避免列强干涉和同胞流血。”。

孙中山听了汪精卫的一番话,若有所思面对窗外。对于袁世凯,他不陌生,此人狡猾诡秘,善于变化,是个捣鬼有术的人。

是他出卖了光绪,使谭嗣同等六君子遇难;又是他使武汉革命志士1。2万人丧失生命。对这样的人是万万不可轻信的。

这时坐在汪精卫身边的宋教仁说:“袁世凯究竟有多大诚意,我们还要拭目以待。我认为目前首要问题是亟须组织革命政府。现在已有17个省光复,三分天下我们已占有其二,组织政府的条件已经成熟,有了自己的政府,对外就能借款,世界列强也会支持我们。这既可以打击和孤立清廷,又可以避免列强出兵干涉革命。”。

孙中山听后连连点头说:“建立革命政府是当务之急。革命政府建立之日就是清政府覆灭之时!”。

黄兴高声插话说:“眼下17省的代表正在南京开会,议论组织政府,这正是实现逸仙三民主义的大好时机。”接着他脸转向孙中山说:“我提议由你出任政府总统!”。

同车里的人都表示赞同,汪精卫脸上掠过一丝不快,但也随声附和。孙中山眼里闪着热情的光芒:“我感谢诸位的厚望!如今元凶未灭,成败未可预睹。我们革命党人是以推翻清廷为己任,决不是以谋一总统为目的。”。

12月29日,各省代表会在南京召开,独立的17省有45名代表出席会议,筹组中央临时政府,孙中山以绝对多数,当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乘火车前往南京,晚10时,在江苏省咨议局举行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大厅里灯光如昼,窗户和棚顶缀着七彩纸花,主席台两侧各挂一面鲜艳的五彩旗,横幅写着“中华民国大总统就职典礼”11个金光大字。

当孙中山步入会场,各省代表、军官和十几位外宾纷纷起立,报以热烈的掌声,并高呼:“共和万岁!”孙中山双手高举过头,鼓掌致谢。孙中山登上主席台,就座大总统位,各省代表与军政人员身着礼服,分列两边。伴随着庄严的礼炮声,就职典礼开始了,军政人员向孙中山临时大总统行三鞠躬礼,17省代表团又推荐一人登台致词:

今日之举为中国五千年历史所未有,我国民今日所希望者,在共和政府之成立,以扫除清朝专制政府,使人人得到自由,孙先生当代革命之先觉,富有政治学识,今日就临时大总统之职,愿孙先生始终爱护国民,毋负国民期望,并请大总统向全国国民宣誓。

从1895年广州首次起义开始,经历了16年的风风雨雨,有多少仁人志士流血牺牲,才赢得今日的胜利。想到此,孙中山缓缓地举起右手,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向全国国民宣誓:“倾覆清朝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云,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这是一个值得人们记住的日子,在中国大地上,统治了千年之久的封建君主制制度结束了,一个新的共和国——中华民国,在世界东方成立了!

78。新文化运动

袁世凯在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后,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公开下令祭天祀孔、尊孔读经。在社会上,孔教会等各种组织纷纷出现,他们主张定孔教为国教,公开宣扬鬼神迷信。为了扞卫共和、反对倒退,中国思想文化界发动了一场旨在救国救民的新文化运动。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改名为《新青年》,编辑部也迁往北京,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陈独秀早年留学日本,积极接受西方思想文化。辛亥革命前,他就积极从事反清斗争,曾在日本组织爱国团体,倡导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参加了反袁的“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1915年回上海,1916年应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聘请,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此后,他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介绍西方的先进思想和文化,猛烈地抨击中国的封建思想文化,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旗手,被称为“思想界的明星”。在《新青年》的影响下,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大量涌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编辑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李大钊、胡适、鲁迅和周作人等先后加入编辑部,成为《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民主和科学,它的主要内容有:

首先,提倡民主和科学。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鲜明地提出了“人权”和“科学”的口号。提倡民主,就是提倡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反对君主专制和军阀独裁。提倡科学就是提倡自然科学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反对蒙昧主义和封建迷信。陈独秀抨击君主专制的腐败,指出中国必须抛弃延续数千年的专制的个人政治,实行自由自治的国民政治。在科学旗帜下,《新青年》上登载了许多介绍着名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和关于医学、物理学、生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其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他们针对尊孔复古逆流,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支柱儒家学说,高举“打倒孔家店”的大旗。陈独秀认为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是阻碍中国人民觉醒的最大敌人。倡导者们还以进化论阐明孔子学说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它与民权、平等的民主共和思想是背道而驰的。与此同时,他们大力提倡资产阶级的新道德,强调个性解放。

第三,提出“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口号,开展了一场文学革命。胡适提出文学改良的口号,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要求从形式到内容对文学进行改革。白话文写作由此成为一种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运动。鲁迅从1918年起,陆续发表《狂人日记》、《孔乙己》等小说和多篇杂文,出色地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和白话文的表现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

新文化运动是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倡导的思想启蒙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的延续。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鼓舞人们打破传统束缚,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和运动倡导者们的思想局限,新文化运动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主要是运动的参加者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没有同广大群众结合;采用形式主义的态度分析问题,在对待文化上存在着片面性等,这对以后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79。五四运动

辛亥革命后,中国新的社会力量的增长和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为五四运动准备了物质条件和思想先导。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基本原因。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则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英、美、法等协约国的胜利和德、奥等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1919年初,英、美等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曾正式对德、奥宣战,作为战胜国之一,也派代表团出席了会议。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等七项要求和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但会议在英、美、法等国操纵下,根本无视中国的正当要求,并在和约中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交给日本。北京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准备在和约上签字。

当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受挫的消息传来,全国各界群众纷纷以通电、集会等形式抗议列强的强权行为,痛斥祸国殃民的卖国贼。10万多山东人民在济南举行国民大会,这成为五四运动的序幕和先声。5月1日和2日,国内报纸披露了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完全失败的消息。5月3日,北京各大专院校1000多人在北京大学集会,决定在天安门前集会和游行示威。

5月4日,北京大学、北京高师、汇文大学等13所学校学生3000多人,按照预定计划向天安门广场聚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全面爆发。学生们群情激昂,手持各种旗帜、标语,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一致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当游行队伍行至东交民巷西口时,被外国巡捕阻拦,学生们义愤填膺,直奔赵家楼。曹汝霖闻声躲藏,学生放火烧了他的住宅,痛打了正在曹宅的章宗祥。北洋军阀政府派大批军警前去镇压,逮捕了32名学生。5日,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呼吁社会各界起来反抗。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声援和社会舆论的支持。迫于全国压力,北京政府于7日释放被捕学生。北京学生继续进行演讲、示威等斗争。学生爱国运动的迅猛发展,使中外反动派极为恐慌。6月3日,北京政府出动大批军警,疯狂镇压学生,逮捕近千人。

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后,爱国热潮迅速席卷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学生纷纷罢课、集会、游行和开展抵制日货等活动,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革命洪流。“六三”大逮捕引起了全国各界的极大震惊和愤怒。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的“三罢”斗争迅速扩展,从而在全国形成了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全国反帝爱国斗争的不断高涨,尤其是工人阶级大罢工,给北洋军阀以沉重的打击,北洋政府罢免了曹、章、陆三人,并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五四运动胜利了。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追求民主、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80。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在中国最早酝酿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是陈独秀和李大钊。

1920年,他们相约在北京和上海建党,得到了共产国际代表维金斯基的帮助。1920年8月,陈独秀等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他们将《新青年》改为机关刊物,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又创办《共产党》月刊,介绍有关共产党的知识。上海小组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在它的帮助下,李大钊等在北京,董必武、毛泽东等在湖南相继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赵世炎等在法国,周佛海等在日本,也成立了共产党小组。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后,通过创办刊物、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帮助建立工会等方式,加强对工人群众的宣传和组织,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一共13人:李达、张国焘、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李汉俊、刘仁静、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陈独秀委派等13人,他们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也列席了会议。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陈独秀都因公务繁忙未能参加大会。会上先由共产国际代表讲话,他们阐述共产国际的使命和中国共产党任务,建议要特别重视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工会组织,并向中共“一大”表示祝贺。张国焘主持会议,提出大会的议题是制定党的纲领、工作计划和选举中央机构。大会进行到7月30日晚上时,一个穿灰布长衫的中年男子突然闯入会场打断了会议。与会人员立即撤离会场。10分钟后,一个法国巡捕带着两个中国侦探、两个法国侦探、一个法国兵、三个翻译来到会场大肆搜查。为躲避暗探和巡捕,最后一天的会议改在浙江嘉兴南湖一条游船上举行。

中共一大的中心议题是建立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并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领导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党纲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党的纪律以及吸收党员的条件等。大会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阶级,组织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的中央局作为领导机构,陈独秀以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崇高威望和为建党所做的卓越贡献,被选为中共中央局第一任书记。张国焘被选为组织主任。李达被选为宣传主任。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81。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是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组织国民革命军,于1926~1927年,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而进行的战争。这次战争连同1924~1925年统一广东的战争,统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通过东征和南征后消灭了陈炯明和邓本殷的军队。1926年1月,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提出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主张。6月5日,广州国民政府通过出师北伐案。7月,1日发表《北伐宣言》,9日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蒋介石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下辖八个军,每军除军长外,配置党代表一人。国民革命军中从事政治工作人员多数是中共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人士。

北伐誓师后,国民革命军确定了集中兵力各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