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 平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邓小 平时代-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戈巴卓夫访华作准备和绝食抗议:5 月 13…24 日 
对邓小平来说,戈巴卓夫 5 月 15 日至 18 日对北京的访问既是中苏关系的一个历史转折点,也是他个人的一次 
胜利。两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长达 30 年的疏远即将结束,关系正常化露出了曙光。早在 1980 年代初,邓小平 
就提出了中苏恢复正常关系的三大条件: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同时将军队从中国东北边境附近撤离,越南人离开柬埔寨。 
他之前曾估计,苏联因战线拉得太长,需要调整自己的外交政策,这一估计已被证明是正确的。戈巴卓夫同意了所有三 
个条件,将按照邓小平的条件前来北京访问。这是邓小平一生成就的顶峰之一。为了这次胜利,他准备做一个热情的东 
道主,欢迎世界各地的记者前来共襄盛事。 
随着戈巴卓夫访华日期临近,全世界大批文字和摄影记者齐聚北京,准备全程报道这一事件。很少出国的美国电 
视新闻主持人拉泽尔(Dan Rather)也像其他西方知名播音员一样亲自来到北京。不难理解,邓小平打算在戈巴卓夫 
到达之前竭尽一切手段清空天安门广场。赵紫阳 5 月 4 日的讲话后学生开始返回校园,因此有理由期待事态将有所好转。 
北京地区较为温和的学生已经用脚投票,回到了自己的教室。但是那些更为激进的北京学生和外地学生仍然在广场上安 
营扎寨。 
5 月 13 日上午,离戈巴卓夫访华还有两天,激进的学生领袖正发愁如何让消退的运动保持活力,同时相信政府 
不会在戈巴卓夫访华期间抓人,于是他们宣布了一个中国示威传统里前所未有的奇举:当天下午开始绝食。一千多名学 
生步行来到天安门广场,声称政府若不答应他们的要求,他们就不吃饭。学生们宣布:「我们不想死,我们也希望活着, 
充实地活着??但是如果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死能够让更多的人活得更好,或者他们的死能使祖国更加繁荣富强,那么我们 
没有权利苟且偷生。」'20…34' 
大多数绝食者只喝水及饮料。也有假装绝食、其实还吃东西的人。还有人既不进食,也不喝水,没过多久就晕倒 
了。抱定一死的决心使绝食者的斗争超越了现实政治并在民众中获得了道德优势。绝食者的电视画面引起了国内外的同 
 
 
情。一些指责学生阻断北京交通的旁观者也开始同情这些决心牺牲生命的学生,把他们看作英勇的受害者而不是麻烦制 
造者。政府官员从一开始就很清楚,任何绝食者死亡都将激怒群众,因此在对待绝食者上行动节制。没有学生受到攻击 
或逮捕,政府在雨天给他们提供大客车避雨,为他们提供公厕,派人清扫广场卫生。同情学生的医务人员在广场上治疗 
晕倒的人,把情况严重者送往附近医院。据官方统计,从 5 月 13 日到 24 日,共有 8;205 名绝食者被送往医院治疗。 
'20…35'在良好的医疗照顾下,没有学生死亡,但死亡的危险增加了示威运动的戏剧性。 
绝食抗议完全出乎中央领导人的预料。5 月 13 日,即绝食开始的当天,为此忧虑的邓小平会见了赵紫阳和杨尚 
昆。他说这场运动拖得太久了。他要求在戈巴卓夫抵达之前清空广场。当邓小平问到群众的情绪时,赵紫阳说,广大学 
生知道不能拿国家的荣誉当儿戏,不太可能干扰欢迎仪式。赵紫阳承受着压力,他要保证戈巴卓夫访问期间北京平安无 
事。他也被赋予很大的自由,可以采取他认为必要的任何措施清空广场。 
5 月 14 日,几位著名知识分子意识到戈巴卓夫到访之前清场的重要性,同时也担心发生暴力冲突,因此尽最大 
努力试图化解对抗。12  名中国最著名的作家和评论家,包括戴晴、刘再复和严家其在内,发表声明批评政府对待学生 
的方式和不公布运动真相的错误。为了达成和解,他们呼吁政府承认独立的学生组织,但也敦促仍留在广场上的学生返 
回学校。'20…36'  他们劝解学生说:「民主是逐步建立起来的??要保持十分清醒的头脑??我们恳请你们充分运用学生运动最 
宝贵的精神即理性精神,暂时离开广场。」'20…37' 
赵紫阳没有亲自来到学生中间,而是派统战部部长阎明复代替他去了广场。阎明复在 5 月 16 日看望了学生。阎 
明复虽然身为中央书记处书记,但对学生的要求抱有同情。由于迫切地希望达成一致,他开诚布公地向学生们披露了党 
内的分歧,敦促他们离开广场以保护赵紫阳。他答应次日再来见他们,并保证只要他们返回校园,就不会受到惩罚。阎 
明复甚至提出,为了确保他们受到保护,自己可以充当人质。'20…38'然而,他的努力并未奏效。 
尽管参加绝食示威的学生是在争取民主,但是他们自己并没有遵从多数原则。举止大胆的学生领袖吾尔开希说, 
他们有一个协定,哪怕只有一个学生想留在广场上,运动也要继续下去。'20…39'学生们一直举止得体,升国旗时会庄重地 
起立唱国歌。但是全社会铺天盖地而来的同情,也坚定了他们绝不退让的决心。看到学生显然不会离开广场,阎明复明 
白这对赵紫阳的政治生涯意味着什么,也担心由此给国家带来的后果,不禁伤心落泪。'20…40' 
戈巴卓夫访问北京 
5 月 15 日戈巴卓夫抵达北京那天,支持学生的人再次增多。5 月 16 日是邓小平会见戈巴卓夫的日子,政府在凌 
晨 1 点作了最后一次清场的努力。广场上的大喇叭广播说,政府正在与学生代表对话。官方的广播敦促学生考虑国家利 
益,停止绝食,返回校园。学生们在他们制作的欢迎戈巴卓夫的横幅下听着广播,他们把戈巴卓夫视为值得中国效仿的 
政治改革家。其中一条横幅上写着「向民主的使者致敬」。'20…41'但他们仍然拒绝离开广场,而且有越来越多的人群前来 
支持他们。政府别无选择,只好取消原定在广场举行的欢迎仪式,改在有重兵把守的机场举行了一个规模很小的仪式。 
邓小平和戈巴卓夫的会见地点是人民大会堂,示威者试图冲进去,事件过程中打碎了一扇窗户。 
在绝食导致的纷乱中被迫改变欢迎仪式地点,这让邓小平和老干部们脸上无光,他们连自己首都的秩序都维持不 
了。不过,邓小平和戈巴卓夫的会谈进行得很顺利。在中国领导人中间,没有任何人像邓小平那样在中苏之争中扮演着 
核心的角色。他曾在 1960 年代初负责起草九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又在 1963 年访问莫斯科,代表中国与苏斯洛夫交 
锋。但是,他也曾两次亲自为改善两国关系打下基础:一次是在 1979 年攻打越南后不久,另一次是 1985 年他请来访 
的罗马尼亚领导人齐奥塞斯库(Nicolai Ceau?escu)向苏联领导人转达了中国就中苏关系正常化提出的条件。中苏两 
国外交官之间的谈判一直持续到 1989 年 2 月,双方才就越南停止占领柬埔寨的联合公报的措辞达成一致,并宣布了戈 
巴卓夫访问北京、开创友好关系新时代的日期。'20…42' 
邓小平精心地与美国官员保持沟通,以便不使中苏关系的改善损害中美关系。中苏双方一达成协议,邓小平立即 
在 1989 年 2 月 26 日会见了参加日本天皇葬礼后到中国进行短暂访问的美国总统乔治?布殊。邓小平向布殊保证中苏 
关系的改善不会影响中美两国的友好关系。他首先回顾了中苏关系史,明确表示中国不会与苏联发展出 1950 年代那样 
的亲密关系。他说,中国将继续加强与美国的关系,因为这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20…43' 
他又派万里去消除美国和加拿大官员——包括在 5 月 23 日向布殊总统——的疑虑,与戈巴卓夫的会谈不会损害中国与 
美国和加拿大的关系。中苏会谈之后,他派钱其琛外长向美国通报了会谈的内容。 
5 月份,就在戈巴卓夫到访前夕, 
 
 
5 月 16 日邓小平与戈巴卓夫两个半小时的会谈中,钱其琛外长也在座。据他说,邓小平在会谈中兴致勃勃,甚 

至有些兴高采烈,因为他是依照自己的条件弥合了与苏联的裂痕。邓小平和戈巴卓夫都是改革家;84  岁的邓小平即将 

结束他的政治生涯,而 58 岁的戈巴卓夫才刚刚开始。邓小平毫无敌意地谈到过去与苏联的矛盾,他承认亲自参与过中 

苏之间的意识形态之争,但是他说,争论的双方讲的「全是空话」。'20…44'他坦承「我们也不认为当时我们说的话都是对 

的」。邓小平不靠笔记,仅凭记忆就清楚细致地讲述了跌宕起伏的中苏关系。他说,问题的原因在于苏联对中国不能总 

是做到平等相待。但是他又说,中国绝不会忘记苏联的援助为新中国打下了工业基础。邓小平同意结束过去的争论,放 

眼未来,使中国能够与各个邻国建立睦邻关系。戈巴卓夫对历史背景已有很好的了解,他言谈谨慎,表示赞同邓小平的 

看法,中苏作为邻国应当努力发展友好关系。'20…45' 

邓小平对戈巴卓夫发表了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的讲话,但他毕竟年事已高——有人认为他当时也有些紧张,在欢 

迎戈巴卓夫的宴会上,他面对镜头时手有些颤抖,饺子竟从筷子上滑落下来。'20…46'  就在这一天,有大约 200 名绝食者被 

紧急送往医院治疗,广场上的绝食者还有大约 3;100 人。'20…47'邓小平很难忘记不断恶化的局势。 

戈巴卓夫在 5 月 16 日下午会见赵紫阳时说,他已经见过邓小平,但现在见到赵紫阳总书记,全部协定才算是得 

到了正式认可。赵紫阳解释说,邓小平仍在工作,中国仍然需要邓小平的智慧和经验,「因此 1987 年的十三届一中全 

会郑重作出决定,在最重要的问题上仍要由邓小平同志掌舵」。'20…48'邓小平得知赵紫阳这些话后很不高兴。赵紫阳的支 

持者后来解释说,赵紫阳理所当然要纠正戈巴卓夫的印象,因为他与邓小平的见面也是正式的官方会见。赵紫阳后来也 

说,他是想保护邓小平的形象,而不是损害。'20…49'然而李鹏在日记中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承认赵紫阳的说法是准确的, 

但他认为赵紫阳在这种场合说出来,是想把 1988 年的经济问题和导致学生示威运动恶化的决策责任推给邓小平。'20…50' 

事实上,像李鹏一样,邓小平确实认为赵紫阳的话是在指责他要对当前的问题负责。'20…51' 

全世界的记者聚集在北京,本来是要报道中苏和解的过程,却发现学生运动更加引人入胜。确实,广场上的大戏 

很快就使戈巴卓夫的访华黯然失色,不再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外国记者们很难不被学生的理想和热情所打动,而学生也 

远比以往的中国人更加大胆敢言。在国际社会的关注下,他们愈加相信解放军不会对他们动武。有些学生意识到这是向 

世界展示的机会,便派会讲英语的示威者站在游行队伍的周边,向全世界讲述他们对民主自由的渴望和消除高层腐败的 

必要性。一些连续报道此事的外国记者力求做到不偏不倚,他们说,大多数学生其实对民主自由了解很少,对如何实现 

这些目标也没有多少想法。'20…52' 

在戈巴卓夫访华期间,广场上的学生数量日见增长。5 月 18 日尽管下雨,据国家安全部估计广场上大约仍有 120 

万人。'20…53'  抗议活动也扩散到了其他大城市,另有大约 20 万学生从外地涌入北京,路途遥远的甚至要坐数天火车。有 

些学生认为自己是为正义而来,因此像文革期间的红卫兵那样要求免费乘车。原定于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戈巴卓夫记者招 

待会,由于车队无法通过广场,最后一刻改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20…54'但是大批记者并没有去记者招待会,而是仍然留 

在天安门广场。 

戈巴卓夫的到访不仅标志着中苏关系的转折点,也是学生运动的转折点。在此之前,邓小平希望学生能够听从向 

他们发出的爱国主义呼吁,在戈巴卓夫抵京前离开天安门广场。对邓小平来说,按中国的条件结束中苏分裂是一件大事, 

绝不能放弃把天安门广场作为举行欢迎仪式的地点。可是学生却不愿让步。当时邓小平不想派军队进来,让可能导致的 

冲突破坏戈巴卓夫的访华。但是,当学生们在戈巴卓夫访问期间固执地不离开天安门广场时,邓小平认为他们做得太过 

分了。他准备动用军队。 
'20…1'来自高层人士的两个文献是:Zhao Ziyang; Prisoner of the State; The Secret Journal 
of Zhao Ziyang; trans。 and ed。 Bao Pu; Renee Chiang; and Adi Ignatius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2009),这是根据他软禁期间的录音翻译的文献;以及李鹏这个时期的日记:《李鹏六四日记》, 
可在 Fairbank Collection; Fung Library; Harvard University 查阅。关于 1989 年春天北京示威运动 
最有用的文献是:Michel  Oksenberg;  Lawrence  R。  Sullivan;  and  Mark  Lambert;  eds。;  Beijing 
Spring; 1989; Confrontation and Conflict: The Basic Documents (Armonk; N。Y。: M。 E。 Sharpe; 
1990),尤其是 Melanie Manion; 〃Introduction: Reluctant Duelists;〃 pp。 xiii…xlii; Suzanne Ogden 
et al。; eds。; China's Search for Democracy: The Student and the Mass Movement of 1989 
(Armonk; N。Y。: M。 E。 Sharpe; 1992); Minzhu Han; ed。; Cries for Democracy: Writings and 
Speeches   from   the   1989   Chinese   Democracy   Movement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Orville Schell; Mandate of Heaven: A Generation of Entrepreneurs; 
Dissidents; Bohemians; and Technocrats Lays Claim to China's Future (New York: Simon and 
Sch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