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话太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煮酒话太宗-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军相比肩的经典战队,由猛将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瞿长孙率领,虽然只有一千骑左右,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配备甲骑具装,冲杀无敌。唐军中十七岁的淮阳王李道玄是一位宗室猛将,他在阵中杀进杀出,“飞矢著身如猬(身上的箭插得像刺猬一样)”。激战中李道玄座马战毙,李世民将自己的换给他用,小道玄骑上二哥的马,一个刺猬翻身又杀入血海之中!但窦军毕竟数量占优,两军陷入胶着。这时李世民又使出更狠的一招——卷旗入阵。此招由李世民亲率史大柰、程知节、秦叔宝、宇文歆等数骑卷着军旗直接贯穿敌阵,在敌阵后方突然展开大旗。窦军苦战良久,见敌军旗号突然出现在后方,终于士气崩溃。唐军追奔三十里,斩首三千余,俘获五万人,生擒窦建德。

仗打赢了,战前力主撤兵的人都不太好意思,只有封德彝脸皮最厚,跑来向李世民称贺。李世民得意地说:“您看,没听先生的话,才有今日。您真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啊!”弄得这个脸皮比《资治通鉴》还厚的老油条难得地惭愧了一次。不过评论普遍认为李世民虽然打赢,但还是年少轻狂了点。当年曹操北征乌丸,形势险恶,许多人劝其退兵。曹操力排众议,坚持进军,最终获胜。但胜后曹操没有得意洋洋,而是感谢大家提出稳妥的策略,连称胜得侥幸。李世民此战的形势比当时曹操更险恶,大家提出暂时撤军是很稳妥的策略,李世民最终能胜自是他天纵奇才,但这种态度也实不足取。

洛阳城内的人终于见到了日夜期盼的大救星窦建德,不过是被绑在李世民马前的。那这仗就没什么好打了,不用饿死士气已经崩溃,开城降了吧。王世充俯伏在李世民面前汗流浃背,李世民打趣道:“你一直说我是童子军,现在对童子军怎么这么恭敬啊?”

一战便歼灭了王世充、窦建德这两个最大的敌手,李世民异常风光地凯旋回朝。李世民身披金甲,李元吉、李世等二十五员大将跟随其后,再后是铁骑万名,前后部鼓吹。李世民向太庙献上王世充、窦建德以及俘获的洛阳隋宫御器,行饮至礼。唐高祖大喜过望,认为李世民的功勋冠绝古今,古往今来的官号都不足以表旌其功业,于是新创一个“天策上将”头衔,另加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职衔。

战神,皇帝。满卷青书,唯有天策上将——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傲人名号,专属李世民一人所有!那壮烈铿锵的《秦王破阵乐》,更是我秦王李世民在万卷史书中的一曲独唱!

正是:

三千帝号不足道,唯有天策论功高。

秦王破阵入青书,一曲惊煞霍嫖姚。

玄武夺嫡,历史重演

李唐打翻了王窦,天下大势基本明朗,不久便再次一统华夏,煌煌大唐挺立于世。这过程不太复杂,就从略了。而子嗣夺嫡问题,唐朝则基本重演了隋朝历史。

隋高祖和独孤皇后有一段羡煞旁人的爱情故事,唐高祖又何尝不是。遗憾的是在唐朝建立前,唐高祖元配窦氏就已过世,后追赠太穆顺圣皇后。说到他们的姻缘,比隋文帝来得更加传奇。窦氏出身非常了得,父亲窦毅在北周官至上柱国,祖上便是前文所讲“燕然勒石”典故中的东汉名将窦宪,父系血统秉汉家之硕望;母亲则是周武帝亲姐襄阳长公主,母系血缘更融鲜卑之殊崇。这种血缘构成从胡汉两族看来都是金枝玉叶,谁娶到她当可在胡汉两族之间左右逢源。而此女发育之早更令人惊叹,史载初生便长发过颈,三岁齐腰,更博览群书,很小就可以和周武帝纵论天下大事,见识卓越,被视为奇才,堪称正史有载的御姐之王。后来隋文帝篡位,皇亲贵戚个个噤若寒蝉,大多明哲保身,小心站队,窦御姐的未来夫家甚至连两边下注这种招式都使了出来。唯独她一个小小女子,哭倒在床边,咬牙切齿道:“恨我生不为男儿,不能为舅舅家解难!”把个燕然勒石窦骠骑的后人窦大将军夫妇吓得连忙捂住女儿的嘴:“别乱说,杀我全家!”

窦毅觉得好不容易生了这样一个奇女子,常对老婆说:“咱女儿才貌双绝,世所罕见,不能轻易嫁人。”于是在门屏上画两个孔雀,谁来求亲就请射两箭,暗示射中雀眼的才有可能娶走窦御姐。史书没有记载射距多少,只说来了几十百把个无一人成功。最后李渊凭借一身好武艺,两箭射中雀眼,抱得美人归。李窦两家都是关陇汉族门阀中的佼佼者,强强联合,为后来开拓势力起到了不少积极作用。

窦氏留下四位嫡子: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这里有必要说一下第三子李玄霸,这位兄弟名字最霸气,可能就是因为名字太霸气了,所以不好带,年纪轻轻夭折了。但也可能就是因为夭折了所以给了小说家们发挥的空间,各路演义纷纷把他写成怪物。很多小说都说他叫李元霸,使一对800斤大锤,还轮转如飞。我们就按“如飞”是每秒20米计算,李元霸空舞的功率也要达到80千瓦,相当于108。8马力,基本达到新一代国产豪车吉利帝豪的输出功率。还有的版本写他一下午杀了108万人,相当于12。27颗广岛原子弹的杀伤。就算他锤锤不落空,每锤打死一个人,6小时他要打108万锤,频率高达50赫兹。李窦氏的!这岂止是帝豪,简直就是沃尔沃的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其实我有点怀疑是他挥臂频率太高,在空气中形成风洞,吹死了很多人——没错,吹死的。另外有一点,李玄霸明明是第三子,但小说都喜欢把李元霸写成第四子,把李元吉写成第三子。最初我以为是作者暗含深意,过了很久才明白——这些吹神史学家功底太差,写错了。后来李元霸这个牛皮越吹越大,吹上了天,眼看收不了场了,最后作者就只好说他把大锤往天上一丢,然后掉下来把自己砸死了事。

不过历史上李玄霸夭折了,唐高祖另三位嫡子才是真正驰骋历史舞台的主角,而且基本可以在隋高祖那边找到对应角色。

唐高祖长子李建成——隋高祖长子杨勇。李建成和杨勇一样,很小就在官场上崭露头角,表现中规中矩,长期准备以嫡长子身份继承大统。总体感觉李建成的表现比杨勇还更好一点。

唐高祖次子李世民——隋高祖次子杨广。都是不世出的奇才,在建立王朝的过程中战功赫赫,军功章上有高祖的一半,也有他们的一半。因此这一对都很有想法,准备以功劳最高、势力最大嫡次子身份夺取继承权。关键是最后他们还都成功了。

唐高祖其余嫡子李元吉——隋高祖其余嫡子杨俊、杨秀、杨谅。作为不太有希望继位但实力也不弱的其余嫡子,他们都有很多很奇怪的想法,最后也都死得很奇怪,关于他们的史料也是奇奇怪怪,以糊涂账居多。总体感觉隋朝那三位比唐朝这一位更千奇百怪一点,这可能是人数多造成的视觉效果。

唐高祖晋阳举兵时,让李建成、李世民分领左右军,李元吉留守太原,几个儿子精诚协作,为建立大唐立下赫赫功勋。前期三个儿子关系不错,约在武德六七年(623或624),天下平定后,就开始争夺起来了。

李建成作为嫡长子,建国就册封为太子,他本人看起来也不差,按理说继位问题不大。但李世民戴着天策上将的战神光环,任何人都不可能不忌惮。更何况隋炀帝夺嫡成功的例子就摆在眼前,岂能视而不见。史载唐高祖觉得这天下主要是李世民打下来的,自己都是次要角色,不止一次向他许诺,要改立他为太子。尽管承诺始终不兑现,但都对大家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既然老爸的许诺只停留在空气中,那李世民就得靠自己去夺。当年隋炀帝夺位成功,很大程度上靠了独孤皇后的妇人之见,但窦皇后似乎很有男儿气概,没那么好蒙,关键是已经死了,想靠也靠不上。而从后宫关系来看,后妃们都更倾向于支持李建成,因为太子毕竟名正言顺,李世民主要还得靠他自己秦王府的势力。关键是,隋文帝其实有点傻乎乎的,经常被儿子坑爹,唐高祖就完全是个人精,隋炀帝用的那些小把戏休想再用来坑他。不过你精我更精,为了当皇帝,精一点有什么舍不得的。

当初晋阳起兵,主要是李世民、裴寂、刘文静的策划,所以这三位便是大唐的定策元勋。裴寂是唐高祖死党,两人在晋阳宫当差时就一起玩隋炀帝的宫妃,而刘文静则更像是李世民的人。显然唐高祖会对裴寂更亲近些,这让才能更高的刘文静很不满。到后来刘文静经常在朝议时故意顶撞裴寂,私下则出言不逊。有一次刘文静和弟弟散骑常侍刘文起喝酒,拔出刀来砍在柱子上怒道:“好想把裴寂一刀砍了!”这话传到唐高祖耳朵里,唐高祖决定以谋反罪论死。宰相们都异常惊愕,争权夺利当然不对,但骂骂裴寂也不至于死罪吧?连裴寂自己都觉得量刑过重。显然这并非就事论事,而是在打压李世民的势力,老人精已经感觉到了来自小人精的压力。

李建成的压力就更大了,尽管他是合法继承人,但唐高祖不是隋高祖那样的耿直汉子,态度一直模棱两可,萧瑀、陈叔达、封德彝这帮老狐狸也都不会轻易站队,所幸幼弟李元吉比较支持自己。从刘文静事件开始,两兄弟就基本抛开了兄弟战友的旧情,开始干了起来。

首先是杨文干事件。武德七年(624),唐高祖收到密报,说庆州都督杨文干调集大量军器,有谋反迹象。杨文干是李建成的亲信,而李建成确实采购了一批盔甲送给他,所以这个密报实际上是针对李建成而发。唐高祖非常老练,没有直接捅翻此事,而是以其他理由召李建成和杨文干觐见。不料又有人把唐高祖已获悉密谋的情况通报给了两人,结果李建成跑到唐高祖面前叩头流血,杨文干则被迫起兵造反。很快杨文干被部下所杀,造反不成。而唐高祖对此事的处理更令人惊异:他没有处理太子,而是流放了太子东宫的王珪、韦挺和秦王府的杜淹等几员大将。太子谋反,不杀也就算了,为什么要处理秦王府的人?显然,这件事从头到尾就是秦王府策划的一起阴谋:诬陷杨文干谋反,密报给唐高祖,再将这个情况密报给太子和杨文干,吓得他们起兵。老人精完全洞悉这起阴谋,所以没有粗暴处罚太子,而是适当处罚了小人精。杨文干事件,正是秦王向太子的正式宣战。

其次是血酒事件。有一晚李建成邀李世民喝酒,结果才喝一点李世民就呕血数升,最后被淮安王李神通搀扶着勉强回家,这显然是中了毒。这可以视为太子正式宣布接受秦王的宣战。

唐高祖探望病情,见爱子相残,非常心痛,也明白两人的矛盾已不可调和,便对李世民说:“你首建大谋,削平海内,我本来说立你为嗣,你一直不接受。建成年长,当了这么多年太子,也不好废人家。但现在看你们兄弟不能相容,干脆你就回你的陕东道行台,我把陕州以东分封与你,依汉朝梁孝王(刘武)之例,你在洛阳自建天子旌旗。”

当年汉文帝皇后(碰巧也姓窦)宠爱幼子梁王,强要汉文帝分封了一块国土给他。梁王虽没能当上皇帝,但在封国当了几年土皇帝,也算过了把瘾。现在唐高祖也准备依例处理,李世民当然高兴得不得了,嘴上谦虚了几句,勉强答应下来。秦王府属僚听说这个消息,也都非常高兴。但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商量觉得不行,李世民在京都还好控制,如果去了洛阳,有了自己的封国就更难对付了,于是拼命请唐高祖不要这样。

不仅他们认为不可,有识之士都认为不可,因为搞分封分明是开历史的倒车。在世界上大多数民族看来,一个领主把自己的国家分成几块,几个儿子分别继承是非常正当的行为。但是,当中华帝国的文明进程推进至唐,还要搞裂土分封就无法被接受,大臣们纷纷反对。像裴寂这样的死党,他可以劝李渊造反,甚至可以和李渊一起玩皇上的宫妃,但就连他都不能让李渊重搞分封。最后,唐高祖自己也冷静下来,撤销了这个不符合历史前进大方向的决定。

李世民没有走成,双方在京城继续明争暗斗。秦王府智士良将云集,李建成准备削除他的羽翼。李建成先拉拢李世民心腹大将尉迟敬德,送了一车珠宝给他,但被忠直的尉迟敬德拒收了。李世民知道了不但没有猜忌尉迟敬德,反而说:“你应该收下,这样你就成了他们的人,可以做我的内应啊!不然你还会有麻烦。”太子见收买不到尉迟敬德,又派人刺杀。尉迟敬德是名满天下的猛将,晚上放着长矛睡觉,刺客始终不敢下手。李建成诬告尉迟敬德,将其下狱,几乎治死。之后又连续诬告秦王府大将程知节、杜如晦、房玄龄等人,纷纷贬出京去。程知节临走前对李世民说:“大王的羽翼都被铲除得差不多了,要早作决定啊!”李世民养有这么多这样的死士,可见自身势力着实要强出太子不少。

留在秦王府的长孙无忌、高士廉、侯君集天天苦劝李世民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但这事毕竟不好作决断,李世民就像晋阳起兵前的李渊一样,扭扭捏捏起来。直到武德九年(626),突厥进犯,李建成保荐李元吉率军御敌,所带兵将就是要把秦王府的精锐都划给他。李建成的主意是把秦王的精兵良将带走,然后找个机会刺杀了李世民,就说暴毙了,唐高祖没理由不信。然后李元吉在前线想办法把他的属僚都坑杀了,大事可成。关于史书上这个近乎弱智的计谋暂不评价,且说李建成身边的近臣太子率更丞王晊把这个密谋通报给了李世民,李世民终于下定决心——杀!

李世民偷偷召回被贬出京的房玄龄、杜如晦等,策划了一套完整的方案。

第一步,李世民密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仆射屈突通做好准备,一旦计谋失败,他们就立即逃到洛阳举兵。未胜先料败,确是老成谋国。李建成虽也不笨,但摊上这样一个弟弟做对手,真怀疑他是杨广转世,他弟弟是杨勇转世来报应他的。第二步,唐高祖接到“太白经天”的天象报告,这预示着要更换太子。第三步,由于太白星经过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