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军火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强军火之王- 第2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回伊拉克的事情,王栋还没有考虑。

    虽然除了库特,其他地方的战斗已经结束,但是短期之内,拉扎克与卡里姆都没有能力发动新的进攻。

    局势明朗之前,双方也不会贸然发动进攻。


第506章 和平的力量



    伊朗会无视,或者说敢无视华夏发出的警告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虽然华夏发出警告的方式非常的委婉,但是没人敢怀疑华夏维护国家利益的决心,更没人敢怀疑华夏的手段。

    说句不好听的话,最近这些年,招惹华夏的国家,哪个有好下场?

    几年前,印度跟华夏在边境地区对峙。

    结果呢?

    虽然几个月后,印度知难而退,撤走了越境部队,但是在当年,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就由之前预期的百分之七降到百分之三,而且国内各地爆发骚乱与动荡,还在克什米尔地区跟巴基斯坦发生冲突。

    这几年,印度的发展更是一直在走下坡路。

    要知道,在与华夏对峙之前,印度被西方国家一直看好,甚至有人认为,印度将取代华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非发达国家,成为整个亚洲大陆上的新兴经济强国。

    一些印度人甚至乐观的认为,在本世纪中叶,印度就能超越华夏。

    现在呢?

    在经济增长速度连续回落数年之后,先不说印度的未来前景,只是在印度的海外投资就锐减了八成!

    到伊拉克内战爆发前,印度的外汇储备降到了不足五千亿美元,而印度欠下的外债高达一万六千亿美元!更要命的是,印度的外债中,有八成以美元计价。也就是说,只要美元进入收缩阶段,印度的债务就将崩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就是印度破产,无法用外汇偿还到期的外债。

    一个即将破产的国家,还有未来可言吗?

    事实上,伊拉克内战对印度造成的冲击,还超过了华夏。

    为什么?

    印度同样高度依赖进口能源,特别是石油。

    印度石油的自给率甚至不如华夏,仅有百分之二十,八成的石油需要进口,而且得按照市场价进口。

    为啥?

    印度的体量太小了。

    一直以来,为了保证能源进口渠道的稳定,华夏一直在利用国家影响力,跟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签署长期协议。

    其实,日本也是这么做的。

    虽然长期协议价格不会太低,一般会高于上一年度的平均价格,但是在油价出现大幅度波动,特别是暴涨的时候,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确保以较为合理的价格从石油输出国买到石油。

    印度呢?

    没有。

    不说沙特等欧佩克国家,即便是另外一个石油出口大国,也就是一直跟印度保持着亲密关系的俄罗斯,都没有跟印度签署协议价格。至于已经成为石油出口国,而且这些年来一直在暗中扶持印度的美国,同样没有与印度签署协议价格。说白了,印度根本没有跟石油出口国议价的资格。

    关键就是,印度的市场太小了。

    虽然印度已经是第三大石油进口国,但是跟前两位的华夏与日本相比,总量上的差距依然十分巨大。

    说得更直接一点,产油国同样需要出口市场。

    失去了华夏的石油市场,沙特生产的石油能够卖给谁,或者说还有那个国家能够买下沙特生产出来的全部石油?

    从这个角度来看,只要国际金融从扩张转变为收缩,印度的经济就会彻底崩溃。

    印度尚且如此,伊朗能好到哪里去?

    要知道,印度怎么说都是亚洲的第三大经济体,是规模最大的非发达国家,是一个有十四亿人口的庞大市场。

    印度再不行,体量也足够大。

    伊朗呢?

    人口不到八千万,国土面积才一百多万平方千米,而且拥有的只是石油与天然气,其他几乎没有。

    当然,还有一些矿产,不过价值不大。

    单纯从经济的角度看,伊朗远远比不上印度。

    从国际分工的角度,也就是从贸易来看,伊朗更加比不上印度。

    不管怎么说,印度有很多轻工业,也有足够多的廉价劳动力,在国际分工中至少能够分到一杯羹。

    伊朗拥有的,其实只是能源。

    可见,伊朗的经济结构,特别是贸易结构极为单一,主要就是依靠出口石油与天然气来换取其他商品。

    这样的伊朗,有多少资本跟华夏叫板?

    就像开始提到的,如果华夏不再进口伊朗的石油与天然气,有哪个国家能够买下伊朗生产的全部石油与天然气?

    没有,一个都没有!

    美国早就是纯能源输出国,就算一直在进口高品质的石油,把开采出来的低品质页岩油拿来出口,也绝对不会从伊朗进口石油。

    别忘了,美国要买的话,也是去英国采购北海原油,或者在阿盟国家购买。

    俄罗斯本来就是产油国,而且俄罗斯的经济规模太小了。

    日本呢?

    日本确实在从伊朗采购石油,不过出于政治、外交等方面的考虑,日本从来没有把伊朗当成主要的石油来源地。

    只要有得选,日本更愿意从沙特等阿盟国家购买石油。

    其实,日本主要是从科威特采购石油。

    当年,在海湾战争结束之后,日本为科威特提供了数百亿美元的重建经费,借机控制了科威特的大部分油田。

    欧洲国家?

    英国不用说了,那是产油国。荷兰与丹麦也是产油国,连挪威都是产油国。

    在欧洲国家中,主要依赖进口石油的是法国、意大利与德国。

    德国主要从俄罗斯进口能源,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不是很高,而且德国也很少从伊朗进口石油。

    法国一直在大力发展核能,尽可能的减少进口能源。

    其实,法国的主要石油来源地是几个出产石油的非洲国家,因为这些国家在历史上跟法国有渊源。

    大量从中东进口石油的,其实只有意大利。

    可惜,意大利的经济规模并不大,远远比不上法国与德国。

    由此可见,在能源贸易上,不是华夏依赖伊朗,而是伊朗依赖华夏,即伊朗必须保住华夏的市场份额。

    显然,在涉及到华夏核心国家利益的问题上,伊朗的胆子再大,也必须有所顾虑。

    有俄罗斯撑腰又如何?

    只要伊朗领导人的脑袋没有进水,就会在这个时候放低身段,响应由华夏发出的和平倡议。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第507章 停火提议



    次日,伊朗当局就做出了回应。

    只是,伊朗提出的不是从伊拉克撤军,而是停火,即敦促伊拉克内战的交战双方尽快实现停火。

    停火与撤军有区别吗?

    当然有。

    可以说,撤军是停火的前提条件,只有在阿盟与伊朗从伊拉克撤军之后,伊拉克内战的交战双方才有可能停火。

    伊朗不提撤军,而是强调停火,显然是在避重就轻。

    说白了,如果阿盟与伊朗不肯撤军,又哪来的停火?

    那么,伊朗为什么要提出停火?

    显然,这是在为卡里姆政权争取时间。

    不管怎么说,阿盟与伊朗都是外来力量,因此撤军相对较为容易。

    按照一般的程序,在达成撤军协议之后,阿盟与伊朗首先就得把相关地区的防务移交给伊拉克政府军与巴格达方面,停止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然后撤退到指定地点,最后全部撤出伊拉克。

    从时间上看,也就几天,最多半个月的事情。

    当然,在撤军期间,不管是政府军,还是叛军,都需要集中力量接管防区,也就没有能力发动新的进攻。

    更重要的是,只要达成了撤军协议,就不得向伊拉克增派军事力量,甚至不得向伊拉克运送武器弹药。

    也就是说,最多只能把已经送入伊拉克的武器弹药留下来。

    显然,撤军对伊朗与卡里姆政权极为不利。

    到这个时候,进入伊拉克的阿盟军队已经超过了十个旅,而且全都是阿盟国家的精锐部队,只是沙特的作战部队就有四个精锐的装甲旅与机械化步兵旅,拥有数百辆主战坦克与上千辆步兵战车。

    保守估计,阿盟投入伊拉克的主战装备至少能够武装二十个伊拉克政府军的步兵旅。

    这些装备很先进吗?

    确实先进。

    拿沙特来说,动用的主战装备以、45g等当今世界一流的装甲利器。

    其他阿盟国家也差不多。

    阿联酋在伊拉克投入了差不多200辆“勒克莱尔”,科威特投入了数百门火炮,阿曼动用了数百辆装甲战车。

    只是,这些装备很有价值吗?

    那可未必。

    其实,在也门的时候,沙特、阿联酋、阿曼与科威特等阿盟国家就发现,从欧美购买的那些先进装备都是样子货。

    在过去几年里,曾经被吹上天的m1a2与“勒克莱尔”,不止一次的被也门胡塞武装用老掉牙的rpg…7火箭筒摧毁。

    有一辆“勒克莱尔”甚至被火箭弹打穿了正面装甲。

    虽然有运气的成分,即那枚火箭弹恰好打在了炮长瞄准镜上,也是坦克正面防御最薄弱的地方,但是做为重达50多吨的主战坦克,吹成是欧洲最好的主战坦克,正面装甲被火箭弹打穿,怎么都说不过去。

    至于这里面的原因,其实这些阿盟国家心里都有数。

    花高价,甚至天价从欧美买回来的那些先进装备,其实一点都不先进,几乎全都是缩了水的猴版。

    几年前,沙特就把一辆被火箭弹摧毁的m1a2拖了回去,结果发现,坦克车体正面装甲的夹层竟然是玻璃钢,准确说是一种工程用的玻璃纤维,别说比不上美军的贫铀夹层,连乔巴姆装甲都算不上。

    在随后进行的测试中,沙特才发现,m1a2车体正面对破甲弹的等效防护厚度仅700毫米,而炮塔正面也只有800毫米,远没有达到美国宣称的1100毫米与1200毫米,根本挡不住大口径破甲火箭弹。

    要知道,大部分药罩直径在120毫米以上的破甲弹的穿透深度均在1000毫米以上。

    此外,对穿甲弹的等效防护厚度更低,仅有毫米,跟俄罗斯的t…90s在同一水平上。

    显然,这是货不对版。

    这些m1a2的售价高达1200万美元,而俄罗斯的万美元。

    要不是没得替换,沙特肯定早就让这些m1a2退役了。

    相对而言,阿联酋的“勒克莱尔”的问题更大。

    虽然卖给阿联酋的“勒克莱尔”与法国自用的相差不大,但是售后服务非常糟糕,而且价格高得离谱。

    修复一辆战损的“勒克莱尔”的价格,差不多能够重新买一辆了。

    更搞笑的是,这些坦克还必须运回法国,在法国修复之后再运回阿联酋,而且得阿联酋承担全部运费。

    此外,法国不保证能在何时修好。

    一句话,爱修不修,不修拉倒。

    结果,在也门打了几年,阿联酋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勒克莱尔”,而且剩下的那些也严重缺乏零备件。

    为了应付在伊拉克的作战行动,阿联酋不得不把那些还没有修复的“勒克莱尔”拆了当零配件使用。

    要知道,这些坦克,阿联酋是以800万美元一辆的价格买回来的,在当时创造了坦克的单价记录。

    俄罗斯的坦克就很好吗?

    那可未必。

    虽然在也门战场上,科威特投入的兵力并不多,但是当初以1500万美元一辆的价格买回来的t…90s依然折戟沉沙。

    这些t…90s都没有缩水,不然也卖不了这么贵。

    此外,t…90s保持了俄罗斯坦克一惯的优良品质,即皮实耐用,对后勤维护与保障的要求不高,对坦克手的素质也没有太高的要求,非常适合在恶劣环境下使用,应付低强度冲突是绰绰有余。

    只是,俄罗斯坦克的售后服务比法国的还要糟糕。

    不出毛病不说,只要出了毛病,那怕是小毛病,也要花上十天半个月,而且未必能够完全修复。

    此外,俄罗斯坦克的技术那是出了名的差,特别是火控技术。

    在历次阿盟国家的联合演习中,科威特的t…90s次次垫底,就没有一次在射击比赛中拿到更高的名次。

    在也门应付胡塞武装没啥问题,可是在正规战争中就是天大的问题。

    都打不准,还有什么好打的?

    还有,俄罗斯的穿甲弹更是问题。

    虽然俄罗斯把最好的穿甲弹卖给了科威特,但是在对比测试中,尽然连m829a2都比不上。

    可见,这些坦克也是样子货。

    没有伊拉克内战,这些主战装备的问题全都不是问题,毕竟众多阿盟国家也没有那个想过要打一场正规战争。

    现在,这些问题全都暴露了出来。


第508章 顶级坦克



    打了几个月,特别是在地面部队参战之后,几个阿盟国家都有了想法。

    最积极,也是最先采取行动的就是沙特。

    这就是,通过巴基斯坦牵线搭桥,搞到了60辆豪配版的vt…4,即“萨勒曼”,并且立即投入战场。

    在库特,这60辆“萨勒曼”一战成名。

    也就是在王栋回来之前的那个晚上,60辆“萨勒曼”阻击了一个叛军装甲旅,在没有得到任何远程火力支援的情况下,只是依靠坦克炮就摧毁了数十辆叛军的坦克,以及近百辆步兵战车。

    更重要的是,没有一辆“萨勒曼”损毁。

    只有一辆“萨勒曼”的观瞄系统在战斗中被弹片打坏,不过很快就修好了,在几个小时后就恢复了战斗力。

    整场战斗,没有一名“萨勒曼”的坦克手伤亡。

    更具体一点,“萨勒曼”取得的战果,有一半以上是在3500米以外完成,只有不到五分之一是在1000米以内。

    也就是说,“萨勒曼”的火力精确度高得吓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