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家村种田轶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桃家村种田轶事-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边糯米凉好了,王氏把融化了酒曲的水洒在糯米上拌匀,然后让李氏把醪糟坛子搬来。
  坛子不大,口小肚圆,坛口有一圈坛沿。
  糯米全部装到坛子里,王氏用手把糯米压实,在中间挖了一个到底的圆洞,然后把坛盖盖上,坛沿加水封口!
  王氏又让李氏找来一个背篓,底部垫上稻草和旧棉袄,把醪糟坛子放里面捂着,放置在灶膛附近。
  “好了,就是这么简单,等上三天揭开看看,到时候啊,中间的空洞里全是醪糟水,醪糟全部都浮起来了,你拿干净筷子插进去转一转,能转动就成了!”王氏继续传授经验。
  李氏和儿媳妇都认真听着,王氏接着说道:“还有,沾油的手和筷子可不能沾醪糟缸,否则一缸醪糟就坏掉了。”
  “是吗?这不跟咱们的泡菜坛子一个道理?”李氏笑道。
  “当然了,还有就是醪糟生吃容易醉,谨防家里的小子些偷吃,吃醉了麻烦着呢!”王氏说道。
  李氏笑道:“还说呢,今天早上在大嫂子家吃了几口生醪糟,回家睡了一上午。”
  “嗬嗬!你酒量也太差劲了,我平时能喝二两,来了兴致喝上半斤也不醉!”王氏得意的说道。
  “我可不行,我是一杯倒!”李氏惭愧道。
  “这女人啊天生二两酒,你这是没发挥出来,还得练练!”王氏笑道。
  “我是练不起来了,我这两儿媳妇还不错,过年的时候都能喝上几杯。”李氏说道。
  刘氏抿嘴笑着,张氏得意道:“我也是半斤的量!”
  王氏打趣李氏道:“一屋酒中豪杰,老三家的可得把醪糟缸藏好了!”
  几个女人说笑着到了前院。
  李氏拉着王氏进屋再聊会儿,王氏也正有事要和李氏说,两人手拉着手进了屋。
  桃三爷正和永盛杀的欢,长富和长贵也不讲究什么观棋不语真君子,纷纷伸手指点,孩子们在另一张小桌上写写画画,玩的不亦乐乎。
  李氏拉着王氏坐一旁,刘氏端来新泡好的茶,奉给王氏。
  王氏笑着对李氏说:“老三家的,上次换糯米的时候,我跟你说帮忙的事,你没忘吧!”
  “啥忘也不能忘了大嫂子的交代啊,腊月里那点活儿我早拾掇的差不多了,就等着大嫂子的好消息呢!”李氏笑道。
  “咱这儿都说‘正不娶腊不定’的,都想趁腊月里把新人娶进门,正月里新人过新年,图的就是个喜庆。”王氏说道,“咱家永盛是长孙,来的客人也多,就劳烦你和两侄儿媳妇到时候过来帮帮忙,你们都是咱桃家村出了名的勤快人,手脚利索又爱干净,有你们帮衬着,我这心也踏实了。”
  “大嫂子,腊月二十二的正酒,那我们腊月二十就得过去吗?”李氏问道。
  “恩,腊月二十你们婆媳早点过来吧,别在家吃早饭了,到我家吃。”王氏说道。
  “我们还是吃了早饭去吧,你也别麻烦了。”李氏说道,“大嫂子还请了哪些人帮忙?”
  “四个儿媳妇,大媳妇要忙着招待客人,帮不上什么忙,就我和三个儿媳妇加上你们婆媳三人。”王氏说道。
  “大嫂子,依我看啊你这帮忙的人不够,桃老大是族长,又是长孙成亲,到时候客人肯定不少,十月里老五家儿子成亲,二十桌席面都请了四个女的帮厨,还有她三个闺女搭手。”李氏想了想说道。
  “嗬嗬,你是个心细的人,这几个人的确不够,我娘家两个侄女也要提前过来帮忙,这人手差不多够了!”
  李氏点头道:“说我心细呢,大嫂子不是早想到这茬了吗?”
  王氏笑着说:“这就说定了啊,腊月二十那天,就劳烦你婆媳三人过来帮忙了!”
  刘氏和张氏都笑着说:“应该的!”
  永盛毕竟年轻,在桃三爷手下勉强杀了十几回合,就败下阵来,永盛拱手认输,桃三爷摸着胡子装深不可测。长富和长贵还在为一步棋争执着,桃三爷笑着训斥儿子没有棋德,孩子们也凑热闹的跑过来围观。
  王氏看永盛下完一局,站起身来招呼永盛。
  永盛提着风灯扶着王氏跟桃三爷一家告辞,王氏拉着李氏的手亲热道:“说定了腊月二十啊,永盛的亲事劳烦你费心了。”
  永盛脸刷的红了,手肘悄悄的拐带王氏。
  三宝盯着永盛,上前眨眼问道:“永盛哥,你小时候骑过狗吗?”
  永盛不知道三宝如此一问是啥意思,认真的想了想,然后点头道:“骑过!骑过好多狗!”
  三宝嘿嘿的笑着:“那你娶媳妇记得打伞哟!我奶说小时候骑狗,长大了成亲那天会下雨!”
  永盛脸更红了,灯光不亮看不明显,他笑着拍了下三宝的后脑勺,“你小子骑过狗了吧!”
  “嘿嘿!还有四宝!”三宝挠头,四宝幽怨的看过来,他这个三哥真是啥事都记挂他!
  李氏哈哈乐,王氏也笑道:“哎哟这没换牙的小儿说话准,真下雨了桌子往哪儿摆呢!我可得提前准备准备!”
  永盛不好意思的朝着桃三爷一家笑了笑,把王氏往门外拉,“奶,你少说几句吧!”
  “咋啦?害臊了?”王氏笑道:“这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害啥臊?奶跟你说啊,这周家闺女不仅模样长得好,针线活也好,脾气也好,你把她娶过门可要对人家闺女好!”王氏继续吧啦吧啦。
  永盛把手里的风灯交给王氏,蹲下把王氏往背上一背,“奶,天黑路不好走,我背你走啊,求你别说话了!”
  “臭小子!”王氏笑骂道,真不说话了。
 

第六十五章 来客
更新时间2015…1…24 10:48:42  字数:2452

 腊月二十要去族长家帮忙,一直要帮到腊月二十二正酒过后,李氏把这几天盘算了一下,腊月二十之前赶紧把家人的鞋袜做完,如今只剩下桃三爷的棉鞋了,李氏想着让刘氏帮忙绣福字纹,不巧,刘氏手里三个孩子的新衣也赶着要绣花。
  李氏问了问刘氏绣活儿的进度,刘氏笑着说:“娘,你把爹的鞋面子给我吧,我先给爹绣好,福字纹很好绣,我一天功夫就绣好了。”
  李氏高兴的把鞋面子给刘氏,本来想刘氏忙不过来,她就亲自绣的,但是对自己的绣活儿又没啥信心,给老头子穿的棉鞋,李氏想尽量做到最好,交给刘氏来绣,她最放心了。
  刘氏把手里的新衣收起来,接过李氏递来的鞋面子,说道:“娘,你想绣个啥颜色的线?”
  “你看着办吧?你配色比我配的好看!”李氏说道。
  “爹这个鞋面是黑色的,要不用深蓝的线绣福字纹吧,太扎眼了爹肯定不穿。”刘氏拿了一卷深蓝的绣线在鞋面上比划着。
  “你觉得好就行,我给你爹做过一双鞋,鞋头上绣了个大元宝,到现在还压在箱底呢,咋说你爹都不穿!”李氏笑道。
  刘氏嘴角抽了抽,问道:“娘,你给爹绣的大元宝,是不是跟大宝手套上的一样?”
  “肯定啊,都是金灿灿的哟!”李氏笑。
  “娘,爹要是穿出去,村里其他老头子不笑话爹才怪!”刘氏笑道。
  “是啊,娘不是不懂这个,就是心血来潮就想给你爹做双大元宝布鞋!”李氏说道。
  这时候张氏从西屋出来,手里拿着一条裤子,嘴里抱怨道:“四宝这个臭小子,把裤子刮烂了不敢说,还给我藏床下面!”
  李氏笑着说:“跟他爹一模一样,长贵小时候刮破了裤子也藏床下面!”
  张氏哈哈乐,问李氏:“是不是啊?那我可要问问他!”说完走过来,找出针线开始缝裤子。
  刘氏已经开始绣鞋面了,她问李氏:“娘,这豆腐干腊肉熏到二十号也差不多了,到时候咱把它们收起来吧,孩子们看着终究是不放心。”
  李氏点头,说道:“我把粮仓收拾了一下,到时候都挂在房梁上去。”
  张氏道:“粮仓里有大花,不用担心老鼠,但还得防着大花偷吃!”
  “没事,我自由办法!”李氏说道:“吊高一点,大花跳起来也够不着,它想从房梁上顺子绳子下来,我在绳中间穿几片笋壳,保证它翻不过来。”
  “别说,娘的本事就是大,啥事都有妙招!”张氏笑道。
  李氏斜蔑了张氏一眼,道:“我吃的盐比你走得路还多,你好好学着吧,等我死了,你好教你儿媳妇!”
  “呸呸呸!”刘氏听见李氏说死字,犯忌讳,赶紧呸出去。
  “呸呸!”
  “呸!”
  李氏和张氏赶紧也呸开了,腊月里忌讳多,说错了赶紧呸掉,一切照旧。
  “娘,咱们二十二帮完忙回来,就要忙着二十三祭灶的事了,还要打扫屋子收拾门前院后,时间也紧凑着呢!”刘氏说道。
  “恩,‘腊月廿三,灶王爷上天’咱们可不能马虎,准备些好酒好菜,让灶王菩萨吃饱吃好了,上天给咱说说好话,来年咱也平平安安诸事顺利!”李氏说道。
  “写对联的红纸都没买呢,还有鞭炮香烛和烧纸都没买!”张氏提醒道。
  “哎哟,你这么一说,我咋觉得啥都没准备好,心慌起来了!”李氏焦急道。
  刘氏抿嘴一笑,说道:“娘,你瞎担心,这离过年还十多天了,腊月二十七八去集镇上买也不迟啊!”
  “越是年跟前几天赶集的人越多,四村八庙的都赶过去,我担心去晚了咱抢不上!”李氏焦虑症发作。
  “往年咋过来的,你就宽心吧!”刘氏说道。
  “娘,咋过年还买点新鲜肉不?家里全是腊肉!”张氏问道。
  “买,肯定要买些,给孩子们炸些丸子酥肉,再买些新鲜豆腐回来,炸豆腐泡!”李氏说道。
  刘氏对李氏说:“娘,大宝他们学堂也休假了,还要买些给长贤的贺师礼!翻过年去,三宝也要去学堂读书了,咱家三个孩子的束脩也要准备准备。”
  “这些事,你爹会考虑的,等年前让他和长富长贵一起去趟集镇,该买的都采买齐全!”李氏说完站起来跺脚,“这么坐一会儿,脚就冻得受不了,还得烧盆火来!”
  刘氏和张氏也点头,即使有太阳晒着,仍敌不过腊月里的寒气。
  李氏赶忙去后院烧一盆火端出来,婆媳围着烤了会儿才慢慢暖和起来。
  这时,院外有人高声喊着:“来客了,来客了!”
  李氏起身笑道:“真是个贵客啊!赶紧进来坐吧!”
  王顺笑呵呵的从木架子车上跳下来,招呼三个合伙人一起往院子里走,刘氏和张氏点头打过招呼,就回避到后院烧开水去了。
  王顺跟桃三爷家也熟络了,进院子不客气的就坐在火盆旁,几个孩子高兴的围了上来,顺叔长顺叔短的一阵儿喊,王顺早有准备,掏出一包油纸包着的炸果子,递给大宝。
  “多谢顺叔。”大宝躬身道谢。
  “吃去吧!这可是撒了糖的炸果子哟!”王顺笑道。
  大宝打开油纸包,金黄色的炸果子上果然撒着亮晶晶的白糖,几个孩子笑眯眯的再次道谢。
  李氏笑着说:“每次来都这么客气干啥?瞧这些馋猫,嘴都养刁了!”
  “婶儿,这又不是啥好东西,孩子们喜欢,我这个当叔的心里也高兴!对了,婶儿,三叔不在家吗?”
  “溜达到村东头去了,你们坐一会儿,我让三宝去叫老头子回来!”李氏笑道。
  王顺忙着摆手说道:“不用麻烦了,婶儿,我们来打个招呼就走,今天要去冯家村收猪路过这里,就来看看!”
  “这几天卖猪的人多吧?价钱咋样?”李氏问道。
  “嘿嘿,你家卖的早卖上价了,如今卖猪的人多了,价钱降到四十文了!”王顺说道。
  “你们赚多了,咱庄稼人就亏大发了!”李氏说道。
  王顺嘿嘿傻笑几声,又问:“婶儿,我就是过来问问你们要带啥东西不?我年前还要跑几趟这边几个村子,可以给你捎带上!”
  “婶儿也不跟你客气,你有这份心,婶真是打心眼里高兴,只是这年底事多,一天一个变数,采买的东西又多又杂,还是等到年跟前让你三叔亲自跑一趟,把年货采买齐全了!”李氏说道。
  王顺点头道:“婶儿说的有理,那我兄弟几个就不多留了,赶紧去冯家村拉猪去,婶儿有需要我帮忙的,就说话啊!”
  李氏赶紧拉住王顺道:“再坐会儿,喝口茶再走!”正好张氏和刘氏泡好茶端出来了,四个人一人一杯。
  王顺几个接过茶赶紧道谢,刘氏和张氏说了声“不客气”就进屋去了。王顺四个人喝过一杯茶才起身告辞,李氏把他们送出院子,叮嘱路上小心之类的,王顺点头,几个人坐上木架子车,赶着驴子出了村。
 

第六十六章 下雪
更新时间2015…1…25 10:50:54  字数:2486

 话说到了腊月二十这天,李氏和儿媳妇早早起来把饭菜准备好,又反复交代桃三爷饭咋做、鸡咋喂、蛋咋捡、捡了放哪儿、猫碗在哪儿、狗食盆儿在哪儿,喋喋不休没玩没了,桃三爷吐了一口烟,说道:“既然不放心,就别去帮人了!”
  刘氏和张氏偷偷笑着,李氏气的翻白眼,“嫌我话多,让你也尝尝我不在家的滋味!”
  “你不在家我耳根子清静多了!”桃三爷说道。
  李氏哼哼的出门,刘氏和张氏赶紧跟上,她们昨晚就跟自家男人交代好了,不比李氏今天唠叨的少,当然,男人们受不了叨叨,只有让自己的嘴堵住媳妇的嘴了,换个声音,比叨叨好听。
  午饭当然是桃三爷指挥,长富和长贵上灶台捣腾出来的。不要小瞧了桃三爷的智慧,他和儿子没炒菜烙饼的能耐,但是煮个腊八粥一样的混合粥还是可以的,杂粮蔬菜红薯再切些腊肉条,熬了稠稠的一大锅。配上现成的腌大头菜,腌剁椒,泡萝卜,勉强上桌了。
  孩子们一点儿也不嫌弃,嚷着肉粥真好吃,桃三爷满意的笑道:“好吃就多吃点!”
  晚饭,依然是肉粥。
  顿顿吃肉,孩子们也不腻,直呼爷爷比奶奶会做饭,好吃极了。
  腊月二十一这天一早,桃三爷去桃大爷家送完贺礼,回家又给孩子们安排了肉粥当午饭,孩子们的热情明显比昨天降了很多,饭量也减少了一半。
  桃三爷不满道:“咋了,一个个的吃这么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