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剑桥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史-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头三个五年计划的15年期间内(其中三年已经过去),“国际国内的阶级斗争会是很紧
张的”,他解释说。①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正像上文刚引述的,毛在
他的讲话中说,大约需要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而实际上到1956年底就全部完成了(见《剑
桥中国史》第14卷第2章)。到1956年早期,毛泽东对未来充满信心,并感觉到自己的
地位日益巩固。正像我们所看到的,他对阶级斗争采取了更加温和、更加稳健的方针,尤
其是对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作用。他还强调了科技工作者的重要性。  
另一件能够反映这一倾向的事情是,不再像先前那样,在接纳新党员时歧视非无产阶级成
分。正像我们已经指出的,为了改变党的阶级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党作出了
艰苦的努力,吸收更多的工人入党。然后,1956年,新党章取消了以前对于非工人成分的
较为严格的审查。其理由正如邓小平在党的八大作的报告中所指出的,“以前的社会成份
的划分已经而且正在失去其意义”。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邓小平观点的详细内容,因为它
们为我们提供了毛在他生命最后20年间关于阶级观点发展的背景材料:  
工人和职员已经只是一个阶级内部的分工;……贫农和中农现在都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合作
社的社员,他们之间的区别很快就只有历史的意义;……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在政治上已
经站在工人阶级方面,在家庭出身上也正在迅速改变着;……每年都有大批的农民和学生
变为工人,每年都有大批的工人、农民和他们的子弟变为职员和知识分子,每年都有大批
的农民、学生、工人和职员变为士兵;……。把这些社会成份分为两类还有什么意义呢?
①  
邓在这里更加注重为革命工作的主观态度与愿望,而不是家庭出身,在这方面,他的观点
与毛的思想持续(虽然并不完全一致)发展的趋向是协调的。但是他指出,中国社会的阶
级斗争正迅速消失,在这一点上,他的思想显然与后来兴起而且将党冲垮的潮流是背道而
驰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毛泽东当时不同意他的观点。甚至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第一
个高潮期间,当康生抱怨八大政治报告含有阶级斗争熄灭论时,毛还承认他在1956年也持
有这种观点:“报告我读过,而且是经大会通过的。我们不能让刘、邓两人单独承担责任”。
②  
毛是怎样又是为什么开始戏剧性地改变他对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态度,而在10年后把刘少
奇打成“头号走资派”呢?一般的情况众所周知。值得强调的一个方面是中国知识精英关
键性的更新换代,这无论如何是不可避免的,但1957年的事件却加速了这一进程。在1949
年以后的最初几年间,中国所必需的技术干部与管理干部,大多数是旧社会留下来的,他
们出身于“资产阶级”,或在西方,或在从欧美或日本留学回来的人执教的大学中受过教
育。毛认为这些人的忠诚是可以得到的,他们是专家,也可以变红。毛在1956年春天提出
的“百花齐放”政策,主要是考虑到这样一个目的,在提高他们的修养、改造他们的过程
中,把1949年以前的知识分子拉进来,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  
他在1956年4月25日最初向党阐述《论十大关系》时,重申“党内的原则上的争论”是
“社会上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同时,强调了交流思想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科技领域
与国内外人们的交流。①在政治局讨论他的报告的过程中,提出了“百花齐放”的口号。
在4月28日的进一步讨论中,毛指出,只要一个人的观点正确,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
它。他又补充说,党在文学领域里的方针应该是“让百花齐放”,在学术上的方针是“让
百家争鸣”。②  
在1956年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论十大关系》文稿中,毛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
对这一问题的思想。他作了高度的概括,宣布春天已经到来,应该允许百花齐放,而不只
是放那么几朵。他回忆说,百家争鸣的提法来自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有百家主要的哲学家
们,他们各树一帜,自由争论。他说,目前我们也需要百家争鸣。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
各种学术派别都可以在互不干涉的情况下争论他们思想的对错。他说,我们仍未弄清李森
科的思想是对还是错,所以让每个学派在报刊上各抒己见。③  
人们不仅在报纸上讨论李森科的思想,而且在1956年8月,又以“百家争鸣”为口号,在
青岛召开了为期两周的大型学术会议,就遗传学中的不同观点进行辩论。④有一个与会者
随后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热情洋溢的文章,毛泽东个人决定应该在《人民日报》
转载,并亲自补加了一个副标题:“发展科学的必由之路”。①  
关于人民内部矛盾既相互关联又互相区别的思想,在1956年秋天首次出现,那是在苏联反
斯大林主义和波匈事件之后。1956年11月15日,他在八届二中全会上作报告,指出中国
社会的阶级矛盾已基本得到解决,然而他也坚决支持阶级斗争、支持对反革命分子实行无
产阶级专政,并且反对赫鲁晓夫通过议会道路和平过渡的思想。②  
根据现有资料,毛在1956年12月4日致黄炎培的信中首次使用“人民内部矛盾”这一确
定概念。黄是民主党派的一位主要代表人物。在这封信中,毛指出,虽然阶级斗争在中国
(如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争)“已经基本上解决了”,但在将来,人民内部的问题
将“不断涌现”。③显然,这意味着人民内部矛盾将日益增多。  
1956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的社论,
④这是毛关于这一问题思想的第一次公开解释。⑤这篇文章的目的在
于与由波匈事件所引起的对斯大林和苏联经验的过分否定进行论
战,文章以稍微强烈的观点评论说,谁也不能采取“把人民内部的
矛盾放在敌我矛盾之上”的立场,并指出,“否定阶级斗争、不分
敌我的人,决不是共产主义者,决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⑥  
1957年1月27日,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毛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
们关于阶级斗争和人民内部矛盾方面的经验还不充分。这是一门科学,我们必须很好地研
究它”。①  
一个月之后,毛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著名讲话,用大量篇幅精辟阐述
了这门学说。在这篇讲话的原文中,毛表示对12月社论持保留态度(即使是他亲自修改过)。
②他说,社论未明确阐述民族资产阶级问题,尚未说清楚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
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的确,在特定的环境下,这种矛盾可以转变为对抗性矛盾,但是我
们不能错将善意的批评当作恶意中伤。列宁没有来得及正确地分析这一问题,而斯大林根
本就没有作这一区分的努力:  
你只能赞同,不能反对;你只能为他的功绩和美德唱赞歌,而不能批评;如果你批评了,
他就会把你当作敌人,你就会有被送进集中营或处死的危险。  
左倾机会主义者,也就是所谓“左派”,他们打着左的旗号,但是他们并非是真正的左倾,
因为他们把敌我矛盾扩大化。比如,斯大林就是这么个人。  
毛泽东说,中国也遭受了同样的恶果,尤其是在肃反运动中。③  
关于中国与苏联的不同以及战争与和平的关系问题,在毛2月27日讲话的初稿中占有很长
而且很重要的篇幅。这在下文关于中苏破裂的部分中还要讨论。讲话还涉及了本章无暇展
开的各种不同的问题,诸如在计划生育工作中流行的“无政府主义”,④现阶段的中国无
力普及中等教育等等。①就我们这里所关心的问题,毛宣布,中国社会“基
本的”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②与此同时,他明确宣布,在他看来,阶级斗争在中国基本上已经结
束。③  
在毛1957年2月讲话的官方文本当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同样强调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作
用。例如,他指出:“正是这些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推动我们社会向前发展”;在毛看
来,因为矛盾是变化的原动力,所以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特殊矛盾,或特殊类型的矛盾,
在逻辑上当然是主要矛盾。另外,在同一段中,毛继续说: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例如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根本不同的。资本
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
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
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
决。④  
这些论述似乎是支持了近几年中国一些主要的理论著作所提出的观点,其意思大致是,毛
在1956年末和1957年初的思想当中,暗示在1955年到1956年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
人民内部矛盾(一般说来,它不能被当作阶级斗争的一种形式)取代阶级斗争而成为中国
社会的主要矛盾。⑤  
与构成中国社会各阶级间矛盾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是知识分子问题。毛对这一问题采取了
相对宽容和缓和的态度,认为要在这一领域消灭阶级差别。在1957年1月的一次讲话中他
指出,在中国,80%的大学生仍然是地主、富农、上中农与资产阶级的子弟,他认为,“这
种状况应当改变,但是需要时间。”①不过,在关于“人民内部矛盾”讲话的原文中,他
着重强调了让知识分子自我改造的重要性,决不让他们放任自流。他说,他们所要求的一
切,不过两件事情:一个是高工资,另一个是“讨老婆”或“讨老公”——换句话说,“吃
东西和生孩子”。②  
在1957年2月27日讲话谈到物质享受的腐败影响的另一段里,毛也表示对诸如此类目标
的鄙视(不肖说在这两方面他自己也是享用够的)。他说,中国人有两个特征:生活水平
低,文化水平低。这两个特征都有两方面的含义,他说:  
如果中国变富了,有了西方世界的生活水准,她就不再需要革命了。西方世界的财富已成
了他们的缺点,这些缺点使其不再想革命……他们生活的高标准还没有我们的文盲来得好。
〔笑声〕③  
大跃进期间,毛的思想中的这种倾向就会大量出现,并进一步表现出来。然而,与此同时,
在1957年初,毛对于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总体上还是都留有好感的。  
直到1957年5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社论。据一位消息灵通的中国专家说,这
篇社论“完全反映了毛泽东同志当时的观点”。社论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决定性的
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
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社论最后指出,中国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敌对阶级间的矛盾,
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其他
一些性质类似的矛盾。①  
但是在5月中旬,由于连续猛烈的批评,毛的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他觉察到在党员中“有
一部分人”是修正主义者或左倾机会主义者,他们的思想是“资产阶级思想在党内的反映”,
他们“与社会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②  
在1957年6月改写他2月的讲话时,毛修饰了他当初阶级斗争已经结束的结论,进一步写
道:“我们国内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但还有阶
级斗争”。③这段话还是比较温和的,但是毛的语气在逐渐加强。因此,到1957年7月,
当“百花齐放”运动逐渐演变成为“反右运动”时,他断言:“为了建成社会主义,工人
阶级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干部队伍,必须有自己的教授、教员、科学家、新闻记者、文学家、
艺术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队伍。……这个任务,应当在今后十年至十五年内基本上解决。”
固然,他说这支新的队伍应该包括旧社会过来的“真正经过改造站稳了工人阶级立场的”
知识分子,但是很显然这支队伍的大多数成员是要阶级出身好的年轻人。他说:“在这个
工人阶级知识分子宏大新部队没有建成以前,工人阶级的革命事业是不会充分巩固的。”
④  
至于现存的知识分子,毛轻蔑地警告他们: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劳动者请的先生,你给他们的子弟教书,又不听主人的话,你要教
你那一套,要教八股文,教孔夫子,或者教资本主义那一套,教出一些反革命,工人阶级
是不干的,就要辞退你,明年就不下聘书了。①  
从此以后,毛日益看到到处都是“反共产党和反人民的牛鬼蛇神”。②  
 
  
 
 
'1' ①有关毛思想与行为中“传统”与“现代”因素之间复杂而模糊关系的讨论,参见斯图
尔特 R。施拉姆:“党的领袖还是真正的统治者?——毛泽东个人权力的基础和影响”,见
S。施 拉姆主编:《中国国家权力的基础与范围》。  
② 见《剑桥中国史》第13卷 S。施拉姆撰写的一章,第820—822、826—866页。  
③ 例见丁伟志、石仲泉:“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载1983年《文献和研
究》第 420—428页,尤其是421—422页。  
④ 《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第3卷,第119页(《毛泽东选集》1991年版第3卷,第899页。
—— 译者)。  
① 前引书第3卷,第43—44页。(《毛泽东选集》1991年版第3卷,第821页。——译者)  
① 关于从另一个角度对这一问题所进行的讨论,见邹谠:“中国共产党国家形成和建设过
程中 的马列主义党、群众和公民”,载S。施拉姆:《国家权力的基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