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翔- 第2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整整一上午,都是在这种类似于闲聊的汇报中渡过。基本上都是张亚军在说,严宁在听。而张亚军似乎也在刻意地要做出一个恣态,表现出与严宁相谈甚欢的局面,在会面的时间上尽量地往后延,从边宁谈到榆林,从榆林转到双江,又从双江展望了全国,内容五花八门,极为广泛。直到临近中午十二点,张亚军才渐渐地收起了性子,结束了天南海北的所谓的汇报,匆匆离去。

若说边宁的干部混乱无序,不懂规矩,打死严宁都不会相信。在与张亚军结束了面对面的交流之后的两天,严宁的办公室猛然间热闹了起来。自张亚军开始,边宁的党政干部按照排序,从党群书记、常务书记,农业书记、纪委书记到常务县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常委县长,从政府各个副县长到各部委办局一把手,有如彩排好了一般,秩序井然的候在严宁的门外等着汇报工作。

而且,各级干部汇报的时间拿捏的极为准确,严宁在心底大致盘算了一下,县委几个副书记汇报的时间一个小时,常委汇报四十分钟,副县长汇报二十分钟,各部门领导汇报的时间只有十分钟。汇报的内容也仿佛事先商量好了一般,都是一些公式化的,没什么新意,严宁自然也就没什么收获。

不过,倒也不是一点收获没有,最起码通过一连几天的汇报,严宁从上到下把边宁的主要领导干部认识了遍,对一些干部也做了一系列的心理分析,情况比自己预想的要好,边宁的干部也不是铁板一块,至少在县委班子里,常委班子里,甚至在政府班子里,总有那么几个中间派,并不都是张亚军的铁杆拥护着。既然不是,那就有希望争取过来,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分而化之,进而去主导常委会的方向。

“严书记,你可来着了,昨天我到双江开会,从陈政委那顺来两只飞龙,还有一大块野猪肉。这不,下午的时候,我就让食堂闷上了,王部长从家里拿了两瓶好酒,这老小子存货最多,却扣的要命,若不是你来,想从他手里要两瓶酒可难了,咱还是借了你的光呢……”坐在县武装部的办公室里,县委常委,武装部政委耿大彪扯着嗓门显摆着,严宁在榆林根本不屑一顾的飞龙鸟和野猪肉,在他这里却成了宝贝。严宁在心里不停地揣测,耿大彪嘴里说的飞龙鸟和野猪肉,闹不好就是陈铁生从榆林搜刮来的,没想到转了一圈,又摆到了自己的餐桌上。

严宁虽然是只身到边宁赴任,但也不是毫无助力。作为全国最大的那个兵头的孙女婿,军方势力可是严宁的倚仗。以前时常跟着凌震在一起厮混,对双江军分区乃至各县区的军管干部极为熟悉,相处的也极为融洽。这不,一到边宁上任,县委常委,武装部政委耿大彪立刻站了过来,简直就是无条件、无原则的表示了对严宁的支持。

另外,耿大彪看似粗鲁不堪,实则心细如发。虽然军政不相属,但在边宁呆的时间久了,对边宁混乱的政局多少要了解一些,在为严宁势单力薄而心急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帮着严宁协调关系。今天的这场饭局就是耿大彪借着吃野猪肉的名头,替严宁约了边宁县委副书记李春华,两个人是中学同志,关系还不错,中学毕业后,一个上了大学,一个进了部队,二十年过去了,殊途同归,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又在边宁有了交集。眼下,严宁初来乍到需要帮手,耿大彪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老同学李春华,想着把他拉进严宁的阵营,帮严宁壮壮声势。

李春华是朝族人,在副书记中排名最末,主管常务和政法,为人处事特立独行,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回家,除了必要的,推不了的工作接待外,很少参加各种形式的宴请和私人活动,这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作风,既使在边宁中间派里也算是一个另类。

不过,另类是另类了些,但李春华不争不抢,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对边宁的各种争执也好,走向也好,从来不关心,也从来不过问,常委会上基本上都是在投赞成或者弃权票。无论是谁当政,都不会为难一个一心做事,却从不惹事的副手。所以说,另类的作风保住了李春华的地位,这也是他多年能在边宁县委中屹立不倒的主要原因。

本来,对于将李春华拉到严宁的身边来,耿大彪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打算,根本没有任何的把握。可是,李春华在接到电话以后,只是稍稍犹豫了一下,就直接应了下来。这让耿大彪喜出望外。

不过转瞬间耿大彪便反应了过来,感情老同学不是糊涂,而是难得糊涂,不是不想争权,而是没那份实力,不是不想夺利,而是没那资本。既使这种日子不是他所希望的,或许他也在一直在寻找着机会,期望能够雄起一把。但不得不承认,没有了位子也是就没有了希望,没有了位子,也就没有了机会。但现在不同了,因为严宁来了。

7、分化拉拢

7、分化拉拢

当官不争权,不夺利,不弄权,不整人,那是活在教科书上,演在电影里,印在报纸上的好干部,这类人基本上都已经做古了,既使没做古,也基本上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守候着人们最后的感伤。李春华好就好在他能做到难得糊涂,才能一直占据着位子。所有的一切都不是不想,而是没有机会。

无疑李春华是聪明人,早在葛成发出任边宁县委书记的时候,李春华也考虑过去站队,施展一下理想报负。不过细细地一观察,李春华立刻收住了念头,葛成发好大喜功,性情乖张,软弱不堪,不是一个能干事的人,也不是一个能成事的人,无论从方面考较,都不是张亚军的对手,何况张亚军后面还站着双江市纪委书记蒋观河。

事实也印证了李春华的猜测,不过两年多的时间,一事无成的葛成发被掀了下去,而且身败名裂,落下了一个硕鼠的称号。作为主管农业的书记,李春华自然知道边宁国储粮库中存在的猫腻,也知道葛成发倒空卖空国储粮有着众多的蹊跷,但那又怎么样,葛成发倒了就是倒了,李春华可犯不上去为整天稀里糊涂的葛成发叫屈喊冤。

至于张亚军,李春华虽然关注他的背景,感叹他的奸狡,欣赏他的手段,却鄙视他的人品,耻于与其为伍。这种人自私自利,为了达到目的,绝对是择手段,不计较后果。而且,张亚军最擅长的也是人前和煦,背后整人。这待己宽厚,待人严厉,还喜欢迁怒他人,无论哪一条占上了都不是投身的理想人选,选了他势必会撞的头破血流。这也是李春华不参与县委政治走向的主要原因。

反倒来看严宁可就大不相同了,有没有强势的背景先不说,再有背景的人没有强硬的政治手腕,没有应对问题的能力也是废物。单单说严宁的狠辣,无论是横空出世,在榆林站稳脚跟,还是打倒徐东升,强势上位,亦或是抗横李天放,逼的省市领导出头赔罪,严宁步步为营,环环相扣,表现出了与其年龄大不相符的成熟和稳重。

眼下,严宁出任边宁县委书记,以其刚烈的性格和强势的作风,绝不可能让张亚军跳到他头上作威做福。而张亚军也不可能低眉顺眼的跟在严宁后面任其驱使。那么两个人势必要争个高低,比个高下。这个时候边宁县已经容不下第三方骑墙看热闹。无论是严宁,亦或是张亚军,都会有一个明确的想法,不是自己人,那就是敌人,若不能有选择的站队,那势必会被清理出场。因此,李春华想的很简单,既然必须要选择,那自然要选背景深,能力强,手腕高,胜算大的一方了。很不幸,李春华比较来,比较去,最终把砝码放到了严宁的身上,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都将张亚军淘汰出了局。

“严书记,敬你一杯酒,欢迎你到边宁来工作,祝愿边宁能在你的带领下蒸蒸日上……”带着目的的李春华来了,而且来的很准时,跟严宁握了手后,很随意的就坐在了酒桌上,歪着脑袋听耿大彪在胡扯,听着听着,突然就把酒杯举了起来,似乎在对耿大彪发泄不满,也似乎是有些等不急一般,冲向严宁说了一句极不符合他日常表现的话。

“呃……”话头被打断,耿大彪有些错愕,搞不明白李春华倒底抽了哪门子风。既然人都来了,这意思自然也就表示到了,犯不上急着跟严宁表忠心吧,要知道过犹不及,愿望太急切了,可是容易让人瞧不起的。虽然耿大彪希望李春华能跟严宁站成队,但耿大彪也不想严宁看轻了自己的同学。

“李书记客气了,说边宁蒸蒸日上?为时过早啊!这几天我一直在熟悉情况,可以说边宁的情况不容乐观,各条战线人浮于事,缺少进取心,主要的责任在领导啊!特别是部分县级领导,脑子里空,舌头上大,手底下软,缺少一股子踏实做事的韧劲。这种现象市委的领导也大体了解,未来一段时期会有所举措的……”相比于耿大彪的错愕,严宁很是笃定,没有对李春华的突然袭击有什么异常反应。在严宁看来,李春华能来,已经表现出了应有的诚意和站队的意向。但这只是第一步,能不能迈出第二步,那就需要看严宁的表现了。否则,这酒喝不喝也没什么太大的意思了。

争权也好,夺力也好,总结起来就是一个斗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你连怎么去斗都没有个具体的规划,胜算可想而知,人家凭什么把身家性命都压上跟着你去冒险。输了丢人现眼不说,甚至都有去跟葛成发到高墙电网之内做伴的可能,绝对称得上是高风险的工种,这官场可不是这么混的。

“另外,我感觉边宁的干部太沉闷的主要原因就是不流动,就拿副县级的干部来说吧,就窝在县里走不出去,基本上都干一届,干两届,时间一到,有地方换个角,没地方直接去人大、政协,甚至退休回家,没有进步的机会,也就安于现状,这可不利于工作的开展,李书记在边宁工作的时间长,也有同感吧。所以,我们要擅于学习新经验,吸取新养份,开拓新视野,我琢磨着在这方面可以交流一批,上挂一批,下放一批,深造一批,让干部动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工作……”

分而化之是严宁为张亚军准备的第二道正餐,不是大换届之年,组织调整也是局部的进行,不可能把党委、政府班子都挑了。但不要紧,可以让干部流动起来,把不听话的都离岗,等到将情况都理顺了,再放回来,那时候形势已经变了,也由不得这些人不做出正确的选择。

“葛成发成了硕鼠,给全县干部敲响了警钟啊,无论什么时候反腐倡廉工作都不能松懈啊,我正琢磨着借着葛成发一案的影响,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下警示教育,各部门自查自纠,纪检反贪检察院加强对**行为的监督,加强对账外资金的监管,这有则改之,无则加冕吗……”

轻轻地将手中颇为精致的青花瓷小酒杯往李春华手中的酒杯上一磕,严宁将酒一饮而尽,算是给李春华还了一个礼,也面带微笑指出了自己的第三个环节,开展从上到下都倡导的反腐倡廉,这可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整个双江谁不知道,检察院反贪局就是严宁手中最趁手的一把刀,绝对称得上是锋利异常。

“严书记好志向,可以说是抓到了根子上,不管在哪里开展工作,无外乎就是人和钱的问题,而这个人的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只要能把人解决了,一切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我想这个观点还是切实可行的。而且你还真说到了点子上,边宁的干部还真就动不起来,你这一来,倒是给老谢和栾福成带来了希望。老谢的年纪大了,一门心思想调回省里,可是出来容易回去难啊,省直机关的大门可不会对咱们这个小县城的干部敞开着;还有栾福成,能力很强的,就是没机会,这几年可是消沉了许多……”严宁说的虽然隐晦,但基本的意思已经表达了出来,显然这三管齐下的招数点到了李春华的心里。而且,李春华也不认为严宁在说大话,能在二十多岁就出任一县的书记,这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实力,一种背景。严宁有背景,有实力,有能力,有手段,自然值得李春华去投靠。

“老谢?谢满堂?是啊,谢书记五十二了吧,这个年纪可不小了。福成县长倒是个人才,年纪也当年,好像整个边宁像他这样正经科班出身的领导干部不多啊,值得继续培养啊……”看似莫不经心的闲聊,两个人选从李春华的口中透露了出来,暗示着严宁可以争取一下,甚至连切入点都替严宁找好了,严宁自然心领神会,用心的将这两个名字记在了心里。

谢满堂是农业副书记,从省农委选派来的干部。边宁是一个农业大县,号称塞北江南,是北江细粒稻米的主产地,当初为了推广优质水稻种植,省委下派了几名干部到各粮食主产区任职,谢满堂就是其中之一。只是这一干就是六七年,如今想要再回省里,可就难上加难了,省直机关可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农委的领导又换了好几茬,谁还会去想着曾经不过是个科级的小干部。

栾福成则是政府副县长,经济学科班出身,主修国际贸易。按理说,在边宁这种依托口岸经济的县城,负责经济的副县长怎么也应该挂常委衔的,但是栾福成当了六年的副县长始终都在原地踏步,一是机会少,再一个就是张亚军的原因了。栾福成不站队,有好位置张亚军也不会想着他。不过,张亚军不要,不代表严宁不要,栾福成虽然不是常委,但能在县政府里敲进一块钉子,但是严宁乐于看见的,这有了缺口,缝隙就会越来越大,最终就会变得四分五裂,算得上是一个机会。因此,对于李春成的建议,严宁自然要虚心接受。

8、口岸

8、口岸

“县长,那边将电视台的记者可都赶了回来了,还当着汤和平的面,把丛林好一通批评,说他这个宣传部长不琢磨事儿,整天围着领导转能体现出什么舆论导向?还说了让丛林在解放思想,宣传边宁上下点功夫,扩大边宁在省内外的影响……”常务副县长朱宝玉拧着麻杆般的身子,一步三摇的走进了张亚军的办公室,通报着严宁最新的动向。

虽说县委、政府分属办公,但极为关心领导工作动态的朱宝玉把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