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人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桥流水人家- 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蝶婆婆是脸青一阵白一阵的,看这个小媳妇长得好,还一脸笑眯眯的样子,没想到说话这么狠呢,这到底是承认不承认啊,小蝶婆婆不由得给小蝶使眼色,小凤给挡住了,对小蝶婆婆道:“伯母啊,今天我们来,可不是故意找茬,您老也别等我们走了后,就想着发作什么啊,毕竟两家闹翻了也不好,您说是不是?我们叶家的姑娘可从来没有受过这种委屈呢。不过伯母我相信你,听小蝶说,你平时对他们两口子比谁都好,您肯定是个好婆婆,好娘,我娘都说让你以后多去我们府上逛逛呢。”

只要你不偏心,那一切就好说,小蝶婆婆问道:“你是几亲家的姑娘?”

小凤道:“我和我妹子都是小蝶二伯的姑娘,伯母应该知道我们吧。”

小蝶婆婆一下子就有些呆了,这小蝶二伯,那就是家里出了个举人的那家,还有个小闺女嫁到了省城大官家里,她说和她妹妹,记得叶家老二就两个闺女,那这个年纪小一点儿的,难道就是那个嫁到省城的那个?不是说去了省城还没有回来吗?但是看这穿衣打扮,虽然简单了一些,但是也是很贵的。

看着小桥还是笑着看着她,小蝶婆婆脚有些软了,这二位都是得罪不起的,她也不是傻子,知道这二位这样来,是给自己这个二儿媳妇撑腰的,想了一圈,觉得给二儿媳妇说话,那以后对自己的小儿子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了。

大儿媳妇刚才做的确实是丢人,让人家以为自己偏心这样的大儿媳妇,到时候说不定这亲戚就走不下去了,于是就对两人说道:“唉,让你们笑话了,是我管教不严,刚才那个确实是我大儿媳妇,有些小家子气,心里估计对分家不满意,觉得还没有分家呢,这东西都是大家的,我都不知道说了她多少遍了,她就是不听,也是我这小儿媳妇心眼好,不和她计较,你们就看在我的面子上,原谅她这一回,我保证以后绝对没有这样的事儿。小蝶,你就原谅你嫂子呗。以后她不会了。”

小桥笑道:“成,看在伯母的面子上,我就不计较这事儿了。”要是真计较了,这小蝶以后在婆家反而不好立足了,他们过来只是让这几个人知道小蝶是有娘家人撑腰的,你们要是对不起小蝶,那么有的是‘好事儿’等着你们。

然后又给了这小蝶婆婆送了几匹好料子,和几盒好点心,但是把小蝶婆婆高兴的,只要喜欢就好啊,让她知道对小蝶好是正确的决定,又在临走的时候,对芳儿这丫头依依不舍的,想来这小蝶婆婆见他们喜欢芳儿这丫头,以后会对这芳儿好的。

“以后有空了,带着芳儿过来我府上玩,天旭和明玉还没有见过他们表妹呢。”走的时候小桥对小蝶说道,自然这话也被她婆婆听见了。

好了,能做的就做了,剩下的也要靠小蝶姐自己了,他们能帮的有限,日子毕竟是自己过的,就是他们全程给她当靠山,但是她自己立不起来那也不是办法。

“小蝶啊,你知道你那个堂妹她有京城当官的亲戚,到底是什么官啊。”小蝶婆婆在人走后问小蝶。

小蝶道:“应该是啥吏部尚书吧。”

“尚书,那得是多大的官啊。”小蝶婆婆嘀咕,后来也问了那给人写信的秀才,秀才给她解释了,把这小蝶婆婆更是镇住了,倒是对小蝶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瞧不起她只生了个闺女了,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而郝氏过后也过来找吴氏,对吴氏表达了感激之情,“你说我这个人不蔫吧,就是以前在上房一起住的时候,我也没有怕过,这小蝶丫头怎么就因为生了闺女,就被人拿捏住了呢?幸亏小凤和小桥过去看她了,现在她日子过的好了,自己也想明白了,我这当娘的心里高兴啊。”

吴氏也知道了小凤和小桥去给小蝶撑腰的事儿,当然,回来的时候,知道他们吓唬人,还说了他们一顿,但是觉得他们做的也是对的。

“三弟妹,他们是姐妹,就该相互照应着,还感谢个啥,别说这见外的话,我相信,要是他们也受了委屈,你们肯定也会站出来的。咱们拉野家的姑娘,不能让人给欺负着了。”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郝氏郝氏很感激的,虽然都是老叶家的姑娘,但是叶惠儿也是老叶家的姑娘,咋就没有给她去做主?还不是情分不一样,这个情啊她在心里承着,虽然在物质上不能报答他们,但是以后就多烧香保佑他们都平平安安的。

而小桥再一次庆幸自己是没有婆婆,妯娌呢,还是大的可以当自己娘的,对自己也好,要是真的天天和小蝶他们一样,被这些事儿给烦着,她不敢保证自己会不会大爆发,到时候成为别人严重的厉害人呢。

214好事来了!

齐琰听了;倒是很笑话了小桥一番;还说终于知道自己是嫁了金龟婿了。小桥觉得他脸皮越来越厚了。

二哥进京赶考;这一晃就一个月过去了;三月三,清明节前后;是种瓜种豆的时候,农民们都开始了春耕,小桥的庄子上也开始忙碌,就是荷花表姐,也过来去她的庄子上负责养蚕了。

小舅母武氏虽然见荷花现在有事儿做不会想东想西了,但是只知道埋头做事儿,这也不像话啊,当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有个好的归宿,当初荷花的事儿闹成这样,固然是当父母的疼自己的闺女,但是如果不是实在不成了,谁也不愿意成这样。

荷花的年纪一年大过一年的,难道真的一辈子不嫁人了?

吴氏对小桥说这些的时候,意思是小桥和荷花关系近,问问她心里有个啥想法,他们当长辈的不好问,问的多了,反而会让她更心里不舒坦。

要是真的有再婚的打算,那他们这次可要看清楚人了,只要人好小舅舅他们没有意见。

但是如果荷花还是不乐意嫁人呢,那说了也是白说啊。

小桥听了说道:“娘,我看荷花表姐现在没有这个意思吧,一切顺其自然,免得荷花表姐又心思重了。”

荷花表姐的前夫被革了秀才的功名,她老娘倒是想重新给他娶个老婆,但是有谁乐意呢,最后还不是跟和他有一腿的那个女人成了两口子,以前没成亲,这偷着是刺激,觉得好,但是一旦成亲了,各种矛盾就爆发了,听说是天天不是吵架就是打架,一个觉得对方毁了自己的前途,一个觉得自己瞎了眼,跟着这样的一个人,反正是各种抱怨。

大家说给荷花听,无非就是让荷花觉得,那种渣男得了报应了,不是她的错,让她以后好好的过日子。

只是荷花什么表示也没有,难怪小舅母他们着急呢,但是也没有办法啊,就是小桥,也不能说,荷花表姐,你嫁人吧,这一个人过的多没意思?那样的话她可不说,要是自己也是荷花这样的,那肯定也不想嫁人了,自己一个人多自在啊,没有人管束。

等到春耕都完了的时候,京城那边来了消息,这还是齐大老爷那边安排的,说叶二爷考上了进士,虽然是二甲靠后,但是也是考上了!

这消息一出来,真的是比立秋中了举人还要轰动,康县的人只要是有关系的都过来了,而这次康县的县太爷没过多久,就亲自带着贺礼过来了,这叶立秋如果不考庶吉士,那么以后就会外放,成了自己的同僚了,又有齐大老爷的人脉,说不定以后比自己更有出息呢,不是说不定,是一定!

他在这康县当了这么多年的县太爷,还是县太爷,这叶立秋年纪轻轻的都是进士了,而且还有这么好的姻亲,以后说不定还成为自己的上司呢。

所以他早早的过来了,且带上了很重的礼,而一会儿叶立秋的老丈人王举人也全家过来了,和他亲家在相互恭喜呢。

王举人今天是特别高兴的,想当年他考了多少次啊,都没有考上,现在一大把年纪了,还是一个举人的名头,这真的是让他内心有些不舒服,现在自己的女婿竟然一次就过来,虽然名次靠后,但是好歹不是同进士,真的是老天觉得他看人的眼光,那是准准的,以前也有人跟王举人说过,这叶家不过是从小村里过来的人,没有什么出息,就是有出息也是大儿子赚来的,二儿子虽然也考上了举人,但是要供出一个进士,那不得好几年甚至几十年,你把女儿嫁过去了,又不是老大媳妇,以后分家都分不到什么。

反正说什么话的都有,可是他还是同意了把闺女嫁过来,现在好了吧,自己的眼光果然是没错的,女儿这都成官太太了!王举人笑呵呵的对王举人娘子道:“太太,我眼光不错吧。”

王举人娘子心里也高兴的不行,忙点头:“老爷的眼光自然是没说的。”更是让王举人得意。

小桥和齐琰收到消息也过来了,看见人这么多,真是一举成名天下闻那。

“这送东西也成了,怎么还送人啊。”吴氏看着这七八个送来的丫鬟,觉得头疼。说什么怕人手不够,就送了丫头过来,连卖身契也送来了。

小桥看这几个丫头,倒是相貌平常,知道那些人肯定听说了娘吴氏说的不纳妾的事情,“娘,既然是送给二哥的,那这几个人就交给二嫂来处理吧。”是走是留,都让二嫂做决定了。

以后这样的事儿不会少,既然禁止不了,那就好好的用不就成了?

吴氏点点头,“说的也是。”于是叫人把王氏叫了过来,吩咐她安置这几个人。

王氏从上次坦白自己身体有病的那件事儿后,就没有再那么患得患失,对于这送来的丫头,她选了两个给大嫂金氏,然后又选了两个给婆婆吴氏,剩下的四个先留在自己身边,调、教一番了,如果相公要去外地任职,这人手也得用熟悉的,不然到了别处,又有人送了。

吴氏对二儿媳的安排还是满意的,而齐琰也收到了齐大老爷带过来的信,信上说了,他的大舅哥已经决定了,到外地任职了,也就是说不是考庶吉士,直接在翰林院了。毕竟翰林院如果名次不是靠前,是很难进去的,且一直在翰林院呆着,至少得好多年才能出头,与其这样,还不如到外地当地方官,积攒当官的经验,以后慢慢朝上升。

叶立秋的表哥吴山都是这样的,所以叶立秋也打算当地方官,这样以来,叶立秋回到家里说不定没有多少时间就要去外地任职了。

所以齐大老爷提前给齐琰带了信,让这边都有个准备,齐大老爷虽然是官场上雷厉风行,但是对弟弟还是特别关心的,连这样的事儿,都是提醒到了。

吴氏和叶柱也知道吴山以前的情况,不过儿子的前途不能耽误,本来吴氏想的是,把他们两个儿子的家跟分了,免得以后出现什么不好的事情,但是现在立秋成了进士了,这个时候分家,人家会说他们家里是不和睦的,对立秋的名声不好听,且立夏手头上的铺子,有了个当官的弟弟,到哪里都好说话,免得被人随便的欺负了,加上两个兄弟的关系也好,这分家的事儿还是等他们老两口要不行的时候在分了吧。

因为相信这两兄弟不会因为一点儿家产就争的死去活来的,这点儿把握他们还是有的,以前上房那边,是因为不公平,所以大家都想着分家,现在吴氏和叶柱自信对两个儿子都不偏不倚的,一个在家里,一个在外面,不分家也没有关系。

当然,他们也得和两个儿子把这话说开了,那就什么都好说。

上房老爷子那边知道自己的孙子考中了进士了,村里的人不管是处于什么目的,都或多或少的过来给他祝贺,老爷子心里这次是高兴的,祖坟上冒烟了,有了个文曲星了。

不得不承认,老二家的娃子是好的。“一会儿跟着老大和老三他们,一起去县城里老二那边去吧,好歹是个天大的好事儿。”

郭氏说道:“老二媳妇不是说不准我进他家的门吗?我还去了干啥?”

老爷子道:“我生病了去县城的时候,你没有去他们家里啊,现在说这个干啥?赶紧的,收拾点菜地里的菜,我记得老二喜欢吃菜花。”

过世心道,现在还记得老二喜欢吃什么了,真是奇了怪了。对老爷子说道:“让老四也一起去吧,好歹都是好事儿,让他沾沾喜气!”

老爷子想了想,说道:“还是算了吧,就让他在家里呆着。”老四是被革了童生的,去了到时候他自己也难受。

而郭氏是想着让老四出去,多见见人,说不定就能有好际遇了,结果老头子竟然这样说。

徐氏这个时候过来了,对老两口说道:“爹娘,让我和惊蛰一起也跟着去吧,惊蛰多见一见他立秋哥也是好的。”

既然大的不行了,那就小的搞好关系,徐氏也只觉得以后只能靠惊蛰了。

老爷子想了想,对徐氏说道:“成,一起去吧,给惊蛰穿好一些,让他到了县城,嘴巴放甜一些。”对惊蛰这个孙子,他的感情是复杂的,这娃子跟他没有一点儿血缘关系,他本来是不喜欢的,但是老四不能生娃子,别的人都和他没有血缘关系,这惊蛰好歹从小养到大的,感情可以慢慢培养,以后也是老四的希望呢。

只是老四这个人一点儿都不关心惊蛰这孩子,天天的不着调,他头疼啊。

刘氏和郝氏知道老爷子和郭氏也要跟着去县城老二那里去,这脸色就有些不好看了,他们不去还好,去了就有事儿,尤其是郭氏,这大喜的日子,别把人给弄郁闷了。

刘氏对郝氏说道:“算了去就去吧,现在和以前不一样,她要是闹,也得有那个胆量,现在二弟妹是进士的娘了,她肯定不敢!”别看郭氏以前对他们厉害,但是对真正有搞的人,她是横不起来的,以前小桥女婿过来让老四跪着的时候,她还不是屁都不敢放一个?现在老二那边,儿子是进士了,还有女婿在那里,这郭氏敢弄个什么幺蛾子?所以一点儿也不用担心,到了那里说不定连话都不敢说呢。

而徐氏也带着惊蛰坐在了马车上,和两个嫂子说起了话了,刘氏和郝氏,以前在徐氏最开始嫁过来的时候,对她印象很不好,但是后来见到她连个自己的骨肉都没有,一心养着这抱过来的惊蛰,也是同情的有之,加上徐氏这几年也没有弄出什么幺蛾子,这妯娌之间倒是关系正常,对她带着惊蛰去县城,也没有说什么不该说的话。

而叶大龙在石桥上也过来了,立秋成了进士,这也是他们的好事,所以也跟着去县城去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