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若的红楼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艾若的红楼生活- 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艾若又拧上贾政了,这人真是,可以出去玩了,早说啊,把她快闷死了。赶忙让人收拾东西,他们去给贾敏帮忙去。贾政只敢张嘴不敢叫,都是人,让人知道他在家被老婆拧,太木面子了。想想,要不,今天晚上还是留下,好让老婆好好拧拧,不过看老婆兴奋样,估计也没心情搭理自己了,但他真喜欢看到艾若终于又提起精神来了,之前真担心死他了!

艾若倒真没贾政的情怀,她边安排,边还在印证书里的情节呢。想想有点明白了,你想,薛姨妈带着儿女上京投奔贾家时,路上逛了三年才到的贾家呢。离开金陵是无奈,谁让她儿子打死人了呢?可是一身孝的去别人家里做客,又于礼不合,只能在路上飘着。等把孝期飘过了,可以进贾家了。所以曹黑胖的书真得慢慢想,太飘移了。不过也是,若不那么写,八十回真不够,怎么着也得八百回吧?

由此也知,只要你别去没孝的人家里去做客,其它的,您爱怎么着,还真没人管你。艾若想明白了,开开心心的让周瑞家的去安排了,理由多么的好,他们是去帮忙的。连带着几天,她对贾政都是笑脸迎人,除了不让他回房住,其它的,简直就是服务周到,殷勤以极。

为啥不让他回房,那天艾若留下贾政基本上,心情真的很烂,不留下贾政,她觉得自己快支持不下去了。况且代善去了那么久,以艾若现代人思维来看,他们做得算是不错了。但现在林家老太太可没走远,就算跟他们家没关系,可是林老太也是熟人,她还真在这时候,没那胆子。

贾珠本来因为贾瑚离开的事,表示很伤感。没法不伤感,之前,他主要的朋友可就是贾瑚啊,现在你说,贾瑚走了,他能跟谁玩?酷妹贾瑗?还是一岁多两岁不到的小呆子?现在好了,他们又可以出去了,姑苏,他没去过呢!早就听京城的路宽说过江南风光好,自己虽说来的路上倒是领略过了,现在换一个地方,感觉能一样吗?马上就把贾瑚给忘记了,天天殷切的盼望着,怎么时候出发。

林老太要在京里停灵七七四十九日,到姑苏,也得一个月。所以他们还真急不来,周瑞家的让周瑞去姑苏先打前站,汇合林家的总管,把事情安排了,顺便在姑苏也租上一所园子,理由简单合理,她们也是重孝在身,住在林家也不好,左近之处即可。租园子,总要安置一下,他们好住不是。所以林林总总的,时间倒也紧迫得很。等着差不多了,他们赶在林海之前到达姑苏。


177 当我病猫啊

艾若让周瑞家的带孩子玩去,她带着春喜,夏华,吉祥、如意便在林家老宅里外忙碌起来,林海他们还没到,之前的准备可不能少了,就像是代善去世时,贾敬他们夫妇做的。有主子,跟只有下人是完全不同的,林家打前站的总管看到贾政夫妇,真的跟看到亲人一样,一点也没有当初贾敏出嫁之前那么舀桥的意思了。
贾政没那么多的想法,他现在处事老诚多了,一年多里办了那么多丧事,谁也会变得老诚起来的。更何况他现在先生了,时时处处的把圣人挂嘴边,来找麻烦的,就算不怕贾政背后的荣国府,探huā郎的huā环,也怕贾政的魔音入耳不是。一套套的,文学底韵差一点的,都不知道他说啥,也不知是夸自己,还是骂自己呢。所以还谈什么?只能干着急。

而艾若要知道贾政把不说人话的爱好,全倾述给别人了,说不定回家能亲他两下。她才没那心情呢,别看艾若不宅,但她也不喜欢管事。她是技术流,每天忙忙碌碌的,真不是现在这样,坐着,指挥人去做这做那。有空,她宁可看书,琢磨自己的技艺,顺便印证自己所学。

所以艾若实际上是最不喜欢管事、管人的一个人,就算是熟练工种,她做得很熟。但现在让她又一堆事做,本来心里就挺烦的,现在还有人在她面前叽叽歪歪的,艾若也就更烦了。问谁敢对艾若这样?还有谁?林家的几位长老夫人,说艾若这不合林家的规矩,那不合林家的规矩,事事要指点,要插手。

艾若谁啊?开始时,还想算了,林老太的葬礼,又是在姑苏,不想给小姑子惹麻烦。可是这样一两次也就算了,处处这样,艾若能忍她们才怪。谁不知道林海与这些人,是八杆子都打不着的亲戚关系。除了一样姓林,基本就没啥关系。

艾若从不打没准备之仗,来之前便打听清楚了。说是没关系,人家也是一个家族,为什么说关系这么远,中间还真的有说道。

林家五世列侯,之前说了,倒了林海爹那辈,多袭了一代。可是问题是,建国才五十年,您这侯怎么来的?当初艾若没好意思骂他们软骨头。不过话说回来,真的让艾若选,艾若说不定直接就投降了。她从小受的就是识实务为俊杰的教育。

不过林海祖父那辈,骨头不软的真不在少数,之中抗争的,死了不少人。人家是讲气节的,一点也没为家里老老小小考虑过。到了林海祖父那会,估计林海祖父算是比较理性的主,往两边一看,家里近支也就没什么人了。好汉还不吃眼前亏呢,于是万倾良田,他们这只独苗就活下来了。

远支们也有那有气节的,不过人不正宗,离得又远,于是自然离得更远了。林海祖父多少也是有些惭愧的,虽然没跟儿子说什么,但早早死了,也就这原因。

林海爹不觉得自己爹做错了,识实务方成俊杰吧!不过降臣第二代,多少也不会被尊重,林海爹倒是很聪明的静心读书,好好教育儿子,总算培养了第三代的四有新人林海同学。

林海更不会觉得祖父,父亲错了,所以你们瞧不起我,我更瞧不起你们。你们有气节,死去啊,或者直接离开宗族,别跟着我们姓林啊?你们既不敢离开宗族,又不想给我们好脸,凭什么啊?于是年少气盛的他,倒是跟宗族闹腾过一场,不过呢。他们是嫡系,人家又不能开除他们,他们也不能无故的把其它人赶走,于是就这样了。

艾若听完典故,觉得很无语,这也算是事?好吧,这的确算是事。人总有三亲六故,这些宗族之中,总有近支远支,中间死去那些人,总还有近支远支,这些旁枝林氏,只怕家里上辈也有死去的人,结果林海一家贪生怕死,安享富贵了,其它人白死了。让这些人怎么甘心。所以就算是,林海祖父买了大把的祭田,不管他怎么造福乡里,有些怨恨是不能轻易磨灭的。

艾若对人家的事一向不怎么上心,不过林家的亲戚上门,她也就只能接着,说话听音,人家也是族里长老夫人,宗家的老夫人去了,再多的怨恨,该有的礼数还得有,人家也就只是照例上门一下,倒也真不打算帮什么忙。但这些人在乡里指手划脚惯了,看姓贾的在这儿当家主事,她们看得惯就怪了,又是晚辈的媳妇这些人自然要舀出长辈的谱来,不能让人小看了。

艾若买他们的账才怪!她观察他们几天了,务必要的就是一击即中。终于,艾若看看他们的装束,倒是冷笑了一声。就算出了五福,可是也是一个宗族吧?就算不是一个宗族,你到丧家来了,该有的礼仪是不是也该讲讲,外是穿黑,可是一露脚,竟然里面竟还露出一条红色的汗巾。

艾若直接让人把他们赶了出去,而且是大张旗鼓的赶的。林家跟来的小厮也早看不惯这些所谓本家的作派,揪着那汗巾子在大门上死嚎着。

本来林家在姑苏也是很有名望的家族,人家才不管你是不是降臣,林家出了小林探huā,谁还管你这些其它?就是境内有名望的人家,听说老荣国公家的贾探huā也来帮衬,这简直就是姑苏之光了,早早的打听了,就派人上门来,结果正好碰上这一幕。而在外面跟贾政哈喇的长老们,出来看,想斥开下人。艾若是谁啊,之前都打听过了,另一个小厮似乎没有站稳,一不小心扑到那位,外面的袍子被撕开了,这位更过份了,里面的绸裤也是红的。

这些人别看平日里在林海面前,人模狗样的,可是他们在姑苏,却也没少打着林家的旗号过日子。现在好了,连贾政都怒了,直接让人把他们全赶出去。贾政直接给了‘不知礼,枉为人’的批语。这还让他们有什么脸面继续当长老?一个个灰溜溜的闭门谢客起来。

其实这也是缓兵之计,让他们说不干宗族长老,那么他们也就没有分配和使用权了。那他们怎么舍得?可是现在这种情况,他们也不好干,于是只能关门了。拖得大家把这事忘记了为好。等林海走了,他们还能继续过他们的好日子。

不过他们忘记此一时,彼一时了。之前林海在姑苏住不下去,那是他势单力薄。现在贾政他们来了,艾若又之前给了他们下马威,林海到了老家,受到了除本家之外各界的热烈欢迎,他倒是第一次感受到了,故乡的“温暖”。

贾政他们的前站打得好,一切办得很顺利。林家宗族也没人出来敢说一点话,所以丧事办得太顺利。林海一点事也没费,就把母亲入土为安了。之前父亲回来时,族里各种声音,这回也一句听不见了。

林海也有下人先回来,都是亲历者,林海自然很快清楚了前因后果,感激什么的自不用说了,他现在倒是体会到,什么叫独木不成林的道理了。林海脑子可比贾政好得多,安排人去查些事,自己安安心心的办起丧事来。

丧事办得很快,很顺利,林母入土为安。林海自然还是要请乡亲喝解秽酒的,本家的长老也都到了,宗族的事,他们再不出来,也就不过去了。

林海呢直接说,自己在外多年,也没说好好为父母做点什么,所以这一次,他会安心的在姑苏守孝,以尽之前没尽到的责任。顺便呢,他也是林氏宗族的一份子,枉称家主,却从未尽过一丝一毫的责任,愧对宗亲。所以,他会再舀出一百亩地来,当成祭田,顺便办一所族学,以供族人子弟,念书。对族中的鳏寡孤独,也都有照顾……

他是口才极好的一个人,又年少英俊,说话自然也更加有说服力了。长篇大论,顺便还追忆了祖父为了宗族添置了多少祭田,想着办学,想着如何归顾乡里;父亲时又添了多少,如今族中众人,不说很多,每家每户,多少应该也能达到温饱,总算是他们几代人的心血没有白费,他虽然年青,但是,他是会把父亲未尽的心愿达成的……

林家这些人脸越听越黑,没法不黑。这次没外人,连贾政都不在,全是林家的族人。只人有户头的,男主人都在这儿,哪怕是族里最不起眼的人家,都坐上桌子。当然前后还是排着位的,这个也没办法,就是这个世道。但是,很快的,他们放下了自己的惴惴不安,全认真的听着林海算账,族中林家三代不断的在给族人添产业。结果,他们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福利。于是他们如狼般的目光,全射在了坐〖中〗央的那桌长老席上。

长老们也脸黑,他们为何这么多年煽动林海和族人的对立情绪,要的就是两边消息不畅通。让林海家觉得这些人不知道感恩,而宗亲们觉得林海他们不顾他们的死活。

现在好了,林海当着所有人的面,直接畅想过去,展望未来,表明了自己想要当个好家主的决心,那么,宗亲们,特别是苦巴巴的宗亲们,回头能吃了他们。事实上,不用等回头,现在一个个狼崽子一样的目光都注视着他们,让他们不寒而栗。


178 寂寞空虚冷

林海要的就是这个效应,他很清楚这几位长老到底黑了多少钱。他今天说的话,可都是有备而来的,之前可是写过稿子的。仔细的推敲过每一个字,务必也要像艾若那样,一击即中。
其实也怪这些长老们这么多年太顺了,一点危机感都没有,不然怎么会在之犯外黑里红的低级错误,因为真的没放在心上。而此时对林海突然的发难,真的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想回去再准备时,族人早就把他们团团围住了。
几位长老都快成世袭了,于是账本特别好找,直接送到衙门,林海真的都没出面。但林海和贾政一个是上任探huā,一位是新科探huā,都是朝中将来的栋梁之材。小小姑苏衙门,接了状子,人不用去问那个林海和贾政什么意思,也知道他们是什么意思了。于是直接就判了。人家有理有据,这种案子,还真不用再多问什么,没收家产,返还族产,主事者流放千里。
看着判重了,但是看看收回的家产,族人们没一个同情他们的。要知道,因为他们是宗族的长老,有着分配权,而宗族势力其实有时地方官都管不了,他们代表着一个家族,他们在家族的内部,享有着至高无尚的权利。
像姑苏林家,在姑苏境内上百年,家族人口数百人,全听这几位长老的,他们在族内是有生杀大权的,不是他们真的有什么,还是那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他们掌握着全族的资源,族人想要得到资源,就得听话。慢慢的,形成了上下层的关系。最后,最底层的,反而成了比奴仆还不如的存在。等光环去下,他们本该同自己一样,只不过,狐假虎威的,反而把自己踩在脚下,愤怒的族亲,真的能把他们撕碎了吃下去。所以就算轻判了,也是回不来了。
长老家眷虽然没判刑,但是林海也知他们在这里待不下去了,出钱买了他们的房子,由他们搬家离开姑苏,至于去哪,他不管。当然,这些人也不会感激他了,心里不知道怎么恨呢。但林海却无所谓,对他来说,这些人就跟他和族人之间的大山一样,被搬开了,他才能真的被族人接受,他才能在这里扎下来。
从衙门领回长老他们黑掉的钱,归了公账。而艾若借出自己的账房,她高级管领们都受过专业的财物管理的课程。替他把族里这些年的账目一梳理,并且按着族人的需求分配了一下资源。总得先把人的困境先解决了。当然了,这也是一种态度,表明,他是族长,他是真的关切族人的族长。
而贾政最爱做的,就是办学,走到哪儿,就喜欢看看人家的学校,南方本来学风昌盛,到处都是学校。现在林海自己要办学了,他当然也要在边上看着,林家几世清贵,他们本身几世的读书人。当然了,不是每个读书人都能教书,不然古往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