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若的红楼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艾若的红楼生活-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回礼是薛收亲自准备的,每人都有,也都是大大的又贵又重,当然。也都是他们用得着的。而最搞笑的是,他送了一间京城的铺子给贾瑗,理由是,给她攒点嫁妆。弄得艾若真的哭笑不得,让人退回,难不成。贾瑗财迷的性子连妹夫都知道了。回信有些不客气了,薛收看到信,大笑不已。
薛姨妈根本就没薛收说过贾瑗的性子问题,不过这得要有心人啊。薛收是谁,既然他对贾家上了心,自然什么消息都会收到的,包括贾瑗帮小吃货要铺子的事了。看了报告,薛收都笑得不能自已,真的太搞了,想想,那时那位才多大?竟然还要加一句,我要一成。他倒不觉得这有什么,反而心里对大姨子家的四个孩子,最喜欢的倒是贾瑗了。这才是聪明的孩子啊,‘我帮你讨要了铺子,我占一成’,十分的合情合理。不然,小吃货白帮忙不说,人家也不会说,小吃货再去吃点心,就不用给钱。对于商人的心态,他很清楚,你不说,我自然会装那个糊涂,当然,若是小吃货说了也没用,若是当时不是代善坐在跟前,老板理两孩子才怪。
因为了解,所以选孩子们礼物时,薛收自然而然的就放了一间铺子的房契进去,让她去收租,将来长大了,说不定就能当个商业奇才去。结果被大姨子退回,还被骂了!想想真是,自已果然脑抽了,贾政那样的人,生出了这样的女儿,这两口子不定怎么烦呢!自已再送铺子,不是找抽是什么,也就释然了。改送了一匣子南海的珍珠,价钱跟铺子差不多,但不犯忌讳。
艾若把珍珠给贾瑗,其实她内心是十分期望女儿把这个当弹珠玩,小孩子,不能太懂珠宝的,结果,贾瑗看到珍珠怔了一下,一颗颗的看了半天,抬头看着艾若,表情很严肃。
“不如铺子。”
“滚!”艾若只头脑门发紧,真想把女儿爆打一顿才好。
“好吧!”贾瑗叹息了一声,把珠子放回去,推给了艾若,“你打首饰吧,反正我也没用。”
“是给我打首饰,还是你自已打首饰?”艾若想想,问道。
“当然你打,这个放着会发黄的。”贾瑗很想白老妈一眼,想想,“要不,你再退了,让他们送我宝石,那个可以存。”
“抱她出去。”艾若捂着胸口,说不也话来了,她觉得,再跟女儿谈下去,她只能爆打她了。
贾瑗不用人抱,自已跳下炕了,表情很是哀怨,走了一半,她又回来了,很正色的看着艾若。
“节流真的比开源重要?”
艾若一怔,这都过了多久了,只怕贾瑚都忘记了,这位怎么又突然问起,有点傻眼。看看关姑姑,天天跟女儿在一块的人是她,估计他们会谈吧?
“姑娘有些困惑,觉得太太似乎有些不怎么进取!”关姑姑想想缓缓的说道。
“你觉得什么是进取?”艾若怔怔的看着女儿,有点茫然。
“节流重要,开源同样重要,人口越来越多,花钱的地方也多,我一个人,二三十个下人,不要钱啊!”贾瑗几乎吼着艾若了。
“就你才二、三十个啊,你看你哥,哪有,小厮都才两个,奶娘也遣了,丫头大小各两个,做杂事的,因为没分院子,也不算是他的人。你爹说了,女儿在贵养,所以你当然不同!”艾若抿着嘴,这什么孩子,自已挑最好的给她,她还说自已浪费,她觉得手好痒。
“将来呢,还有妹妹呢?”
“你想那么多做什么?关你什么事?老娘不会饿着你,成不成?”艾若对吼着。
“节流不成的。”贾瑗强调。
艾若捧着女儿还婴儿肥的小脸,捏成一团,打,心疼,不打,她手疼,于是改捏成一个小包子,满足一下恶趣味好了。
“娘!”贾瑗好像只有这个时候,才会叫娘,使劲的争扎着。
“笨家伙!不是开源不成,而是你得换角度。”艾若心情愉快了,放开女儿,轻拍了她的脑门一下,想想认真的看着她,“你还不认字,所以账本你也看不明白,你瑚大哥,看到了节流,却不知,其实也是开源。之前的庄子,铺子收益其实应该做对比的。娘整合了庄子的人,然后把庄子的出产、收成,都有做规划,至少府里鸡子,肉禽都有供应,这些就不用去买了,看似节流,其实也是开源。不要小看这些,拿出去卖,我再买,中间让人赚去了钱,我反倒多费了。吃不了的,让蛋孵化成鸡,卖鸡比卖蛋赚得多。反正庄里陈米也多,卖不出价钱。还有肉鸡,也可以用来喂山里圈养的那些野兽;长成了,毛皮咱们不卖,用来送礼、自已穿,是不是又省了一大笔开消?最重要的是,这些都是我们书香门弟,可以做的事。不会遭人诟病,说你爹假道学,以势压人,或者与民争利。士农工商,商排末等。明白吗?”
贾瑗静静的听着,好半天,侧头看着艾若,“所以你不是不赚钱,而是尽量不花钱。”
“我只是不浪费。”艾若瞪了女儿一眼,明明自已能做的,为什么要出去花钱买?又不是买得特别好看。当然,主要是,这个合理又合法。就像她说的,原本她还想着用自已圈想的野兽们赚钱,后来她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得不偿失。
皮草在此时的贵妇圈里是很珍贵的,特色是颜色好的,而且皮毛好的,都是可以传家的。她养了,拿出去卖,不是着人眼吗?生怕人家不来抢啊?
代善死了,而贾政他们其实根本就没有自保之力,越有越会着人恨,死得越快。所以刚来时,她的雄心壮志早就被磨平了,一心一意,安安稳稳的过自已的小日子最好。毛皮请师傅制好了,小心收藏着,过年过节,亲友生日时,当成礼物,省了开消不说,人家接受也开心。况且这些市面上又不是没有,她送也不扎人眼。
野味能给家人改善伙食,吃不了的,制了、晒了,也能当成礼物送人,这个平时就能用来跟友人,跟亲戚们搞好关系,也不费什么,但是,又省了一笔交际费了。
就算有心人想起,他们家怎么有那么多时,她也能说,自已家的庄子有些山林,鼓励庄户按季打猎,这个也说得过去。谁家没点山林,只是没用心打理,其实又不是很困难的事。总而言之,她是不想着人嫉恨罢了。
是,明面上,她是没赚到钱,可是她省了钱,而且是省了大钱。不花就是赚,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她只是充分的利用了现有的资源罢了,就算有人着了眼,可是只要看看就知道,她真的没做什么,她只是用心的在打理她的家罢了。一个会管家的娘子,总不会给贾政再招什么祸事吧?到时,人家只会羡慕嫉妒恨,贾政娶了一位贤妻罢了。
艾若得意的对女儿显摆着,贾瑗本来听得很认真的,看到老娘又不着调了,恶寒了一把之后,拍拍她,意思是,够了,然后跳着离开了。


171 宅斗

艾若看女儿离开,脸马上垮了下来。刚刚,贾瑗认真的思索的样子,就好像她真的能想得明白。好吧,艾若不得不承认,也许她真的能想得明白,自已真的造了什么孽啊?为什么生了这么一个妖孽?努力想着自已女儿当年什么样,生生的想不起来了,重重的垂下头,果然自已不是好母亲,所以就算现在她努力了,却还是不是好母亲。
不过想想艾若又振奋了一下精神,要知道,红楼里,元春就不是省油的灯,想想看,省亲回到家,看看火树银花的,马上就皱眉,说奢靡过了;考问宝玉的学问,是她深知,家族传承的重要性;看看她对贾政说的,你们把我送到那见不得人的地方……心里多有数啊!书中的她无子却受封贵妃,这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
至于说,什么阴谋论之类的,艾若老公早就批驳过了。哪朝哪代,皇帝谁是省油的灯?他从不觉得一个秦可卿,能为元春换到贵妃的名号。所以不要用平民的智商,来揣测天下归一的帝王。
如果说是为了让元春晋位,来安抚勋贵派,他都觉得比那个来得靠谱。毕竟元春出身勋贵派,但家族又无人,既能安抚那派元老之心,皇权又不受限制,多么好的棋子。真不用想太多!
当然,中间元春也得够聪明才行,勋贵之家,像元春这样的女孩不在少数,为什么元春跑出来了,其它人没跑出来?大家起点相同。到是那地方,比的就是智商了。所以元春的智商,不用说,绝对是杠杠的。
想到这儿。艾若又长叹了一声,果然,虽然此时已经没有元春了。但贾瑗的智商却不缺了,自已还是老实的认命把这位接着吧!谁让这位就是那命呢!不过再聪慧,她也不会让自己的瑗儿走元春的路,跟那么些女人抢男人,有病吧!
“太太原该开心才是,姑娘多么的聪慧,说句不中听的。只怕比其它人强些。”周瑞家的看艾若这死样,忙笑着安慰起来。顺手递了一个手炉给她。当然了,她说的‘其它人’不过是暗指瑚哥儿罢了,不过,现在都在一起。周瑞家的不好明说。
“让人小心嘴巴,一碗米养个恩人,一斗米可是会养个仇人的。”艾若接过暖炉,江南可没有炕,冬天室内只能生炭炉,湿冷湿冷的,艾若现在开始怀念京城的热炕了。现在大家虽然也叫大大的罗汉床为坑,好与孩子们坐一块玩,但是罗汉床是不会生热的。艾若怕冷,现在睡觉都喜欢抱着贾琏了,跟个小火球似的。看看边上小胖子呼呼的睡着午觉,暗暗地制止了周瑞家的。
她知道周瑞家的现在很看不上,跟着贾瑚身边的那些张氏的老人了。也是,为了让张家放心。她没动过张氏的人,由着他们当成保皇党一般,守护着贾瑚。不过现在似乎,他们越来越不像话了。
原由,艾若懒得去想,不过,多少,她也能猜出一点。不过是,现在贾瑚过来守孝,离着张家远了,张家的这些下人们,觉得没有张家的庇护,于是有点着急了。当然,面上是说,怕瑚哥儿被二太太拢了去,忘记大太太了。不过这都是屁话,不过是怕贾瑚听自已的,不听他们的,最后失了体面罢了。
她一直对贾瑚有感情,贾瑚这个原著中本该不在的孩子,生生的被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现在又是由着自已带着,说没感情那绝对的假话,可是问题也在这儿了。她对贾瑚有感情,但真不如从小养在身边的贾琏,贾琏在艾若看来,除了不是她生的,几乎都跟她长一块了,贾琏是除了贾瑗之外,艾若最真心疼爱的孩子,几乎当成自已的,真比贾珠还真。
所以十指还有长短,贾瑗是艾若亲生的,贾琏小呆是艾若亲手养的,贾珠名义上还是艾若亲生的,只有贾瑚是最远的,贾瑚在这个家里的地位,其实也是有点尴尬的。
所以艾若一直和贾政说,要把贾瑚当成大人来教养,他是未来的家主,他是大哥,他要做表率,其实就是艾若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对贾瑚是对的。
她不想因为生疏而让孩子伤心,于是直接把他架起来,相当于洗脑,不是二婶不想亲近你,而是,你是未来的家主,你该有家主的范,二婶太亲近你,是害了你。
贾瑚也不傻,不过因为艾若一直他还不错,而他对生母还是有很深记忆的,所以倒也不觉得什么,反而对二叔、二婶把他当成长子看,很是受用,反而更加亲近他们。这自然让张氏的人马大为紧张了。于是自然会有些小动作出来。借着贾政说,你是未来的家主,你要给弟妹们做出表率,就有了反应。
不过张氏手下人,还是不够聪明,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审时度势,这些人完全没有搞清状况,就张狂起来了。说什么,“这儿本就是大爷的宅子,原本二老爷,二太太是借住的,替着大爷管着家,不过大爷还小,大爷原该拿出些主子的范来……”
传到周瑞家的耳朵里,她也是老辣的人,让自已手下的闭紧嘴,不可乱传,但回头还是报到了艾若这儿来了。这些事是苗头,不能任其发展,弄到后来,就成二房鸠占鹊巢,图谋不轨。
艾若能说什么?只能无语问苍天了。她真的没想到会成这样。回来守孝,贾敬安排的就是她和贾政住主屋,贾母住在西苑,孩子们各有自己的院落。当时忙乱得很,她可没工夫多想。等都安定了,贾瑚是有自己一班人马的,他自然要有自己的院子,贾珠还小,人手不足,让贾珠搬到主院里,跟他们一块住。贾瑗在相邻的院子里,谁让贾瑗的人手也多。
所以艾若还是经验不足,她和贾政都忽略了一件事,这里是老宅,官方名义上是属于贾赦的,她们回来守孝,其实基本上,这里跟荣府一样,他们住在了属于荣禧堂的地方。
这也是张家人不满意的地方,二老爷夫妇带着哥儿住在正堂里,让大爷住偏院,摆明了就是欺侮大爷,是造成了今天的结果。问题是,现在让她搬,她反而不能搬了,你说我就搬,我贱不贱啊?是不是说我心虚了?现在那些人让贾瑚摆出主子谱来,莫不是说,我还成了下人不成?
说不气,那也是骗人的,艾若心里也怨,表面上,她是把贾瑚当成大人看,可是,贾赦还没死呢,这些人在想什么呢?贾赦才是正经的家主好不!真的再娶一名门闺秀,贾瑚这嫡长子,说实话,将来若没有张氏的私房,在家里弄不好就只能留下一个空壳出来,跟史家大爷一般无二,张狂个屁啊!而张氏的私房当初可是写了东西的,说明那些私房的收益是归艾若的。当是给艾若的代管费。所以艾若在贾瑚成年之前,把这些占为已有,真一点也不困难,所以她真的觉得张氏家的那些人不聪明了。一点也不懂,什么叫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
再说了,这是贾家,是贾政和艾若当家的贾家,就算老宅子是属于贾赦的,可是贾政夫妇可是在替贾赦守孝,他们住在这儿,并不是寄人篱下,而是正当名份的,从头到尾,贾赦可都是欠了他们二房的,二房可从来没有一点对不起他们长房,就算贾赦在这儿,若敢对艾若说一个不字,艾若能把他大嘴巴的扇死。
可是问题是,不是贾赦在这儿,这些人都是张氏留下的,弄不好,她是吃了亏,还得落埋怨,将来说不准,贾瑚还得觉得她现在不过是面子情,等铲除了异己,他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跟贾政抱怨,贾政也无奈,拿周公做比喻,说这种事,史有明载,能怎么办?不过是尽了本份,把孩子好好养大,然后分开,各过各的。
艾若还气了,冷笑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