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若的红楼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艾若的红楼生活-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公爷莫急,东翁也是,父母在,分家不过是怕将来兄弟为点子小利而生分了。如今大局已定,东翁在老公爷面前尽孝,也是为人子女的本份,大老爷万不会为这点事,而介怀的,反要感激东翁夫妇的孝悌之心。”路不群又不能装路人了,只好打了一个圆场,但其实他也啥也没说。当然也是啥都说了,分家是为了怕将来老太爷不在了,兄弟为分家扯皮,但现在父母还在,你们分家不分宅,正是兄弟孝悌的典范,大爷夫妇怎么着也不会为几口份例而急眼的。

代善听这话觉得很妥帖,心理舒坦多了,但看贾政还在摇头,气到了,“怎么,这么不想回来?不孝子,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


106父与子

收费章节(12点)

106父与子

“儿子万不敢这么想,不过……”贾政慌忙起身跪下,这已经上升到孝与不孝的问题上,他敢不跪吗?现在他总算知道,为啥老婆不说了,这话,她敢说,就等着休书了。

“不过什么?”代善火气不减,有一回来就挑事的吗?代善不怪儿子,他怪媳妇,此时他已经认定了,一定是媳妇背后跟儿子吹了枕头风,于是儿子才来跟自己闹腾的。

“儿子一家人口虽不多,但是儿子与路先生一般午饭在书房吃,而珠儿,瑚儿在路先生家吃。瑗儿还小,吃不了几口,昨儿晚上,份例摆了一桌子,实在奢侈。儿子苦读圣贤之书,深知一茶一饭来之不易,儿子让王氏减份例,王氏也无可奈何,府里就是这个规矩,若不遵从,让大哥大嫂如何自处?儿子也不愿珠儿从小长在富贵之家,不知人间疾苦,万般无奈。敢请老太爷做主,允儿子在西院设一小厨房,份例我们遵从府里的规矩,但可否自行处置饮食?”贾政拱手苦着脸言道。

“你们家怎么吃饭?”代善一怔,儿子合着是觉得家里太奢侈了?可是儿子才分出去一年多,之前二十几年不觉得奢侈,现在回来了,觉得奢侈了,他媳妇怎么虐待他了。

“儿子在家,都是四菜一汤,简单即可。”贾政说得理直气壮,自豪感油然而升,自己多么节俭啊!自己多么符合圣人之言啊!

“四菜一汤?一家人吃?”代善也生在富贵窝里,他就没吃过四菜一汤,听着他都觉得难受。像看怪物一样看着老2,吃四菜一汤,还一家人一块吃,你真是我儿子吗?你也配叫国公府的二公子?

“是!”贾政很得意,自己很能吃苦的。

“没得这般小器。”代善怒啊,自己儿子出去一年,怎么就成这样了?转向路不群,“你家也四菜一汤?”

“小人家里还有个好吃的孩子,倒还不至于四菜一汤,不过相对府上的饮食,倒节俭些。”路不群干笑了一下。

他是吃过贾政的四菜一汤的,那四菜一汤,跟自己家的饮食,基本上是有本质的区别的。他其实已经明白了,贾政哪是怕奢侈啊,人家是觉得府里的饮食不合口味了,又不能置疑老爹老**口味,只能找由头了。不过,此时他还真不能站在贾政的对立面上去,只能含糊的说道。

“你看,路先生家都不至于四菜一汤,你媳妇……”代善忙对贾政发火。在他看来,路不群一介布衣,都没四菜一汤,你出身贵族,你好意思说你在家里吃四菜一汤,说出去被人笑死,你敢说,他还不好意思听呢!传出去,没得丢脸。

“儿子夫妇不过是来侍奉父母,照管俗事。将来,珠儿还是二房的长子,要担起二房重担,儿子可不敢把他教坏了,将来儿子可没有这么大的家业传给他。”贾政也恼了,直接说道。这可不是艾若说的,不过贾政此时被逼急了,冲口而出。

代善一滞,沉下脸来。贾政的话,倒是打在了他的心坎上。他分家,他让老大改门庭,其实就是知道两个儿子都是实诚人,他们没有本事弄银子的,能守诚他就谢天谢地了。

现在府里的规矩都是老辈传下来的,自己今天的排场可以持续,但是儿子们,孙子们能不能持续下去吗?老2一家很清醒,他们分出去了,他们手中的银子不多,他们要节俭,他们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还觉得这是国公门第,他们可以这么奢侈下去。所以做父母的身体力行,让孩子们知道家道艰难,不可以生于安乐之中。从小吃点苦,长大也,也不见得是坏事不是。

“你想如何?”老爷子压住气,抿嘴看着儿子。

“刚儿子说了,把份例送到西院小厨房,由儿子府里的人,自己操持。既不会让大哥大嫂为难,也不至于让孩子们觉得富贵理所当然。”贾政想来想去,还是说不出银子二字,于是换了一个概念,你把要给我们吃的菜,生的送到我们小厨房来,至于怎么做,我们自己看着办,反正都在里面。

代善想想,觉得头疼得很,他一大男人,一辈子也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想到临了,还得管内宅的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怎么能不头疼。

“你一个大男人,管这些,你书读到何处去了?”再怒道。

“圣人也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儿子若连家都管不好,如何敢为民请命?如何以身作则,教养子女?儿子万不敢让子女毁于妇人之手的。”贾政说得正气凛然。

当然说完了,代善一碗茶泼他身上了,拿了鸡毛掸子狠抽了他几下,贾政只能挨着,谁让他又说中了老爷子的心思,觉得子女毁于妇人之手,若不是自己醒得快,儿子女儿全完了。现在被儿子一说,不恼就怪了,当然要打的。

当然了,贾政的打没白挨,老太爷晚上就宣布,各处设小厨房,份例不减,但各家单做,超出的自己补贴,没说节余怎么着。不过大家除了贾政一家,谁也没想过节余的问题。

贾赦无所谓,他不管家,给啥吃饭,所以分不分的,他根本没概念;张氏听了报告也一笑置之,贾赦回来吃得少,自己本就单做。送来了也是浪费了,现在分到各处,其实还便宜些;贾母愣了愣,但也没反对,她想到的是,自己有自己的小厨房,就能配上人手,反而自己能有自己的体系了,反倒能有点权利了。

于是老爷子的新政得到了各方的赞同,让老爷子都气愤了,合着除了自己,大家都不想一块吃。让老爷子都有些心灰意冷的感觉了。份例菜,虽然全家不在一块吃,可是吃一样的,感觉上,大家还是在一块,有一家人的体统。这么一分灶,实际也就是各自为政,他备感失落。

有了老爷子话,艾若也不会真的分份例菜了,而是直接换成银子,分到各房手中,自己爱买什么买什么,大家便宜。贾母更高兴了,分了银子,她就能置自己的采买,自己的体系,她终于有了和媳妇叫板的资源了,于是皆大欢喜。谁也没去体会,老爷子此时的心境。

贾政也终于回到以前的舒心日子上来,表示满意了。当然,有一天,老爷子突发奇想,到贾政书房和他们一块吃四菜一汤时,瞬间愤怒了。这叫节俭?菜碗是少了,可是每一道菜,哪样不是往精了,细了做?这四菜一汤,绝不会比他自己的八个碗来得便宜吧?

贾政忙说道,“老太爷息怒,二太太自然不敢简漫了路先生。况且,儿子晚上一家也就四菜一汤,就算再精致,也比儿子夫妇加两个孩子二十个碗来得便宜得多。”

“二十个碗?”代善先不想,路先生好歹也是客席,饭菜精致些,也是理所当然的。他想的是,老2一家,一个晚饭要上二十个碗?有这么惊悚吗?他自己从来就是自己吃,也就家宴时,大家一块,那是整治的席面,不算份例,他真的不知道,一家人的份例菜摆一块是多少。

“正是。儿子夫妇各六个碗,珠儿、瑗儿虽小,也是小主子,各四个碗。摆一块,可不就是二十个碗。吃不了,也都糟蹋了。儿子回头让二太太把家里的账册算算,给老太爷过目,实在奢侈。”贾政痛心疾首,艾若给他算过账的,把他们四口的份例银子领回来,就算是这么单做,其实省了也近一半,这让贾政都替贾赦心疼了,这算什么事啊!真当他是冤大头啊!

代善不用看账册也知道,自己八个碗,每碗的份量当然不会太多,但决不是一筷子就挟完了,不然看着也不顺眼不是。但想想平日,自己剩下多少。有时,心情不好,吃不下,常常就是整个的撤了。自己都吃不了,更不要说贾珠和贾瑗了。想想,一家四口,对着二十个碗,他们不心疼才怪,就算不花自己的钱,也得心疼的。

但代善是谁啊,马上想到,自己年轻时也很少跟史氏一块吃过饭。就算一块,也会提前通知,史氏也会特意做几个合自己心意的菜,摆上桌,菜也并不会很多,也是六个碗,不过想想,那是他们先把菜整合了,不会一口气,摆十二个碗给他们。所以说,一气摆二十个碗,还是王氏做的手脚,让贾政这个二货上当,让他跟自己发脾气,然后达到分灶的目的。不然,她是管家的,她让厨房只做四菜一汤,厨房敢不听吗?

他也不给贾政留面子,冷冷的一说,贾政倒也坦然,主要是他和艾若之间的信任在那摆着,还真不是代善挑唆能成功的。忙说道。

“看老太爷说的,二太太只是替大嫂子管家,这些都是府里当初的老规矩,大嫂都不敢改,二太太也就更不敢改了。若我们一房让人做四菜一汤,置老太太,大嫂与何地?”贾政忙说道。

这是艾若强调的,她不想改变荣府的老规矩,因为改了,就是大逆不道。她自己这么吃,就是踩着婆婆,大嫂,成就自己节俭的名声。所以她一定不能改,也不敢改。就算现在,他们也没说改规矩,只是分灶了,各房自己按自己喜好吃,喜欢四菜一汤,还是八菜一汤,都是自己的,与府里无关,更与规矩无关!


107贾政的节操

代善气结,拂袖而去,跟这位没话可说了。边上路不群却笑了,觉得这对父子还真是有趣,想想,倒是有些思念自己的父母了,父母早逝,自己此时想听人教训都没有了,竟有些黯然。

“先生觉得存周不妥?”贾政忙抱拳请教。

“非也,不过是不群也想到父母,一时感伤罢了。”路不群笑着摆摆手,摇摇头,想想还是言道,“父母在,有些事,得过且过吧!”

贾政也惭愧起来,想想也是,不就是饭菜的问题吗?至于跟父亲这么闹腾吗?他孝子的心又起来了,晚上,亲自去了父亲那儿,陪父亲一块吃他的八个碗。

两个人吃,八个碗竟然还没吃完,贾政看着心疼,咬牙添了一碗饭,奋力又吃了一些,而且只吃菜少的,尽量不动菜多的,扫了四个碗,拍拍肚子。对边上人说,“这几个碗老太爷没怎么动,你们分吃了吧,莫糟蹋了。”

代善看儿子这样,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但也释然了,至少儿子也知道世道艰难了,他相信,将来,就算自己不在了,老2一家靠着分给他们的财产,也能过得很好。想到这儿,倒安心起来。老2家的虽然不很贤惠,但务实这点,倒是比史氏、张氏强些。

分灶风波也就真的就此了结了,荣府又恢复了平静。艾若也渐渐的掌握了荣府。还是那话,她虽然掌握全府,可上头有人,她还是不敢改,只能微调。比如荣府是有家规的,把家规印出来,一条条,让人背熟了,你们有事别问我,问家规。

大家子,谁家没家规。不过是下人们,凭着自己在主子面前的脸面,而主子又自诩宽仁,于是规矩也就成了废纸了。艾若现在觉得自己没带一个人过来是正确的选择了,因为她不用拿自己人开刀,我用的全是你们府里的人,用的也是你们府里的规矩,我又没有挟私报复,一桩一件,都是有例可查的,你们还真拿我一点办法也没有。

求情的自然也就免不了,不过,此时求谁?贾家下人都比猴还精,自然知道,除了老太太院里自成一体外,外头的事,最好别去烦老太太。因为二太太一定不会给老太太的面子,想想赖嬷嬷一家怎么走的,前鉴不远啊。求大太太?大太太早就闭门了,她屋里都是她的心腹之人,根本不会参合外头的事,自然不会给二太太添麻烦,她会帮着求情才怪。求老太爷,没一个人有这个胆子,于是大家无奈的发现,这府里竟然真的是二太太的天下,没人能拿她有办法了。老老实实的按着规矩来,再不敢乱了。

不过这也不能让艾若满意,就是贾家的下人,没几个识字,让他们背家规还得找个人,念给他们听,然后背得费老劲了,她可不想天天陷在这府里,整日的不得闲。而且她也看出来了,贾府里的是非,其实也都是因为人多口杂,太闲了,于是晚上实在无聊了,斗牌、喝酒、吵架、惹事生非。她又没权利赶人走,因为大家的规矩,体统在这儿摆着,她能怎么办?没办法,那就学习吧!

于是把医院定期的业务培训,转移到了贾府中来。此时代儒的儿子还没死,正被逼着苦读呢。艾若想想,让人请代儒的妻子过来,反正好话说了一箩筐,中心思想就是,能不能让他抽空过来教下人认点字。

代儒太太人称六太太,虽然也是小门户里出身,可是人家也觉得自己是长辈,家里也是读书人,还觉得艾若欺侮他们家穷,狠啐了艾若一口。拂袖而去。

这让艾若真是哭笑不得了。她原是好意,想着拉那位一把,天天被代儒逼着,将来真的逼死了,算谁的。结果这位还不领情,回来告诉贾政,气得直嚷嚷。

“我不过是想着找点事让他分分心,让他别天天被六叔逼得没处躲、没处藏,况且能赚点钱,还能一边教人,一边自己读了书,何乐而不为,你说,是不是?”艾若指着贾政吼着。

贾政抱着女儿,觉得自己好可怜,贾瑗直接捂着耳朵,表明自己觉得好吵。

“娘,我要认字,我就去教。”贾珠会讨巧,马上献媚。

“去,你现在还不认字呢!”艾若气啊,吼着。

“太太也是,六老太太不乐意,其它人总有乐意的,您生气也是白气,回头让我们当家的去打听一下,跟您说的,三条腿的蛤蟆没有,两条腿的人,满街都是。”周瑞家的赶紧灭火,递上杯温茶,让艾若消消火。

“胡说八道,六老爷是读书人,好歹也是主子,怎么能给奴才做先生,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