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若的红楼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艾若的红楼生活-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服的睡去。

张氏还在二房呢,怎么说,她也得等到大夫来,谁让她是管家的奶奶呢。大夫不来说二奶奶没事,她就不能离开,不然就是她没尽到心,弄到后来,说不准就成了全家都欺侮了王氏。

张氏此时心里真真的悔死了,觉得是被婆婆害惨了。她不知道,白天王氏那出,已经很着人眼了吗?只怕外头已经在传贾家有个恶婆婆,不许当娘的见孩子。现在倒好,白天洗完三,晚上让产妇当院罚跪。贾家没规矩的恶名啊,一次就交待在这儿了。

张氏觉得真的欲哭无泪了,婆婆、弟妇如何,她真不想管,可是贾赦将来还要做官,她的瑚儿还要进学,还要成亲……张氏想想,都有种万念俱灰之感了。

心再灰,总得劝两句,不然不是白来了吗?结果还没想好怎么劝二奶奶,结果荣禧堂派人送来了贾珠。

张氏此时真想去劈开史氏的脑子,看看里面装的什么了。之前挑着老二逼着媳妇在月子里去赔罪,本身就是大错了。现在半夜送孩子,生怕人家不知道你们婆媳,其实就是为了孩子在争?

外头才不会说儿媳不孝,只会说婆婆不慈,想用以退为进这招,逼着媳妇乖乖的,自己再把孩子给她再送回去。估计史氏也是这么想的,她真的当别人都是傻的?王氏敢这么闹腾,怎么再会把珠儿送回去?愚蠢!

不过史氏是婆婆,她当媳妇的还真的不能说啥,只能忍着,心里倒真的越发的看不上贾母了。自己虽说不让人出去乱传,但这个止得住吗?特别是太太那屋的丫头、婆子,能是自己能管得了的?

不过已经发生了,她也只能认了,谁让她已经嫁入贾家了呢?短暂的痛苦之后,张氏振作精神,忙吩咐人去收拾屋子,一边让人去库房拿要用的东西。她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力把自己从这件事里撇清,不能沾上他们双方任何一边。

边忙,脑子也没停了乱转。刚刚在荣禧堂,看王氏抱着孩子哭成那样,结果老二在边上却还说她忤逆的话。张氏当时听到了,真恨不得给老二两巴掌。她再不喜欢弟妹,此时却也觉得,贾政不是东西。把老婆逼成这样,算什么男人。

可是回过头来一想,老二两口子,平日里最爱做的就是装孝顺,踩着他们往上爬。这些年,没少把他们夫妇往死角上逼。怎么这回,夫妇反目,也跟婆婆对上了?这不是她平日的风格啊?

当初她把孩子放到太太那儿,讨了太太的欢喜,着了老爷的眼,弄得老爷子看他们大爷,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

张氏真没少在背后骂王氏心狠,这么点孩子都舍得出来。顺便鄙视一下他们。他们是二房,老爷子一死,就得分家,出府另过。这么巴结太太,难不成就想多分点家产?

可真的分家,也有朝庭律法在的。次子就是次子,分家有规矩,不是婆婆想分多少就分多少的。最多分分婆婆的私房,可是婆婆的私房那么好拿出来?老二家的真的太不了解婆婆了。所以张氏还真的没想透王氏在做什么,不知道巴结大嫂,其实反而能为将来谋更大的利益?

这么一闹腾,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费了,王氏不是那种真的为了孩子,能不顾一切的主啊?之前她还觉得王氏目光短浅,也不是很瞧得起她,现在看看又有点看不清了。难不成有什么别的想法?此时张氏真的满脑门的官司了。

她哪能想到,自已寿数不长。而贾母特意给贾赦找了个低门小户的继妻回来。然后,老公、孩子全给往废了养。二房鸠占鹊巢,把大房逼得连站的地方都没了呢?只能说,一个有脑子的人,永远无法去想像没脑子人能做的事。张氏所认定的朝庭法度,在贾母、王家姑侄心里,屁也不是。

贾赦请回了府里常看的太医,艾若对这家的脑子已经不抱希望了。请太医?生怕别人不知道府里发生的事吗?太医就算不说,太医身边的小厮难不成不会说?

不知道下人有下人们的渠道,她在医院深有体会,消息最灵通的不是他们这些大夫,而是那些护士们。什么科有了新闻,第一时间就全院传开了。弄得她以前没事就爱跟护士们一块吃饭,听听八卦,人生都变得有追求了。

到了古代一样,别看没网络、电视、报纸,可是人家的八卦事业一点也不萧条。君不见,荣国府的事,冷子兴能跑到江南去告诉贾雨村?换个角度,冷子兴能告诉贾雨村,也能告诉别人,他就一个话痨。所以算了,艾若现在觉得明天,王氏的娘家妈,厉害的王老太就得来看她了。


8 贾琏来了

8贾琏来了

艾若对自己和元春仔细得很,当然不会让自已和孩子出一点事。但太医当然也不会白混,怎么说本尊的身子也是刚生了孩子,出去吹了风,必要的要开一些驱风宁神的药的。反正可吃可不吃,吃了没坏处,不吃也没关系。

艾若虽说是西医,可是在肯尼亚,药品不能及时补充其实是常态的。他们也得跟当地的巫医一块想办法,有时也会找些草药的知识。所以每次回国,她也会找些中医药的书带过去,这样就算没药时,她也能找到替代的方案。

看王太医的药方,她其实看不太懂的,她虽然认识一些草药,但是肯尼亚有的,不代表中国也有。她当时真的只是当药典在用,并没有深入的学习。现在想想,为了自己和孩子们,她似乎也得学学中医了。

好吧,她又找到穿越之后第二个生活目标了。她要加强业务水平,争取走向中西医结合之路了。

“别费神了,我让人去抓药,你好好歇着。”张氏看艾若看药方,一脸的茫然,拍了她一下,拿过药方递给了边上的小丫头。王家对女儿的教养,也不过是认得两个字罢了。拿着药方,真当她认识啊?张氏真的很累了,真的想快点把这事结束,好回去歇着。

小丫头跑到院里,把药方递给了还站在跨院外的贾赦手上,由他派小厮去抓药。谁让这里是二房,贾赦一个大伯子还真不好进弟媳妇的院落,只能在院外等着。

艾若看看张氏,虽说也知道,她来守着自己不过是面子情,尽当嫂子的义务罢了,但她对张氏还真的没什么恶感。主要是书里对张氏真的没提两句,而王氏的记忆里,张氏其实也不多,最多就是对她能管家,表达出无比的忌妒罢了。

而王氏最恨的却不是张氏,反倒是贾敏。贾敏看不上王氏,当初做姑娘时,一块受邀出去做客。他们同属金陵四大家,结果贾敏却偏偏一点脸面也不给她。成了姑嫂,更加看不上了。没一点该对嫂子的尊重,还没事挑着贾政回来跟她吵架。所以现在看了王氏的记忆,艾若真的理解,后来黛玉来了荣国府,王氏对黛玉能克制住,也算她修养不错了。

艾若看看张氏的脸色,她也是大夫好不,直接拉她坐下,转头对太医说道,“王太医,你给我大嫂看看吧,她脸色很差。”

“弟妹。”张氏没想到艾若会这么做,说不守规矩其实也说不上,只是……她就觉得有点别扭。

“嫂子也忙了一天了,身子都不白给,正好一块麻烦太医了。”艾若把张氏的手拉起递给了太医,当惯大夫的人,还真做不到见死不救。

当然,艾若也觉得有点奇怪。她其实一直以为元春是比贾莲小的,她是记得书里王熙凤有叫元春为大妹妹。但现在,张氏竟然还没怀贾琏,这是不是哪出了什么错?

但转念一想也是,自己都能穿到书里来,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只能说,这只是一个幻像,用不着太认真?

细想想,如果真的张氏跟书里一样,早早的死了,史氏把那个无能的邢氏娶回来,自己还不是接着倒霉?还是把有用的人,留在有用的岗位上吧!

虽说才一天,凭着艾若的观察,张氏其实是瞧不起史老太的。也对,几代的清贵人家,怎么可能瞧得上暴发户的几大家族。单单那份底蕴,就是所谓几大家族不能比的。

不过也是说是什么‘金陵四大家族’,前面可是加了‘金陵’二字的,又不是真的什么朝四大家族。就是说,在南京这个地方,他们四家算是不错的,于是金陵的人对这几家高看一眼。

而旧时,同乡是很重要的资源。在官场上,就讲究一个同乡、同年什么的。说到底也就是相互的利用。说到底,金陵四大家,也就他们金陵承认,放到京里,若不是还有荣国府这个牌子,也能跟张家攀得上亲?

而史氏也瞧不上张氏。用贾母的话说,‘这满府上下,谁不生就一双富贵眼。’其实有什么奴才就有什么主子。就是因为主子生了一双富贵眼,于是养了那群刁奴。张家虽是清贵,但真没法跟王氏一样,陪上万贯家财。在贾母看来,自然看不上,处处显得清贵的大媳妇了。

正是婆媳不对盘,于是才会有王氏的生存空间。但若说一开始,贾母就打定主意让二房上位,其实艾若也不很相信。毕竟张氏是正经的清贵人家出来的,名媒正娶,又生了嫡长孙。若是现在老爷子死了,史氏根本就没法子越过张氏,让二房顶上。

一切只能说,是因为张氏死在了老爷子之前。贾母赶紧弄了小门小户的邢氏回来。不得贾赦的喜欢,管不了家,没人支持,等老爷子一死,可不是贾母说啥是啥了?

所以一切只能说是张氏死的不是时候,若是拖一下,拖到老爷子死后,大房搬进了荣禧堂。再让二房搬进去,就不可能。那时,贾母就算想给贾赦找个小门小户都不可能。要知道那时贾赦已经袭了爵,续弦怎么都不会太差的。

王氏怎么想已经不重要了,现在顶着这身子的,是自己。自己要做的就是怎么舒服怎么来,怎么安全的带大自己的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想清了这一层,艾若自然无比热情的希望,张氏长命百岁,顺便斗死史氏那个死老太婆才好。有了这个信仰,艾若能不把张氏推给太医吗?

太医也是好性子,看人妯娌这么好,人太医心里也觉得妥帖,笑呵呵赞了艾若一声,也劝了张氏一句。

张氏想想也就伸了手,正好她也正觉得有点不舒服,但上头有婆婆,自己没事请太医,也怕人说自己轻狂,就坡下驴,由太医诊治。

结果让艾若都吃了一惊,因为张氏怀孕了。贾琏同学终于要来了,艾若则看着帐子顶发呆,怎么就这么巧呢?

大嫂子这会怀孕,贾府只怕会很好玩了。自己做月子,大嫂子刚刚被太医说了,这胎只怕不太稳,要好好养着。以艾若来看,是女人都不会为了管家之权,而放弃自己的孩子。更何况,史氏本就不喜欢张氏,这回自然就能把管家权收回去。那谁来管?她自己管着?还是让贾敏管着?有意思!


9 验贾赦

9验贾赦

张氏回大房的路上,也费起思量来,之前贾瑚早产,她伤了身子,好几年都不开怀。为此史氏没少往她屋里塞人,也亏得贾赦对她还有感情,没让她没脸。不然,她早就被气死了。

今天看看婆婆和王氏,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史氏谁也不喜欢,她只喜欢她自己,管家之权算什么,她是嫡长媳,只要她活着,她就不怕史氏能越过她。而二房只怕现在更不讨史氏的喜欢。

当然最重要的是,她觉得现在这个孩子来得太及时了。婆婆和王氏闹成这样,她正愁着怎么把自己摘出来。正好怀孕了,关上门好好养着,谁还能说她什么不成?打定了主意,让贾赦去找老爷子,一是报喜,二是报忧,自己只怕动了胎气,怕是要太太受累了。现在太太心情这么坏……

贾赦又不是蠢,他也是生下来不久,就被祖母抱过去养的。于是小时候难免与父母之间有些隔阂。因为跟祖父母长大,长子嫡孙的,老人难免娇惯一些。于是他的性子很有些率性而为的意思,不像老二那么装。当然,他堂堂的嫡长子,他本就不用装,从小老太太就教过他,荣府的一切荣耀都是他的。

结果,老太爷,老太太不在了。父母就觉得他碍眼了,各种的不满意,最后归根于他是被老太太惯坏的。贾赦被老爹教训了几次,又说到老太太,贾赦自然不爱听的。顶了几句嘴,于是代善夫妇理所当然的,就觉得他不听话,顽劣不堪。

对比起来,老二就显得多么的听话。于是老二,小时候顽皮成什么样了,现在就没人提了。满府上下,全夸老二好,他不好。他也是有气的,你们看不上我,我就更让你们看不上,越发的乖张起来。

娶了张氏,他的心里总算有了一点安定下来了。觉得这世上,总算有个人是真的爱他的人了。他怎么会为了母亲跟老婆做对?

所以这些年,他的位置很正,老婆永远是对的。老婆一说,于是他马上明白,老婆是怕太太现在心情不好,若说动了胎气,太太只怕又有话说,还是去跟老爷子说说吧。总不能二房惹事,他们着罪吧?

不得不说,张氏这时机其实是选得很好的。代善正在想怎么就发生这事的,他其实已经叫了几个心腹之人,把来龙去脉弄清了。从白天时,王家对史氏的不满,到傍晚时,史氏、贾敏挑着老二去跟老二媳妇闹腾。

事情清楚了,代善本就是难得的明白人。不管王氏,基本上,代善对王氏也没什么印象,只是平日听史氏说寡言少语;听女儿说,是木讷无才,觉得配不上自己家的二哥。代善心里王氏也就是个少言无才之人。但应该是贤惠的,也就没有多关注。

他没想到,一个这样的人,竟然能想到这样的法子,反咬史氏一口?要么是真的木头,不会审时度势;要么就是扮猪吃老虎。无论哪一种,老爷子都不喜欢。

不过,一个媳妇,还是次子媳妇,生了孙子、孙女,她只要不再闹腾了,老爷子还能忍受。但想到史氏,老爷子有点不太淡定了。

综合这些,他不得不想,史氏想干什么了?又想自己是不是把后院的事,全交给史氏就不管,是不是错了。正纠结着,贾赦来了。

贾赦对为他选了好媳妇的老爹,目前还是比较尊重的,非常有条理的汇报起来。

“儿子请了脉息好的王太医,弟妹没事,就是受了点寒,又伤了神,好好静养就好。不可再受风寒、再伤神了。再就是跟老爷报喜,弟妹看张氏脸色不好,请太医为张氏也号了脉,大房又要添丁了。”老大没读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