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若的红楼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艾若的红楼生活- 第3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二婶还是帮了他,把他又带回了二叔家里,但是,童年的记忆成了他一块去除不了的疤。他后来除羡慕珠儿之外,还羡慕自己的亲弟弟,那个只知道吃和睡的小人儿,得到了二叔和二婶全部的爱。就好像他也是他们亲生的孩子一样。

祖父去世,他是长房长孙,他跟着二叔他们一块回了金陵,张嬷嬷对他说。这里就是荣府的老宅,这是曾祖发迹的地方,而这一切的荣耀都会属于他,他才是这府里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他知道。二叔二婶也这么说过,他们离开京城的荣府时,二婶有带着他在荣府里绕了一圈。告诉他,那里永远属于他们,是他们的家,所以二叔二婶就要回自己的家。他不明白张嬷嬷为什么这么说?

那时,他并不了解祖母对母亲做了什么,他听张嬷嬷的话,开始给祖母请安,他其实很期待着祖母能开始喜欢他,他没有母亲了,父亲也去了边关,现在祖父也死了,他真的觉得,自己的亲人越来越少了。而二叔他们是一家人,自己其实是外人。想到祖父在世时,他也是陪着祖父住在二叔家的后园的,那是他人生之中,与祖父亲近的时候,他才真的体会到祖父也是疼爱他的。

他是敏感的孩子,他觉得好像有什么不同了,但是他不知道哪不同了,他问张嬷嬷,张嬷嬷却告诉他,没事,没事,是小人作怪,没事。但他还是觉得不同了,他想问二婶,可是最终,他不知道为什么,看到二婶时,他又问不出来了。

二婶教他管家了,并且把自己母亲的嫁妆单子拿出来,告诉他,她在帮着代管,还有荣府的产业,现在他父亲不在家,他就是荣府的当家人,他该负起责任来,将来他还要顶门立户的。贾瑚很开心,他真的很开心,他被二婶重视着,他被当成一个顶门立户的男子汉了。他真的特别努力,他想让二婶看到他的努力,他也想让二婶知道,他不会辜负这份信任的。

可当父亲回来,听到他参与管家,然后脸色变了变,又问了些别的问题,他乱了,他真的做错了什么吗?他惶恐着,但不敢再问,生怕父亲说出了让他害怕的答案,他就跟一个等待判决的犯人,面对着无尽的恐惧。

没人审判他,他只是跟父亲去了边关生活。而离开时,他又有些窃喜,因为二叔二婶又关注他了,二婶拉着他,来回的嘱咐着,就像眼里只有他。这让他又安心起来,原来,二婶还是疼自己的。他终于回到了父亲的身边,也知道了自己错在哪了。他忐忑了,二叔二婶以后讨厌他了怎么办?他慢慢的给二婶写信,二婶也回信,可是他的心境却没有放松,因为他自己都讨厌自己,二婶一定讨厌他了。他努力的跟父亲说的,他是荣府的继承人,他要成为未来的一家之主,他从二叔二婶那儿听过这样的话,如果说他真的成为那样的人,他们是不是就不会讨厌他了?他向着这个方向开始努力着,他要做最出色的。

在边关时,他的确是最出色的,是父亲骄傲的儿子,他真心的觉得自己应该可以成为那个不让二婶讨厌的瑚儿了吧?他带着妹妹回京,看到二婶看到自己那一脸的惊喜,再看到妹妹那愕然,他虽然有一丝的尴尬,但他其实是开心的,真是开心的。因为在二婶心里,自己比庶出的这个妹妹重要得多,显然二婶是欢迎自己的,却不欢迎这个妹妹。

但是他的欣喜却很快结束,珠儿回来了,原先父亲说的对于荣府那个监生的名额的事,毕竟珠儿也要进学,父亲觉得这些年,大房欠二房甚多,一个监生的名额如果二叔他们想要,他就不要提,他是有世袭的爵位的,他不需要这个名额。他听到这个时,他其实心里多少有点别扭的。当二叔毫无芥蒂的说到让他先补了监生,过两年再去参加考试,显然对二叔和珠儿来说,他们对这个名额没一丝一毫的在意,这让他又纠结了,原来在自己看来重要的东西,在他们看来,又是一纹不值的。

他住在了二叔家,看着他们一家其乐融融的,他再一次觉得自己是格格不入的。就连亲弟弟琏儿,看他的眼神都跟陌生人一样,他会软萌的在二婶身边撒娇,而二婶会郁闷的说,为什么你会晒得这么黑,这才是母亲对孩子该有的态度,二婶对琏儿的态度,才是这些年他所期盼着,可惜,这些年,只有在自己病得快死的那一次,二婶这么对过自己,然后,她就当自己是个大人了,默默的站在他的身边,就算他跌倒了,二婶也不会过来扶自己一把,她就那么安静的看着自己,让自己爬起来然后往前走。之前觉得严厉也是爱,可是看到她对珠儿,对琏儿,对刚刚出身的那个琛儿,这才是不同。

不过他对自己说,二婶对自己很好,二叔也很好,因为自己是长子,自己是荣府第三代的老大,他就该坚强起来。可是夜深人静时,他知道,他还是羡慕着二叔家的孩子,羡慕着能在二婶身边卖萌的琏儿。

他终于成亲了,一个美丽的女人成为了他的妻子,那是二婶求了瑞王妃才挑到的好人,无论是门第,相貌,还是人品,妻子都是万中选一的,父亲很感激,虽然他没能回来主持婚礼,但是他让二婶把荣府的产业全交给他,并且写信来告诉他,他是长子,父亲不会非要等着他死了,他才能继承这些,在父亲看来,荣府永远就是他这个长子的。

那时,他真的感受到了父亲的爱,他心里有了熨帖,这世上,除了妻子,还有父亲无私的疼爱着自己,把自己当成最重要的那个。他不想说,二婶主持分家时,他的心再一次被伤到了,原本以为二婶收取管理费是说着玩的,是为了让母亲安心,等自己接管时,她会还给自己。没想到,她是没收,可是她把她那一分,全给了琏儿,她直言琏儿是她带大的,她是偏心了,贾瑚虽然对她说,应该的,可是他的心疼了好几天。不是心疼那点钱,而是二婶承认了,她偏心了,她在他们中间,她更爱琏儿。

所以从那时起,在贾瑚看来,这世上,能无私爱自己的除了父亲,可能就是妻子了。

他有了儿子,他的家庭很平淡,却也很幸福,他和妻子还是常去看望着二叔二婶,他对自己说,没关系,就算他们对自己不公平,自己却是对他们公平的,自己不介意。他努力的做着一个好侄儿,可是他无奈的发现,二叔二婶对自己的关注却越来越少,他们还要养其它不管是亲生还不是亲生的一群孩子们,他无论怎么努力,在二叔二婶的心里,自己依然还是可有可无的。就算他有长子嫡孙,也改变了不了这个事实,他从来在二叔二婶心里,就不可能是最重要的那个。或者说,他从来就不是最重要的。


贾瑚 2

贾瑚对父亲非常之好,他没事就跟父亲写信,说说京里发生的事,谈谈自己的儿子,有时还谈谈自己的差事,父亲对他也好,他明白父亲是个不怎么会表达感情的人,他表达感情的方式,就是给钱。每年,父亲总有各种礼物,各种财物派人送到荣国府中,那是给他的,给他的嫡孙的,贾瑚在意的不是这点钱,这点东西,而是他充分享受着父亲的关爱,他注意到,父亲几乎都不跟琏儿写信,至于说那个妹妹,从来就不在贾瑚的记忆中。

一直到妹妹出嫁,父亲回来了,父亲这些年回京的次数屈指可数,就算是说回家述职,顺便送女儿出嫁,但是贾瑚心里还是不舒服的,因为他成亲,父亲没回来,而琏儿成亲,他也没去。他一点也没想到,贾琏成亲时,他自己也没去。而一个庶出的妹妹出嫁有什么可在意的,竟然特意赶回。本来贾瑚心情都不好,而妻子对妹妹的嫁妆表现了极大的不满,他当然知道,妹妹的嫁妆很丰厚,虽说不能跟之前的贾瑗比,但贾瑗是嫡女,更何况人家嫁的是郡王,人家父母双全,想为她办得丰厚一点,比得了吗?而贾莹的嫁妆可是父亲后来在边关攒的家当,他很了解父亲,在父亲的心里,只有三个孩子,所以自己,琏儿,莹儿才是他的孩子,他之前就已经把家当分了。现在给贾莹的,就应该是倾他目前之所有,所以这才让贾瑚更难受,原来父亲对他的每个孩子,都会倾其所有。

妻子终于惹怒了父亲,贾瑚没作声,不是他不帮妻子,而是他已经陷入了一种无法自拔的悲伤之中,显然这回父亲用了大心。他要风光的嫁掉妹妹,他特意叫回自己,不是想见自己,而只是为了给妹妹争点面子,她出嫁,哥哥们都回来了,父亲也回来了,于是一切都显得正式而隆重。正是这种正式和隆重,让贾瑚痛苦万分,让他根本都没注意到父亲的怒火。

以后的事。其实对贾瑚来说都不重要了,既然父亲要接回那个不贞的女人,要认那个便宜儿子,对他来说都无所谓,包括荣府换个人做当家人,其实他也觉得无所谓,他突然觉得生无可恋了。

父亲就因为一个女儿而轻易的就否定了自己,然后连封信都没给过自己,以后他和那个女人好好过吧。反正他从小就是一个爹不亲,娘不爱的小孩,反正从来就没人爱过他。

贾瑚几年后死在了任上,他算是个好官。虽说不苟言笑,对同僚也都冷冰冰的,但是对百姓,他还不错。认真的做事,同僚之中很多都是贾政的学生,他们看在贾政的面子上。于是也不跟他计较,然后相处一段时间,又觉得,这个人虽然刻板了一点,性子有些左,但是为人不坏,于是慢慢的,有了些口碑,不过这些口碑,贾瑚并不知道,他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后来连小唐氏也进不去了。小唐氏以为是因为当年的错,让他失去了父亲的宠爱,于是小唐氏一再的跟公婆写信,请求谅解,也跟贾琏、贾莹保持着往来,努力的修补关系,但这一切,对其它的贾家人有用,对贾瑚一点用也没有,他看到父亲和弟弟、妹妹的来信,礼物,都会木然的瞟一眼小唐氏,什么也不说,就回了书房,那些信和礼物,他碰都不碰。

小唐氏灰了心,所以在贾瑚突然吐血倒地,再也没醒过来时,小唐氏放声大哭,哭的不是贾瑚走了,而是贾瑚到底也没跟她说一句话。他就是没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对他来说,父亲,兄弟,妹妹,就连亲儿子,他都能视而不见,他到底怎么啦?为什么要留这么一个遗憾给她?

小唐氏扶灵回京,住回了荣府。贾赦没有回来,家里的爵位其实传到孙子辈就没有了,贾赦这些年在任上做得虽说不错,但是说到功劳还真的不足以支持一个爵位。毕竟是长孙,贾赦派人送回了一批财物,几次提笔,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最后是邢氏给艾若写了信,邢氏跟贾瑚一点也不熟,说实话,她都没看清他长什么样。最后一次在京城的荣府里,贾瑚闭门谢客,她上哪看人去。相对的,她和小唐氏更熟,她其实很喜欢小唐氏,小唐氏不知情,所以每周她都会去庄子里看她,认真的当她是婆婆,后来她也对贾珏很好,一直是小唐氏接着贾珏出去玩,见世面。现在贾瑚没了,就留下孤儿寡妇,守着那么若大的一个家,是难。他们现在其实也可以回去,可是回去了怎么办?回去了,小唐氏误以为他们想夺了家产怎么办?这一切都是问题。

对邢氏来说,现在儿子考上了探花,娶了媳妇,生了孙子,她真的觉得别无所求了,而贾赦这些年对她很好,她都不知道,原来日子可以这么好,她就想这么安安静静的过下去,守着贾赦,守着他们这一亩三分地,平静的生活下去。让她回去,她都不想回去。只能求助于艾若了。

信写完了,贾赦接过看了一眼,知道儿子死子,贾赦一下子就苍老了好几岁,信读完了,想想,在后面添了几个字,邢氏看了一眼,贾赦让艾若问问,若是小唐氏愿意的话,可以带着孩子到边关,这里很广阔,荣府第四代的当家人,不能是个心胸狭窄的人。

邢氏没说什么,等墨干了,轻轻的把信放到信封里,让人寄出,她坐到贾赦的边上,看着贾赦已经有些黑斑的手背,他真的老了。不过自己也老了,轻轻把那手握在自己的手心中,沉寂的陪着他看着夕阳。

“我是不是错了,当年我若是打骂他一顿,让他说了心理的话,也许他不会死?”贾赦开口了。

“我不知道,如果说,他连妻子都一句话都没留,想来,你就算打死他。他也不会说的吧?”邢氏想想小唐氏写来的信,半天才言道,她理解不了贾瑚,一个边妻子,儿子都不放在心上的人,还有什么是他放在心上的?

“他小时不这样,很乖,很听话。在边关时,很用功,周边的。没有不夸他的。读书没有珏儿聪明,当然,其实他也没有珏儿下的苦功,我那时,还是疼他的。我曾经以为他已经是我惟一的儿子了。你知道,琏儿跟我不亲,莹儿是女儿,要嫁出去的。珏儿其实更像是老二的儿子,处处以他二叔为楷模。惟有他是我亲自教养过的,我把他当成我的骄傲。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贾赦痛苦的说道。

邢氏也不知道,她真的不知道,她只能轻轻的搂着他。对他笑着,“弟妹说,孩子们都没用,真的有家了。有孩子了,就会各自飞走。能守在自己身边的,就是老伴。老爷。我陪你。”

贾赦老泪纵横,不是因为邢氏的话,而是他真的因为老年丧子而伤心难过。

小唐氏权横了很久,还是跟贾赦写了封信,拒绝了他的好意,儿子已经大了,他已经能分辨事非,她想让自己儿子不像贾瑚那样,对谁都无情,她希望他长在贾家宗族里,身边有很多的亲人,堂弟妹,表弟妹,他得知道,他姓贾,他不能当亲人于无物。

贾赦看了媳妇的信,长长的叹息了一声,想想对邢氏说道,“我想,我可能知道瑚儿怎么想的了?”

“怎么想的?”邢氏知道贾赦心情不好,只要贾赦在家,她都会陪着他,给他念念书,给他揉揉背,让他能忘记贾瑚的事。这些日子刚好一点,结果还是想起。不过也是,他心中惟一的儿子没了,他经历了丧子之痛,怎么可能会痛苦,不多想想呢?

“大太太去世之后,我就被爹送到这儿了。差不多三十年了,我就没主动回去过,我也没见过我娘。瑚儿、琏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