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若的红楼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艾若的红楼生活-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分衣食住行四部,然后,从中会带上风俗文化,比如同一种食物,各地叫法不同,看上去也十分有趣味,现在连穆哥儿也十分期待着他们寄信回来,因为里面带着书稿,就像真的在他们的心里开了一扇窗,让他们十分向往起外面的世界来。
一年多的时间,真的能让他们走不少地方,一个地方,够让他们写很很多东西,而且,越到后来,反而东西越丰富,因为由开始的懵懵懂懂,到慢慢的找到看待事物特有的方向,于是他们各自的东西慢慢也有所不同起来。
比如春喜的书稿之中就充满了对新鲜事物的欣喜之情,各种好玩的事,好玩的人,好玩的吃的,还有奇异的风俗习惯,让她的书看着就让人忍不住想要立即收拾行李去她说的地方,好好感受一把当地之美。
而夏华就就是一个文人了,她看待事物深邃很多,满是思索,角度非常刁钻。介绍了当地,顺便也引人深思,有着想跟着她的角度一探究竟的欲望。
每每收到他们稿子,贾政就感动,一再的夸艾若做得好,找书果然是其次,之前读前人之游记都没有这种感动,这是一种庶民之游,没有华丽的词藻,通篇都是浅显易懂的白话文。但是却充满了情趣之美。
艾若很高兴贾政的胸怀真的越来越宽广,但是她却看得越多,越不知道自己做得是不是对的了。以前无所谓,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现在她是妻子,是母亲,这样的让丫环写的白话游记,放在大图书馆里。那些士大夫们不得劈了自己,说自己有辱斯文?
贾政倒是没想这么多,“那写他们男人的名字?”
“凭什么?”艾若又叉腰了,凭什么不能写女人的名字?
“哈哈!”贾政又笑了,直接在一张白纸上写上赵喜,宋华。春喜娘家姓赵,夏华娘家姓宋,他们都是家生奴才,进府之前也没个正经的名字,现在这么写了。倒也算是本名,却也淡化了她们是女人这一事实。
艾若这才点头。看看还是叹息了一声,“就算有这些,其实也不够,真是,怎么书会这么少呢?”
“怎么会少,不是已经把国子监和翰林院的书都抄出来了吗?好些都是孤本呢!”贾政看看书单,都觉得感动。真心的觉得妻子做了一件大大的好事,这些书,不进翰林院根本看不到。就算能看,也是不能带出的,这回圣人恩准他们把书带出来抄录,惠及大众,实在是利国利民。没想到,妻子竟然会觉得少。
“现在不是了,我印了很多。”艾若翻了一个白眼,想想,盯着贾政,“老爷,你要不要编书去。”
“啊?”贾政又张大了嘴,媳妇真是什么都敢想啊!
“对,编书,我们已经有印书社了,所以再弄一个编辑部,就齐活了。老爷,你带着您的学生,好好用咱们的图书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好好编些新书出来。”
“太太!”贾政无语了。
“不可以?”
“不是,就是那么多书,那用我来再编?我哪有那个本事!”贾政倒是越来越谦虚了,顺便说道,“还有,很贵。”
“为什么会贵?”艾若还真不懂,编书为什么会贵?
“一群人,吃吃喝喝,编书要有各种书的,买书……咱们家有书,这就能省呢。但是请人也要钱的。”贾政算起钱来,马上就不像教书先生了,改帐房了。
“就是啊,之前编书要很多书,这些收集要大钱,但是咱们家有的就是书,这钱省了,至于说一群人吃吃喝喝……那也花不了什么钱的。”艾若突然想到贾府那些清客了。那詹光之流,也觉得也是问题,忙说道,“总得找那些真的才学之士来编,真的只找些只会吹牛拍马的,花钱不怕,就怕带累了老爷的名声。”
“太太可是认真的?”
“当然,对了,老爷可以自己写本书,比如,您平日不是爱把读书心得说给我听吗?正好把那些写出来,就是随笔,就像是春喜他们这样写。让珠儿他们这样的孩子,也能明白书中的意境之美。”艾若想想说道,有时贾政跟她说学问,她也听不明白,贾政只能往白了说,听贾政这么一说,才知道挺好的意思啊。怎么就没人懂呢?想想也是,你不好好说人话,有人懂才怪,不然百家讲坛一下子就红了,就是人家真的有话好好说了。
“为什么?”贾政没想过这些有什么可写的,不过是闺房记趣罢了,写出来算是什么。
“就是我要看,你要不要写?”艾若吼起来,她真的能解释吗?边上在坑上玩的贾琛马上坐直了小腰,双手学艾若叉在腰上,对贾政笑着。
贾政给了儿子一个爆粟,贾琛郁闷了,又爬到了那墙角。最近他热爱这个,不开心了,就爬到墙角,很像艾若现代时常看到qq表情,所以也不拦着,每每看他去墙角,她就抱着肚子笑,觉得儿子实在太好玩了。
贾政无语了,觉得老婆真的太不靠谱了,但是看她每每笑得这么开心,又跟着开心起来,好像心里就跟着满了一般。她要看,写就是了,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忽悠了贾政,想想把小呆小时侯看的故事书也交给了印书坊,就算给孩子看也好不是。最终,
她坚决的不让人觉得她其实是找点事做,让自己不要想太多。
其实在艾若看来书太少,但是,其实在这儿,他们的图书馆其实已经是这个时代最大,书籍最全的了。
这么忙忙碌碌的小半年,连年都没过好,总算挑了一个黄道吉日开张,而贾政特意请了国子监祭酒来剪彩。问他怎么不请老圣人,他倒是想请,问题是,他够得着人家吗?他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面圣了。
请国子监祭酒其实最好,天下士子的老师,最高学府的最高长官来剪一个图书馆,那其实是恰如其分的。
人剪完彩进去看看,人家也是读书人,看到满架子的书,还分区分类,外头还有大桌子大椅子,真真的是给人看书的地方,心里满是感动,这么大的房子,这么多书,马上就觉得还是有钱好啊,自己一穷京官,就算真爱读书,家里的藏书也不到这儿的百分之一,而这位竟然已经能把书无偿放在这儿给人看了。果真是世家子的气魄。祭酒大人此时真是羡慕嫉妒恨了。
而之前刘睿就已经来过了,谁上穆哥儿是筹备人之一呢,从头看到尾,与有荣焉,于是布置好了,就请刘睿过来看,向他显摆,这里也有自己的功劳。
刘睿看看,倒也吃了一惊,他真没想到成盖成这样。图书馆盖得很大,很雄伟他是知道的,当然这也是因为一些人不甘寂寞,没事在老圣人那儿上了眼药。老圣人去年老二反叛加中毒之后,性子变多了,于是对贾政也没那么放心了。
刘睿也不知道哪根筋没对,出面保下了他们。顺便把穆哥儿叫来,毕竟他也是主事者之一。穆哥儿自然更要说好话了。老圣人才勉强的不再追究。此时终于弄好了,他进来看看,这里就是贾夫人的梦想之地?派人搜集天下之书,还特意办了一个印书社来,把国子监和翰林院的书都加印出来,这像是那死要钱的贾夫人干的事?
“这一万两够吗?”
“不够,不过,我估计要不了一年,贾夫人能赚两万两。”穆哥儿歪着脑袋叹息了一声。
刘睿正翻书呢,本来心情有点复杂,怎么说,这一万两是从自己口袋里掏出来的,结果真的做好了,跟自己却半毛钱的关系也没有,能不复杂吗?结果穆哥一句,刘睿手抖了一下,什么意思?
“一楼是图书区,您看,中间虽然是空的,可是周边还是有台子,台子上面有很多大房间。除了管理办公室之外,还有编辑部,专门编书用,为了补充这里书太少的问题。河边还有一个印书坊,专门负责印书,门口还有一家书铺,这里看了喜欢的,可以去门口买……”穆哥看舅舅的脸色越来越差,十分贴心的打住了。
“这里有得看,谁买啊!”刘睿青筋直冒。
“我这月的零花全买书了。”穆哥表示很惭愧,但还是无奈的说道。
“为什么?宫里的书不够你看吗?”刘睿要跳脚了,穆哥儿一定不会为了捧场而去买书,一定是这书有过人之处,但是如果说,穆哥都买了,那只要有点钱的,自然也不会乐意坐图书馆里看,在家躺在摇椅上,一壶酒,几个小菜,看喝酒,边看书,那才是人生美事不是。

243 不切实际

穆哥儿拉着他到了游记类的那格,顺手抽了本春喜、夏华写的游记给他。她们还在外头,时时会寄回新的,所以几乎一两个月就能有本新书出来,之前攒了十好几册了,不然怎么会要了穆哥儿一个月的零花钱,一口气买下之前出的,可不就得这样吗。
刘睿看看这一小架子上,已经摆了十好几册了,都是新印的,此时图书馆里,书香扑鼻,看来他们是做了大量的准备,要大大的捞一笔银子了。
刘睿翻了翻,穆哥是随手拿的,拿得是春喜的说美食的,虽说没画片,可是春喜跟小吃货也挺熟的,于是也练就了一付对美食的热衷于执着,就算没有图片,光看文字,也是让人食指大动的,他竟然没注意到,这本书,用的不是文言文。
“这个刘喜是干嘛的?文笔不错。”刘睿点点头,他表示很有趣。此时已经有了些话本小说,当然,主流并不认同,不过看看用白话写的游记,美食记趣,倒是很新鲜,用词虽然乔装简白,但也妙趣横生,读起来,也不觉得生涩,他倒是觉得很愉快了。
“哦,宋华的更好,您看看。”穆哥儿忙伸头看看,找出夏华的递给舅舅。
刘睿换了,翻开看看,夏华也有写美食的,不过角度不同,如果说刘喜找的是异,他就是找的同,他会说,这点心很像什么什么,顺便引出当地的气候,习惯,然后点评食物的作法其实是根据气候与经济来的。所以宋华的小吃文也会写得很长,从一个食物说开,然后写上一大篇。
“这人倒是很有想法,这地方我去过,这菜我也吃过,倒是没想到,还有这种说法。有没功名?你该和这样的人多多交往。他们的心胸不同的。”刘睿果然点认同了穆哥的看法,就是这话,果然,从文人的角度来说,对夏华更认同了。
穆哥儿下巴掉了,望天,自己能说这个是两个丫环写的吗?想想还是不要说了,想想看。自己拿着的零花钱去买了全套的丫环写的书,舅舅会不会打死自己。
“不是喜欢吗?怎么这表情!”刘睿倒是很关注外甥的,马上皱眉说道。
“这两位是贾夫人的贴身丫头。”穆哥儿咬了牙,总会知道的,还是老实交待吧。再说,之前老圣人再问图书馆时,穆哥儿也觉得舅舅实际上也是很维护贾家的,于是小声的说道。
刘睿几乎把手里的书扔出去,总算他是王爷了,很快镇定了下来。定了定神。好半天。才轻轻的把书放回架上,半天才说道。“这两位倒是可造之材,虽然不屑官场,不过,能写写游记,开启民智也不错。”
穆哥儿是一般的孩子吗?听舅舅的话,看舅舅的脸色,自然明白这是啥意思了。舅舅当他没听见什么丫头的话。也是一种提醒,大家要统一口径,这两位士子是不屑于官场的。所以爱游山玩水。于是可以一直玩下去,一直写下去,但别让人知道。
穆哥儿被舅舅的脸色吓着了,他从小生活在皇家,他很明白舅舅是什么意思,这事到此为止了,这世上有可以有叫赵喜,宋华的喜欢旅行的才华男子,但没有什么贾家的丫环。
所以穆哥儿到了贾家,很严肃的转告了刘睿的话,艾若觉得心都灰了,贾政太了解艾若的心境,轻轻的伸手在她的肩上揉了揉。穆哥儿只能转告,于是也知道艾若心情不会好,于是赶忙的告辞,不敢多做停留。
春喜夏华写书的事,在贾家不是什么秘密,艾若不会瞒着谁,至少她房中的下人们都是知道的,并且,艾若也不禁止他们看印了,就在下人院里放了一套,贾家的下人们也是能念书的,所以他们也能自己取看。艾若也想让春喜和夏华的成绩让大家都看到。此时被刘睿一打击,这些人就得封口,还有林家,路家的人,都得封口了。
于是,晚上,贾政请来了路不群和林海,大家一块商量一下。这个自然男女分开。有路家人在,贾瑗连头的都不敢抬的,所以还是分开商议为好。
路不群早就觉得这事不妥,所以他知道了,收了书,也就是放在自己的书房里,两个儿子可以看,但是他根本就没说过,这是谁写的,两儿子都喜欢这些书,但是真不敢想信,竟然是他们熟悉的的人写的,所以在书房里,路家两子就傻眼了。
而林海也不傻,他可是官油子,所以在家里已经嘱咐了。内宅更不用说了,林家有哼哈二嬷,还有人精的关姑姑在,贾敏是土著,她也是从小受传统教育的出来的,自然把利害关系早就跟贾瑗说过了,让她别跟着她那个不着调的娘学,这事不能传出去的。
所以路林两家这书都有,但是保密却是都做得不错。贾政苦笑了一声,果然,自己还是经验不足,觉得只要太太高兴了,于是什么都不管了。
“世兄也不必自责,我看此事未必严重。二太太管家严谨,贾家的下人出名的口风紧,他们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只要说一声,此事关系到两人性命,他们自然知道该如何应对的。”路不群笑了笑,他现在是贾政的亲家,已经不叫贾政为东翁,而是世兄了。他知道了不拦着,也是基于此,他很清楚,艾若大面上不错,在外头应酬从来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会拿这些书出去显摆,而他们府里的下人培训工作做得很彻底,要知道,他们这房的下人是艾若自己训练出来的,从来就没送什么下人学校,其实这个对于忠诚度来说,更加严谨些,所以他也就没多那点事。
林海和贾敏在家里也谈过,都是知道二嫂自己学医,努力想当一个好大夫,而她让丫环们走遍天下,想让世人知道女孩子也挺能读书,也能写很好的文章。只不过……只不过,不合时宜。不过看了书,他又觉得,可惜了这两位身为女儿身,倒也没有多想什么,此时听了贾政这么一说,倒是细想起来,果然他还是不够全面,他们是因为都跟春喜夏华挺熟的,所以他们写了游记,倒也没多想。若是换个人,一个小丫头走遍天下,写出了这样的文章,让他们这些男子情何以堪,这才是刘睿变脸的原因,这也是路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