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相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若能相依-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府很大,就象侯府这么大,里面……,”
“……我有两匹小马,一匹雪白的叫‘追云’,一匹火红的叫‘烈火’,阿三说,都是宝马……”
“如意说我性子太野,以后会嫁不出去,阿三便笑笑地看着如意,如意的脸就红了,不再说我……”
“在我们府里,没有什么‘公主’,什么‘王爷’,下人也只是叫‘老爷’,‘夫人’,见外客时,才会偶尔说声‘王爷’,阿三在我和如意面前,从来不会自称‘爷’……”
“我自打学话儿起,就跟着如意叫爹爹‘阿三’,跟着阿三叫娘亲‘如意’,他们也不恼,也不叫人帮着我改,有时阿三会说:‘能宠一时是一时,能纵一日是一日吧。’……”
“那时我不明白,现在明白了,却已晚了,那样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
晶心的声音渐渐变成呢喃,后来完全消失了,袁亦墨以为她又哭了,低头去看时,发现晶心是睡着了。
睡梦中的晶心,紧皱着眉,嘴角却微微上翘,那表情似哭似笑,看得袁亦墨揪心样的难过,只好再度叹息。
那日后,袁亦墨再没在晶心面前自称过“爷”,他再看晶心时,眼睛里会多出一种,他自己都没发觉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每天早上起床时,袁亦墨会学着晶心的样子,也在仍然熟睡的,晶心的脸上,啄那么一下儿,在心里说声“依依,早”。
第一次时,明明知道不会有人看见,袁亦墨还是羞红了脸,心跳了好一阵子,才平复下来。
不过,等到了后来,袁亦墨就慢慢习惯了,做得越来越顺畅。
晶心发现,袁亦墨长高了不少,很多衣服都要添置。
碧玉发现,袁亦墨养成了常常叹气的习惯,看起来象有什么心事,却又不见如何难过和焦虑。
长辈们发现,袁亦墨越发的成熟懂事,不仅学业上特别勤勉,做起事来也更稳重知礼,多有计较,考虑全面。
袁亦墨发现,有根看不见的线,系在了他的心上,他就象只纸鸢样的,怎么飞也飞不出这根线,扯得狠了便会心痛。
而当他看到或想起晶心时,有时欢喜有时悲伤,越来越牵挂,一心一意地想做好她的“夫”。
到了三月,太夫人费尽周折请来的一位先生,终于到了忠勇侯府。
这位姓曲的先生,据说是当世大儒,教出了很多位有名的学生,特别难请到,为了在仕途上助袁亦墨一臂之力,从两年前起,老侯爷夫妇就斡旋此事,今日算是得偿所愿了。
听闻此事后,晶心没什么反应,她觉得这和她没关系。等到袁亦墨兴冲冲地告诉她,三日后,她也要去上学时,晶心傻了。
“我又不考状元,要那么多学问做什么?”好不容易在这一世摆脱了应试教育的苦,晶心可不想和自己过不去。
袁亦墨怒其不争地摇摇头,“谁指望你考什么状元了?只希望你今后读出的字来,别让人笑掉大牙就成!”
晶心红了脸,不说话了。
前世,她好歹也是知名学府的,中文系本科生,虽然大学四年一颗心全在黎远航身上,成绩总在及格上下徘徊,不过也是拿了毕业证的。
谁曾想到了这一世,那些繁体字还认得她,她却记不得它们了,直接堕落成了“文盲”。
本打算通过多看些书来了解下这个世界,结果现在只能靠让人念了,写就更别提了,这着实让她郁闷了一阵子。
不过,本着“人尽其用”的原则,晶心也没觉得多别扭,有人念就成了呗,还不伤眼睛,多好啊!
至于不方便让人念的书,她就连蒙带猜,既能藏起自己的“早慧”,又能慢慢认识些字,也不错啊!
可今天,袁亦墨一语道破了她的惫懒,她真是有点不好意思,毕竟,目不识丁,不是啥光彩的事儿。
袁亦墨见她脸红了,忙说,“你这个年龄启蒙,已算早的了,识得的字,更是不少了,五弟和三妹当初照你差远啦!”
晶心嘴角抽抽,袁亦诚八岁,芷娴九岁,这种安慰人的法子,比打她一顿还难受,算了,谁让她自己不想努力来着,上学就上学,谁怕谁啊?
当下挤出个笑容,“那我就去准备准备,也和弟弟妹妹们一起去上学。”
袁亦墨满意地点点头,“也别太累了,你年龄本来就小,跟不上也没关系,想学,我私下教你。”
晶心露出个诡异的笑容,还不知道谁不跟不上谁呢!
上了学之后,晶心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她和袁亦墨相处的时间多了起来。
以前袁亦墨起床后独自用早饭,然后去书院,要一直到吃晚饭时才回来,回来后先去请安,再回自己院子里吃饭,饭后还要读书习字,有时他就寝时,晶心都睡着了。
现在,袁亦墨仍是每日寅时中(早四点)起身,习武一个时辰,回来后梳洗一番,和刚起床的晶心一起吃早饭,辰时(早七点)去曲先生那里上学。
——————————————————————————————
热烈推荐:《轮回巫女》,萨满教巫女,百转千回的几世缠绵。(此文很肥,求杀!)


第三四章 上 学(2)
更新时间20111031 20:00:05  字数:2107

到了侯府自家设的小学堂,曲先生先给启蒙的学生们上课。
这些学生包括:慧娴、静娴、芷娴三位小姐,袁亦诚和晶心,共五个。
这个时候,袁亦墨默书、作文或是练字。
到了巳时(早九点)启蒙班的课堂讲授就结束了,五个学生写作业,要是有重要的事,也可以先走。
然后,曲先生会到另外的房间去单独给袁亦墨上课。
午饭前,曲先生评讲过他们的当堂作业后,启蒙班就正式下学了,下午的时间,都是曲先生和袁亦墨的,有时遇到袁亦墨想问的问题特别多,晚饭后,他们还会再继续讨论一阵子。
这样的时间安排,让袁亦墨不仅一日三餐都和晶心一起吃,而且无论是夜里还是歇晌,两个人都是相拥而眠。
对此,晶心没什么太多的感觉,她习惯了。
袁亦墨却十分开心,只不过,不愿意表现出来罢了。
另外,袁亦墨借口晶心的字不好,每天晚上还会抽出两个刻钟的时间,亲自监督晶心练大字。
这个,开始时晶心觉得苦不堪言,反对无效后,只得被迫接受,她小时候,母亲也让她学过好多年的书法,直到上了高中,课业太紧张才中断了。
不过,那时母亲是为了磨练她毛躁的性情,要求可比袁亦墨低多了。
后来,晶心发现,她现在习字的最大困难,还真不是书法水平问题,而是她的手实在太小,太没力气了。
于是,有一天,晶心把磨得红肿的小手指举给袁亦墨看,也不说话,只摆出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来。
袁亦墨当时没说什么,事后不仅对晶心的习字要求降下来了,而且还给晶心特意挑选了好几支适合她的毛笔。
上学不到一个月,大家对晶心就刮目相看了,她的聪慧似乎不仅仅体现在理家上。
晶心小心留意着各方对她的反应,发现没出什么岔子,越发地放得开了。
启蒙班的进度,开始时是突飞猛进的,第一本教材《三字经》几乎是十天就讲完了,因为除了晶心以外,其他人都是已学过的。
晶心在前一世自然也是背过学过的,不过这里的《三字经》和她前世学的不一样,现在晶心明白了,为何她以往识字会出偏差。
在这个架空的朝代,文章典籍是不同的,按照以往的记忆去蒙字,当然会出问题。
幸好,差别不大,既让晶心能借到力,又让她的“早慧”不会过于引人注目,晶心感到十分庆幸。
晶心这样的表现,有人欢喜有人愁,开心的是众位长辈和袁亦墨,愁的人有两个,一个是袁亦诚,一个袁芷娴。
这两个真正的小孩子,原打算靠着年龄的优势压晶心一头,好偷偷懒,现在晶心这样,他们就要成为垫底的了,压力骤然增大。
袁亦诚压力增大后,开始用功,他的“男人”自尊心,绝对不允许他输给晶心,好在他精力充沛,下得起力气,二太太也积极引导帮助。
这样的用功努力,为袁亦诚赢来了诸多赞赏,毫不亚于晶心所获得的,而这也更增添了他的动力,于是小小的袁亦诚犹如破土的小树,茁壮成长起来。
芷娴的压力承受能力,显然不如袁亦诚。
姜氏又觉得,身为女孩子的芷娴,没必要那么用功,还是多学些才艺和女红更好,在课业上不仅对芷娴没出手相帮,还时不时地拖点儿“小后腿儿”。
这样一来,芷娴在启蒙班里,渐渐地就变成了最后一位。
每次曲先生要开讲新课之前,都会特别关注一下,芷娴的接受情况。
这种自然而然的现象,看在别人眼中恐怕不算什么,在芷娴的心里,就变成了一根刺。
芷娴爆发于一个夏日午后,那时,曲先生已经来了三个多月了,教了他们两本半的书。
这天,他们留的当堂作业是写五篇大字,作一首诗,布置完了以后,曲先生特意交待了一句,“要是作不得诗的话,就多写两篇大字。”
本来很正常的一句话,坏就坏在,曲先生说这话时,是看着芷娴说的。
芷娴当即脸上就挂不住了,道,“先生既然交待了课业,怎么能不作?”又看了一眼晶心道,“是吧?四嫂嫂?”
晶心正在想,能不能把昨晚袁亦墨让她写的那几页大字拿出来充数,根本就没听清曲先生后来的话,和芷娴说的,只能胡乱地点头,“是,是,是,啊啊……”
曲先生点点头,走了。
以前家里也给他们请过先生的,那时晶心还没来,芷娴已知道,学了当初的对对子,接下来就会学作诗,她已提前有了准备。
当初芷娴曾私下里求以前的先生指导过一首诗,是旁人都没见过的,自己也觉得很得意,可惜一直没机会展示,现在正好派上了用场。
晶心的大字写得慢吞吞的,她想充数,又怕被袁亦墨发现受罚,一来二去地,时间就过去了。
到了饭时,袁亦墨果然和曲先生一起走进门来,晶心松了口气,看来偷懒是万万行不通的啊,好在五篇大字,她已写完了。
几人先交了写的大字,曲先生点评了一番,袁亦墨在一旁看着,然后,众人便交了诗。
曲先生又评点了一回,还对芷娴提出了特别的表扬,这让芷娴有了扬眉吐气的感觉,一得意,便有些忘形,对晶心说,“四嫂嫂的诗呢?”
“啊?”晶心发现自己少做了一样儿作业后,就一直往后缩,现在见无处可躲了,只得站出来说,“我没作诗。”
“那是要受罚的啊!”芷娴满脸笑意地落井下石,“罚写大字!”
晶心看了眼站在曲先生身旁的袁亦墨,缩了缩脖子,心想,这家伙是绝对不会因为我受罚了,就减少晚上的练字时间的,当下便道,“那我就现在作一首诗吧!”
众人一愣,晶心也没发觉,她正合计她自己的事儿呢。
晶心作诗太容易了,随便抄一首就行,关键是不能作得太好,可不是名家名篇,她也没背过啊,真是愁人。
——————————————————————————————
热烈推荐:《轮回巫女》,萨满教巫女,百转千回的几世缠绵。(此文很肥,求杀!)


第三五章 上 学(3)
更新时间2011111 20:00:51  字数:2117

芷娴在一呆之后,笑了起来,她可不相信晶心能即席赋诗,就说,“四嫂嫂,还是算了吧!”
晶心把心一横,开口念道,“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宋】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晶心话音刚落,曲先生大叫一声,“好!”
晶心吓得一惊,而曲先生已取过笔墨“刷刷”地写了下来。
直到写下来后,袁亦墨和慧娴才体味到其中的妙处。静娴看了两遍后,对芷娴悄悄说了句,“三妹,四嫂做的,这是诗吗?”
芷娴忙大声道,“先生,这诗,怎么不工整啊?”
听了这话,晶心很高兴,那是首词来着,真的是不合格,正好啊!便笑嘻嘻地道,“我就只能作成这样了。”
袁亦墨嘴角微翘,取过笔来,改成,“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路,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能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曲先生依然沉浸在词的奇妙比喻和意境当中,不住地说,“好啊,妙啊……,其实不改更好,正是绝妙好词……”
晶心趁机走过去,问曲先生,“那晶心是不是可以不受罚了?”
曲先生连忙摆手,“不用,自然不用。”
晶心又扯了扯袁亦墨的袖子,说,“我好饿哦。”
众人便散了。
晶心歇晌醒来时,袁亦墨已去了曲先生那里,窗外雷雨交加,天阴得象墨染了一般,晶心郁郁地躺着,不想起身。
风十一在帐外叫,“依依?”他怕打雷时,晶心害怕。
“嗯。”晶心答应,带着浓浓的鼻音。
风十一吓了一跳,连忙掀开帷幔进来,“依依可是被惊到?可有什么不舒服?”
晶心摇摇头,“没有,就是心情不好,想再躺躺,让大周妈妈去正堂吧!”自从上学后,晶心的理事已安排在了下午,又说,“傻瓜,你上来。”
风十一上了床,让晶心偎进自己的怀里,“依依,有些事,多想也是没用的。”
京城里圣上缓缓地清除了很多太子一方的人,对手握兵权的太子,却迟迟不肯动手,众人纷纷猜测,以圣上的仁慈,和太子的强横,这场父子相争,鹿死谁手真的很难说。
对此,风十一心中不是没有怨言,如果不能把太子连根拔起,那安北王夫妇,岂不是枉死了?!
只是天家之事,不是他这种地位的人敢开口评说的,更不可能参与其中。
袁亦墨和风十一偶尔之间也会对晶心简单说些京城动向,不敢说太多,怕她听不懂,也怕她压力太大,而晶心每次都会反过来劝慰他们,“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这让两个男人,都十分感慨,以晶心的年龄,能豁达至此,真的不是一般孩子能做到的。
现在看晶心的这副样子,风十一以为,晶心以往不过是表面强撑,偶尔有撑不住的时候,才算正常,心想,她想哭就哭,想闹就闹吧,不然,憋屈出病来,更不好。
于是,风十一不再多言,只是搂着晶心,默默守护着。
其实,晶心想的,是另外一件事,另外的一个人。
她以为,她已经把他忘了,至少藏在那个什么都碰触不到的,深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