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文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世文豪-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圣女也是知道这个先例,才嚷嚷自己在教中身份的。

不过她没想到的是,迎接她的并不是皇后娘娘派来的銮车,而是一群尼姑道姑。

此刻圣女阁下心中是崩溃的。

余柏林摊手,你国太小,你教非政教合一只是影响力大,作为宗教领袖,咱们自然也要让宗教领袖接待你。这尼姑是京中皇恩寺主持,这道姑是京中云来庵掌门师太,都是我朝佛道两界中的领军人物,连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都要给其几分尊重,许其见面不用行叩拜礼。可牛逼了。接见你这个效果宗教的圣女,绰绰有余吧?

余柏林说的很有道理,伽罗国的使者团无言以待。人家宗教领袖对宗教领袖,哪里错了?

余柏林微笑,认为有道理就好。

于是这群女子之事,轻轻松松解决。

什么阴谋诡计什么勾心斗角纷纷没有,大家按照规定来就成。你进宫都进不了,有本事上街碰瓷啊?

不过金刀卫和京卫营对这群使者严防死守,只要有异动,那就立刻毫不留情的拎走扔回鸿胪寺。

别说女子碰瓷,一些所谓贵族想要跑去街上喝花酒调戏良家女子都不成。

出门必定有京卫营的人笑眯眯的奉上壮汉作为侍卫,咱们可礼遇你们了,每人出门必定配一个侍卫保护你们的安全呢。感动吧?

像我们这样和蔼可亲的宗主国,很难得了,你们要知足啊。

余柏林等人还没使出后手,这群使者们已经蔫了。

他们看得出,余柏林等人态度十分强硬,根本没有拉拢他们的意思。

官员的态度就表示出皇帝陛下的态度。

他们之前那么横,不是实力横,是仗着晖朝人好面子。所谓欺软怕硬,好面子的人怕横的人。

但皇帝陛下不但丝毫不给他们面子,一点也不想听他们歌功颂德,还做得面面俱到,从他们内心来看,都认为礼仪上丝毫没出差错,他们想要暴躁说晖朝侮辱他们,都找不到借口。

实在是令人憋屈。

不过他们还是不会放弃的。这不是还没遇到皇帝陛下吗?待他们对皇帝陛下歌功颂德之后,皇帝陛下一高兴,还不是什么都准了。现在对他们不理不睬,只是没见面嘛。

他们中可是有几年前拜见过文宗皇帝的人呢。当年文宗皇帝起先也是冷淡的很,后面还不是被他们拍马屁拍的喜笑颜开,还赏赐了他们一大堆东西?

可他们还没见到皇帝陛下呢,心里就快崩溃了。

余柏林等人开始笑眯眯的充当知心好谈友,为了给使者们科普晖朝规矩,以及表现出他们的善意,便拉着他们聊天了。

聊什么呢?聊你们那的风光景色吧?

哪几个月雨多,大河会涨水;哪几个月雨少,大河会退水。嗯你们那条河上有哪些地方可以靠岸,岸上有什么明显特征。

——你们研究的这么清楚,是要打过来了吗?!我们和晖朝就这一条天堑挡着!

好吧,地理咱们不聊了,聊民俗吧。

你们那是不是某某官员被某某弄死了啊,哈哈,是因为站队失败吧?对了,你们王子也被弄死了吧?还是通过某某方式弄死的。真有趣啊。

——你们怎么对我国阴私都这么了解,连我都只知道大概而已!你们晖朝到底在我们上层安插了多少人!该不会连皇宫里都有你们晖朝的眼线吧?!

属国使者们细思恐极,一番谈话下来,背后被冷汗湿透。

当余柏林等人第一天“谈心”结束之后,属国使者们各自团成一团开会。

最后他们得出结论,晖朝这是看他们之前墙头草不顺眼,准备揍他们了啊!

还要什么赏赐啊!赶快派人回去告诉国君,晖朝要打过来了!!求和还是备战都要赶快!!

皇帝陛下看到截获的书信,笑得前俯后仰。他挥挥手,派人专门保护送信使者,一定要送到哦。

看,我们晖朝就是这么和善,连送信都会保护你哦。

第70章

宫宴开始的时候,属国使者们已经完全没了之前的精神气,一个个精神紧张,眼下都有了浓厚的黑眼圈。

坐到宴席上时,他们还得打起精神,换上笑脸。

设宴都是在大殿外的广场上,食物由光禄寺准备。

说实话,这种赐宴真的一点也不好吃。

其实光禄寺准备这种大型宴席的饭菜,还是不错的。至少比平时提供给部门的工作餐来得好。但现在是寒冬腊月,大家又坐在户外,虽然搭着棚子烤着火炉,端上来的饭菜还是很快就冷了——或许在端来途中,就已经冷掉了。

再来,赐宴有一套很繁琐的规矩。

皇帝要在宴会前讲话。讲话的时候,参加宴席的大臣就要站起来躬身聆听。当皇帝讲完一个段落的时候,众人高呼万岁,跪下磕头,然后站起来继续听。

一般在皇帝不话唠的情况下,众人一共要磕足三次头。

如果遇到不顾潜规则的话唠皇帝,那就继续磕吧。

待皇帝讲完话时,一般小半个时辰就过去了,桌上菜肴最后一丝热气都没了。

而且寒冬腊月之时,蔬菜稀少,仅有豪门才能尝到温泉大棚种植的、或者从南方运来的蔬菜。光禄寺做的是大锅菜大锅饭,显然没可能给大家提供新鲜的、绿色的蔬菜水果,干货果脯便是这个宴席上仅有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来源了。

而这些干货都是混着大肉做的。

就算现在光禄寺也常用素油炒菜,但炒过肉类之后,天气一冷,那菜中照旧会浮起一层凝固的油脂。别说吃了,看着就倒胃口。

这对大臣而言是折磨,对皇帝而言也是折磨。

所以晖朝君臣早就习惯了,在任何大宴之时,都吃饱肚子。来到这里,不过举着筷子意思意思,就着果脯干果,喝点温酒聊聊天,增进一下同僚感情而已。

虽然没人对属国使者说这些,但所有国家的宫宴都大同小异,他们也提前垫好了肚子。不会因为饥饿难堪。

余柏林看着桌上满满的菜肴,眼中闪过一丝可惜。

这实在是太浪费了。

“长青是否觉得浪费?”赵信凑过来道,“放心放心,光禄寺设宴后的饭菜并不会倒掉,而是会在宴会之后分给宫女、内侍以及小吏。”

余柏林想起来,的确有这事。宫宴后的饭菜都会赐下去,宫女内侍和小吏都以得到宫宴上的饭菜为荣,哪里会浪费。

说起来,就算是大臣,也会以皇帝赏下的剩菜为荣。他的百香楼所做百香包子,打的招牌之一就是用楼上达官贵人吃过的饭菜做的馅儿,让普通老百姓趋之若鹜。要是放在现代,大部分人都不乐意吃别人吃剩下的东西。

“说起来,我们很久没聚过了。”赵信唏嘘道,“明明你入翰林不久,我也考入了庶吉士,都在一个翰林院,却基本没碰上的时候。”

卫玉楠也道:“我们三个虽都在翰林院,但都不在一个部门。平日事务多,上班时间也不可能乱窜,倒是见面不容易了。”

余柏林点头:“现在五日才有一休沐,忙家中杂事都忙不完,很久没出来聚过来。”

三人齐齐叹了一口气。

坐在一旁的陈磊笑道:“你们也大半年未曾见面了吧?真有那么忙?”

赵信道:“休沐时我基本都被关在家里挨训。”

卫玉楠道:“我也一样……好吧,不叫挨训,叫传授官场经验,并且不能荒废学问,还要指导后辈。”

余柏林也点头:“不能荒废学问。”还要替封蔚管家,以及教导大宝小宝。

陈磊笑着叹气道:“还好我家人还未上京。”

余柏林身跨三个部门,他想了想,自己在鸿胪寺并未挂职,在内阁又只是借调轮值,所以还是和翰林院众人坐在一起。翰林院众人除学士之外,品阶相差最多一品,因此多是相熟的坐一起,并未按照品级和部门划分。余柏林终于能和友人说上几句话。

他在众位新进士中,发展算是最好的一位。不但轮了内阁,还办了一次实事。其余进士,好一点的考上了庶吉士,也在翰林修书修典。没考上庶吉士的,就在六部实习,约三年,才会转正。

卫玉楠和赵信都考中了庶吉士,算是进士中已经确定前途的人。

只要进了翰林,再差,轮着资历,也比其余人多几分前途。

余柏林等人正在说笑,听见宫乐响起,忙收敛表情,起身垂首。现场一片安静,只有宫乐的声音悠悠扬扬。不一会儿,内侍尖细的嗓音响起,皇上在众侍卫和内侍的簇拥下,走向首位。

余柏林等人立刻跪下,高呼万岁。

“众位请起。”封庭道。

内侍立刻高声喊道:“众位请起!”

“谢万岁!”余柏林等人继续垂首站立。

封庭喝了口热茶,润了一下喉咙,照着内侍递上的稿子,开始讲话了。

这一段讲话余柏林已经听过了。封庭为了考察弟弟有没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次特意让封蔚捉笔,还特意叮嘱余柏林,绝对不能帮封蔚作弊,连建议都不能提。

封蔚鉴赏的文化素养还不错,让他写文章,还是这种枯燥无味的歌功颂德制式文章,就差了些。他抓头挠耳,折腾了好几日才写好,还被封庭评价“太烂”,返工三次。

封蔚时候诉苦,这比让他舞刀弄枪还累。

余柏林心想,废话,你舞刀弄枪没看着累过。

不过封蔚其实写的再烂,朝臣们听了也不会说什么。这种讲话本来就没有实质内容,有时候皇帝还会直接套用以前的,一篇讲话说几年。

封蔚这写的规规矩矩的文章,算是不错了。

垂着头站着其实很累。余柏林左右腿重心换了好几次,后劲都有些僵了,才听完讲话,熬完三次跪拜,可以入座了。

然后封庭开始依次敬酒,余柏林等人喝酒前还得再磕头一次。然后众臣向皇帝陛下磕头敬酒。

这统一的磕头终于结束了。

此刻本已经吃饱肚子才出门的余柏林,都觉得腹中有些饥饿了。

还好饭菜虽难入口,果脯糕点勉强能就着热茶热酒果脯。

酒宴开始之后,便是歌舞助兴。

众臣接着歌声乐声窃窃私语,开始交流感情。

余柏林等人也开始继续聊天,聊这大半年时间他们在官场上的经历和郁闷。好不容易遇到小伙伴,每个人都有一肚子的槽要吐。

陈磊听得一脸无奈。他只比这三人大十来岁,怎么感觉就跟大了一辈似的?好吧,或许十来岁,本来就是一辈了。

属国使者安排的位置在皇帝陛下下首单独一列,离余柏林较远,余柏林只见他们和皇帝陛下,以及文武辅臣在交谈什么,具体的就听不到了。

但看着双方表情,属国使者显然没讨得什么好处。

连他和鸿胪寺官员都搞不定,遇上晖朝最顶尖的几只老狐狸,他们哪可能讨的了好?

余柏林正想着这次该没他什么事,突然感觉到周围鸦雀无声,抬头一看,一内侍朝着他走来。嗯,熟悉的瘦子,熟悉的微笑。

“余修纂,陛下召你过去呢。”黄内侍笑眯眯道。

余柏林忙站起,道:“公公可否透露,陛下因何事召我?”

黄内侍笑道:“不过是几个东施效颦之人在那里狂言狂语,几位中堂又不可能亲自与其比试,陛下便让奴婢来召余修纂过去,给他们讲讲,什么是真正的学问罢了。没什么大事。”

“下官明白。”余柏林点头。

诸位同僚看着余柏林,眼中露出羡慕的神色。能在皇帝面前打属国使者的脸,这是多大的荣耀,能给陛下留下多深刻的印象啊。

不过他们转念一想,余柏林不因这事,就已经在皇帝陛下挂了号了。正因挂了号,才会叫他去。再来,为了显示出我国对属国的藐视,又要保证胜利,余柏林作为新晋进士中的状元郎,自然是最佳人选。

众人压抑住自己心中酸意,对余柏林道,必定要让那些人好看,扬我大晖朝国威。

在对外时,大家都还挺团结的。

余柏林一路走一路思考,那群使者到底又出了什么幺蛾子,还没被他们吓唬够?不是书信都寄回去了吗?怎么还不消停?

他来到宴会最前端,对着皇帝陛下跪拜后,皇帝陛下笑道:“给余修纂赐座。”

“谢皇上。”余柏林抬头找座位,却发现自己的座位的确符合礼仪,不在席位之上,而是在席位之旁。

但这“之旁”,却不是在文臣辅政他们那一边,而是在武将这边。

具体来说,在封蔚和太子正中间。

余柏林:“……”突然有点不敢去坐怎么办?

但座位已经赐好,皇帝陛下又没有反对,他只能硬着头皮,顶着周围大臣揣测的目光,坐上了凳子。

他简直跟凳子上有钉子似的坐立不安。

大宝虽然年纪不大,但也被皇帝陛下带来参加此次给属国使者的赐宴。他裹着厚厚的毛皮,像一只雪白的小熊。

大宝见着余柏林坐到旁边,不由自主的屁股朝着余柏林这边挪了挪。他还好记得这是宫宴之上,若是小宝,估计就要往余柏林身上扑了。

余柏林坐下时,才开始打量站在皇帝陛下面前的那个年轻人。见其穿着打扮,不知是倭国还是高丽。

这两个国家都在前朝最繁盛的时期,派人前来学习,并将儒家文化引入本国。

在他的前世,倭国和高丽也在古时派人来学习过,到了现代的时候,一个国家声称儒家正统是在他们国家延续下来,另一国家更无耻,直接说儒家正统是他们的,由他们发源了。

当然,因为华国实力强盛,这两个国家的叫嚣也只是跳梁小丑的叫嚣而已,除了引起群嘲没溅起任何水花。

不过这已经足以让余柏林这位国学大师心中膈应。

所以又见到另一时空的这两个国家使者,他心情自然好不到哪去。

何况这两位使者还在侃侃而言,宣称他们多么醉心儒家文化,又如何已经把儒家文化结合本国传统发扬光大。最后扬言,四书五经,他们是不虚的,要和六元及第的文曲星公比较比较。

封庭微笑问道:“余爱卿意下如何?是否接受他们的挑战。”

其中一男子自傲的扬起下巴道:“余状元不会不敢吧?”

另一男子和善笑道:“余状元自然是不会不给我们机会的。”

你们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好像我不接受挑战就是没面子是吧?虽然接受挑战余柏林也不虚这两人,但,你逼我我就要接受挑战,凭什么啊?

余柏林微笑道:“自臣小三元及第之后,京中就有童生和秀才接连不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