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文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世文豪-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忍耐洪敏之,让其完成土地制度和税制改革是一方面;找到新的高产粮食作物,也是一方面。

余柏林不介意推波助澜一把,让当今皇上注意到第三个方面。

比如转嫁社会矛盾之类。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经过和封庭的聊天,余柏林发现,这是一个很英明且开明的君主,他手中握着的跨时代的东西,在封庭手中,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作为一个封建统治者,封庭若能活得时间长一点,千古一帝的称呼少不了他的。

但余柏林并不准备一次性将所有东西全交出来。

他想让国家更好。

他也有私心。

来到这个封建王朝,他不像过苦日子,更不想被人操控生死。他当不了皇帝,至少也要位极人臣。

如今他已经误打误撞走上了未来一片大好的青云路,现在他就要考虑怎么让自己的青云路更加稳固宽广。

这些“建议”,将会在他入朝为官之后,一条一条陈述。

这些“建议”,将成为他手握权力,成为能臣,名垂千古的基石。

这些“建议”,将是他在这个封建王朝,安身立命的本钱。

而且,他并非改变制度,不会触及其他人利益。无论是改进技术还是海外策略,不只是给国内百姓造福,也会给上层阶级带来天大的好处。

这些改变,向来都是贵族阶层率先得利。

只要经营得好,即使出生寒门,也会拥有巨大的人脉。

或者说,正因为出生寒门,没人拖后腿,才能安心经营人脉。

所以,即使余柏林已经和封蔚交好,也明白若自己现在拿出这些东西,能让封蔚带去皇宫直达圣听,余柏林并未这样做。

但这次恰巧遇到舅舅送了海外的作物来,余柏林总不能装作不知道把东西扔了,这才透露了一些东西,提前推广粮食。

本来推广海外粮食在余柏林计划中,应该是入朝为官第一道谏言。

现在拿出来了,虽说得了皇帝的好感,但百姓和大臣不知道啊。

余柏林心里叹了口气。算了,能得到皇帝好感也不错。在封建王朝要站得稳,皇帝的支持是最重要的。

余柏林这些私心自然不能拿出来说。在封庭问起时,他只说这些是父亲收集到的。

余柏林的父亲因自觉火候不够,自动放弃了一次科举,转而四处游历,沿海一带也是去过的。余柏林外祖家曾经是有官方背景的富商,和海外夷人打交道的机会也挺多。所以推给父母一辈最为合适。

在余柏林口中,他的父亲一边做学,一边观察民生社稷,并且已经在思考入朝为官之后,要做出怎样的成绩。海外之事,让余父找到了灵感。

“父亲搜集到了不少海外可食用的植物和介绍,”李叔李妈不识字,又一直在后院照顾女主人和小主人,对余父之事并不清楚,“最重要的是,父亲花高价,从一个海难被救,急于筹钱回家的夷人贵族手中,得到了一张画有新大陆的海图。”

封庭和封蔚倒吸一口气道:“此话当真?”

余柏林点头道:“当真。只是当年被赶出家门的时候,除了贴身金银细软拿走了之外,其他东西都留在了被占去的宅子里。我虽然年纪尚小,但父亲觉得此事重大,让我讲海图临摹背诵下来,也记得那些作物长相吃法,但记载的书籍图册,全部被烧掉了。”

他记得离开那天夜里,身体带病的母亲听到一个好心的余家族人通风报信,忙连夜打包行李离开家。

离开没多久回头望,家里已经烧成一片火海。

原主即是因为此悲愤交加,加重病情,让他来到这个世界。

若真有什么,全部都被烧光了。

余柏林低下头。

原身父亲他没见过,母亲却是撑着病体拉扯着同样病重的他来到京城,他的病好了,母亲却撑不住去了。即使只相处了几月,他对那个坚强的女性仍旧抱有很强的感激。

若有可能,他想给母亲也留下哀荣,而不是一个不知所谓的贞节牌坊。

余柏林这一番说辞让封庭和封蔚深信不疑,封蔚道:“长青你为何不早点说出来?”

余柏林眨了眨眼睛,很无辜道:“忘了。”

“忘、忘了?!”封蔚目瞪口呆。

余柏林理直气壮道:“草民光是操心生计就竭尽全力了,之后又一心读书科举。几年前一些不怎么重要的事,若不是这次碰巧舅舅寄回来我吃过的食物,哪记得起来?”

虽然余柏林有功名在身,但无官职者在皇帝及官员面前都得自称草民,哪怕曾经做过官,如今致仕在家的老臣也不例外。

封蔚和封庭两兄弟面面相觑。

好吧,这理由很强大,让人无法反驳。

作为读书人,当然一心读书了。什么海图什么新粮食,能让他考上科举吗?

读书人,要的就是心无旁骛啊。

“咳,那贤弟可否将海图划给我看看?”封庭道。

“是,陛下。”在封庭的要求下,余柏林已经对他“贤弟”的称呼视而不见,不过自称和尊称却毫不松口。

因为此事重大,封庭和封蔚兄弟二人并未让其他下人守候在旁,封蔚自觉屁颠屁颠捧来笔墨纸砚。

封蔚如此殷勤的态度,余柏林私下见惯了。当着他皇兄的面,余柏林却觉十分尴尬。

他忙道:“草民自己……”

封蔚打断他,转头对自己哥道:“哥,你还是快回去吧。你回去了长青就不会跟我这么客气了。他对我客气,我难受。”

封庭继续笑眯眯的使用无视**,封蔚气鼓鼓的把头砸在余柏林肩膀上。

巨宝心理委屈,巨宝不说。

余柏林嘴角抽了抽,把封蔚的脑袋从自己肩膀上挪开,之前想说什么都忘记了。

得了,大概陛下早就知道封蔚是个什么德性了,他也懒得装了。

余柏林所画海图十分详细。

他记忆力不错,曾经又有钱有闲,对地理很感兴趣。什么洋流气候矿产山脉等基本的东西,他提笔就能画出来。

其实他这水准要说高也不高,也就是高三学生的应试水准。

他虽能画出来,但即使是夷人贵族手中地图,也不可能如此详细。特别是对华国土地,肯定只能描绘个大概。余柏林只是画出大陆轮廓,除新大陆和附近一些岛国详细描画之外,其他地方一笔带过。

余柏林这图越画,封庭和封蔚越心惊。

因为余柏林所描绘的新大陆除了大概地形之外,居然还标明了一些金属矿产。

虽然只有铁、金、银三种,已经让封庭和封蔚心中升起热意。

“哥,反正是无主之地,抢过来呗。”封蔚吞咽口水。

天啊噜!好多金子银子!

封庭干咳一声道:“矜持一点,需要从长计议。”

首先得摆平朝中大臣,然后要制造海船,最后要筹集军备。就算偷偷摸摸去开矿,要办的事情也很多啊!

“这矿产……是夷人已经探明开采?”封庭艰难的把视线移开,“可是真实的?”

“父亲寻了同一条船上好几人询问,确实是已经探明,但并未开采。他们那只船队就是为了探明矿产才去新大陆。但途中遭遇风暴,只活下几人。其中地位最高的一人把地图卖给了父亲。”余柏林顿了顿,解释道,“那夷人只是小贵族,矿产开采了也没他的份,不如用图换成金银。不过父亲说他们离开晖朝,也走不远。”

说到这,余柏林露出狡黠一笑:“他们为探明新大陆矿产,用了十几年时间,走遍整个新大陆。就算他们有财力人力再组织一次,也要个十几年才有可能吧。”

封庭和封蔚点头。懂,我们都懂。所以他们还有近十年的时间抢占先机,足够了。

“而且听说他们海外人少,去往新大陆的只是探险家,烧杀抢掠一番就走,就和倭寇海盗一样。”言下之意,他们只需派人去开采,不会和当地武装发生太大冲突。

因为当地根本没什么武装,还未建立集中政权。

“……这么重要的事,现在才说。”封庭也不由有些责怪之意了。

余柏林还是那副无辜样:“草民一心读书,想早日进入朝堂将此事先给陛下。但后来用心读书,就忘记了。”

封庭和封蔚再次对视一眼,继续面面相觑。

这该如何形容?用本末倒置似乎也不对?反正是一种无法言明的心情。

大概就是有些风中凌乱之感……

封庭正想说他几句,封蔚则要为好兄弟打抱不平了。看着封蔚那一脸“哥你说余柏林就是和我过不去我和你急”的表情,封庭突然有一种嫁儿子的心酸。

这一定是错觉……

最后封庭有些惆怅的带着老婆儿子回宫,吩咐封庭第二天早早进宫商量海外之事。

余柏林所说之事事关重大,无论是粮食还是海外之地都需要再次小心查探之后再做定夺。

派人去海外虽然大张旗鼓,要费挺大的劲儿。找人向晖朝的夷人购买海外可食用的植物却是不难。

余柏林已经画了几种他认为对晖朝有用的植物,比如甘薯、土豆、花生、玉米之类。

除此之外,余柏林还拿出了棉花新的的高产种植方式和新的纺纱织布机。这东西本就是晖朝有的,只是尚在边疆少数地方种植,还未推广。

封庭大笔一挥,这是好东西啊,推广!明年强行推广!

当首辅次辅一边操心改革一边操心棉花推广,忙得焦头烂额分身乏术再没心思斗来斗去的时候,谁也不知道,罪魁祸首居然是一小小的举人。

第34章

朝堂上如何风起云涌,和余柏林这个小举人,目前没有任何关系。

别的大臣在愁新政愁勾心斗角,余柏林也在愁,愁天气过于冷了。

虽然德王府的炭火对他不限量供应,但空旷的屋子还是冷的难受。

以前余柏林不是没吃过苦,但现代社会再差也有电暖炉,就算执行任务,也冻不了几天,何况现代衣服的保暖技术是古代所不能比的。

这个时代连棉花都还没推广,棉袄都没有。

前几年京城的冬天也冷,余柏林在家里盘了炕。

现在换了地方住,余柏林思考,要不要再盘一个。

可这院子的实际归属人是封蔚,和封蔚商量一下?

有的人比较讲究这个,认为盘炕或破坏风水,或不符合礼仪。

封蔚特好奇的仔细问了火炕是什么,问清楚之后,余柏林所考虑的事情一律没问,比余柏林还激动的要求全王府都盘炕。

“不但暖和,还省炭。”封蔚非常兴奋,“多出来的炭我们拿去卖掉!可以赚好多钱!”

余柏林:“……”好吧,这是过惯了苦日子的人的思维。

只要王爷说干,王府自然就热火朝天的干。

盘炕要不了多长时间,在王府上上下下齐心协力下,一天时间就把炕盘好了。自盘炕之后,余柏林吃饭睡觉看书习字全在炕上,除非必要不下炕,看得封蔚眼馋的很。

他还要给他哥干活,外面可冷。

听封蔚炫耀王府的火炕之后,封庭又携妻儿来王府一游,对火炕大加赞赏。然而改建皇宫有许多麻烦事,年关将近,皇帝皇后都很忙,忙得焦头烂额,没空和大臣们攀扯这些。

于是两夫妻商量后,把提溜回家没多久的大宝小宝又扔了过来。

他们夫妻两不怕冷,别人也不敢冷到他们。就两小孩让他们很是担忧。冬天可是孩子夭折高峰期,他们又不能时时刻刻看着孩子。

大宝小宝以及大包小包一起到了王府之后,两小孩完全没有离开父母的沮丧,反而如鱼得水,比宫里更快活。

皇帝皇后有点吃醋,有点心酸。

坐上了国家最高的那个位置,总是要牺牲些什么的。罢了,只要孩子开心就好。何况孩子也是很爱我们的!

在宫里,虽然炭火充足,但毕竟房间有那么大,又不敢将炭火放置太多,大宝小宝都裹成球状,平时活动受到了挺大影响。

到了余柏林这里,屋里暖烘烘的,小宝又可以满屋子乱跑,在炕上乱爬。

烟道扑在地上,让地面也暖暖的。地面上铺上厚厚的毛皮毯子,小宝在地上打滚都不会凉着。

大宝的启蒙由余柏林教导,前段时间回宫,封庭和成皇后夫妻两怜惜大宝辛苦,又时近过年,便给大宝放了假,让大宝不必每日出宫找余柏林学习,等年节过了再说。

这段时间大宝按照余柏林给的课程表自学,封庭和成皇后有空也会亲自教导大宝。

大宝却觉得余柏林讲书更有意思。他还想看更多的书,让余柏林给他讲更多的书。

但大宝是个好孩子,他不忍心对父皇母后说,你们两讲的不怎么样,拖累了我的学习进度。

他只得花大量自学。

现在终于轻松了。

大宝凑在余柏林耳边小声抱怨时,余柏林哭笑不得。

听了太子说的皇帝皇后一耳朵坏话怎么办?凉拌呗。

大宝小宝吃过一次新菜之后,就对南瓜和辣椒特别感兴趣。

小宝喜欢南瓜饼和南瓜馅儿的小馒头,大宝喜欢浇了辣椒油的肉菜。

可惜已经被吃光了,只能等明年了。

大宝小宝很是沮丧了一阵子。不过两小都很乖巧,只是沮丧而已,并未哭闹着非要吃。

但这已经让宫里一对宠爱孩子的夫妻十分心疼,对着两儿子拍胸脯,明年一定让他们吃到,顿顿都能吃到。

余柏林对此只能嘴角一抽。成,既然你们都许诺了,金口玉言,可别食言。欺骗小孩子是不对的。

冬日太冷,张岳担忧余柏林炭火不够,曾经邀请余柏林去他家暂住。

恰巧他知道余柏林舅舅过年不回来,徒弟跟儿子差不多,他就想让余柏林在他家过年。

余柏林正好被封蔚拜托了年节他进宫时带着王府一干人好好热闹热闹,再加上平常时间大宝小宝在家里,便拒绝了张岳的邀请。

张岳只当余柏林害羞,便又邀请了一次。余柏林只得找借口,说家里已经盘炕,不冷。而今年是他搬新家第一个新年,按照习俗,应该在这里度过年节。

张岳才想起余柏林今年搬了新家,确实需要在新家过年才吉利。又听到余柏林说火炕的事,张岳也很好奇,自己又不好意思亲自来看什么是火炕,便把自己儿子赶来瞧稀奇。

因为太熟,张瑚又大大咧咧的,来的时候没打招呼,他敲门的时候,余柏林和封蔚,正带着两小孩团团坐在炕上吃水果。

这冬天的水果可稀罕了,余柏林越发坚定了要紧跟皇室不动摇的心。

当听说张瑚来了的时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