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兵种合成军队演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诸兵种合成军队演习-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者:'苏'M。A。加列耶夫大将。王勤译



前言

军队训练的方式和方法,其中包括准备与实施诸兵种合成军队演习和大演习的方法,是它们自身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随着军事学术的发展,军事技术和作战方法的完善,对军队的战斗训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军队训练的方式和方法,其中包括准备与实施诸兵种合成军队演习和大演习的方法,日益复杂。古往今来,没有一个统帅,没有一支军队不向往胜利。然而,战端一开,却总有胜败之分。大家知道,这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交战国的政治目的和经济能力,军事学术发展水平;军队的数量、武器及其训练水平和精神战斗素质,军队统帅的组织能力和才干,以及一系列其他具体条件。其中,决定胜败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军队的战斗训练水平,以及战斗训练是否与战争的性质和要求相适应。在军事发展的全部历史中,军事干部始终面临着两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第一,正确预见未来战争的性质并据此决定军事训练的内容,也就是说,训练什么。第二,怎样训练,也就是说,寻找适宜的训练方式和方法,以保证贯彻执行关于作战方法的精辟观点及据此提出的对军队战斗训练的要求。如果说,将军们通常是在为重复过去的战争做准备这句名言过去曾多次被证明是正确的话,那么现在看来,这除了一系列具体的历史原因外,还因为这个问题非常复杂。的确,尽管战斗训练应完全服从于未来战争的需要,这是至理名言,但是,过去战争的经验还在继续禁锢着人们的头脑,许多军队的训练实践仍然严重违背这一颠扑不破的军事法则。在剥削阶级社会里,其根源首先就在于社会和武装力量中存在阶级矛盾。通常,只有先进的阶级和军事活动家才能更充分地利用决定军队训练成效的主要条件,即官兵对待训练的态度。

但是,即使是在先进的军队里,使训练接近于实战这一极其重要的原则也是难以实现的。战争从来是严酷的,要求军人的精神和肉体极度紧张。在战斗训练中,使军人的精神和肉体哪怕是在短时间内处于极度紧张状态,也是不容易做到的。也不可能完全模拟战争中的主要现象——人们时刻面临生命危险和不可避免的伤亡。战斗行动越复杂,训练中就越难模拟。随着军队数量的增加和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举行演习和大演习的物质消耗及花费越来越大,准备与实施也越来越复杂。尽管使训练接近实战要求的可能性随时都存在,但是,总是有的军队比其他军队更能接近训练目的。无论一支军队在什么条件下进行战斗训练,主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仍和过去一样,是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军队无论何时都应遵循这些规律做好战争准备,而军队的战斗训练只有在不违背实战要求的情况下才能见成效。要使战斗训练达到应有的目的,就必须克服训练中的和平麻痹思想,因为任何潜在的和平麻痹思想都会使训练偏离唯一正确的轨道,使军队不能从容应付战争灾难的到来。

对待战斗训练的态度历来是衡量军队是否认真进行战争准备的主要标志,而战斗训练水平又是表明军队整个战备水平的最重要部分。因此毫不奇怪,任何一个杰出统帅通常又是训练军队的能手。他们在演习中对部属的要求丝毫不低于在实战中对他们的要求。他们遵循的原则是“演习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整个军事史,特别是苏联武装力量的英雄历史,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苏军创建之初,列宁就对它提出了认真学习军事的要求。苏维埃国家的军队刚一诞生就经受住了国内战争的严峻考验,原因之一就是它执行了列宁的教导。至今仍使人们赞叹不已的是,我们的军队在那极其复杂的条件下,边重建,边在数条战线上作战,同时又紧张地学习军事。即使在我国社会主义和平建设年代里,苏军也紧张地进行着战斗训练。

苏联武装力量高水平的、不断改进的战斗训练,是我国取得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的条件之一。历史经验表明,完善军队训练是和武装力量及其战斗使用方法的发展同时进行的。随着武装斗争的复杂化,军队战术训练的意义也越来越大。战术训练集战斗训练一切形式之大成并使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到了一定阶段,就出现了战术训练、部队和指挥机关战役战术训练的最好形式,即能够使军队训练最大限度地接近于实战的战术演习和大演习。

本书要论述的是淮备与实施演习和大演习的方法问题。至于有关武装力量发展,军事学术和训练内容的一般性问题,只在必须说明它们对准备与实施演习和大演习的方法的影响时,才将论及。通过分析现有的军事书籍不难看出,在有关武装力量历史和军事学术史的著作中,对于准备与实施诸兵种合成军队演习和大演习的方法问题很少论及。1889年,俄国著名军事历史学家A.普济列夫斯基在其所著〈路易十四和:彼得大帝时代常备正规军队的发展和军事学术状况》一书中指出,在我国的军事书籍中,没有一本系统地研究俄国“军队野外训练的历史发展的著作……在刊物上发表的历史资料只不过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关于这个引起我们兴趣的问题的少得可怜的零散资料。”从那时起又过去了差不多一个世纪,但是迄今仍没有论述战斗训练方式和方法发展,历史的专门研究资料和书籍。对这个问题如此忽视,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正确的。况且,在战争间歇时期,军事学术主要是在战斗训练中,特别是在大规模诸兵种合成军队演习和大演习中得到完善。平时的战斗和战役训练实践是军事学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它集中了军事领域的全部新鲜事物,同时又是军事科学发展的最重要源泉。在本书中,作者试图以自己非常微小的力量弥补过去对这一问题的忽视。但即使是本书,也不可能不受到史料不足的限制,譬如,对于演习和大演习实施方法发展的某些时期不能充分论述。作者首先阐述的是那些以最完善、最先进方法实施演习和大演习的军队昀经验,至于其他军队,只有当它们的经验具有某些突出特点时才被涉及。

苏联武装力量和资本主义国家军队实施诸兵种合成军队演习的经验,是进行理论总结和编写本书的基本素材。还利用了先前出版的〈战术演习和大演习》一书中的资料并引用了许多新资料,新情况,特别是伟大卫国战争和战后实施演习的经验。

战后年代里,我国武装力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关怀,社会主义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杰出成就,使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根本的质的变化。但是,在国际局势异常复杂、帝国主义侵略威协日益增长的条件下,苏联武装力量要进一步提高战备水,平,首先是提高军队的战斗训练质量,加强全体官兵的精神政治锻炼和心理训练。苏共中央总书记的安德罗波夫同志在苏共中央1982年11月全会上说:“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迫使我们同各社会主义兄弟国家一起认真对待,把,防御能力保持在应有的水平上。”党和苏联政府不断关心提高苏联武装力量的战斗力,为进一步完善其组织体制、发展军事科学和军事学术、丰富军队训练的理论与实践创造了条件。在研究当前军队训练与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时,也应考虑过去的经验。过去的经验之所以是重要的,并不在于直接把它们运用于现代条件中去,而是在于以历史的、辩证的观点研究这些问题,更深刻地认识它们发展的规律和趋向,以便摸索出解决军队训练与教育中的新问题的方法。

第一章军队演习和大演习发展史概述

一、演习和大演习的产生(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前半期)

目前组织与实施战术演习和大演习的方法,如同战斗训练方法一样,是它们自身长期演变的结果。这种演变是与那些决定整个军事发展首先是作战方法发展的因素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在军人装备着原始武器,主要作战方法为白刃格斗的时代,注重的是增强他们的体力和练习白刃战。随着投射武器和兵种的出现,战斗队形的编成和作战方法都变得复杂了。这时,开始进行变换队形、行军、对骑兵作战和工兵作业训练。大家知道,古罗马人训练未来的军人是在他们被编入军队之前就开始的。这样,青年们在开始服役时,已经过基本训练,学会了使用武器和过队列生活,整个军队的训练也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恩格斯认为,罗马军队有一整套在尚未使用火药的时代业已形成的最完善的步兵战术。他认为,这支军队的主要优势之一,是有一套比其他军队更完善,更合理的训练体系。他强调指出:“对士兵的训练是非常严格的,目的在于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增强士兵的体力。每个士兵携带40至60磅的全副行军装备,以每小时四英里的速度作长时间的‘行军。军事训练中也包括练习使用掘壕工具以及迅速地构筑营垒。不仅新兵,而且军团的老兵都必须进行这些练习,以便保持充沛的体力和灵巧,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这样的士兵确实能够征服世界。”

古罗马人,以及后来的法兰克人,都曾进行实地练习和对抗性军事导演。古代历史学家约瑟夫?法拉维在指出:罗马军队的良好素养时写道.他们的演习是不流血的战斗,而他们的战斗则是流血的演习。古代其他国家军队也有与此相类似的训练体系。随着时代的更替,新的作战方式与方法不断出现,军事学术就日益丰富起来,于是军队战术训练的方法也就日:

益复杂化和多样化。大家知道,在中世纪,军事学术曾一度衰落。因此,在这一时期,军队(其主力为骑士)的训练方法没有多大变化。训练采用单兵训练的形式进行,目的在于增强他身体的体力、身体的灵活性以及身体其他素质。罗斯的军事学术同西欧不同,即使是在封建分立时规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当时投入交战的军队人数相当多(10至20万人)。训练这样一支军队不能只限于单兵训练——白刃战。因此,经常进行十入、百人和千人合练。例如,罗斯军队在远征开始前集中进行训练,何况远征本身就是对军队最好的实战训练。

蒙古军队训练的有趣方式是广泛进行军事化狩猎,这被称为学习战争的学校。军队全部成战斗队形实施机动,然后包围一定地域,演习进攻。每次都有数个万部参加这种野外练习,每万部为1万人。十五世纪末,西欧出现了中央集权国家。十六一十七世纪,大多数西欧国家成为封建专制国家。资本的原始积累,劳动力市场的出现,为取消封建义勇军和建立由人数众多的雇佣兵组成的王家军队创造了社会条件。从十五世纪末起,招募雇佣兵逐渐成为西欧各国补充军队的主要方式。并且,还发生了从战争开始前才组建雇佣军队向建立常备雇佣军队的转变;军队的数量也扩大了(达10万人以上)。

雇佣军队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战方法和训练体系。实际上,雇佣军队没有民族基础,其军人缺乏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军事勤务的自觉态度,士气低落。

雇佣军队的本质,就是压抑士兵的任何主动性,把他们变成俯首贴耳的工具,而整个战斗训练体系靠的只是残酷的棍棒纪律和粗野的练兵方法。

十六世纪,在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中创建的荷兰军队具有很高的战斗素质,特别是在荷兰统帅和军事改革家莫里茨(奥兰治亲王)统治时期。这支军队主要由志愿者组成,其特点是士气高昂和训练有素。尼德兰人没有采取在当时很普遍的把军队排成大方块队的做法,而是把军队划分成许多可以沿正面和向纵深机动的战术单位(半团)。这不仅需要进行单兵训练和整个部队训练,而且还需要进行战斗队形各部分的合练,以便共同行动。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莫里茨(奥兰治亲王)尤其注重骑兵的训练,他训练自己的雇佣骑兵“以独立的部队成几列横队进行冲锋和运动,训练他们以独立的连和排有条不紊地完成各种转法和摆脱敌人的动作,排成纵队和横队,变换正面。这样一来,骑兵战斗的结局就已经不取决于全部骑兵的一次冲锋,而取决于相互支援的各独立骑兵一连和各列横队的连续冲锋了。”

在有的军事历史著作中,把这种训练方法看作仅仅是,队列训练。但是,只要深入研究一下其实质和当时的战术特点,就不难看出,这种训练方式从内容和实施方法来说,已经具有战术队列作业的性质,因为通过这种作业不仅练习了队列动作,而且还练习了战术。尼德兰军队的改革对西欧其他国家军队也产生了影至响,特别是,它影响到瑞典军队和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建立起来的克伦威尔的“新式”军队的建设和训练体系。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统率下的瑞典军队被认为是西欧最好的军队。在瑞典,每个行政区域都有自己的屯垦军(民兵),他们定期进行系统的军事训练。这样就有可能源源不断地把经过训练的后备兵员补充到作战军队中去。在训练中,还非常重视演练步兵、骑兵和野战炮兵的协同动作。

十五至十六世纪,随着枪炮的发展,开始向新的作战方法转变,战斗开始被区分为枪炮战和白刃战。除步兵和骑兵外,又出现了炮买和工兵的萌芽。当时,由于枪炮尚不完善,加之必须防备骑兵的冲击,不得不将火枪兵分队和长枪兵混编在步兵营里,从而导致了极其复杂的队列协作和战术动作的出现。这样一来,军事训练体系就变得非常复杂,以致士兵要用自己的一生来掌握它。十七世纪,随着枪炮的不断完善,开始出现线式战斗队形和线式战术。采用这种战术,可以有大量士兵同时作战,能够最充分地发挥武器的威力。

由于军队数量的扩大,庞大部队与兵团的出现和战斗队形的复杂化,必须对军队进行全面、正规训练。未经充分训练的军队不可能按线式战斗队形行动,也不可能完成复杂的队列动作和战术动作以及有组织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