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美大唐- 第4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服役期限达到或者接近20年的潜艇也都退役了,像是鲷鱼级这样的潜艇,都带有大唐初次建造时的摸索,不算是很成熟,吨位也小,无法适应当今作战形式了。焦强设想中,未来海军的水下舰队需要更多的核潜艇,用来跟随航母编队行动,而常规潜艇则主要在边缘海和一些海上要道上设伏,防御性的作用更大。

退役掉的上百艘大唐舰艇,大部分被作为战争储备物资给封存起来了,大唐也建立起了自己的幽灵舰队,以备不时之需。当然有一定数量的舰艇也被用于出售给其他国家,肯定是不包括欧洲国家的,毕竟双方敌对。所以这些舰艇主要被卖给了南美国家,只是南美国家的需求本身也不是很大,财力也有限。拉普拉塔倒是买了四艘旧金山级重巡洋舰,巴西则只买得起护卫舰。

德国原本打算借巴西之手搞几艘大唐的重巡过来,一面可以了解大唐海军装备的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实自己的海军,但这个伎俩很快就被大唐给识破了,并没有成功。

焦强一上任不扩张海军,反而削了不少舰船,这让胡发奎反而急了起来。胡总统找焦强多次谈话,焦强的回应也非常有理由。这些削减不仅不会使大唐海军损失战力,反而会使大唐海军更加精干强大。削减了不必要的维护费用,精锐化了海军的战斗力,虽然规模有所缩小,但是大唐海军的强大仍旧是毋庸置疑的。

胡发奎也知道,焦强的选择其实没有错。按部就班地发展,新建更多的导弹驱逐舰和护卫舰,大唐海军确实会更强大,但是他追求战争,战争就需要更大的舰队,缩减舰队是不符合他的期望的。所以胡发奎提出要焦强增建更多的舰艇。

白南留下的庞大国家财力雄厚,整合了各海外领的经济实力,大唐的经济总量已经在1811年突破12000亿唐元,经济奇迹仍在延续。尽管大编制二百万的部队规模使得人事方面的支出也是巨大,但得益于经济总量的膨胀,大唐仍有足够的资金去开发装备和换装。十五年造舰计划是没有考虑过开战的正常和平时期的军事发展,1811年的年造舰总吨位甚至也就是1808年造舰吨位的一半。胡发奎不能容忍浪费大唐军工业庞大的产能,而耽误他的大战计划。

于是国家安全委员会、国防部等方出面,要求海军拥有更强更大编制的舰队,重点打造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核潜艇,以及两栖舰船,航母方面则要求上马十万吨超级航母的科研项目,并且增强海军航空兵的水平。

在焦强这样理智的海军人眼中,这样的计划根本称不上计划,因为一点实际意义都没有。他所精简出来的大唐海军,一样有能力战胜欧盟海军。他把战列舰甚至都扔到一起去,实际上就是抛开累赘。现有的大唐航母编队,战力充沛,不惧任何挑战,再加强的意义性很低。

但是上面的意思是这样的,焦强作为一个必须遵守命令的军人,显然是不可能违背的。不过焦强倒是以调整全盘计划会造成更大的浪费,新一代舰艇技术开发和成熟很快为由,希望以尽可能稳健的方式调整发展计划。

在这样的情况中,一些项目被加快研发和建造的脚步,比如白南级导弹驱逐舰之后的昆明级。大唐海军准备了相控阵雷达、神盾系统、垂直发射装置等东西,能够一步将这种标排八千多,满排过万的大型驱逐舰一步带入神盾舰的门槛。昆明级驱逐舰的造价几乎一艘可以顶两艘半白南级,当然作战实力也是成倍提升的。

而更多的建造计划被扩大化,比如现在平均每年下水6艘的白南级驱逐舰,从哪个方面来看,都算是比较快的建造速度了。现在上面直接要求每年的建造数量从6艘直接提高到12艘,相当于每个月造一艘。而实际白南级导弹驱逐舰和白霜级导弹护卫舰的建造数量没有变化,仍是82艘和116艘,只不过会提前几年完成建造。

被大增总建造数量的是两栖攻击舰和船坞登陆舰,因为胡发奎预计大唐在开战之后很可能不断地增加兵力到欧洲,两栖舰艇的作用甚至不亚于主战舰艇,原本计划中8…16的数量很可能不能满足需求,所以要求两栖攻击舰提高产量到12艘,船坞登陆舰提高产量到26艘。两栖攻击舰的建造难度略大一些,不过船坞登陆舰相对建造比较简单,速度也可以很快,这型舰艇的大量服役,使得大唐能够一口气集结起军团级的兵力进行登陆作战和战场支援。

核潜艇方面也是同样的故事,攻击核潜艇每年四艘要调整到每年八艘,而且更新的核潜艇也许快速研发成功进行建造。

虽然这种事明摆着是上级领导瞎指挥,但受益者也是海军,海军每年拿着几十亿唐元的巨资挥洒着,更多的舰艇也进入舰队里。焦强感觉没有必要,但仍会执行。

大唐海军各造船厂对此也表示欢迎,毕竟是有钱赚,实际上这些增加的造舰数量,也就是达到他们满载产量的一半左右,真的开足马力开始建造,那个数量就会特别可怕了。所以,没有人能挑战大唐的主要原因就是,唐人太多、大唐工业制造能力太强。P。S: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北美大唐,版权属于白面黑厮(书坊);多多支持白面黑厮(书坊)(本文作者)

897航天

大唐的军事计划向来是不会公布具体的预算去向和建造计划的,这个年代也没有人会要求大唐搞军事透明,因为就压根没有人觉得军事是应该透明的。放到欧洲国家身上,他们也同样不愿意自己的所有事情都被公布出来,哪怕是大部分都不可以。

实际上大唐在隐秘中进行的科学和工程计划还有很多很多,核工业是这个样子,由于不面向普通人,甚至理论物理学的大学生们在学到这一部分的时候都要被学校要求签署保密协议。而核工程的学生甚至是学校秘密约谈优秀学生,告知国家有一重大机密项目需要新人才,是否愿意加入进来,加入进来可能长时间都会被迫隐姓埋名,但是个人待遇上会有比较大的补偿。这也确实是真的,参与大唐核武器计划的主要工程师们,基本上都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拥有一栋豪宅(笑不动)。

各导弹项目也是一样的,别说搞洲际弹道导弹的科学家,就算是搞防空导弹、反舰导弹和反装甲导弹的,仍旧属于被严格守护的。这种保密的效果也是很好的,外界对于大唐的军事装备更新换代全然无知。加上大唐对军事基地执行严格的军事保密法,禁地禁止接近和拍照,也使得欧洲国家就算派遣间谍,获得的军事情报也是相对有限的。

而与导弹项目相通的另一个科学事业,航天事业在大唐同样被秘密地进行着。在大唐第一颗中程弹道导弹试验成功之后,当时的总统白南就要求下属单位进行航天工业的发展。大唐很快就发射了火箭,并将大唐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射入了近地轨道。比起另一位面,大唐的这首颗人造卫星可复杂得多,因为直接是用集成电路码出来的。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大唐开始密集地向天空发射人造卫星,这些卫星的用途十分多样,包括科学卫星、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等,当然对于大唐来说利用价值可能最大的还是各种军事卫星。

在白南卸任之前,就已经授权批准了大唐历时12年的长期航天计划,这个计划倒不是载人航天,而是发射一系列全球定位系统卫星,建造大唐版的北斗系统。大唐航天工业集团将首先发射试验卫星,研制地面接收机及建立地面跟踪网,验证系统的可行性。随后进行初步的组网,发射六颗卫星,确定定位精度和实用性。最后大唐将发射总数32枚实用导航卫星,全面建成北斗系统。

几乎所有的穿越众都知道北斗系统对于军用民用有着怎样巨大的作用,其价值可能超过数百亿。特别是对军方而言,如今他们已经装备了数量不少的制导武器,主要是惯性制导、电视制导和红外制导等模式,一旦拥有北斗制导,那么将大大增强军方的打击能力,无论是陆海空军任何的远程杀伤武器,威力都会实现倍增!

而在北斗系统尚未完成之前,大唐军事领域使用最多的还是侦察卫星和通讯卫星。

大唐航空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空军研发了多型战斗机,换代速度甚至堪比装备速度,但是大唐始终没有研发远程或者高空侦察机,当然欧洲没有任何国家有能力阻拦甚至发现这种高空高速的侦察机,但大唐根本不屑于浪费这个钱。搞飞行器的侦察,一架超音速战机进行适当的改装就能够使用了,根本没有欧洲国家的螺旋桨飞机追的上。而大唐真正有兴趣搞的还是从大气圈外直接下看的侦察卫星。

大唐在运载火箭、电子设备和光学工业上的成就不小,很快将这些子系统整合起来,变成了大唐的侦察卫星。仅在1810年,大唐航天工业集团就像外太空发射了总计14颗照相侦察卫星,主要对准的就是欧洲各主要国家,收集各种军事非军事目标的相关情报。

同样重要的还有通信卫星,新的战争形势下,越来越多的情报和数据正在产生,而这需求更有效有力的通信手段和设备,大唐已经决心建立以卫星传输为主要中介的军事信息传递系统,对各种战术战略任务进行协调。军事通信卫星的使用将彻底革命化大唐的指挥和情报系统,并将唐军带入新的纪元。

一颗通信卫星主要起到中继的作用,将地面a点传来的信息,快速传递到地面b点,而按照以往的方式进行传输,可能需要利用有线和无线电设备,需要长时间的架设,还可能被干扰。当然最主要的工作量是在前期建设方面,无线电虽然是无线的,但建设各种地面基站和进行保障也是大笔投入。而使用通信卫星的成本和效率都大大地优化。

通信卫星当然也不仅仅包含军事用途,直播卫星可以使得人们看到直播的盛况,民用航空和海事也可以利用其进行通信,增加方便性和安全性。

而人们在享受新技术的便利同时,是不清楚到底是什么东西给他们带来了这种便利的。大唐小心地保护着有关重要技术的信息,甚至连一个技术名词都是被限制在公众舆论上曝光的东西。

当然想要彻底地让别人不清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人造卫星为例,在地面上的天文爱好者在观测的时候,经常在来不及对焦的情况下,发现有什么东西快速的从视野中一闪而过。很多人都不清楚那是什么,并且想要进行搜寻,也有一些情报得出,但是欧洲国家暂时不清楚那些到底是什么东西,也没有任何一个欧洲国家主动询问大唐有关的情况。

大唐也不可能永远封杀有关的消息,估计用不了太长时间,最终人们都会知晓这一切的。因为也不用过太长的时间,不怎么安分的胡发奎就会彻底地解决掉唯一一个可能挑战大唐地位的政治实体了。P。S: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北美大唐,版权属于白面黑厮(书坊);多多支持白面黑厮(书坊)(本文作者)

898贸易挑战

1812年7月份,欧洲联盟秘书长贝尔纳多特在欧盟总部日内瓦发表声明称,欧盟正在寻求与大唐以一个集体的对等身份,进行新的有关贸易的全面谈判。

消息一出,震动了整个大唐,甚至欧洲本身也震动不已。对欧洲人来说,欧盟以一个集体的姿态出现,体现了欧洲一体化的成果,增强了他们的谈判筹码和国际地位。长期以来,欧洲人都有为大唐盘剥的感觉,他们觉得市场上充斥着大唐的廉价产品,大唐是逼迫着他们接受现有的贸易汇率的,他们辛辛苦苦劳动获得的价值,都被大唐所夺取了。

而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的,让普通的欧洲人说出大唐跟他们签订了怎样的不平等条约,几乎每一个人都说不出来。因为大唐也没有跟他们签订任何单边自利性的贸易条款和政治条款。就以贸易方面来说,大唐在跟各国签订贸易条约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对等税率,你税率低至10%,我也低至10%,你敢取消关税,我也敢取消关税,甚至在一些门类上,大唐还是以让利的方式降低本方进口税的。但是欧洲人却没有这个感觉,企业主资本家们感觉自己与大唐商品竞争实在是太累了,这么多年不知道有多少欧洲企业因为竞争不过大唐企业而倒闭了。也不知道多少大唐资本占据了欧洲各国的重要行业,甚至取得了垄断性的地位。

在欧洲的主流媒体上也是各种类似的声音,大唐如何如何霸凌欧洲国家,如何逼迫欧洲国家让步,和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来掠夺欧洲人的财富。大部分这些媒体的叙述,都是没有真凭实据的捕风捉影,甚至就是凭空杜撰出来的东西,但是却迎合了欧洲政府们的想法,迎合了欧洲人民的口味,从而大行其道。这几年时间,批判大唐的霸道和蛮横几乎就是一种政治正确,不再有十年前那种一提到大唐就是先进的科学技术、文明的社会管理等等优越性。欧洲实现了工业化之后,认为自己也不差了,那么大唐的这些也就没有什么好称道的了。

欧洲人的不要脸是天然的,一家具有政府背景的法国媒体如此表示:“……考虑到欧洲各国与大唐之间发展水平的不同,以及大唐经济体量过于庞大的问题,我们认为公平的竞争应该是在保护本国产业的基础上的公平竞争。没有理由让一个体重200公斤的人和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举起一样重量的物体。大唐标榜扶植人类社会进步和更加文明,就应该真正地以提携其他国家为目标,鼓励和帮助其他国家的产业发展,无偿或者低费用地向欧洲国家转移先进技术,并且接受欧洲联盟设置的合理关税税率和其他相应的经济政策。”

这篇社论随后在大唐国内转载,大唐本国媒体基本上都是以类似这四个字进行评论的——厚颜无耻。

大唐商贸部随后在新闻记者会上表示,不会同意跟欧洲联盟进行集体的贸易谈判,大唐与欧洲各国签订的贸易条约,是符合关贸总协定的精神和宗旨的,是互利互惠并具有操作可行性的。

仅仅一周之后,十个欧洲国家相继宣布退出关贸总协定,以欧盟自行制定的贸易准则开始规范自己的行动和立法,这些国家将本国税率提高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