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娘带了甘草到了西厢的门外,“妹妹新收了丫鬟,真是恭喜!”
看着六娘假装路过的站在门外,翠珍脸上有几分不屑,直到六娘走到了自己跟前,才曲膝行了个礼。
六娘笑意浓浓,“妹妹上一回出府带回的冬枣很不错,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吃得上!”说着冲翠珍笑了笑,也不等人回答就转身离去,竟是又回了正房。
仿佛她出来转一圈,就是为了说这一句话似的。
翠玉却是变了脸,老夫人不知道大夫人送槿娘出门的事儿。
次日,白老夫人震怒,将梅氏叫来训了一通,放出话来,出嫁之前,槿娘禁足,而东跨院的小姐丫鬟们都不许出府门半步。
消息传来,众人松了口气,还好只是禁足,但大家看到翠珍的眼神却多了几分意味。
翠珍却似乎没有看见一般,照样每日只是指点指点槿娘的衣裳首饰,或是在府中传个话,再训斥几句二丫和巧儿,摆一摆大丫鬟的架子。
巧儿总是一副委屈的样子,没几日竟然病了,槿娘让辛妈妈出面把她送回去休养。
之后绿柳发现,翠珍似乎每一天的傍晚都往春晖堂跑。
这一日的傍晚,趁着翠珍去了春晖堂,槿娘坐在屋檐下松了口气。
暮色深沉,渐渐起了雾气,浓的连桂花树都看不清楚,伸出手去,却只看到半只手臂,五指一个都不见。
槿娘叹气,这样被监视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绿柳从身后拍了槿娘的肩,“怕什么,明天一早太阳出来,这雾就会散去!”
翠玉拿了一件披风出来,“小姐,天色晚了,小心着凉!”
二丫的影子也在雾中慢慢浮现,手上提着一个食盒,走的吃力,脸上却是笑容满面,“九小姐,今儿有你爱吃的肘子肉,刘妈妈特意多给了一碟!”
前路迷茫,好在她身边还有这么多人陪着。
槿娘转过头,看着绿柳满是笑容的鹅蛋脸,只觉得心暖暖的,她站起身来,冲着众人笑道,“走,回屋吃肘子肉去,趁着她不在,咱们一起吃!”
(第一卷完)
PS: 第一卷终于结文,汐还已经尽可能的将文写的紧凑,可惜还是觉得啰嗦;下一卷的内容会更精彩,汐还会努力滴! 亲们记得给票票,谢谢支持!(# ̄▽ ̄#)
第一卷玉屏风 第九十七章待嫁
冬日的阳光总是来的很晚,巳时已过,几缕淡淡的阳光才极不情愿的照到了院子里。
凛冽的寒风吹过,槿娘穿着紧身的小袄出了西厢,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只觉得神清气爽。
禁足的日子就是好,不用出院子,也就不用晨昏定省,想睡多久就睡多久,恐怕连六娘都要羡慕的紧。
绿柳紧跟着也出了西厢,手臂上搭了一条缎面披风。
看着自家小姐在院子里快步走起圈来,绿柳不但不惊讶,反而跟在后头走了一阵子,这才又叫了冬桃去端茶碗。
冬桃就是二丫,这名字还是老太太赏下的大丫鬟翠珍起的名儿。
翠珍此时正踏进院子,看着绿柳陪着槿娘走圈,却是冷冷的哼了一声,装作看不见一般,从抄手游廊直接进了耳房。
这一个月,槿娘过的格外充实。
每日早上起来锻炼身体,前世的时候,槿娘每周要运动两回,每次至少半个时辰,如今却只能在院子里走圈。
就这还被翠珍告到了老太太跟前,老太太却没有反对,只说,在外院自在惯了,反正过不几日就要出嫁,只要不乱跑,就随她折腾去吧。
除了要把这孱弱的身体养好了,槿娘还将书房里的史书和杂书翻出来看了不少,她这才发现,这个时代竟然跟自己原来以为的明朝大不相同。
历史的车轮到了明朝,并未像前世一样,吴三桂也没有遇上陈圆圆。反而是李自成得了江山,改为大顺朝。
李家的江山稳稳过了数百年,太祖、高宗的传记也被槿娘翻了个遍,这才发现,竟然没有当朝皇帝的信息。
这时候若是上官脂在多好!
上官脂已经走了数月。还没等槿娘去打听,就从江南传来消息,上官脂果然被其父许配给了福建的一个官员,只可惜福建当地水匪横行,自从黎明砌吃了败仗,更是难以遏制。
就在出嫁的途中,花嫁被劫,待送嫁的轿夫报了官,上官脂已不知所踪。
翠玉还哭了一场,“上官先生多好的人。怎么就遭了这祸事!”
槿娘出言安慰,“先生聪明的紧,水匪也是人。先生能言善辩,说不得能保下命来。”
翠玉摇摇头,“那又怎样,又算保下命来,在那贼窝里又能独善其身不成?若哪一日被救出来。恐怕家里也容不下她!”
说来说去,就是死路一条,除非逃脱之后隐姓埋名,浪迹江湖,再不用上官脂的名号!
世人待女子太过刻薄,花轿被劫又不是新娘子的错。可偏偏就活不得了,若上官脂是个男子,一番斗智斗勇的逃了出来。说不得官府还要让他带路去除匪,另有嘉奖也是可能的。
绿柳拉了拉翠玉的袖子,“别哭了,过不几日小姐也要上花轿的。”
翠玉这才收了声,就听到翠珍在外头训着冬桃。“让你去厨房端个点心都不会,你看看。马蹄糕、糯米糕,这几样都是白色,怎么摆也好看不了?”
槿娘皱了眉头,这院子里到底谁是主子?本来今儿听了这消息就心情不好,这会子听了翠珍的话,更是觉得烦燥,平日里的忍让一下就迸发出来。
她起身撩了帘子,就见翠珍点着冬桃的脑门骂着,冬桃一面哭一面点着头。
槿娘几步出了暖阁,上前将冬桃拉到身后,“你干什么呀?冬桃拿的都是我爱吃的点心,怎么就不行了?”
一直以来,槿娘对她都是客客气气,当成长辈身边人来敬着,这样当面的冲突还是第一回。
她先是吃了一惊,愣在了那里,随后又醒了过来,便端着劲儿曲膝行礼,“九小姐,奴婢虽来的时候不长,却是您身边的一等丫鬟,又是老太太赏的,自然要守丫鬟的本份,见小丫鬟们不懂事总要说上几句。如今还是在自家,若是到了夫家,冬桃这样不懂规矩,轻了被夫家的下人嘲笑咱们不懂规矩,重了,冬桃是要被打板子的,撵出府去也不是不可能!”
这一番话说的义正严辞、不容反驳,好像冬桃马上就要被撵出去了,这下冬桃也不哭了,睁大了眼睛看着槿娘。
对于内宅的规矩,她还真的说不过翠珍,狠狠咬了牙,她把一口气生忍住,却是瞪了眼睛看翠珍。
翠珍并无惧色,只是低头敛目,一副看你敢把我怎么样的表情。
这下让槿娘真的火大了,太不把自己这个小姐放在眼里了,她瞥了一眼桌子上的茶壶,想着要不要摔一个来吓唬一下,就听到翠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姐姐说是,冬桃是应该教训!”回过头去,绿柳诧异的看着翠玉,槿娘却是心中大定。
翠玉怎么也是在梅氏那里混了两年的,论规矩,她比自己要懂的多,于是便舍了摔茶壶的心思,退后一步,只等着看好戏,若是翠玉真是不敌,自己再上前和稀泥也不迟。
“不过……”翠玉果然有话说,她看了一眼槿娘,方道,“冬桃做错了事儿,我们也逃不了责任,她进府时间不长,又是大夫人送来,平日里只是送个消息,而后见她勤快,这才许了她去厨房取饭食的差事。既然姐姐觉得她不好,便等到无人的时候慢慢教导就是,大不了这差事还是由咱们来做,犯不着在这厅堂里当着小姐的面教训人!
冬桃是做的不对,但当着主子的面教训小丫鬟,也是不合规矩的,这一点,翠珍没有话说。
“冬桃再不济也是比姐姐先到,小姐又觉得她年纪小,这才护着一二。小姐开了口,姐姐就听着,拿老太太来压小姐,小姐自然得听训,可是你不要忘了,下个月小姐出了门。你也要去春晖堂告上一状不成?””
翠玉的话音一落,翠珍只觉得额头冒了冷汗,若真是到了徐家,自己就算是递了消息给老太太,那老太太又怎么能伸手来管别人家的下人?
难得的翠珍低了头,“是奴婢思虑不周,不应该在小姐面前教训冬桃!”态度竟是从未有过的恭谨。
翠玉与槿娘互视了一眼,都松了口气。
此后,翠珍果然有所收敛,虽每日还是去春晖堂。却不再对众人挑毛病。
几日后,槿娘在院子里设了香案。
上官脂生死未卜,但像翠玉说的。就算她活着回来,世人也不会容她,终究还是难逃一死。
毕竟师徒一场,槿娘为她上一柱香,若她还在世。则是焚香祈福,若是真的没了,也算是给她送行。
腊月初八,刘妈妈煮了一锅腊八粥。
早饭时分,槿娘喝着腊八粥,就见绿柳急匆匆的进了暖阁。
翠珍正指点翠玉给槿娘拿什么样的披风配什么样的鞋。绿柳见了连忙收敛了神色,待翠珍指点完毕,槿娘这才找了借口指使她出去。
绿柳这才急切的道。“听说外面传言小姐是相爷的私生女,今儿一早相爷被召入宫了!”
白正圃自从出了买官一事,便被皇上以查办为名免职。
从那以后,白正圃便呆在家里,闭门谢客。夹着尾巴做人,直到吴家被告放印子钱。这才又被复了职,可经此一事,白正圃竟被闲置了,虽仍有个右丞相的官职,但却由苏大学士接过了白正圃原先的事务。
若是白正圃入宫,倒是好事儿,至少能被皇上想起,但又不见得是好事儿,京中虽纳妾成风,但养外室却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何况她的亲娘还是方如萱。
方如萱是见不得光的!
槿娘嘱咐绿柳,有空晚上去看看辛妈妈。
如今冬桃被翠珍盯的紧,只有绿柳还能打听打听消息。
晚上,春晖堂的消息没有打听到,倒是打听到徐家来了人。
“说是来商量一下,明儿个来拉嫁妆。”绿柳笑的捉狭,倒让槿娘醒过来,原来,她也要出嫁了。
天哪,她还没有计划好,怎么就到日子了?
连忙将手边的书丢到一旁,从枕头下面翻出个荷包来,取了二两银子给绿柳,“想办法给我弄点蒙汗药,实在找不到就找一点干的黄杜鹃过来,明天就要!”
绿柳不解,犹豫的接了银子,就听到翠珍在外头跟翠玉大声地争吵,“明儿徐家就要来拉箱笼了,你还不给小姐收拾,想让徐家看笑话不成?”
翠玉有几分不耐烦,却还是解释道,“小姐进府不过半年,东西不多。何况衣裳已经是收拾得了,明儿一早再将小姐常用之物收拾起来也就是了。”
九小姐的东西真的不多,也就两箱子的衣裳,那书房的书又不能动,首饰也就那几支,又有什么要收拾的?
九小姐可不是七小姐,出嫁时的箱笼摆了大半个院子。连汤团的猫窝都是从冬天到夏天的各做了一个,虽然它从来不喜欢那个所谓的窝。
有翠玉顶着,槿娘才没那多么功夫管翠珍,她又嘱咐了绿柳一遍,绿柳虽有疑惑却是应了,找借口出了院子。
槿娘却是翻起了自己的紧要之物,银子细软,还有七娘给的首饰,不管到哪儿银钱比什么都重要。
那边槿娘的西厢里吵架的吵架,翻东西的翻东西,热闹的不得了,这边的春晖堂里,此时却是静谧一片。
丫鬟婆子都在院子里离的远远的侯着,内堂只有三个主子。
白正圃的声音略显低沉,几个月的闲置并未使他发胖,却是更加憔悴了,“……皇上只是问起方家的事。”
白老夫人紧紧的抓着太师椅的扶手,半眯着的眼睛猛的圆睁,“他知道了?”
梅氏已是跌坐在地上,她就知道这事儿总有一天会惹出大麻烦,当年白正圃怎么就敢救方家的人!
白老夫人却是轻蹙了眉头,“你们说徐家那边明天会不会……”
若是皇上真的因为方家的事儿发作白家,那徐家的这门亲事必然是不成的。
只是这个时候都这个时候了,婆婆还想着那丫头的亲事?
梅氏差点气的跳脚,她只想着,回头要不要让翠玉出手,让那丫头悄无声息的病死,只要没有了这丫头,方如萱的事儿,只要白正圃死不认帐,过了十多年,哪里还有什么证据?
PS: 晚上还有一更,不过要晚一些,亲们不用等了,明儿一早来看吧!
第一卷玉屏风 第九十八章嫁妆
第二天的一早,翠玉服伺完槿娘梳妆,便将槿娘平日常用之物收拾起来,不过是些槿娘平时喜欢的茶俱、用俱,还有半箱子自己和绿柳捉刀绣的荷包。
翠珍却是有些羡慕的看着格外亮眼的大红底的凤冠嫁衣,嫁衣挂在雕花衣架上,就这样放在内堂里。
眼看快到吉时,徐家来拉嫁妆的人还没有到,翠玉心下奇怪,便差了冬桃去打听,毕竟上一回郑家娶亲时,这会子早就在内堂由白府的妈妈陪着说话了。
春晖堂里却是静的掉根针都听得见,白老夫人半眯着眼睛,一副浑不在意的神情,手指却是轻轻摩挲着粉彩桃花茶碗上的花纹。
徐家的这门亲事相当重要。
相比白正圃,并无实权的徐承宗皇上更为亲近,两家结亲之事连皇上都说笑时提起过,想来若是皇上真要借方家的事发作白家,徐承宗就不会着急的来迎亲。
白正圃同样心里着急,却是不紧不慢的练着大字,一早上不过写了几十个字,却写坏了数张宣纸,想叫旺福,这才想起旺福奉了命在二门处呆着,只要徐家的人一到就过来回禀。
辛妈妈奉了老夫人的命过来找梅氏,“老夫人说了,她要给九小姐添妆。”
梅氏疑惑,添妆早干什么去了,昨儿个齐氏才把这嫁妆单子交到自己手里,今儿个就要更改!
何况等婆家要来拉嫁妆了再添妆,这不是笑话么?
却又听辛妈妈道,“老夫人说,她也没有太多,就只出两千两现银和两个庄子,银子是给九小姐压箱底的,不用置办东西。不过一定要上到嫁妆单子上。”
好大的手笔,老太太当初给七娘的现银,可只有五百两银子,再看那两个庄子,一个是昌平的,一个是大兴的,昌平的庄子出产虽少些,却难得的有个温泉眼。
老太太这是要干什么?
辛妈妈站着不走,“老夫人还说,大夫人怎么也是作母亲的。多少给添一些。”
还要自己掏银子贴补?梅氏诧异起来,她捏了捏袖子里那一贴药,有半刻的犹豫。若是这嫁妆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