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最强农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最强农民- 第4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会场里更加安静,王平和领导们回来召开安顿他们这些人的大会,王平老师不说开会的主要内容,却谈起了打仗的几个必备要素。这是什么意思。

宁娴澜却是微微一笑,领悟到了王平要说这话的意义,她看向黄必达,黄必达也在看着她,两个人眼神交流,都明白了对方知道了王平的话中含义。

两个人微微点头,对王平的说服能力很钦佩。

要用行政力量压服这帮高管,没有问题,因为华粮和中粮的新管理层稳定。发展也很不错,就算全部不要这帮老人,也不会影响到华粮和中粮的管理。压服容易,要说服。就很难。压服是口服心不服,说服,就是要他们口服心服,这纯粹是高难度的动作!

王平说道:“孙老师。你是过来人,扛过枪,如果一支部队要打胜仗。需要哪些条件。枪是必须要的,也就是军工企业不可缺,对不对?”

“是的!”孙长征说道。

“还有呢?魏大山老师,你是山里出来的农民,你也扛过枪,你觉得还有什么是一个常胜部队不能缺的条件?”

“指挥员,一个高明的军事指挥员!”老魏说道。

王平点点头:“魏老师说得很对,一个高明的军事指挥员,如果把这个部队比作企业,那就是一个企业的老总。一个好企业,需要一个好老总,一个好军队,需要一个好指挥员,是不是这个道理?”

“是!”陆续有人回答。气氛渐渐活络。说起过去的打战经历,许多人都有共鸣!

“那么还有什么?一个军队,要赢,离不开枪,离不开指挥员,还离不开什么?”王平说道。

“吃饭穿衣的问题得解决!”黄必达说道,“一个军队要想赢,打胜仗,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战斗力也不会强,就算有枪支弹药,有好的军事指挥员,也无法打胜仗。”

“大家觉得是不是这个理?”王平问道。

“是的!”人们纷纷回答。

“是的。”王平说道,“这就是一个后勤问题,部队得有人保障后勤,如果没有后勤支援,在战士饿了的时候没有人送大米上来,在冷的时候没有被子,再厉害的部队也无法打赢敌人,是不是这样?”

“是!”大家都回答到。

“很好,道理简单明白,那么我们华粮和中粮的后勤,有人保障么?”王平问道。

没有人回答。华粮和中粮,还需要保障什么后勤呢?

宁娴澜说道:“我有点明白王平老师的意思了,华粮和中粮这只军队,目前不缺枪支,不缺军事指挥员,缺乏后勤团队,王平老师,是不是这个意思?”

“是的!”王平点点头,“我们的新人进来,有没有老战士教他们仍手榴弹的技巧,教他们开枪的步骤,一个专业训练新人的培训部,有还是没有?”

袁克承脸色尴尬,说道:“没有,王平老师,我们都是新人在自己的岗位上由老人在工作的同时带一带。”

“工作的同时带新人这一条,应该废止,我们华粮和中粮的目标,是要成为国际粮企,大公司,大家伙,跟外国的粮企一较高低,所以,新人培训部,是必须要建立起来的新兵训练营,那么,谁来做新兵教官,就是你们,我在座的大能们。”

轰!

会议室里一阵骚动。

王平没有制止大家,任由大家交头接耳的切切议论,过了好一会,王平才说道:“对于新兵训练营的教官,谁愿意来做,到自己部门的老大哪里去申请,投放表格,每一个职位,都需要竞争上岗。”

又是一阵切切的兴奋的议论声响起。

说服让这帮高管们平稳过渡到后勤部来,王平完成了初期的心理过渡。从他们熟悉的打仗经历说起,这就是切入点,符合心理学。

有人说道:”王总,我们这么多人,就一个新人培训部也容纳不下,我可不想失去工作,我还想再干几年,请王总给我们老家伙一个机会。”

这话一出,大家纷纷附和。

王平说道:“后勤部会设立职工俱乐部,棋牌歌舞室,图书馆,夜晚专业学习室,今后还有健身广场,这些地方,都是后勤部的工作内容,都需要人来做领导,我们的华粮和中粮的后勤部,我希望是国企里面质量第一流的后勤部,超过能源企业和政府机关企业,后面,还会引进外国的心理医疗室,健康医院等等。”

“王总,你这个设想很好,可是我却感觉我们这帮人被你边缘化了?”有人在人群中说道。

“边缘化?谁敢说一只军队不需要后勤的,谁敢说一个部队不需要吃饭穿衣就能打赢敌人的?后勤部,就是我们企业员工充电休息交流和享受的地方,对于公司的新人,新兵训练部是必须的,谁敢说新兵不需要专业训练就能上去打赢敌人的?谁?”王平站了起来,咄咄逼人的看向声音的发声处。

没有人站出来回答。

“俱乐部是必须的,退休了的职工,是需要棋牌娱乐室的,你们今后退休了,不需要一个老年活动中心么?打打球,跑跑步,来几圈麻将,,听听歌跳跳舞,在生病的时候,有健康医院为你们治疗,我问你们,你们需要还是不需要?”王平提高了声音说道。

“我们需要!”有老同志站起来说道,“王平老师,我愿意来管理这样的俱乐部。”

“我也愿意!”

“我也快退休了,我也愿意来做这样的事情,我觉得,王总的话是对的,我支持他。以前我们都是去医院看病,去外面看电影,如果我们公司自己就有医院,自己就有电影院,想想,这生活多舒服。”有老人动情的说道。

人们纷纷附和!

王平说道:“我们会有非常详细的后勤部规划,各个部门的管理都竞争上岗,第一次做这样专业的后勤保障部,凡是上岗得到职位的管理们,职位评级上,在原来的基础上,统一都会上升一级。你们有不愿意进入后勤部的也行,举手我看看,我会让人事部单独跟你们沟通,不过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职位不可能回到以前的高度,更别想评级上升一级了,实在安排不了的,就只有提前退休,记住,任何人,没有第三种选择。”

这就是典型的威压手段了,不选择,就降级降职位,谁也不知道自己会被人事部踢到什么地方去工作,如果不服,那就退休,没有人情可讲。

过了好一会,没有人举手表示自己不愿意去后勤部工作。

宁娴澜和黄必达会心一笑,王平做事,他们再也不用担心什么了。他们自己,也不一定能有王平这样的处理水平。

“既然没有人举手,那么,愿意配合公司统一安排,进入后勤保障部门工作的人,请举手。”

话音一落,手齐刷刷的举了起来,如一片树林。

0541章他。娘。的。老外

王平说道:“很好,大家都愿意配合公司的总体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和牺牲,为公司增加新的动力,我很感谢大家。”他站起来,走到主席台侧,对大家深深鞠躬。

这一鞠躬,把部分心理有抵触情绪的老高管们的那点不舒服给‘鞠躬’掉了,他们自从上班,还从来没有老总感谢过他们的贡献,更别说公司的老总为他们深深的鞠躬了。

诚意,总是会以一种特殊的能量让别人感受到,尤其是王平这样高度的人。

宁娴澜和黄必达等人,都没有想到王平会对这些被刷下来的原高管们深深鞠躬,表示自己的感谢。

所有的人都被王平脸上的诚挚表情和深深鞠躬的举动给感动了,好多人脸上都是动容。

领导给下属们鞠躬,在华粮和中粮,这是第一次。

行政部经理肖红的眼眶都红了,连忙低头掩饰自己的情绪外露。她可是一直在公司里不受待见的人,多年来从无机会上来,她鼓足勇气向王平投递了自己对公司行政管理的建议书,在忐忑的等待中,被王平力排众议给硬生生提上来的,王平对她,就是钱,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而王平今天的鞠躬,令肖红强硬的心一下子变得感性和柔软。

宁娴澜和黄必达心中也都是一震。

主席台上的其他老总副总,脸色都有些不自在。他们在位,可从来没有想过应该感谢一下下属们的工作贡献,尤其是被竞争刷下来的能力不足的原高管们,也应该得到他们的真心尊重。

这一次,没有领导示意带头,下面的原高管们,老一辈的人,全部都站了起来。他们眼神中含着感动,没有其他的表达方式,就是鼓掌。

只一转眼间,这种站起来为王平鼓掌的情绪,感染了每一个在场的人,大家都站了起来,包括主席台上的宁娴澜女士和黄必达秘书,都站起来,向王平鼓掌致意。

王平虽然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要保持平静。不过大家还是从他的眼神嘴角,看出了他内心的情绪激荡。

掌声更加激烈了!

人心,都是肉做的!王平以心换心,一诚换诚,在改革的大环境下,一些人下来,一些人上去,都是为了公司的发展,跟他本人的私利。毫无关系。他的言行举止,诚意表达,赢得了大多数人的心。是的,赢得了大部分人的拥戴。其实,这就够了!

掌声中,王平看见大门被推开一条缝,一个女性工作人员急匆匆的走进来。贴着墙根,微微低头,疾步走到肖红的面前。然后说了几句话,肖红脸色一变,看向王平,刚好王平也在看着她,肖红收回目光,对工作人员说了一句什么,然后,工作人员在前,肖红在后,半弓着身子,从墙根走到大门,出去了。

发生了什么事?

王平想到,他是这里的老大,他从肖红对视的一眼中,看出了问题应该很严重,超出了肖红的处理能力,肖红好像有话想对他说,限于这个热烈气氛的场合,她选择了自己出去处理。

王平回到主席台上,示意大家停止鼓掌,并在此鞠躬致谢,掌声渐渐平息,人们纷纷坐下。鞠躬,本事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华粮和中粮里面,只是因为从来没有领导向下属们鞠躬感谢过,王平的鞠躬,就变得超出了他自己本人的回应预期,大家的热烈反应,是王平自己根本没有想到的。

他是情之所至就用鞠躬来表达一下自己的真诚感谢,大家愿意配合他的战略安排和部署,他真的心怀感谢。这一批被刷下来的高管,诚如老领导所说,他们其实也有功劳,也有苦劳,只是已经不适合新环境下的新竞争机制而已。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就好像人身体的新陈代谢,一个人的新陈代谢正常,一个人的身体才会健康。一个企业也是一样,企业的新陈代谢正常,这个企业才会健康。推而广之,一个国家也是一样!

王平做的,就是让华粮和中粮的新陈代谢机制运转流畅,并保持正常和健康。这次的会议目的就是这样,他做到了。这一步,看似简单,其实非常的重要,关系到华粮和中粮的前途,也关系到共和国的粮食安全战略。

王平说道:”大家请坐下,下面,我想先请院办公室代表黄必达老师为我们讲几句话。”在黄必达讲话的时候,王平把一张小纸条从桌面上推到中粮老大袁克承的面前,袁克承看了纸条,非常低调的弓着身子走下主席台,尽量降低自己吸引人们视线的高度,他也是贴着墙根走出了大门。

王平很担心肖红遇上了什么棘手的事情,他自己又不好中途离场,所以就叫袁克承先去看一下,如果处理不了,及时回来报告。

很快,袁克承回来了,他没有进来,在大门口,叫了一名工作人员进来把王平叫了出去。

“什么事?”王平跟袁克承也是老关系了,没有半分客套。

“有一帮外国人在公司的接待厅,指名要找你。”袁克承有些激动。中粮还是第一次有外国人主动来到,还是一大批人,看那些人,个个气质不俗。要知道在以前,老外来到中粮,都是有事前通报和领导点头的。这次无人请自己找来,还书属于首次。

“外国人?”王平说道,“安山亚洲总部的人?”

“不是,安山亚洲总部的领导和经历,我都认识,我们跟他们合作了一年的业务。”袁克承说道,“我能确定这帮人不简单,其中有人会说汉语,他们一定要见你,被肖红经理留在贵宾区,我想,老大,你还是亲自去见见他们好,毕竟,他们是………………米国人。”

“米国人,他们没有说自己是谁?”

“我问了,他们没有说。”

“来找我还这么牛?连名字都不肯说?”

“是的,米国人………………大约都有这个坏脾气………………”袁克承笑道。不管华粮和中粮在王平的带领下发展多快,中粮的老大袁克承对于米国老外的自我拔高的‘崇洋’,还没能得到扭转。良美集团里面,因为来工作的老外很多,普通老百姓都习惯了,但是在其他地方,因为国家的的确落后,人们崇洋的心理,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代人都有这个心理。

袁克承的表现令王平心中很不舒服,米国人怎么了,我们现在在开会,他们既然不肯说是谁,就让他们等好了。

“老袁,我们继续开会。”王平淡淡说道。

“老大,这恐怕不好吧,来的人说了,他们要立即见你,说有大生意合作。”袁克承激动的说道。中粮跟老外有大生意合作,不管王平的功劳有多高,袁克承都是能沾光的,事实上,王平是空降兵,有点义务兵的未带,袁克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华粮总经理。

“大生意合作,那他们就会更有等的耐心了,老袁,是老外来求我们,不是我们求他,你他娘的就不能把腰板挺起来面对老外么?”王平第一次对袁克承爆粗口了,而且就在会议室大门口。

袁克承的一张老脸顿时红了,恨不得找条缝钻下去。袁克承是个把自己的脸看得比节操还要高几十倍的人,这源于他的出生:秋捡儿。秋天被人在田野里捡到的野孩子,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隐疾,拿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用自尊包装起来的自卑!

“老袁,你去告诉牛气的老外,叫他在这里先等三天,等不了,就爬,我看他会不会把你一个堂堂的中粮老大给吃了,靠,我承认以前一直都是老外是老大,各个领域都是,我们包括领导都是点头哈腰要老外进来投资,一路开绿灯,可是现在,在农业领域,我们也是老大,找上门来的生意,就得先要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