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最强农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最强农民- 第2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共和国的农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后,从没有饭吃吃不饱到家家户户粮满仓,如今,将慢慢向吃好转变。吃不饱,吃饱,吃好,这是三个标准。要想达到大家吃好,最基础的一点,就是全商业化种植,说白一点,也就是什么赚钱就种什么,农民有zìyóu的选择种经济作物的权力,而不是为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平衡,被动去种一些经济效益不好的农作物。

王娟演讲的内容,正是这个意思。

发达国家种地的人很少,经营农产品的人却比种地的农民多了很多,而在共和国,经营农产品的人很少,种地的人却很多,这就是区别。

王平走进偌大的国际司大礼堂,坐在最后一排的角落,听王娟讲国外农业商业化的特点和必要的社会基础。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食粮储备,在国家的层面,称为战略粮食储备。只是共和国没有私营的粮食储备商,这就导致国内农民的粮价议价能力很差。在国外,很多私人粮商购买粮食储备,为了获得粮食收购权,肯定就会提高粮价,这就会形成对农民比较有利的一面。

王平正在打算做这一块市场:私人粮食储备!农民丰收了,保证粮价不会跌出成本价。粮食储备就是一个杠杆。国家的平价收购,始终令农民得益不高,这是肯定的!带有体制xìng的收购,跟纯商业的买卖还是有区别的!

王平知道王娟演讲的观点是不会得到大多数官员的认同的,但是能够在这样的场合里讲出另外的观点,已经是农业开放的进步姿态了。先是能讲,才能有后一步的推动力量来做!

农业部国际司的经验,还是比较的欠缺的!国门打开的时间并不长,一切都在发展中!

晚上,在王娟的家里,王娟、王娟爸妈、王娟nǎinǎi宁娴澜女士、还有王平一家五人围着桌子吃饭。王娟父母在宁娴澜当上部长的第二年,就从xx省调到了上京,两个人继续在某学校做小学教师。一家人住在一个四合院里。

一家人叮叮当当的吃饭,没有一个人说话。

这个四合院,是国家划给宁娴澜部长的,在这个家里,她老人家有个规矩,那就是吃饭不能说话。吃晚饭,收拾了桌子,喝点清口的汤,然后可以说话。

王平只好憋住自己说话的,他有很重要的东西想问宁娴澜女士要,这份东西非常的重要。

饭后,宁娴澜女士漱口完毕,进去里屋,拿出一个牛皮纸袋扔在王平的面前。

王平拿起纸袋,掏出里面的东西,几张白纸上写满了数字和地址。

“这是易老叫我交给你的,放在我这里很久了。”宁娴澜女士说道。

“谢谢!”王平小嘴甜丝丝的。

“这上面有很多国家的地址电话和土地面积什么的,我可没有看明白这是什么东西。”宁娴澜女士说道,“对我不能说的秘密吗?”

“不是什么秘密,这是我通过易老和楚朝辉部长收集的岛国兴和公司在外国租地的情况。”王平说道。

“兴和?就是以生产农产品检验仪器而闻名的兴和?”宁娴澜女士问道。

“是的!”

“他们竟然在国外租了上百万亩田?”宁娴澜女士惊讶了。

王平点点头:“这百万亩田,就是兴和的命脉,也是rì本人的农业生命线。”

“可是据我了解,岛国在国外租地的公司有上川食品有限公司,保志粮食有限公司;rì番集团有限公司宇多农业有限公司;井田大米有限公司,却并没有兴和公司的名字,兴和的农业,都在岛国内,它对外的产品,可是水果和农业先进检测仪器。”

王平笑道:“宁nǎinǎi,你说的上川、保志、rì番、宇多、井田五个公司,都是兴和控股的子公司。”

这一下,宁娴澜女士的表情很僵硬了,她做为共和国的农业部长,对这个情况,竟然是一无所知。这个情况,也太意外了。

王娟也是吃了一惊,她也是第一次听王平说起这件事情。

上川、保志、rì番、宇多、井田,五个粮商公司,每一个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公司,在外租地种粮食,然后把粮食源源不断的运回岛国,同时也兼做其他的农业附属产品:化肥,机械,农业,贸易,地产甚至还涉足到保险业。

五个公司都是庞然大物,却都是兴和的控股子公司,兴和集团,那就相当于一个农业国家了。

宁娴澜女士太震惊了,喃喃的说道:“我看见你的资料上最后一页,共和国的一个海边省份,跟上川公司签订了租地协议呢。”

“我看见了,兴和的手,无处不在。他们有技术优势,资金优势,再跟本地的企业合股,摇身一变成合资企业,自然就能名正言顺的租我们国家的地了。”王平说道。

“我看看资料!”王娟说道。王平把资料递给王娟,王娟说道:“租地一千五百亩,时间五年。种植水稻。”

宁娴澜女士说道:“王平,你收集这些资料,想做什么?准备跟兴和开战?”宁娴澜女士觉得良美和兴和开战,毫无胜算。兴和太大了,可以说相当于岛国的一个整体农业实力。

良美公司对上一个上亿人的农业国家级力量,肯定不是一个层次的。

“不是。”王平摇摇头。

“你在岛国的霞晖水蜜桃和珍珠水蜜桃销量很好,帮助你和伊藤忠水果商社牵线搭桥的山本雄一教授,你曾经给我说过,他就是兴和的人,兴和跟你的关系,好像非同一般啊。”宁娴澜说道。

“我们这两年的关系的确很好,是因为外贸投资管理委员会的主任凌波时不时的敲打岛国的通商省官员,提醒他们的某某产品有些问题,可以说,岛国通商省的官员在水蜜桃销售的季节里,每一个星期都会收到相关岛国在我们国家里的商品的不良信息通报,所以通商省的官员就知道不能对我的水蜜桃动刀了。”王平微微一笑。

“凌波主任还会出这一招?”宁娴澜女士颇感意外。

其实凌波在王平的眼里,本来是一个流氓官员,谁知道他的流氓手法,把岛国通商省的官员们给治理得服服帖帖的。根据共和国的落后经验,根本就挑不出任何毛病的产品,也会被凌波挑出颜sè不好的毛病,包装太烂的毛病,大小尺寸材料样式,每一样都是退货的理由。当然,了解凌波的人都知道,他这就是随嘴乱说。

通商省的官员,有好几个都是兴和集团的人。

王平的水蜜桃在岛国大行其道,兴和虽然如吞了一只苍蝇,但是从通商省里的员工通报的信息来看,大局着想,也只能忍住。这就是不等量的威胁。

同时,王平在这两年里,通过对外贸易部和外交部等渠道,把兴和的五大子公司的在国外租地的情况给全部摸查清楚,一份完整的资料,就是能对付兴和的秘密武器。

“这个兴和真是厉害啊,跟米国的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相比也毫不逊sè啊。”王娟叹了口气。

“岛国的dìdū农业大学,就是兴和出资办的。里面的老师教授,优秀大学生,毕业后,都在兴和公司上班,从我个人了解的情况来看,全球真正首屈一指的粮商集团,不是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而是这个兴和。”王平说道。

王娟和宁娴澜女士都是作声不得。换了是别人,肯定会笑话。可是王平说出来的话,那必然是极有分量的。

dìdū农学院,亚洲第一名的大学,开设的课程,并不仅仅限于农学,而是涵盖了工商管理,法律,会计,机械,语言,,化工,汽车,电子,军工等数百个专业课程,在全球排名上,也是在前三十名。而共和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排上前两百名的。

兴和的实力,就正是来自dìdū大学源源不断的输进来的人才,很多杰出的人才,毕业后就职于某公司,工作了一辈子,也不知道自己幕后的老板,竟然是兴和。

任何的媒体,新闻,公司排名,财富排名,都没有兴和这个集团的名字。它的出名,就是以畅销全球的农业产品检测仪器而出名,真正的实力,都隐藏了起来。办dìdū农学院,就是为了不停的为兴和造血。

王平对这一切都很清楚。收集兴和子公司的详细资料,是必然的步骤。而关于兴和的实力,现在是时候一点一点的透露给共和国的农业部部长了。对于这样的庞然大物,了解之后,没有人不心生畏惧的,宁娴澜女士也隐隐的感觉到不安。共和国在缺粮的时候,岛国出于外交目的,还让上川公司为共和国提供过粮食援助,只是共和国领导层并不知道上川的背后其实是兴和。

0253章超级良美凌波震撼

兴和不是良美现在对付得了的,但是王平这条战车,最初的推动力来自共和国的国家政策顾问易老的推力,领导们对良美的期待可想而知。良美要成长,势必要跟兴和狭路相逢,这些情况,就必须要让共和国的高层了解,所以,首当其冲的,就是易老和宁娴澜女士。

易老已经在两年前就知道了兴和的内幕,收集了两年的关于兴和子公司的资料信息的易老,手里有的资料,并不仅仅限于给王平的资料。

宁娴澜女士是共和国农业部的一把手,王平的良美企业需要她保驾护航,让宁娴澜女士了解兴和,是早晚的事情。

良美如今迅速成长,跟共和国的中粮华粮一起,形成了三雄鼎力的局面,而中粮和华粮是共和国的官方粮食机构,只有良美是野路子出生,也是共和国之水放养的超级大鱼。要跟外面的对手火拼,良美是龙头,要死也是先死良美,中粮华粮得保护好实力。

一个大国,不可能只有一条战斗火车,任何国家都不是。中粮华粮更低调,隐藏在良美的影子里面悄悄的成长,实力雄厚。一明一暗之间,都是策略使然!

“宁nǎinǎi,我们明天去良美村,我还邀请了凌波主任和楚朝辉部长。”王平说道。

“为什么想到邀请他们,他们可不是农业专家,对你的超级小麦没有什么建议的。”宁娴澜女士说道。

“他们是对外贸易的专家,良美今后做的生意,都是在国外,离不开他们的帮助,让他们了解良美越多,今后越好沟通合作。”

“嗯,想法不错,那就明天一起去良美。凌波主任和楚朝辉部长去过良美吗?”

“楚朝辉部长去过,凌波主任一次都没有。”

第二天上午,两部车出发,开车去XX市住了一晚,第三天上午从xx市出发,下午两点,车子进入了小香猪县的地界。

眨眼间,马路仿佛就变宽了一倍。凌波主任吃了一惊:“王老师,这马路是你修的吗?跟国外的高速路差不多啊!”

“不是,是zhèngfǔ修的!”王平右手开着车,疾驰中的车子又平又稳!在王平红旗车的身后,是宁娴澜部长的新红旗。

两部车一前一后,进入了小香猪县。

在王平的红旗车里,是外贸投资管理部的主任凌波,在凌波身边的,是对外贸易管理部的部长楚朝辉。凌波主任是第一次来到名闻共和国的小香猪县,眼前宽阔的舒适的马路令他惊讶不已。马路两边,一改刚才看见的灰败小院,全是一栋一栋的小楼,多是两层三层的大瓦房。

楚朝辉部长是第二次,前后两次对比,令他暗暗叹了口气,小香猪县的发展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

渐渐的,前面各种各样的公务车多了起来。

凌波笑道:“王老师,怎么小车越来越多?这么多车,都是往县城去的?”

楚朝辉部长说道:“凌主任,你看看这些车的车牌号,看出点什么名堂没有?”

凌波摇下车窗,风呼的一声灌进来。

王平把车开得又快又稳,不停的超车。宁娴澜女士的司机张忠勋紧紧的跟着,全神贯注跟上王平的车。

“啧啧啧,奇怪了,难道今天有大人物来这里?”凌波惊异的问楚朝辉。

楚朝辉摇摇头:“我也不知道。”

“怎么可能,好像什么地方的车都有,就连北方和南方的车都有,吉普上海红旗,还有长途公交车。这里有什么大事么?”凌波狐疑的看着王平和楚朝辉,“你们老实交代,是不是这里有院领导要来,所以你们这次也请我来看看热闹。是哪一位大人物?不会是我们的邓公吧?”王平和楚朝辉都是微笑。

“不可能啊,邓公出来的话,咋么不见jǐng卫车啊。”凌波惊异不定。只要有一条岔道,就会看见有小车大车客车开上这条主道,越是往前走,路上的车子就越多。

“究竟是怎么回事?王老师,怎么会越来越多的车,而且都是外地牌号的车?”凌波急了。

王平呵呵一笑:“这些都是全国各地的车,到良美村去参观学习的。”

凌波愣住了,怔怔的看着车窗外的各式各样的车,渐渐的,小车减少,中型客车变得多了起来。

“每天都有这么多人去良美村?”凌波的眼睛都瞪圆了。这个情况,怎么新闻上就没有报道过呢?难道是自己看报纸少的原因?

“也不是,有时候一天会很多人,有时候一天人会比较少。”王平说道。

“今天这样的,是最多的一天人了?”凌波觉得这也太过分了吧。全国各地的人都往良美村跑,这些人吃哪住哪?不过他马上就想明白了,看这些小车大车,客车中巴,肯定有七成以上都是公款消费,那就不算个事了。

“一般吧,算是比较多的人了。”王平说道,“不过不是最多,看今天的规模,不会超过六百人吧,我记得最多的一次,有一千多人来良美参观学习,是海边的一个省委组织了全生的农业厅农业局和农业技术人员一起过来了,包了十多辆大客车,每辆车挤满了人。”

凌波啧啧啧一连叹了好几口气:“乖乖,我这次算是真开眼界了,这就算是在发达的米国英国,也没有见过这样的事情啊。”

滴滴滴——!滴滴滴——!

有经常带人跑这路的客车司机看见了王平的红旗,鸣笛致意,并摇下车窗向王平点头。滴滴滴——!王平也按响喇叭回应。鸣笛声引起了其他车的司机的注意,有乘客认出了王平,惊喜的喧闹声顿时响起,还有热情的客人向王平招手。

王平鸣笛致意,加快速度超了过去。他可不想因为司机和乘客的激动而引起不必要的车子刮碰,路修得很宽,足够四车宽松并行,这在当时的小县城,如此宽畅的马上就是一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