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最强农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最强农民- 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部长,你的话我已经为你转达了娄律师。”王平捡最紧要的话赶紧说道。

“哦,怎么样?”杨昊部长果然很期待。

“她答应了尽量配合你们的工作,不过她拒绝正式上班。”

“呵呵,还是你有本事啊,对于国外学成回来的专家,暂时有点不适宜国内的上班形式,我还是能够理解的。”

“娄律师的理想,是在国内拥有自己的律师楼。”靠自己接案子养活自己,做一番事业出来。她已经习惯了由安排自己的工作,接自己喜欢的案子。只是很可惜,我们国内,对于考取律师执照这样的地方,还没有。也没有律师法的出台。她基本上是一个短期内无法做事的闲人。”

“那你说服她进来zhèngfǔ部门做事吧,我们正需要她这样的专业人才。”杨昊部长心怀期待。

“嗯我想她会慢慢考虑的先让她从义务顾问开始做起,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融合进来环境是需要心理过渡期的!”王平一针见血。

“是!”杨昊部长点点头“娄子素只听两个人的建议,一个是易文山,一个,就是你了。”

“她是我的朋友,恩师,剑客。”王平说道。

杨昊部长不解的一笑:“王平老师怎么这么说,易师加剑客?”

“是的,你今后就会知道她为什么是我的恩师和剑客。”王平说道。

“好吧,我暂时不需要了解你和她的深层次的关系,虽然共和国是个很传统的国度,但是我也出过国,也年轻过我的思想,不会落后于你们年轻人,明天我们还要收割再生稻,先休息了吧。”

“好,休息!”王平松了口气。杨昊部长给他压力啊!娄子素深夜来约偏偏杨昊部长偌大一把年纪,居然是这么的“善解人意”

在另外的几间房间里,没有入睡的,还大有人在,都在聊天,好像一个人比一个人的jīng力更好!

史安教授洪振教授,同住一屋,两个人也是谈兴正浓。

“洪老师以你的估计,再生稻第一季会达到多少产量?”史安教授兴致勃勃的说道。能够亲自参与到如此划…时代的的科研创举中,老人家很奋。

“六百斤,绝不会超过六百五十斤!”洪振教授说道。

“哦,卢兴教授也是这么估计的?”史安教授饶有兴趣的问道。

“嗯,卢兴教授的眼光很准的。他可是在田间地头里研究再生稻也有好多年的专家,要不是王平横空出世,卢兴教授会一直是国内的权威。”洪振教授说道”“我们农学院的再生稻专家,如今可以完全停止进行研究了,等王平的再生稻新闻一出来,成果一公布,国内的几十组再生稻研究团队,都可以转型了。,…

“哈哈,他们也不得不转型啊!”史安教授笑呵呵的说道”“不过,我很看好王平的再生稻产量,我估计,应该在六百五十斤以上。”

“那么高的产量?”洪振教授失声说道”“那绝不可能。”

“我看了那稻谷的空壳,很少,入手的稻穗,也很沉重。说明这稻谷的米质,绝对不同以往的米质。”史安教授笃定的说道。

“难道卢兴教授会估计有误,他可是很有经验的,眼光不会这么差吧。

“他是当局者迷,我是旁观者清,他更加注重技术层面,而我注意的,是稻谷颗粒的质量,我可是搞种子研究的,有的时候,也不能全部迷信专家。上次小麦专家滕刚教授的丰麦PS号的倒伏问题,还不是王平一句话,给解决了我们一个团队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洪振教授开心的笑起来:“要真是这样,王平老师的再生稻,这次是真的取得了大成功了。”

“也不能这么早下结论,再生稻的质量高不高,最主要的是第二季的收成,那时候阳光少,光合作用会影响到稻子的抽。。灌浆,

扬huā等等,生物株高也显得特别的重要。水稻株高越高,产量也会越高。还有抗倒伏的能力,抗寒冷的能力。我仔细看了稻谷,我有个疑问,你是不是想办法给王平弄了杂交稻种子来做父母本。”

“是,不过我不知道他的培育成功了没有。”

“我想可能就是这个种子!”史安教授笑着叹了口气”“这个王平,真的是个顶尖的天才啊,可以说,他的水平,远远超过了王士翔老师。”

洪振惊讶了:“史安老师怎么这么推崇王平老师?”

“不是推崇他,我是根据事实推断,要真是杂交稻做的父本或者母本,那这个后面的技术,就是王士翔老师根本不知道的。王老师当时的情况,也根本弄不来杂交稻的种子来做试验,只有王平现在能通过我们学院弄到部分种子。”史安教授呵呵笑道”“别的不说,关于各种各样种子的学问,要想瞒我,难!”

洪振教授不得不服气史安教授的分析:“王平老师真用杂家稻做父母本培育成功了再生稻的话,那的确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这个孩子,不简单啊,什么都懂,而且最可怕的,是他什么都jīng。就连你的什么植物生长素,油菜huā素,他也jīng通。像我,搞了一辈子育种,就知道育种,其他什么的养殖种植,我就不敢说自己是专家,只能老老实实的说自己是个外行。,…史安教授谦虚说道。

洪振沉默了一下:“王平老师的天赋不能用他的年龄来衡量,他还催着我的油菜huā素赶快投入生产,他好对再生稻进行叶面施肥。”

“那你就该全力帮他!”

“是,我会先让厂家先生产一小批出来给王平专用用,我只是担心可能施肥中效果还不稳定。”

“这没问题,你能想到的,王平这小家伙也能想到,他肯定心中有数,会先计算出几个施肥的数据比例。通过对比,他就很快能知道最正确的施肥方式。这个小家伙,是我见过的最难以令人相信的超级天才。共和国农业有了他,将不停的向前跃进。你的油菜huā素,就是一个巨大的杠杆,一旦成熟使用并推广,整个共和国的种植作物,通过叶面施肥,都能普遍的提高产量。洪老师,今后共和国的农业历史上,你会是最重彩的一笔,而我,最多再有两年,就不得不退休,我真的老了,唉!”

隔壁双人房间里,卢兴教授跟洪振教授的学生马威在一起聊天,也是毫无睡意。

“卢老师,明天收割王平老师的稻谷,你估计最高的产量能达到多少?”

“最高产量,我估计在六百斤左右,虽然稻穗很好,不过空壳粒都是有一定的比例的,而且再生稻据以前最好的第一季产量,也没有超过三百斤,王平老师的再生稻产量能够在六百斤上下,已经是巨大的成功了!我赶在这个时候来,就是要见证一下这个令人激动的历史时刻。

我研究再生稻,可是五年以上了啊!唉、

”“是啊,王老师真了不起,年纪跟我相当,却比我强了太多。”马威也深深的叹了口气。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马威,你也不能这么比,你也有自己的天赋能力。”卢兴教授干巴巴的说道,自己也感觉自己的语言根本没有一点点的说服力。

其实整个晚上,农学内行的人,包括学生王娟和宁娴澜女士,都是彻夜难眠,期待着第二天再生稻的收割。这个产量,对王娟和宁娴澜女士两个,都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产量越高,越能证明王士翔老师的价值啊!

“婆婆,你估计这再生稻的产量能有多少斤啊,要是产量低了,平哥的第二季收成就难了。”

“不会低,会有五百斤以上吧。两季加起来,有个七百多斤,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共和国第一个成功再生稻丰收的收割,令农学专家们个个都很期待,他们来这里,就是亲自来参与并见证历史时刻的。

第二天一早,大家在县委的食堂吃过稀饭馊头,一行人开着车,浩浩荡荡的出发。这次,县委的领导们也自然随行。县委记,管农业的孙副县长,还有农技站赵干事,都奋前往。

以:感谢极雨情的慷慨打赏,多谢支持!

0050章见证产量奇迹2(求月票)

清晨,王家大院里面!王平家的屋檐口下,放着三张木质的四方形农具,一米以上见方这是农村里面特有的木质农具:拌桶,一种比较古老的脱粒农具!

“这是什么?”娄子素吃惊的指着一个四方形的木质农具,这个农具就好像一个四方形的小船,农具的四角,有巴掌大的四个握手,如农具的四只耳朵一般。

“拌桶!”杨昊部长笑道“这是专门用来打谷子的农具,也就是土脱粒机。跟你在国外看见的机械收割机器完全不同,这是纯人工的农具。”

“这怎么脱粒?像个小船一样。我木有看见脱粒的任何齿轮。”

娄子素围着拌桶转了两圈。

“用人工脱粒,拌桶三边用苇席围起来,防止稻谷在脱粒的时候飞溅。在拌桶里面斜放一个木架子,两个男人手里拿着稻谷把,用力把稻穗击打在木架子上,稻谷因为撞击的力量,自然脱落在了拌桶里面。”杨昊部长笑呵呵的解释。对于娄子素,他很谦恭有礼的1

“素姐,昨天你没有听见稻田里面响起掸坪坪很有节奏的声音么?

那就是在人工脱粒。“易思说道。

“刚开始我听见了,但是我们一出去,所有的坪坪坪的声音都停了,我只看见越来越多的人围着我们,却并没有看见什么拌桶和苇席,也没有亲眼看见人工脱粒。”娄子素说道。用手摸摸这拌桶,玉手握着拌桶的一只耳朵,用力一提,拌桶纹丝不动!

“这么沉?怎么弄到田里去?“娄子素吃惊不小。

“这拌桶一般都在百斤左右,你是肯定动不了的。”杨昊部长笑道“看,王平领着人来了,看隔壁的邻居,又抬出一张拌桶来了。”隔壁王功福和老婆两个人,一人抬着拌桶的一只耳朵,从家里的堂屋大门里又抬出来一只拌桶。

“两个人这么抬么?田埂那么窄,怎么能走?后面的也完全看不见路。”娄子素虚掩着自己的小嘴说道“那个大姐,比我还矮小,

咋么力量大得惊人!”王家院子的人都忍不住笑了出剩这个洋气的女子,连拌桶都不知道,也真是少见多怪了,要不是王平说了这是他的什么素姐,大家没准就对她特反感。

“走罗!”王功福说道“王家院子这一组的跟我来哈!”

“好!”七、八个男男女女齐声答应。

女的拿着弯弯的磨得透亮的镰刀,男的肩挑着大箩筐,开始看着王功福。

“那就走罗!”王功福喊一声,一手抓住拌桶的边沿,把拌桶轻轻的掀起,跟着一矮腰,拌桶徐徐的倒过来,万功福人就进去了拌桶里面,拌桶把他的头和上半身都给罩住,跟着听见一声轻轻的吐气声,万功福人已经站了起来,把拌桶也给扛了起来,整个拌桶,就罩在他的上半身上,用背脊顶着拌桶的船底。王功福不再说话,啪啪的就光着大脚迈步而去,后面,王建院子出工的男女七、八个就紧紧的跟着他。

这一个把拌桶扛上背走人的的熟练动作,看得娄子素惊讶得合不拢嘴!

这么重的拌桶,一个人就这样扛着走子!

“这是第一组的人,还有另外两个组李家院子和潘家院子的人,马上就过来了。”王平从茅草房里走出来说道。

“王平老师,今天分三个组一起打稻谷?”省委记郭军笑道“我看今天来看打谷子的人,比干活的人还要多啊。”王家院子里面,站满了都是领导和农学院的老师们,他们比去上工的社员们还要奋。领导们的车,这次都停在了真武公社的猪儿市场里面。王家院子的大晒坝,是要专门用来晒稻谷的。

不一会儿,潘家院子的人以潘文品兄弟为首,也是领着七、八个男女,男的挑着箩筐,女的拿着镰刀。潘文品过来二话不说,一弯腰就把一张拌桶给扛起来,光脚板怕怕的走出院子。

“这些社员,个个都这么厉害!”娄子素惊讶不已。王平微微一笑:“乡下男人都有扛拌桶的力气,女人都有煮饭的本事,这都是他们的rì常生活的基本技能,就好像你的律师学问一样。”说话间李家院子的人在李兵兄弟的带领下来了,这一拨人同样也是七、八个人,李兵扛拌桶,其他的人跟在他后面,转眼间,放在王平家屋檐下的三张拌桶都被一一扛走。

“王老师,今天请这么多人来干活,会不会影响到稻桩?人多的话,来来去去,会把稻桩踩进田里,那就影响到第二季的收成了。“卢兴教授说道。

“不会,这二十多个人,我都是专门挑选出来收割再生稻的灵活人,收割时候稻桩的留高尺寸,我都有给他们讲清楚。三个组,从田的三个方向进入收割,相互不干扰。”王平说道。

卢兴教授竖起大拇指:“王老师原来早就培训过他们了,很好,我们去现场看收割稻子吧!”“好!”王平说道“我一人准备了一顶草帽,在合作社的大瓦房里面,大家都去拿草帽,然后我们也出门吧!”

于是,三生产队的田野里,有史以来出现了一幕奇怪的现象,田里的三组社员在热火朝天的收割稻谷,而田埂上,站满了衣着气质不俗,口音各异的人们,其中有美女,有领导,有教授,有学生,还有陪同的王家院子的大人小孩。

三组人在同一块田里收割稻谷,仅仅一个上午,稻谷就收割了一大半,等领导们在真武公社的连社长的陪同下从街上吃了饭回来的时候,再生稻田里面的稻谷,已经全部收割完毕干完活的社员们都已经全部回家吃饭了。

社员们都知道今天是一个特别的rì子,所以都自觉的为王平干活,活计干完然后回自己家吃饭!

晒坝里面,好几个王家院子的女人在拿着柴扒一遍一遍的把稻谷里面的稻叶给清理干净。晒坝是青石板铺成的,有许多稻谷都漏进了石板缝里面。当时的晒坝有三种,一种是土晒坝,稻谷就直接晒在上面,所以免不了在加工大米的时候,米里面有沙砾。第二种就是青石板晒坝这是人为铺就的晒坝,这种晒坝,稻谷干后收进柜子里,就很少有沙砾小石头。还有最好的一种:就是天然的石板晒坝,地面本身,就是地下裸露在外面的石头形成的一个不规则的晒坝,没有青石板的缝隙也很干净,只是这种地方,在比较平坦的地势,就很少有。

“王平老师,估计亩产多少?”卢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