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摩登时代-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萧未必会接受我们的投资。”卡尔从调查中得知,萧逸臣是因为准备成立日本雅虎,才决定和日本软银合作,而且孙正义为了入股似乎做出了不小的让步,名义上似乎是两家的合作,其实倒不如说是对日本软银实现了控股。卡尔认为萧逸臣这么做,只不过是为了以后更好的控制雅虎。
“你对萧这个人还是不够了解,有空你应该多看看一看他的电影!”沃伦-巴菲特摇摇头,显然卡尔对萧逸臣的了解还只停留在表面。
“他的电影?”卡尔这才意识到,萧逸臣还是派拉蒙影业的副主席,维亚康姆公司的股东,但他不明白萧逸臣的电影和的投资有什么关系?
萧的每一个剧本都堪称经典,但割裂来看,他所有的剧本风格完全没有任何的承继,这一点其实很能够说明一些问题!”巴菲特耐心的向卡尔解释说。
但卡尔依旧一副茫然不解的表情,巴菲特轻轻的叹了口气,“一个正常思维的人,写出的作品都会形成很明显的个人风格萧没有,他作品最大的特点其实就是没有相同的特点,这说明他的思维方式不同于常人,甚至是一种极为跳跃的思维。有这种思维的人,从来不按常理出牌,这从他可以拒绝奥斯卡、又可以毫无顾忌的在奥斯卡上大胆的向自己喜欢的人示爱的行为就可看出一些端倪!这样的人不是彻头彻脑的疯子,就是不折不扣的天才!”
“可是我们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公司在规模上是的十多倍,我们不可能做出像日本软银那样的让步!”卡尔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其实我最看重萧的,就是他非常擅长与人合作,这一点从他与孙正义的合作中其实就可以看出来。我想之前早就制定好了投资亚洲的计划,但在萧之前的目标里,绝对没有日本软银。孙正义只是为提供了一个提前进入亚洲的契机萧就毫不犹豫的选择和他合作。其实你真的认为萧看不出孙正义的真正意图?谁笑到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赢家!而孙正义的小算盘,在萧逸臣身上恐怕要失算了!”沃伦-巴菲特不愧是久经商海沉浮的老手,经验丰富而且眼光毒辣。
“照您这么说,我们和合作不也很危险?”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萧在算计孙正义,但是将来软银在亚洲恐怕还另有大用,合作最后的结果肯定是双赢很可能才是合作真正的赢家。很多利益,是隐藏在结果背后的。而且我们与萧的合作与软银不同,我准备单方面注资让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成为这家公司的股东!”
【第六十五章 Dream王朝】
在戛纳电影节结束之后,萧逸臣并没有急着回到美国,他又在《辛德勒的名单》的剧组呆了近一个星期,直到他接到了公司负责人的一个电话,有一个商界的大人物想要见他,这让萧逸臣不得不提前结束了自己的欧洲之行。剧组有斯皮尔伯格在掌管,萧逸臣其实呆在这里作用也不大,他一直留在剧组的原因只不过是想吸收一些拍摄历史题材的经验,一边以后在创作这类剧本的时候能够有所借鉴。
年逾六旬的“股神”沃伦-巴菲特从奥马哈市亲自赶赴洛杉矶和萧逸臣见面,这让萧逸臣多少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陪同巴菲特一同前来的还有他的侄子卡尔,其实卡尔这次前来主要是想见一见萧逸臣这位被自己叔叔如此看重的年轻人。
三人的见面在几个很轻松的话题中展开,巴菲特首先和萧逸臣不并不是投资,而是巴菲特本人对萧逸臣电影的看法,虽然他的看法并不专业,但视角却很独特,和这样的智者交谈,让萧逸臣受益匪浅。但萧逸臣知道,巴菲特此来恐怕不仅仅是来和他聊天的,这位老人一向很少离开奥马哈市,除非有重大的事情不得不让它亲自出面处理。
果不其然,在聊完了电影之后,沃伦-巴菲特话锋一转,终于切入正题,“不知道先生有没有将上市的打算?”
的定位是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上市一来公司的运行程序将会变得复杂繁琐,二来投资的风险很大,这个损失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承担的起的。基于这两点考虑是不准备上市的。”萧逸臣回答说。
“非上市公司在资金补充上可是一个大问题啊!”巴菲特不无忧虑的说。
“巴菲特先生是不是有什么更高明的见解?当初选择不进行上市,萧逸臣就已经考虑过资金来源的问题,但巴菲特既然提起这个问题,他还是想听一听这位投资之神的高见。
“我想先生既然不选择上市,那么的资金来源就只有两个途径。一是自身盈利的扩充,二是引入其他的资本。而据我的观察从事的投资都是周期性很长的价值投资,那么资本的流动性上就必然存在很大的问题,所以我个人认为先生在目前其实倾向于第二种方法,你正在积极的寻找合作的伙伴!”沃伦-巴菲特的分析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而且一语中的。
萧逸臣不置可否的笑了笑,他的确有这样的想法,而且他考虑过的投资伙伴,现在就坐在自己的面前。萧逸臣似乎已经猜到了巴菲特的来意。
见火候也差不多了,巴菲特这才说出了他此行的真正目的。他告诉萧逸臣,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希望能够与联手,组建一家新的基金公司。“我们可以在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扩大公司的业务范围,将投资延展到海外市场,打造一家国际性的金融投资集团。”
“可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完全有能力独立完成这项工作的发展好像还没有达到可以和伯克希尔公司平等合作地步。年已发展成拥有230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工业王国,早已不再是一家纺纱厂,它已变成了巴菲特的庞大的投资金融集团。在这个庞然大物面前,现在的似乎不值得一提,这正是萧逸臣困惑之处。
“等到可以和伯克希尔公司平起平坐的时候,似乎我们就没有进行合作的必要了!”说话的是卡尔,他替巴菲特回答了这个问题。
“这么说伯克希尔准备向注资?”萧逸臣已经想到了这样的可能。
“我知道现在的资金很充裕,但这仅仅是在美国市场,如果想要进行全球布局,在资金上似乎还有所欠缺,伯克希尔公司刚好了可以填补的这个缺陷,这是现阶段我们合作的基础。”沃伦-巴菲特很直接的告诉萧逸臣要在全球进行投资,却没有充裕的资金。伯克希尔公司手上有充裕的资金,但却没有合适的投资项目。两者的合作可以实现优势的互补。
“那伯克希尔公司准备投资多少呢?”这个提议的确让萧逸臣有些心动,但他更关心的是巴菲特准备向投入多少,如果只是十几亿美元的话,他会毫不犹豫的拒绝。这点钱,估计在两三年之内就可以赚回来,这样的合作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伯克希尔公司现在可以抽调出大约50亿美元的资本!”卡尔是伯克希尔公司的财务总监,所以是由他来回答的这个问题。“而据我们了解现在的总资产不会超过20亿美元!”卡尔特意强调了这个结果,其用意无非是在暗示萧逸臣两家公司实力对比悬殊,合作其实对更为有利。
投资的企业大多数都处在发展阶段,现在的市值说明不了什么问题!”萧逸臣提醒卡尔,他的计算对于一家高速发展的投资公司而言其实是有问题的。
“这已经是我们现阶段能够拿出的最大限度了!”巴菲特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说了一句,他并卡尔清楚的潜力。50亿美元对于其他的公司似乎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但对与这样的动辄投资上亿的公司而言,或许并不值得一提。
“我更关心的是巴菲特先生准备用这50亿美元获得公司多少的股份?要扩大规模,正如巴菲特所说的那样必须引进其他的投资,萧逸臣现在确实需要这笔钱,但他不会因为这50亿美元就可以丢掉的控制权。合资可以,但最后的决定权必须由萧逸臣自己掌握。
“新公司成立以后,伯克希尔公司要持股30%”细节上的东西,巴菲特都放给卡尔来谈。
“25%,这是我能够接受的极限!”正如巴菲特之前预先的那样,萧逸臣的确准备将打造成为一家世界级的投资集团,他未来的股东不仅仅来自美国,还会来自全球各地,扩资带来必将是股权的稀释,所以在一开始,萧逸臣就必须寸步不让,这样才能保证今后的独立自主。
卡尔觉得根本没有再谈下去的必要,萧逸臣一开口就削减了5%的股权,这样的举动在他是一种毫无诚意的表现。但是巴菲特却仍在考虑,难道自己的叔叔要接受这个明显像是勒索的条件?
“我想知道先生是否还打算引进其他的投资?”巴菲特不动声色的问了一句。
“现阶段我可能只会在美国寻找合作伙伴,但将来并不排除与国际资本合作的可能,我最后给自己预留的也只有不到30%的股份,为了保证对公司的有效控制,25%已经是我的底限了!”萧逸臣很坦然的告诉了巴菲特自己未来的打算。
这一点并没有出乎巴菲特之前的预料,所以他再三考虑之后,竟然答应了萧逸臣的条件,但他也提出了一个要求无论以后是扩资还是重组,伯克希尔公司都必须稳定的持有这25%的股权,萧逸臣最终答应了这个要求。
但对感兴趣的并不仅仅只有沃伦-巴菲特一个人,维亚康姆公司的萨纳姆-雷石东其实也早就对萧逸臣名下的这家投资公司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尤其是萧逸臣在维亚康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现在已经无法将萧逸臣再当作自己的下属,更多的时候,萧逸臣都更像是他的合作伙伴,他决定把萧逸臣牢牢的拴住!
所以当他在办公室里告诉萧逸臣维亚康姆准备投资的时候,萧逸臣脸上的惊讶可想而知,他知道雷石东早就发现了的存在,但他并不认为热衷传媒行业的雷石东对风险投资会感兴趣。他告诉雷石东,投资的风险十分巨大,萧逸臣向他解释了风险投资的运作,并告诉他投资的结果很可能最后是血本无归。
“我投资是你这个人而不是这家公司,我其实并不关心能够给我带来多少的收益,但我关心维亚康姆是否能够永远的留住你这样的人才!”雷石东直言不讳的告诉萧逸臣。
萧逸臣遥遥头,他很感谢雷石东对他的器重和信任,但这样草率的投资在他看来并不明智,因为雷石东甚至不清楚究竟是干什么的。要知道沃伦-巴菲特在决定投资之前,也是经过了一年的观察和反复的论证,才最后作出的决定。
但雷石东可不是一个听劝的人,尤其他自己已经认定了的目标,基本是没有人可以动摇他的决心。“我不管沃伦-巴菲特是怎么考虑的,我自己有决定投资的自由。但我没有像沃伦-巴菲特那么多的可用资金,所以我只能用维亚康姆公司的股份和你进行交换。沃伦-巴菲特既然愿意用50亿买下25%的股权,那么我就用维亚康姆公司5%的股权换你公司10%的股权,这笔买卖你应该不吃亏吧!”维亚康姆现在的市值大概有400亿美元,雷石东的开价,已经和沃伦-巴菲特相差无几了。
后世名震全球的基金就这样在三巨头的握手中正式成立王朝辉煌的序幕缓缓拉开!
【第六十六章 职业造梦者】
派拉蒙今年在好莱坞可以说是出尽了风头,先是《勇敢的心》和《这个杀手不太冷》占据了上半年的北美电影市场的半壁江山,接下来就是暑期档上映的《变相怪杰》,这部影片的投资成本在派拉蒙今年上映的几部影片之中算不上高,但是它的票房成绩却很令人欣喜。金凯瑞在这部影片中极尽搞笑之能事,而工业光魔的特效也是制作的出神入化,两者相得益彰,竟然在佳品云集的暑期档闯出了一片天地,并以黑马的身份占据了两周的北美票房冠军。
史丹利本来是一个窝囊胆小的银行小职员,金凯瑞本来是一个名气不大的小演员,可是当“他们”戴上了一个具有神奇魔力的面具,就变成了具有超凡能力的疯狂家伙。得益于这部影片的出色表现,金凯瑞的电影身价由35万美元飙升之700万美元。由于《变相怪杰》的大获成功,派拉蒙决定和金凯瑞继续合作,但萧逸臣否定了运用剧组原班人马拍摄续集的打算。金凯瑞的加盟让他想到了另一部影片,为此萧逸臣找到了汤姆-沙迪亚克,他手里有一部讲述一位搞笑侦探故事的剧本,金凯瑞和汤姆-沙迪亚克一拍即合,两人共同对剧本进行了修改,然后《神探飞机头》就这样诞生了。
派拉蒙为这部影片请来了肖恩-杨和科特妮-考克斯两位好莱坞著名女影星与金凯瑞搭伴,影片由汤姆-沙迪亚克担任导演,派拉蒙要求剧组在12月初完成所有的拍摄制作,影片将会在圣诞节前后上映。
而在暑假期间好莱坞还传出了一个重磅消息,派拉蒙联手环球,斥资15亿来拍摄一部魔幻电影,这部影片由好莱坞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亲自指导,天才编剧萧逸臣自《侏罗纪公园》之后再战商业大片。这个消息一经证实,立即在好莱坞引起了不小的震荡。“好莱坞两大巨头的携手,似乎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纽约时报》的著名影评人塔穆森在他的专栏里这样评价了此事。业界关注的是派拉蒙和环球的合作,而公众关注更多的是萧逸臣和詹姆斯-卡梅隆的合作,两人都是各自领域中的顶尖大腕,他们的合作碰撞出的可不仅仅是**的火花。但是萧逸臣对这部影片在上映前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他甚至要求詹姆斯-卡梅隆严格限制媒体对剧组的采访,这些举措无疑增加了公众对这部大制作影片的神秘感。
而斯皮尔伯格在10月末终于结束了影片《辛德勒的名单》的拍摄,他告诉萧逸臣,自己“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影片《辛德勒的名单》虽是以黑白摄影为主调,仍是彩色大制作的规模,全片有126个角色,动用3万名临时演员演出。在波兰除有30个外景场地,还搭制了140个布景配合。前幕后动用了百余名犹太人参加工作,让他们重温一次纳粹恐怖血腥的恶梦。影片情节波涛汹涌,气势悲壮,一幅幅画面,以黑白摄影为主调的纪录片的结实性手法,表现德国纳粹疯狂灭绝犹太人的恐怖,其惨状催人泪下。为了让这部影片更具有纪念意义,萧逸臣说服了派拉蒙和环球的高层,尽管影片已经制作完成,但必须推后到明年上映。
斯皮尔伯格在萧逸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