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做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古代做皇帝- 第3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真腊国使者还好,毕竟真腊国大,动员起兵卒来,不过几个月的事。即便大顺不出兵,他们也能自保无虞,最多就是死一些百姓罢了。为政者,还在乎这点百姓吗!占城就不同了,本来国土就小,先前还被真腊占了许多去,再加上安南这个恶邻,更是雪上加霜。所以真腊看似着急,其实最不着急。占城却是真的着急,甚至于走投无路了。

陆承启没有悲天悯人的心情,对他而言,怎样攫取最大利益才是实话。所以他先是装作兵力捉襟见肘,然后再狮子大开口,狠狠讹他们一把。以为无条件出兵帮你们啊,做梦!

真腊使者似乎看穿了陆承启的“惺惺作态”,眉头一皱说道:“陛下,据我所知,上国大军,还在大理府哩!大理与甘孛智,不过数百里之隔,怎么会兵力不济?”

陆承启叹了口气,说道:“唉,你有所不知啊!我大顺禁军,多为北人。平日里不曾到过密林,吸不得瘴气。三国时蜀国伐南蛮,也要七擒七纵,皆因兵力不够,丛林密集之缘故。且不说大理府到真腊,仅有几条丛林小道,便是那瘴气,都足以致命了。朕虽非仁君,也懂爱惜士卒。这等残忍之事,朕……做不来……”

这道理,真腊使者也懂,微微叹息一声,也不说话了。占城使者却质疑道:“陛下,既然不能从大理府过来,为何不从广南西路直下交趾?谅那交趾,也不敢阻拦上国天兵吧?”(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二章:利益最大化

陆承启也知道,忽悠不了人家的。要是草包的话,怎么会被派做使臣?想明白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占城使者为啥懂得这么多了,说不定人家就是有备而来的!

冯承平知道小皇帝的风格,或许对大顺百姓他是仁慈的,但对于别的国家,却是爱理不理。这原本就有违儒家经典“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教导,如果这般下去,恐怕周遭国家都得罪光了。

冯承平很想出声提醒,可现在时机不对。他是老油条了,知道要是现在就揭穿小皇帝的“面目”,他是吃不了得兜着走。有哪个臣子在外国使臣面前落自己皇帝面子的,这不是寿星公上吊,嫌命长吗!

“唉,唯有静观其变了……”

陆承启点了点头,说道:“自广西南路进军,确实可行。只是我大顺历年来为了抵抗契丹人南侵,糜费颇多,国库难支。若是再跨境打仗,恐钱银粮草不够支撑啊!”冯承平眼前一亮:“来了,好戏开场了……”

也难怪冯承平会这么想,他知道小皇帝的秉性,不见兔子不撒鹰的。要是不从别的国家身上咬下一点肉来,他都不甘心。先前辽国、高丽已经有前车之鉴了,“怎么会有这样的皇帝?”冯承平脸上发烫,差点想逃出崇政殿去,不用在这里如此羞赧。

“脸面无存啊,身为一个帝皇,怎能……怎能同市侩小贩一样,讨价还价?”

不仅仅是冯承平,就连真腊、占城使者也风闻过大顺小皇帝的“彪悍战绩”,硬生生在辽国身上扯下一块肉来。这还不算,赎回去的契丹将领,大部分都随皇太叔耶律重元反了,真个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只是他们怎么都不会想得到,这个待遇今日轮到他们了,心中苦涩可想而知。

“大顺乃天朝上国,怎会缺粮少钱?”占城使者摆明了不信,是啊,这话骗骗三岁小孩还行,骗这些国家级精英,是儿戏了点。

陆承启振振有词地说道:“不瞒两位使臣,今年山东东路大旱,朝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方才平息下来;前些年黄河决口,百万灾民安置,又去了国库不少钱银。别看大顺现在风光,其实内里已空,过得一日且一日罢了。你看你看,朕的衣裳,还打补丁呢!”

陆承启见他们不信,就要撸起常服,吓得那两个使者连连摆手:“陛下莫要如此,我等信了,信了!”

陆承启还真不是说谎的,前几****回坤宁殿时,被低矮灌木的树枝勾住了裤脚,划破一个大口子。本来身为一个帝皇,是不缺衣少食的,但毕竟一件常服造价不菲,破烂的地方也不是很多,所以陆承启让人去缝补了。幸亏那宫女巧手妙缝,竟在那补丁上缝出一朵祥云来,这可稀奇了,汉服并没有如此形制的,陆承启算是开了先河。今日又恰好穿着这件衣裳,陆承启想起这事来,便借此哭穷。

冯承平差点想闭眼了,见过无赖的,没见过皇帝也耍无赖的。这衣裳打补丁和穷,是两个概念啊,怎么就能混淆到一块去了?要是皇帝的衣服都要打补丁的话,那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岂不是要穿乞丐装出门了?

占城使者和真腊使者面面相觑,眼睛里透露出一个信息:“算你狠!”

他们也不能反驳,确实大顺是有点困难,但不至于穷到这个样子吧?要真的没钱没粮的话,那些边军、禁军早就反了,这小皇帝的话,不足信。

“陛下此言,让臣等汗颜……”冯承平还是懂得给陆承启台阶下的,“陛下优待百姓,宁可自己吃喝用度减少,也不愿短了臣等俸禄,三军粮饷,臣等还一味要加俸,实乃万罪!”

陆承启一愣,没想到独角戏变成了唱双簧,心下大喜过望,故作悲怆地说道:“是朕失德,致使百姓流离失所……”

冯承平也演上了瘾:“陛下,是臣等辅佐不力,非陛下之过也!”

他们一唱一和,把两个使者弄得满头雾水。他们是来求援兵的,怎么变成诉苦大会了呢?品咂了一会,占城使者算是明白了,原来是不想出兵啊!想想也是,你自己本事不济,打不过人家,向人家求援兵。人家帮你是人情,不帮你是道理,就算是道德绑架也好,能做到最高统治者的,有几个是糊涂蛋?吃力不讨好不说,还得搭上士卒性命、钱粮帮你打天下,谁那么傻啊!

占城使者一咬牙,秉着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信念,站起来说道:“只要上国肯出兵相助,占城一定奉上钱粮,不使上国为难!”

陆承启眼前登时一亮:“好啊,终于上够了,我演了这么久的戏,容易吗我!”

心中是这么想,但口中却说道:“这……这怎么能行,朕如何能贪尔等钱粮,大顺乃天朝上国,要以德服人的……”

“以德服人个屁!”

不仅仅是两国使者,就连冯承平心中都忍不住要骂了。锱铢必较,这还是皇帝吗,这分明是乡间担郎,在讨价还价啊!

占城使者一愣,苦笑道:“这已经是小国所能给的事物了,若陛下不满,小国亦无话可说。”

陆承启心道:“嗯,让别国帮忙养兵,还是不错的。至于怎么要价,还不是我说了算?不对,还有一件事……”

“朕其实并不是这个意思,原本只是想让尔等不再征收我中原商贾商税而已,想那商贾,不远万里,惊涛骇浪中抵挡占城、真腊,却被尔等征收了大部分税,自己没有两钱入账,久而久之,商贾亦不肯去了。”

到底是夷蛮,不知道商人的可怖。占城和真理使臣一听,以为这区区商税算得了什么,连忙答应下来:“此事好办!”

陆承启还没说完呢:“至于钱粮,你们看着给便是了,朕也不奢求多少,只要不寒了将士的心既可……”

冯承平心中苦笑:“就知道不会这么轻易……”

陆承启心中得意洋洋:“什么叫利益最大化,这就是利益最大化!”(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三章: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听了这话,真腊国使者和占城使者面面相觑,这还是皇帝吗,这简直就是一个讨价还价的商人啊!苦笑一声,占城使者说道:“只要上国出兵相助,钱粮我占城国包了,请陛下放心……”

陆承启笑呵呵地说道:“朕怎么会不放心?大顺与占城,历来交好,自是要相助一番的。交趾之图占城,意实在中国,而我兵之救占城实所以保中国也。”

占城使者大喜过望:“上皇如此想,实乃占城百姓之福也,请受下国小臣一拜!”他也不打折扣,按照汉人礼仪,起身恭恭敬敬地下跪,陆承启连忙说道:“无需如此,请平身。”

陆承启就是这样,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不过,被人下跪,还真的会上瘾的啊……”陆承启内心深处知道,其实这种快感是掌握了生杀大权,高高在上的快感,并不是别人给你下跪你就觉得很爽。

真腊国见占城国得到了陆承启的承诺,心下也是一动。其实真腊的日子也不好过,东有安南(交趾),西有蒲甘,都有所积怨。哪怕真腊国土面积大,人口多,却也扛不住两国夹击啊!要是安南联合蒲甘来攻,那真腊是万万抵挡不住的。

“陛下既然肯出兵占城,那一定也肯出兵甘孛智。若交趾来犯甘孛智,上国若出兵,甘孛智愿同占城一般,不收中原商人税赋,给付出征将士钱粮,不知陛下如何?”真腊使者不愧是人精,一下就打蛇随棍上,紧接着说道。

陆承启是一个不占便宜不舒服的主,见到有人送钱上门,哪里有不要的道理?不过转念一想,笑道:“口说无凭,立字为证,不知两位可否代替贵国国王,与大顺签订盟约?如此一来,大顺便师出有名。王师到处,交趾安敢不服?”

陆承启这是以防万一,出兵原本就是他的意思,但万一打赢了,占城、真腊翻脸不认人,那就不好玩了。其实陆承启也是多虑了,只要挟着胜势而来,占城、真腊两国,焉能和大顺争锋?想赖账也是要本钱的,自身实力不济,赖账只会自取灭亡。

唯一要立下字据的,便是商税问题。占城、真理是不知道商业的恐怖,只要没有关税之类的税收,陆承启大可倾销商品到他们国家去,攫取千万财富。当然,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的事情,陆承启做不出来,这做生意要双赢才有人做,不是么?

占城、真腊两国使者思虑了一番,谨慎地说道:“此盟约可保几年?”

陆承启沉吟了一番,说道:“朕在位期间,都可保证盟约生效。”

占城、真腊两国使者用梵语交流了一下,陆承启听不懂叽里咕噜的话,眉头大皱:“怎么,认为朕的承诺不能作数么!”

陆承启久居上位,已经养成了自己的傲气。即便现在有心调整,告诫自己要虚心纳谏,可那骨子里的威严,已经深深刻进去了。这一番话,说得不怒自威,吓得那两国使者连忙说道:“下国使臣不敢,只是此事兹大,一时难以决断。”

陆承启有些恼怒地说道:“既然无法决断,派甚么使者来!”说罢,起身作势要走。

“下国使臣该死,触怒上皇陛下,请陛下息怒,我等愿奉大顺为宗主国,年年来朝,岁岁来贡。盟约一事,但请陛下做主!”

见两国使者诚恳,陆承启也装模作样地回到龙椅上,淡淡地说道:“你们可想清楚了,朕绝不勉强!”

“绝无反悔之意!”

陆承启见鱼儿上钩了,笑道:“礼部尚书?”

冯承平连忙起身说道:“臣在!”

“此事就交由你起稿了,也不用择日,眼下便写就,拿过来与朕过目便是。”陆承启缓缓地说道。

“臣遵旨!”

很快,就有内侍端来笔墨纸砚,冯承平铺在茶几上,挥毫起来。他乃是礼部尚书,一手字还是拿得出手的。虽不是大家风范,却也工工整整,规规矩矩,这样的字体,在科举上很吃香。

趁着冯承平写盟约的时候,陆承启询问起两国风土人情来。果不其然,越是靠近赤道,小冰河的影响就越小,哪怕是在这时候,这两国的农业也很是发达。尽管亩产不算高,但人家可以一年两熟以上,足以抵消劣势了。别看占城小,产粮却并不比真腊少多少,甚至还有持平的时候。归根结底,除了占城稻的优势外,这占城的平原面积规整也是个因素。

陆承启暗暗心惊:“怪不得交趾要打占城,原来是一个产粮大国!”

在这时候,没有任何东西比粮食更宝贵了,粮食也是禁止跨国贸易的,《大顺律》更是明文规定,要是有人跨国卖粮,等同卖国,是要抄家诛九族的。这严格程度,可见一般。甚至陆承启通过研究,中原的战乱,大部分都是因为人口激增和粮食不够的矛盾产生的。每每朝代更迭,都是大灾大难,缺粮导致的。君不见东汉末年,大旱之后有黄巾军,正史上隋朝因杨广胡作非为,致使良田抛荒,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民不聊生,隋灭而唐立。唐朝也亡于黄巢军,究根结底还是农民没有吃的了。更不用说明末李自成,都是被一口吃食逼的。

要想国祚稳定,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才行。只是中原皇朝一般都是多难兴邦,灾难不断。就拿黄河来说,虽然是中国母亲河,但它频频决口,淹没多少良田、淹死多少百姓?更别说地龙翻身(地震)、大旱、蝗灾了,所有的后果都会导致粮食短缺。粮食一短缺,走投无路的百姓就只能冲击官仓,官仓空了,就向另一个冲抢。不及时疏导镇压的话,往往就形成了“农民起义”。

谁之过?

肯定不是百姓的过错,他们是被逼的。要怪就怪朝廷无作为,明明有灾,不去赈灾,或者是当地庸官,不懂赈济,弄得民怨四起。还有就是一些野心家,想要取而代之。总之,百姓之苦,自古以来都是如此,要不怎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呢!(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四章:套话

陆承启兴致勃勃地套着这两国使者的话,不声不响中就把自己想要的情报弄到手了。虽然知道这两国使者话语中肯定有不实之处,但也知道一点,这两国的水稻都不错。“嗯,回头叫人去带点回来,现在出海的话,应该在春耕时刚刚好赶得回来。”

那真腊使者说上瘾了,开始吹嘘吴哥城:“……我甘孛智州城周围可二十里,有五门,门各两重。惟东向开二门,馀向皆一门。城之外巨濠,濠之外皆通衢大桥。桥之两傍各有石神五十四枚,如石将军之状,甚巨而狞。五门皆相似。桥之阑皆石为之,凿为蛇形,蛇皆九头,五十四神皆以手拔蛇,有不容其走逸之势。城门之上有大石佛头五,面向西方。中置其一,饰之以金。门之两傍,凿石为象形。城皆叠石为之,可二丈,石甚周宻坚固,且不生繁草,却无女墻。城之上,间或种桄榔木,比比皆空屋。其内向如坡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