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做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古代做皇帝- 第2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手下人更是苦笑:“老爷有所不知,这福建路八分山一分田一分海,海路竟比陆路快。我们的人尚未传信到福建路,那些甚么报纸,已然通过海路进入福建路了。说起来,这海贸兴起,亦是皇上一力扶持的……”

“够了,莫要在老夫面前提他!”老头子不知为何,一听到陆承启,竟有些勃然大怒,猛地一击桌面,那结实的茶桌,竟深深印下了一个掌印。事出突然,吓得那人软瘫地跪倒在地,连声求饶道:“小的知错了,老爷饶命啊!”

老头子心道:“难道真的给那神棍说中了,老夫这几日来,左眼眉毛跳个不停,要有甚么灾祸发生不成?”想到钦天监陈荀给他的卦象,老头子没理由一阵心烦意乱,出神了半晌才说道:“不干你事,老夫这几日心神不安,肝火升了些。你起来吧,去让那些人都撤回来。前几日那神棍说老夫有血光之灾,虽是无稽之谈,还是要防上一防的。为了此事,搭上老夫这么大的家业,划不来……”

听了这话,那人才敢从地上爬起来,留下地上一滩水渍,竟是短时间内被吓出来的汗水。他瞥了瞥茶桌上那深深的掌印,心中骇然,噤若寒蝉,不敢再吐半个字。

“你出去唤人换张桌子来,这张茶桌,劈了当柴火烧了罢!”老头子似乎要掩饰一番,滴水不漏地说道。

那人恭敬地说道:“是,老爷。”说罢便自行离去,唤人来置换茶桌了。

老头子又开始琢磨了起来:“钦天监陈荀,难道他看出点什么来了?陈抟传人,还真的有那么两下子……他看出来又如何,不过是区区七品官,能奈我何?倒是那个什么报纸,很是棘手。难道老夫也要照猫画虎,弄一份不成?不行不行,那样的话,意图过于明显,很容易引火烧身……是了,雇人写不就成了,那些士子,不是最喜欢做这些事的么!哼,老夫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小皇帝啊小皇帝,你能奈我何?”(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九章:震惊

翌日清晨,陆承启刚刚在垂拱殿坐下,高镐便急匆匆地进来,对陆承启说道:“陛下,有监察司暗报。”

“哦?且拿来!”陆承启疑惑地接过了高镐手中的暗报,这是用一个木匣子装着的,外面漆上火漆,里面的信件也是有火漆。如此双重保护下,若是被拆启过了的书信,一眼能看得出来。当然,谁敢如此明目张胆拆启皇帝的信件,活得不耐烦了?

更别提陆承启要求的,监察司的暗报,一律运用数字记录法,便是拆开了信件,也不知道里面到底写了什么。陆承启规定有十二组书籍,每组有十本之多。按月份来算,每个月份都用不同的书组,再配合随机的一本书,想要破解这样的组合,便是后世也很困难。

这个办法,是陆承启看《连城诀》学到的。宝藏的秘密藏在唐诗选集里,这样的剧情在当时看来,实在是高。现在陆承启照猫画虎,弄出来的情报系统,居然也有天衣无缝的感觉。陆承启估计,这个年头应该没有人能破解得出这样的动态密码,所以火漆什么的,反而显得是无关紧要了。

挥退了高镐,陆承启拆开了暗报,发现信封上写着“四,九”的字样,便起身去到旁边的书架,爬上梯子,拿出了一本《广韵》,乃是官修的一部韵书,由陈彭年、丘雍编修,其全名为《大顺重修广韵》。

韵书是将同韵字编排在一起供写作韵文者查检的字典。中国诗歌起源很早,为写作诗歌服务的韵书产生的时代也比较早。东汉末由于佛教的传入,中国学者在梵文字母悉昙的启发下发明了一种新的注音方法“反切”,这种注音方法的产生为编写韵书创造了条件。陆承启还以为古代没有字典,其实聪明的古人,又哪里会忘记字典这类事情?只不过此时的字典,官修的唤作韵书,民间编纂的唤作《音韵》、《韵略》、《韵英》之类的。陆承启一直打算,将汉字进行部首编纂,配合这种反切音法,再修出一部字典来。毕竟字典只知其音可查,只知其字却不可查,也不方便。繁体字可不同简体字,甚至于陆承启都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文盲,要中书令刘庚在旁做秘书,才能办公。随着陆承启渐渐熟悉了繁体字,也习惯了这个时代的行草,才开始独自处理政务。

“……一百三十六页第五列第十二个,是个‘乃’字;二十五页第二列第六个,是个‘是’字;二百一十四页第七列第八个,是个‘太’字……”

陆承启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在对照着暗报,查着数字,然后写在宣纸上。陆承启乐在其中,平日里都是处理直来直去的政务,哪里有动脑解难题的机会?只是这种程度的“难题”对于陆承启来说,根本就不够。但如果是独自查案的话,且不说没有时间,陆承启也自知没有这种能耐。犹记得小时候看柯南,长大了看福尔摩斯,他就没猜对过真正的凶手。在没知道真凶前,也看不出关键的证据,到底有什么用。若是给他去查案,恐怕这幕后黑手早就掩盖好自己,滴水不漏了。

等把所有数字都对上后,陆承启才满意地放下那本《广韵》,定睛一看这宣纸上写下来的话,陆承启呆住了。

“陛下,我等已然查明,太原府尹梁仲文的来往书信,皆从长安太平坊发出,转到最后还是回到太平坊。我等断定,此人乃是太平坊中居住的朝廷官员……”

陆承启看到这,心中冷笑一声:“哼,任你奸猾多取巧,难免荒郊土内藏!”这句话,本是民间口口相传的压言诗,里面富含生活哲理。这句诗的前一句是“人为贪财身先葬,鸟为夺食命早亡”,后一句则是“曲木为直终必弯,养狼当犬看家难”,陆承启借用这句话,摆明了日防夜防,家贼难防的道理。

“来人!”

陆承启大喊一声,高镐连忙颠着小碎步,进了垂拱殿,恭恭敬敬地说道:“陛下,有何旨意?”

“把许景淳给朕找来!”

听了陆承启这话,高镐哪里敢怠慢,当即说道:“遵旨!”然后便屁颠屁颠地出了垂拱殿。

本来这派人传话的小事,根本用不着他出手。但高镐是什么人,急陆承启所急,忧陆承启所忧,自然是要亲力亲为了。出了宫,高镐跨上从马厩牵来的骏马,便往监察司疾驰而去。

监察司离皇宫并不算太远,仅一刻钟,高镐便到了监察司外。“圣上口谕,宣监察司许景淳即刻入宫觐见!”

许景淳正想着丰乐楼里的夏月茉莉盈头,春满绮陌,皆时妆服,巧笑争妍,凭槛招邀,谓之“卖客”。其实也就是青楼女子,在卖笑而已。进入青楼后,又有小鬟,不呼自至,歌吟强聒,以求支分,称之为“擦坐”。唤来青楼歌妓,有吹箫、弹阮、息气、锣板、歌唱、散耍等,他们这些被称为“赶趁”。

许景淳想得正美之时,一声“圣上口谕”,吓得他差点从椅子上滑落。若不是身旁无人,恐怕他此状已被有心人看在眼里了。赶紧爬将起来,整理了一下衣冠,出门单膝跪倒在地,说道:“臣许景淳领旨!”

高镐没好气地说道:“莫要磨蹭,陛下等着呢!”

许景淳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连忙唤人牵来一匹马,与高镐并排骑行在长安城的大街上。

“高公公,陛下怎么特意宣我进宫觐见?”许景淳忍不住开始打探消息了。

高镐低声说道:“陛下收到了你们监察司的暗报,才宣你进宫的。”

“暗报?”许景淳一愣,作为监察司的头头,很多事情连他都插不进去手。换个人,肯定向陆承启抗议了。但他乃是胸无大志的人,只想把这个情报头子的工作做好。闲暇之时,逛逛青楼,寻找一下人生乐趣。再一个是定时托人给战场上死去的同袍家中送去钱银,稍稍慰藉自己内疚的心灵。正是因为心宽,所以许景淳活得很是潇洒。满朝皆敌人,有甚么可惧?许景淳孤家寡人一个,又有当今天子撑腰,谁敢动他?(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章:排查

“没错……”高镐叹息了一声,“还未曾见过陛下这般,想来是出了不得了的大事。许司长,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许景淳一愣,这段时间能让陆承启如此上心的,除了拐卖孩童一案以外,还能有什么事?这可是潜藏在大顺朝廷中的人贩子,势力遍布夔州路、梓州路、广南西路、广南东路和福建路。除了富庶的江浙一带以外,这几乎暗中掌控了大半个南方。如此人物,在皇帝眼中,实在是眼中钉,肉中刺,不除不快!

这是连三岁孩童都知道的事情,许景淳早就想到了。若只是一个人贩子,陆承启不会如此上心,至多派个刑部官员,或者大理寺卿之类的去彻查便是。先前陆承启也是这么做的,但剧情急转直下,这幕后黑手居然是朝廷大臣。如此一来,陆承启能不上心,能不心惊胆战?万一这人逃脱了,去到这夔州路、梓州路等任何一路,扯起反旗,大顺又是陷入了内乱之中。

许景淳曾经是边军,对于战争最是敏感。大顺的死敌辽国刚刚服软,若是内乱一起,说不定辽国也会依葫芦画瓢,给大顺来一波偷袭。内忧外患之下,想要稳定朝局就更困难了。

许景淳很理解陆承启,不到万不得已,陆承启不会让自己的江山陷入这般境地的。他应该是要准备万全,一击中的,方才能符合预期。所以听得高镐这般问,许景淳立马警惕了起来:“高公公,我也不清楚啊!”

高镐不以为意,他原本就没有心思琢磨这些臣子间的龌龊,他只想一心伺候好陆承启就行了。能做皇上的贴身太监,换做明清时,那已经是********的高职了,也就是太监一途做到顶峰了。奈何高镐年岁尚轻,叫人看不起。他要是行差踏错,不知多少人拍手称快!

于是高镐每天都活在神经紧绷的状态下,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做错了什么。但凡陆承启要办的事,他都极力去办,一如今日这样。正是因为如此,陆承启才觉得他可堪大用,继续留着他做贴身小太监。

两人岔过话题,聊些别的有的没的,很快便到了大顺皇宫。自宣德门而入后,穿过长廊,便到了垂拱殿门之外。高镐拦住许景淳,低声说道:“许司长,你且在这里候着,待咱家去禀告陛下。”

“有劳公公了!”许景淳不敢不给他面子,毕竟大家都是皇上面前的红人,可毕竟高镐时常陪着陆承启,万一说点他的坏话,岂不是自讨苦吃了?

看着高镐离去的背影,许景淳在想,陆承启看到的暗报,里面到底说了些什么?是个真切的人名,还是一些个线索罢了?

还没想出个子丑寅卯来,高镐就出来了:“宣监察司许景淳觐见!”

“多谢公公!”礼数给足,高镐满脸自豪,说道:“陛下很是急切,许司长要有准备!”

许景淳再一拱手,才踏入垂拱殿之中。果不其然,陆承启真正踱着步子,一副拿捏不定的样子。

“臣许景淳参见陛下!”

许景淳不敢缺了礼数,在朝廷里面混的,最怕就是礼数不到。若是缺乏礼数,就会给人说是飞扬跋扈,皇帝也不免记在心中。便是你一时的无心之失,却也白白失去了皇帝的信任,划不来。许景淳不懂得逢迎,只好把礼数做足了,让人少点诟病,也不失为一种智慧。

陆承启却丝毫不闻的样子,犹自背负着手,踱着步子。许景淳也不敢打搅,只能弓着身子,双手成微拱形状,僵在那里。良久,陆承启才似乎拿定了主意,说道:“许卿,你乃监察司司长,太平坊那里,住着多少朝廷命官?”

许景淳不敢直起身子,闻言答道:“回禀陛下,太平坊乃我朝大臣集居之地,超过半数四品京官在太平坊安家建宅……”

陆承启微微有些吃惊,说道:“都有谁?”

“回禀陛下,有礼部尚书冯承平,枢密使姜瑜,右谏议大夫钱宗方,刑部尚书周延华……”许景淳如数家珍,不假思索地信口拈来,陆承启却越听越是糊涂。

最终,陆承启还是放弃了自己猜测,专业的东西,还是要交给专业人士去办。陆承启把龙案上的宣纸丢给许景淳看,许景淳双手捧过后,粗略一扫,登时大惊失色:“这……”

“拐卖孩童一案,幕后之人,便是住在太平坊。这可是你们监察司从太原府追踪到长安城,追踪了大半个月方才得出来的,应当不会出错。你下去后,将这些人逐一排查,看看哪个嫌疑最大。”陆承启吩咐的事,从来只关心结果,至于过程如何实施,他一概不理。

许景淳心中满是怨气:“都追踪到太平坊了,怎么连府邸都找不到?”他却不知道,送信之人太过狡猾,竟是屡屡在追踪时就不见了信件。长安城来往的人这么多,也不好当街拿人,那就打草惊蛇了。经过长时间的蹲守,总算是明白了送信之人就是在太平坊丢下信件的。只是此人手法过于高明,监察司竟无人能看穿他是如何送出信件的。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人做了亏心事,自然是万事小心。若不是陆承启上了心,根本不可能将范围缩小到太平坊之中。

见许景淳沉默不语,陆承启还以为他在想如何排查,说道:“此事干系重大,许卿要把握好其中的度量,莫要打草惊蛇了。朕宁愿迟些破案,也不愿弄出什么旁枝末节来。”

许景淳连忙说道:“臣明白!”

陆承启叹息说道:“朕向来明白,人无完人,可丧心病狂到这等地步,还是朝廷大臣,这就难以接受了。此人不除,百姓一日不得安宁!”其实陆承启心中还想着开发江南呢,此人将这五路弄得乌烟瘴气,民怨沸鼎,如何施展他的抱负?只有将此案大白天下,方能借势再次提出新政。

只是朝廷对江南的把控实在太差,此时中原百姓都当江南是南蛮之地,要转变观念,非是一时半会的事情。正史上,也是因为北宋灭亡,南宋在江南建朝,把中原先进生产科技等带入江南,江南才成为富庶之地的。现在的江南,除了瘴气弥漫之外,到处都是水泽之地,要进行大开发,还是很困难的。

这是以后的事了,当务之急,还是先破了此案。许景淳发誓道:“臣定当竭尽全力,彻查此案!”

陆承启承认自己不是办案的料,选择了相信专业人士,点了点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