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做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古代做皇帝- 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记得驰道月台在前方的陆承启,一马当先地往前走去。身后跟着的人,都沉默不语。在站台等了好一会,一辆两匹马拉着的公共马车才缓缓驶进站台。在车夫的巧妙控制下,正巧停在了陆承启身前。

故技重施,丢下一句“后面付钱”之后,陆承启率先登上了马车。环顾一下车厢内,可载二十几人的车厢中,只留下了寥寥几个空位。

看到这一幕,陆承启稍稍吃了一惊。没想到通往长安城郊的公共马车都这么有市场。若是整个长安城都铺设了驰道,那有轨公共马车,应当就改变了长安城百姓的出行方式了。若是再连通周遭的几个大城市,如咸阳、高陵、渭南、蓝田、云阳等等的话,岂不是形成一个经济中心了?

这想法是好,只可惜凭着大顺如今的钢产量,再过得十年才有可能完成这个伟大设想。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如果想提高钢产量,就要大兴矿山、建立更多的小高炉、雇佣更多的铁匠。大顺境内的所有矿山,都是朝廷的。要想挖矿,就要靠朝廷来组织。按照陆承启的性子,断然不肯征徭役,而是采取雇佣制度。只是这么一来,国库支出又要增加。征来的税本来就不够用了,再加重财政负担的话,恐怕要生出不小的乱子。

陆承启在心中叹了口气,道:“看来这铁轨计划,是我原先想得太简单了些。没想到钢铁产量完全上不去,就想把驰道铺设到全国,哪怕是后世天、朝,也才完成没几年啊……”

知道这个目标十分不现实,所以念头只是一闪而过,陆承启看了看车厢内部,寻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了下去。而抢完座位后,剩下的御前侍卫就没有座位了,只能扶着车厢顶部垂下来的扶手,在车厢里面站着。如果不是车厢与后世的公共汽车不同,陆承启都差点以为回到了后世。

只听那车夫大喝一声:“坐稳了!”说罢,马鞭轻轻一挥,马车便缓缓动了起来。

车夫是看不到车厢内部的,毕竟这个年头可没有透明的玻璃,有的只是色彩斑斓的琉璃。站着的御前侍卫们没有在马车内站着的经验,马车跑动后,很多人差点往后倒了下去。好在他们都有些许武艺在身,凭着双脚稳稳钉在木板上,才免得出了丑。

而周围的百姓见他们都腰跨着朴刀,都不敢说话了。好在皇家军校离军器监不算远,约摸过了一刻钟之后便到了皇家军校的站台旁。

下了公共马车,这些百姓才算缓过劲来,纷纷嘀咕开来:“这些个官军,是什么来头?”

“瞧他们的打扮,不像是监察士啊。”

“是啊,监察士一般都不配刀的。”

“依我看呐,定然是某个衙内出游,不然的话,怎么会有这么多随从……”

……

众说纷纭,都在猜测陆承启的身份。不过这些长安城的百姓也确实淳朴,即便生在天子脚下,也不识天子真容。他们最多见过一些衙内,于是便牵强附会,把陆承启看作了衙内。殊不知,陆承启最看不起的就是凭着老爹本事的官二代。一旦有监察司暗报,说某个衙内怎么欺负平民了,陆承启一般都要求严正处理,该罚的罚,该道歉的道歉,该入狱的入狱……甚至连带他们的老爹都要被请到垂拱殿喝茶,饬令回家好好管教他们的儿子。

这可不是一件光荣的事,谁叫中国历来信奉“养不教,父之过”呢!而被请到垂拱殿喝茶的官员,则免不了成为百官之中的笑谈,名声可谓“远扬”。只是这般一来,倒是让许多官二代们不敢随意欺辱百姓了。而京兆府尹黄玮颐也被称为青天大人,皆因他的“强硬”对待官二代,还捉拿了好几人下了天牢,算是彻底出了名。

而让陆承启意想不到的是,这样一来,倒是给世人一个提醒,《大顺律》可不是用来摆设的。这也提高了百姓对与律法的认识,起码偷窃要被杖五十,欠债还钱,杀人偿命等简单的律法深入人心。一时间,长安城及京兆府内,治安良好。连很多携刀带剑的江湖人士都不敢大摇大摆地出现在长安城中了,要是被冠上一个“私铸兵器”的罪名,可不是闹着玩的,起码得在天牢里吃上了三五年牢饭!

下了公共马车之后,陆承启缓缓走下站台。不远处便是皇家军校了,连同周围的土地,都被划作军事区域。陆承启看着与前段时间很是不同的皇家军校,倒是吃了一惊。许久没来,这皇家军校居然变得如此威严,大理石垒成的大门后面是一个院子。院子后,则是军校学堂。院子里的绿树成荫中,不知道有多少暗哨躲在里面!

隐隐听得皇家军校里面传来的竹哨声,陆承启似乎有股错觉,这似乎成了后世大学,大一新生正在进行军训……

中国人就是这样,离家久了,哪怕是在桃花源之中,也会想家的。陆承启这段时间不断回想往事,是因为他想念家了。在这个没有电、没有他熟悉的一切的时空呆了近两年之后,陆承启已经没了当初的新鲜感,便想到了旧日种种。即便是生在一个频繁雾霾,几乎看不见蓝天的后世,陆承启也觉得还是这样的空气有熟悉的感觉。

来到这个时空,陆承启觉得自己始终没有融入到古人的生活之中。虽然潜移默化之下,他已经改变了许多,但他的内心固执地提醒着他,他不是这个时空的原住民,而是一个天外来客。陆承启为大顺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想找到一些自己熟悉的事物,比如蹴鞠联赛,比如皇家银行,比如黑、火药……

人,离开家久了,总是会想家的……(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八章:老将抱恙

“陛下,陛下,你怎么了?”

贴身小太监见陆承启一脸迷茫的模样,忍不住轻声唤了几声。

在皇位上历练了近两年的陆承启,即便失态,也不会失了自己的威仪。被贴身小太监唤回神游天外的思绪之后,陆承启淡淡一笑,稍加掩饰便糊弄了过去:“你们看,这皇家军校朕不过半年时间没来,居然变得这个模样,直如换了个地方似的。朕刚刚也诧异,还以为走错地方了……”

贴身小太监低声说道:“莫说皇家军校,便是整个大顺,在陛下励精图治下,不都是一天一个模样么?”

陆承启倒是没想到这贴身小太监拍起马屁来,也是这般文绉绉的。连“励精图治”这个词都懂,这等阉才,放到明朝,说不得也是一个秉笔太监,甚至可能是司礼监大太监的料子。

陆承启也是一个“死”过一回的人了,怎么可能把这等马屁放在心上。不过这小太监也是在讨好他,没必要把身边的人都要求得这么严格。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嘛!

陆承启闻言,摇了摇头,笑骂道:“你这人,倒是很会讲话,可惜呐,朕并不这么看。”

另一个贴身小太监见同僚都拍马屁了,连忙接口说道:“陛下看得当然比我们远,我们只需要跟着陛下走便是了。”

陆承启闻言一愣,笑骂道:“若你们是大臣,朕非把你们一贬再贬不可。要是全天下的事朕都管,那朕还要这些大臣作甚?你这个小太监,好不识道理。”

不过,陆承启也只是说说罢了。这两个贴身小太监也算是比较机灵,有点讨喜,才被陆承启当做跑腿。不过现在看来,这两个小太监也不是简单的货色,拍起马屁来竟有如此功力。要是再重用他们,让他们成了天子跟前的红人,不是在用他们,而是在害他们。后、宫和宦官不得摄政,是陆承启的底线。但凡知道有谁勾结宦官,陆承启肯定会罢了他的官,管他什么来头!

心里有了防备之后,陆承启看向贴身小太监们的眼神都变了。这两个贴身小太监可不会想到,不过是心血来潮想拍一下主子的马屁,居然换来这种后果。如果早知道是这样的话,打死他们都不会拍陆承启马屁的。

陆承启厌恶拍马屁的缘由也很简单,重生前就是因为一个和他同时进入公司的同事,因为拍马屁跪添上司,居然短短一年便成了他的直属上司。在公司里面对他指手划脚的,看这个不顺眼,那个不顺眼。要是他有本事,陆承启也服他。可问题是,这人偏生一点本事都没,就会跪添上司,跪添领导,做派让人恶心。以至于重生之后,陆承启也非常讨厌别人拍马屁,即便是在拍自己的马屁。

现在朝中大臣,几乎都知道了陆承启这个特性,都很收敛了。可这些贴身小太监,即便每日都服侍小皇帝,却对小皇帝的性子知之不多。可能是因为朝中大臣都是老油条,这两个小太监还过于稚嫩的缘故吧。

这两个小太监被陆承启呵斥一番之后,不敢再言语,低着头跟在陆承启后面。等到守在皇家军校外面的守卫要求出示令牌的时候,其中一个小太监才颤巍巍地掏出一个黄金令牌,这是大顺天子专属的通行证,可守在门口的守卫毫不动声色,仔细地翻看了那枚令牌,良久才把他们放入皇家军校之中。至于黄金令牌代表的意义,他们似乎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陆承启倒是轻车熟路,虽然近些时日未曾到过皇家军校,可大致还是熟悉的。一路走去,在大院中拉练的学员们,纷纷对他们侧目而视,似乎很是惊讶的模样。

陆承启也知道,这皇家军校的学员,已经换过一茬了。先前优秀的学员,都放回了原来的序列当中,官升一级。这让许多军官羡慕得红了眼,纷纷要求来皇家军校进修。

先前兵部尚书秦怡康上奏过此事,陆承启觉得此事可行,便先从高级军官开始,依次到皇家军校进修。只是如此一来,原先皇家军校就显得有些小了。在户部追资后,皇家军校开始大规模扩建,才变成了今日这模样。也是陆承启有些认不得这气派的皇家军校的缘故。

走了许久,才来到用楷书大字写的“军校学堂”的大楼前。这是军事理论传授之地,也是这些大老粗们识字看兵书的地方,其实它还有一个功效,那便是军校管理层的办公室。

以陆承启皇家军校校长的身份,想要了解皇家军校的近况,当然要去找副校长的狄青了。狄青的办公室,应当还是在军校学堂的最外面,靠近门口之处。用狄青的话来说,没有他这尊老将镇着,这群兔崽子不知道要闹出什么事情来。

来到狄青的办公室,发现写着“副校长室”的朱门却是紧闭着的。陆承启还以为狄青去看学员们训练了呢,这时迎面走来一个四十多岁五十岁的中年大汉,陆承启叫住了他,问道:“狄卿去哪了?”

这大汉听得陆承启直呼狄青其名,不由得皱起了眉头,沉声说道:“你这小娃娃好不懂事,狄将军大名,又岂是你能直呼的?”

这句话一出,陆承启身后登时响起了好几声“大胆!”,这大汉倒是一愣。陆承启注意到,这大汉握紧了拳头,手上的青筋开始暴露。陆承启估计,已经把这大汉惹毛了。从他身上散发的杀气判断,此人应当是久经战阵之人,手底下都是杀人的本事。要是给他打实一拳,陆承启这“孱弱”的身子,估计还得再重生一次!

只听陆承启的贴身小太监斥道:“你这人,陛下问你话是你的福分,你这人居然这般不识好歹?”

那大汉闻言大惊失色,握紧的拳头连忙松开,下跪说道:“末将不识天颜,冲撞圣上,请圣上责罚!”

陆承启连忙扶起了他,说道:“不知者无罪,朕听你自称末将,可是军中将领?”

狄青弄了个军事理论班,专门培养高级将领,陆承启也是知道的,故有此一问。

那大汉恭敬地说道:“回圣上,末将乃是幽州游击朱大光。”

陆承启一惊,说道:“原来你便是朱大光啊,王卿和朕说起过你!”

朱大光低着头,有点欣喜地说道:“圣上这次来是专程看望狄老将军的吗?狄老将军身体有恙,此刻在宿舍里静养。”(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九章:尚能饭否?

听了朱大光这句话,陆承启登时一惊,他了解狄青是通过杨家将演义。只是杨家将演义里面,狄青可是一个反派。而陆承启通过度娘搜索过狄青,才发现原来这是一个极其励志的将军。他出身底层,在家乡犯了事,因缘际会参了军,脸上被刺了黥文。因他样貌长得很帅,在战阵上敌人并不害怕,所以披头散发、带铜面具,出入敌军中,无人敢挡。

在这个时空,没有西夏政权,所以狄青的战功都是从顺辽边境中,真刀真枪拿过来的。他在幽州做边军的时候,和幽州经略使范仲淹相交甚深,范仲淹教他读《左氏春秋》,对他说:“将帅不知古今历史,就只有匹夫之勇。”狄青从此改变志趣,读起书来,终于精通秦汉以来将帅的兵法,因此更加知名。积功升任西上阁门副使,后又晋升为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又加升为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惠州团练使,最后官至兵部侍郎。别看职官倒是降了,可凭着一个武将,做到京官中枢,即便没有历史上那样做到枢密使,也不是一般军官能想的。

为何狄青在军中威望如此之高?那是因为每当战阵,他都是冲锋在前,出入敌阵,皆披靡莫敢当,被人称为“面涅将军”。在幽云边境前后四年,前后大小二十五战,中流矢者有八。他的军功是真刀真枪换来的,是流血流汗换来的,所以才得到了元绶帝的赏识,从军官慢慢回到地方,再回到京官。单凭这一点,便是所有士卒的榜样。

在加上狄青为人缜密寡言,谋事必先仔细考虑成功的把握,选准制胜的机会然后进行。行军打仗,先整顿队伍,明确赏罚,又与士兵同艰共苦,因此虽然敌人突然袭击,也没有一个士兵敢不冲锋向前,因此他出兵屡建战功。尤其喜欢将战功推给辅佐将领,这样的将军,哪个部下不拥戴?

即便在皇家军校中,狄青治学极严,可这些军官无一不服。狄青的功绩在那,即便年近花甲,手中一柄“神机万胜水龙刀”,都能把这些军官收拾的服服帖帖。

军中官职是虚的,手底没有真功夫,底下的军士是不服你的。而狄青是没有这个顾虑的,他的战功都是实打实换来的,兼之武艺高强,谁人不服?

陆承启怕的是狄青寿命将尽,隐隐记得正史上的狄青,应当早就过世了。具体原因,陆承启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因为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