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做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古代做皇帝-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氏也长了一颗玲珑心,知道陆承启毕竟乃一国之君。若是批评得太过了,面子上怕是不好看。他已经不小了,道理稍稍点一下,应该就会明白的了。念及此处,刘氏话题一转,说道:“老身最感慰藉的是,吾儿明白老身的苦心。”

陆承启听得一头雾水,不明所以地看着刘氏保存得如同三十几许的脸庞,不知道她的意思是什么。

只听刘氏继续说道:“吾儿已经明白,经商始终乃水中楼阁,好看但不实用。唯独手中有粮,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陆承启哭笑不得,他不是不重视农业,也没有抛弃商业,两者都缺一不可。农业乃是商业的基础,商业乃是提高百姓生活质量的润滑剂。两者相辅相成,缺少了哪一个,大顺都是在用一条腿走路。

可刘氏的思想,乃是典型的小农思想,哪里肯听陆承启的施政方针?这个时代,对于商人的误解,实在太深了。大顺百姓,无不以为商人唯利是图,不讲道德,官商勾结等等……帝王也忌惮商人财富之大,下令抑制商业,不许商人的地位过高。

其实商人这个称呼,来自周朝,周朝时候,把殷商遗民称作商人,不准他们拥有土地和不动产,他们只能从事贩运和买卖谋生,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慢慢地就把以做买卖的人,称之为商人。商人被人误解,恐怕从这里便开始了。

又因为古代多是自耕农经济,大多数农户都是自给自足,对于商品的需求并不多。其实这也和古人没有很好的办法管理商人有关,这就是眼光的局限性了。因噎废食,自废武功。陆承启曾假想过,如果中国古代没有抑制商业,恐怕中原文明早就在世界称王称霸了吧?

刘氏可不知道此刻陆承启心中的念头,一个劲地褒奖陆承启在鼓励农业上的“正确做法”,一个劲地将陆承启“鼓吹”商业贬得一无是处。

偏生眼前这人是自己名义上的母妃,不能说些狠话。自古以来,只有母亲教子,哪里轮到儿子教导母亲的?渐渐代入了古人思维的陆承启,没有开口反驳,而是默默地点着头。

母子二人,说了好些时候,才收住了口。末了,刘氏说道:“老身老了,精力大不如前,说了好些,竟有些乏了。吾儿国事要紧,还是回去罢!”

陆承启听了一个下午的“唐僧念经”,耳朵都差点起茧了。秉着孝道,才听完刘氏的唠叨而已。出得内殿,陆承启连一步都不敢逗留了。女人唠叨起来,还真的很可怕的。

待得走到景福殿外殿的时候,见到周芷若正一本正经地跟着宫女学起了纺纱织布。见得这一幕,陆承启有些好笑。生在书香门第的周芷若,哪里做过这些粗重的活了?笨手笨脚的,偏生神情又极是认真,这种反差,让陆承启看得直想笑。(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三章:纺车

等到周芷若反应过来,陆承启已经在背后默默地看了好久了。察觉到自己出了糗,周芷若粉嫩的脸蛋上一热,嗔道:“陛下,你出来都悄无声息的,存心是想看臣妾笑话吧?”

陆承启装无辜道:“梓童,这你可就冤枉朕了。太后已然休憩,朕总不能大声喧哗吧?不过,梓童认真的模样,还真好看,哈哈哈……”说罢,陆承启没心没肺地笑了起来。

笑声是能感染的,周遭的宫女,闻言都忍俊不禁,掩着嘴偷乐。众人是乐了,周芷若却不开心了,赌气地把摇柄一转,那转轮滴溜溜地转动起来,把丝线都搅乱了。

见了这么一幕,知道玩笑开得有点过头了,陆承启连忙说道:“梓童莫要生气,朕不过开开玩笑罢了。这纺纱一事,谁天生就会了?梓童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不信,朕问问这些宫人便知。”

把周芷若的注意力吸引住之后,陆承启连忙对着最近的那个宫人说道:“朕且问你,你学这个,用了多长时间?别说谎啊,那可是欺君之罪的!”陆承启半认真半威胁的口吻,还真的把那宫女吓到了。

思考都不思考一下,那宫女脱口而出道:“回陛下,婢子学纺纱,不过半日便已熟手……”

陆承启闻言一愣,心道:“我的天,不带这么不按常理出牌的啊!我叫你说实话,是说给芷若听的,你怎么真的就把老实话说出来了呢?”

这下好了,弄巧成拙之下,周芷若又别过了头去。窘境之下的陆承启,疾病乱投医,狠狠地瞪了一眼那个宫女,把那年仅十四五岁的小丫头吓得后退了几步,头低低地都快垂到了地上。一双圆溜溜的眼珠子中,泛起了泪光,尚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委屈得都快哭了出来,强忍着泪珠,才没有掉落下来而已。

陆承启又让另一个宫女答话,这一次他学乖了,选了一个年纪稍长的宫女,想必她不会像先前那个小丫头那样,瞎说什么大实话了吧?

果然,有了前车之鉴,这个宫女小心翼翼地说道:“婢子比较愚笨,要花三日时间才能学会。皇后娘娘比婢子聪明多了,近半日时间,便赶上婢子一日的辛劳了……”

陆承启听得这个宫女的答话,才算满意,点了点头说道:“梓童,听见了吧,这可不是朕说的。宫人的话,你总该相信吧,其实你能做到这样,已经很好了。”

周芷若不置可否,默默地把先前弄乱的丝线给缠好,却一句话也不说。陆承启知道这一次,一向识大体的周芷若是真的生气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落她的面子,虽然是无心之失,却影响了她后宫之主的威严。陆承启意识到事情的严重,连忙把宫女、内侍、御前侍卫都挥退出景福殿,走到轮轴之前,用力搅动起轮轴上的曲柄,讨好的意味很是明显。

这个大纺车不同手摇纺车或脚踏纺车,一人完成就行了。它体积甚大,通常需要两人协力合作,才能完成得了。工作效率,比先前那些手摇纺车或脚踏纺车,快了近五倍之多。皆因手摇纺车这些一人完成的纺车,仅能一次纺织一个丝锭,而这个大纺车一次能纺织五个丝锭!

要是熟练的话,每日能纺丝二十斤之多,而普通的纺车,仅能一日纺丝三斤到五斤左右。孰优孰劣,一眼即能看出。

当然,要是有人发明了水力大纺车,一次性就能纺织三十多个丝锭或麻锭,比黄道婆发明的脚踏三锭纺车厉害多了。可惜的是,要是按照正牌历史,这种水力大纺车,要到南宋的时候才出现。

南宋能以一隅之地,抵抗金国、蒙古国近两百年的攻击,还是有它独到之处的。器具之利,当属世上之最。奈何先天不全,才被蒙古人铁蹄征服了。

不过陆承启对这种“落后”的纺织车,并没有什么感觉。他现在只想让周芷若不再生气,低声下气地说道:“梓童,是朕不对,不该在那么多宫人面前开你的玩笑。朕……”

听到这,周芷若悠悠叹了一声,说道:“陛下不可,你乃天子,就算犯了错,也不能这般自责的。天家威仪,不能在陛下手中堕下了。臣妾只是觉得一时堵心,没有什么的。”

其实,周芷若心中还是很感动的,陆承启肯放下皇帝的架子,给她道歉,说明心中真的有她。这么低姿态,也难为想要成为千古一帝的陆承启了。当然,这只是周芷若自己想法而已。

作为深受后世影响的陆承启,并没有觉得像自己老婆承认错误是多么大的一件事。有时候夫妻相处,难免有争吵的时候。这时候,就必须有一个人先放下身段,两人的关系才能和好如初。不然的话,一件件小事的积累,再深厚的爱也会出现裂痕的。作为男人,更是要拿得起,放得下,给自己老婆道个歉算什么?证明自己是真的爱老婆,才会这么在乎她!

见周芷若肯原谅自己了,陆承启也话多了起来。话题自然还是这个纺车,陆承启这才注意到它的“先进性”,居然能一次性纺丝五锭,简直比教科书上的什么脚踏三锭纺车还要牛得多啊!

只可惜,这样的大纺车,不是一般人家能消费得起的。陆承启不需要问价,也知道这样的“神器”,起码得千贯以上。除了一些大手工作坊,谁能买得起?

而且这大纺车需要两人通力合作,才能快速地纺丝或纺麻,普通农户家中,妇女要做的事情很多,谁可以天天凑在一起纺织?

所以历史的选择,是让脚踏三锭纺车代替了更为先进的大纺车,也不是没道理的。毕竟中原地区大都是自耕农模式和小农经济,纺织不过是副业而已。为了一个副业,雇佣一个人手,好像也说不过去。就算邻居帮忙,也不能每天帮你啊!考虑到这种种,经济实惠又实用的单人纺车,便以劣汰优了。

除非出现成规模的纺织厂,才能冲散这些家庭手工作坊。但那时候,多余出来的劳动力如何处置,又是一个大问题。弄不好,社会稳定都会被破坏。发展商业也需要稳步前进的,不能操之过急。

陆承启一边思考着,一边和周芷若有说有笑,丝毫不以男子纺丝而觉得有什么。

却不知道何时,从景福殿内殿之中,走出一个人影,静静地看着他们俩很久,才幽幽叹了几声,悄悄地又走开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四章:驰道落成

稳住了有点使小性子的周芷若,陆承启总算没有后院起火,可以安稳渡过一个美好的夜晚了。从景福殿回到仁明殿之时,已然日落西山,众鸟归林了。

夜幕渐渐开始笼罩起整个长安城,大顺皇宫之内,也由宫女、内侍点起了长明灯。平民百姓不舍得用的蜡烛,在皇宫之内,却好像不要钱一样,让每个灯柱都点上了蜡烛。

油灯固然能燃烧得更久,且经济实惠。可黑烟太过浓重,一般为苦寒学子,平民百姓所用。身为皇室,怎么可能会用平民百姓所用的东西!

自古以来,帝王家爬上这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不就是为了这比任何都要高等级的享受吗!

当然,在陆承启的观念之中,蜡烛和油灯,都是同等级的东西,都是以火照明而已,谁比谁更高级了?刚刚重生的时候,在没有电灯夜晚,陆承启还一度不习惯。就是在蜡烛下面看书,也觉得那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折磨。

现在习惯了,也只能看一会书而已。好在古代书籍的字都印刷得比较大,不然的话,或许更伤眼睛。习惯性地在仁明殿看了一会书,便觉得眼皮要打架了。

怪不得古人都这么早起床,晚上的娱乐项目实在有点少啊!陆承启身为一国之君,又不能去逛青楼瓦舍,这让极想见识一下古人风流韵事的他,实在有点郁闷。

无聊只能睡觉了,早睡早起身体好。自嘲地笑了笑,陆承启便让周芷若吹熄了蜡烛,两人相拥和衣而眠。明日便是例朝,需要更早起床。要是睡不好,例朝上顶着两个黑眼圈,定叫那些眼尖的京官逮个正着,在私下百般猜测呢!

弯月朗星,没有污染的古代,连星星都格外明亮。只是这七月初的天气,已经转凉了。带着对今年极端寒冷天气的担忧,陆承启迟迟才进入了睡眠之中。

一夜平静,唯有偶尔几声虫鸣,扰人清梦。

翌日清晨,在晨钟声响之中,陆承启身穿龙衮,在内侍宫女的簇拥下,缓步进入了大庆殿之中,再一次开启了例朝。

听着群臣山呼万岁,陆承启原本很淡的虚荣心,都有点膨胀了起来。做皇帝就是这个不好,活在阿谀奉承之中,很容易便迷失了自己。

极力装作宠辱不惊的陆承启,淡淡地说道:“众卿可有要事启奏?”

话音落下,殿中文武百官却没有一个人出列的。在小皇帝日益积威下,群臣都明智地选择少说话。当然了,也不能阻止一些,很想被小皇帝另眼相看,从而升官的人。

只见御史台的监察御史,皇甫亶出列说道:“陛下,臣今日听闻,长安郊外,有人在大动土木,似乎在挖掘深坑。更让人心寒的是,这些人居然动用钱财,召集青壮百姓前去劳务。《大顺律》有云,凡国土皆为朝廷所有,怎么能让这些盗窃之人,安然动用国之土地?再者,这些居心叵测之人,居然在农忙之时,聚拢大批青壮农户,用心可诛!”

陆承启一听,乐了。驰道之事,早就见诸于报。《大顺民报》不止一次报道过这件事,看来这些御史台,根本就不在意《大顺民报》这份半官方半民间的报纸。

自从陆承启在《大顺民报》上面辟谣之后,御史台恐怕就不再看《大顺民报》了。就算看,这些关乎民间疾苦的事情,肯定也是一扫而过。他们的眼光,都盯在百官及民间有无犯错之上,不然怎么显得出他们的政绩来?

先前弹劾官员,碰了一鼻子灰。虽然早就知道,御使官员是一个得罪人的活计,可耐不住想要升官啊!弹劾官员会被群起而攻之,唯有监察一下民间了。

这条路子也不好走,监察司把他们的要监察的东西,早就以暗报的形式递呈给陆承启了,哪里轮得到他们?今日皇甫亶跳将出来,不过是以为自己捉到一个大好机会,说不定小皇帝因此对自己刮目相看了呢?

谁曾想到,这是小皇帝很早就定下来的基调了,驰道一事,关乎军事,商业,民用等多种用途,大顺要想强大起来,驰道是一定要修建的。

监察御史皇甫亶的“举报”,不过是徒惹陆承启不快而已。事情既然已经公开了,陆承启也不想隐瞒了。等皇甫亶说完,他才缓缓地说道:“皇甫卿所言事物,乃是朕亲自授权,皇家大学所办。此物唤作驰道,若诸卿不识,大可回去查阅秦朝史籍。当年秦始皇一统六国,这驰道曾立下汗马功劳。先前,工部侍郎唐勋,曾上奏于朕,这个月初,连通皇家大学,皇家军校,军器监,与长安城北门外,共计三十余里。若以良马牵引,三十余里不过几刻便能走完。”

听得此言,监察御史皇甫亶便觉得“驰道”二字异常耳熟。仔细一想,这不是《大顺民报》上早就写过的吗!自己摆了乌龙,脸上一阵燥热,厚着脸皮说道:“既然是陛下许可,臣无话可说……”

听闻皇甫亶如此不要脸皮的话语,连一向不喜发表意见的兵部尚书秦怡康都笑了。慑于小皇帝的威严,文武百官才不敢太过放肆。

御史中丞李然淡淡地看着回归朝列的皇甫亶,嘴角隐隐弯起一丝不屑的笑意。李然早就知道,自从弹劾一事成了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