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无长安--霍去病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若无长安--霍去病传-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盖着盖头,董入卿根本没有注意到向自己这边跑来的鞭炮,不过还好眼疾手快的霍去病看到这些,马上冲到新娘身边,直接抱她跳出了两米远。
搁着盖头,董入卿也知道,抱着她的人是霍去病。
他来了,来给她送亲。
如果,就这么光明正大的被他一直抱下去,那该多好!
【你真是连出嫁都不忘了闯点祸端呢!】霍去病小声的说道。
就像从前一样。
就像两个月前,她没有跟他说过那些残忍的话一样。
【带我走吧。病儿!】董入卿双手搂紧霍去病的脖子,轻轻说道。
霍去病愣住了。
然后,他缓缓的放下了董入卿。
【该上轿了。误了吉时就不好了!】
语言干涩。
冷酷无情。
对不起,唯独这次,我不能答应你。
【逗你玩儿呢!又当真了!】董入卿隔着盖头,轻笑了一下。
最后的最后,就让董姐姐我再玩弄一次好了。
这样我董入卿便再无任何念想了。
董入卿惨笑了一下,手中的红玉扳指竟也天意般的从红手帕中滑落了。
一声脆响,
化为残迹。
无论再怎么紧握在手中,不是自己的东西终究不是自己的。
人,终究得学会放手。
心甘或是被迫。
董入卿进入轿中时,媒人一脸慌张的抱着小铜镜跑过来了。
【朱夫人真是的,竟把路上照妖的铜镜忘记了!怪不得刚刚鞭炮会乱响呢。赶紧拿好了,免得妖魔再兴事端。】
朱夫人。
霍去病听到这个陌生的称呼时,眼睛竟忽然有些莫名的干涩了。
后来,才知道,
是董入卿的嫁衣红的太过灼眼,竟不知不觉间落成了心底的一颗抹不去的朱砂。
董入卿接过铜镜,然后冷冷的对媒人道,【本小姐还没和朱家拜堂呢,别朱夫人朱夫人的叫我。】
【是!董小姐。】媒人一脸郁闷的将董入卿送入喜轿中。
这个大小姐真是难伺候啊!
嫁娶的队伍,渐渐走远。
霍去病一个人立在董家的门前,看着地上那摔碎的红玉扳指。
二十岁生日时,他命人快马加急,连夜把这枚红玉扳指从长安送到了汉广川。
如今,
它们就犹如滴落在地上的红色眼泪。
不肯被渗入土中,也不肯被风儿吹散。
固执的,醒目的,呆立在那里。
对不起,董大小姐。
今生和你共华发的人,不是我霍去病。
从董入卿的婚礼回去后,霍去病便一心投入了与匈奴的决战准备中。
刘彻的总方针是力求决战。
刘彻将精锐部队全部派给了霍去病,甚至将他最为珍爱的虎贲营也留给了霍去病。他告诉霍去病,一定要给大汉赢个惊天地,泣鬼神才行。
这次战争后,刘彻再也不想听到匈奴这两个字了。
这次出征前,刘彻特地派他最宠爱的长女卫长公主去霍侯府呆了两天。
卫长公主小名刘阿美。是刘彻钦封的长公主。比霍去病小四岁。刘阿美从出生起,便是容貌美艳,恩宠至极。到现在更是出落的高贵端淑,刘彻经常说他这个女儿是皇族中最美的一块玉,任谁都愧不敢佩。
年少时,霍去病和大表哥公孙敬声倒是经常去未央宫跟这个招人喜欢的小表妹玩儿,不过现在三人好像都有自己要忙的事情,恍然间,好像三人已经有半年多未见了。
刘阿美来到霍侯府时,带来了几只布鸢,说是想要去放布鸢。
当两人策马飞奔在长安城的街头时,百姓纷纷争相观望。
一个是美艳的大汉长公主,一个是潇洒的骠骑将军,人世间最美的童话也不过如此吧!
来到建章宫时,春风吹的正好。
总共长达五十丈的壁门和圆阙,两人二话没说,互相微笑着看了彼此一眼,便默契的沿着一级级的台阶飞奔而上,最后到达圆阙顶端的别凤阙时,两人才一边大笑着一边气喘吁吁地停了下来。
和小时候一样,霍去病躺在了铜台之上,直直的望着蓝的有些让人想哭的天空。
刘阿美却没有像小时候那样躺在霍去病的身旁,而只是优雅的坐在了离霍去病不远的白玉台阶之上。
【没想到阿美的骑术越来越精进了呢!】霍去病嘴里叼着一根青草笑着说道。
【父皇尚武,阿美自然也要略懂一二才好。】刘阿美淡淡的说道。
不知是不是霍去病的错觉,他总觉得今天的刘阿美好像心事重重。
今天是放布鸢的好天气,加上别凤阙又是长安城内最适合放布鸢的地方,所以两人很轻松的便把布鸢放飞的很高很高。
刘阿美呆呆的望着布鸢,一言未发。
【对了皇姨夫好像将我从河西匈奴那里缴回的祭天金人放在了壁门之西的神明台。一会儿表哥带阿美去看看吧!】霍去病打破这个沉默气氛,干笑着对阿美说道。
【表哥,听说董姐姐成婚了?】刘阿美终于不再仰头盯着布鸢,柔声问霍去病。
霍去病愣了一下,然后点点了头。
【表哥并无所谓,是么?】刘阿美看着霍去病的脸,突然有些忧伤的问他。
【董小姐有更好的归宿,是你表哥我不能相配于她。】霍去病淡淡的笑了一下,仰头看着天空之上高高飞翔的布鸢。
刘阿美惨笑了一下,没有再说话。
【对了,表哥认识平阳侯曹襄吧,这次他要跟随舅父出征漠北。父皇说等你们从漠北回来后,就让我与曹襄成婚。】刘阿美淡淡的说道。
她头上戴的金步摇被春风吹得细琐作响。她缓缓的将金步摇摘下,然后用金步摇在牵着布鸢的线上轻轻一扎,布鸢便挣脱了束缚,随着春风随心飘摇而去。
【表哥你说,阿美以后要称呼平阳长公主为什么呢?姑姑?舅母?还是婆婆?】阿美望着天空之上飘摇的布鸢,淡淡而语。
语气中有淡淡的悲哀。
不重不轻,恰到其分。正是大汉公主应有的那种高贵而优雅的姿态。
悲而不哀,
痛而不苦。
霍去病望着阿美娇美端庄却仍稚嫩纯真的脸庞,心猛地痛了一下。
因为知道阿美心中所属是谁,所以霍去病才更加的为阿美悲哀起来。
公孙敬声来到建章宫时,刚好看到卫长公主手中那盏布鸢脱线而随风飘走。他刚要跑过去抱怨两人现在居然敢背着他这个大表哥而偷偷玩耍时,却不巧正好听到了霍去病和刘阿美的对话。
他躲在铜柱飞鹤的后面,不知进退如何。
【阿美为何不向皇姨夫表明自己心中所想呢?以陛下对阿美的宠爱,想必定会依着阿美你的。】霍去病如此说到。
【表哥,大汉律制,非侯不能尚主。敬声表哥现在无功无名,封侯之日遥遥不可期,更何况,敬声表哥心中所想也非阿美,而是阿美之姊妹,阳石公主。况父皇也曾私下对阿美说过,公孙敬声无才无器,远近都无尚主之命。本公主乃堂堂大汉长公主之尊,又怎能夺姊妹之好,强他人所不欲,非要下嫁于公孙家呢?!】刘阿美微笑着淡淡说道。
口气中充满了无上的尊严和无尽的悲哀。
【阿美既然心意已决,便不用再自怨自艾。阿美是大汉的长公主,是陛下的心头好,陛下总不会为表妹选错夫君的。】霍去病轻轻拍了拍阿美的头,笑着说道。
【等阿美嫁于平阳侯之后,敬声表哥应该和表哥你看到董姐姐出嫁一样,并无所谓吧!】刘阿美将脸埋进了霍去病的胸前,闷闷的小声说道。
霍去病知道,阿美哭了。
这句闷闷而小声的话语,才是阿美真正的心中所想吧!
抛去大汉长公主的骄傲和尊严,她也只是个十六七的少女姑娘。
只奈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公孙敬声望着埋在霍去病胸前的阿美,颓然的跌坐在了铜鹤的樽下。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刘阿美,今生你是九天之凤,我是井底之蛙,
天地,四季,昼夜,
划过天际,沉入水底。
永再无交集。
作者有话要说:注:1、建章宫建成于公元前104年,所以在公元前119年时还未竣工。读者将文中所写之地当成已经竣工的一部分来理解~
2、卫长公主历史上只有姓氏,无具体名字记载。所以笔者只写到了卫长公主的小名为刘阿美。以此来表达刘彻对这个长女简单直接的喜爱。
3、火药鞭炮在北宋时期才流传。在西汉时,人们以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而且多不用于嫁娶,而只用于驱邪之用。
4、整理这章时,笔者很喜欢听一首歌叫做【唐人】,有兴趣的人可以试着听听。


☆、穷途挽歌

第二十七章
经过两年多的精心备战,汉朝的大军终于开始出发了。
刘彻亲自来给十万大军送行。
出发前,霍去病策马回身给刘彻留了一个无比自信而灿烂的笑容。
就像四年前他第一次出征时一模一样。
就像这四年里,他从未经历任何悲欢离合一样!
这样纯粹的赤子之心,连刘彻都经不住佩服不已了。
这次出征霍去病和卫青各自带领五万大军,直捣匈奴老巢。
因为去年匈奴攻入了右北平和定襄,所以霍去病和卫青此次出征分为两路,一路定襄,一路代郡。
计划本是霍去病出击定襄,卫青出击代郡的,然后卫青考虑到霍去病善于长途奔袭,便与霍去病改变出击方向,让霍去病改击代郡。
霍去病倒也顺从,带着大军直接就奔往代郡了。
不过副将李敢却开始抱怨了,【现在将军和卫大将军平起平坐,虽然卫大将军是将军的长辈,将军也不必事事顺从吧!再说了,匈奴的主力肯定在定襄,打起来肯定功劳最大。而代郡不仅路途遥远,匈奴军也是神出鬼没的,我们光是寻找他们的踪迹都要花费不少精力的!】
霍去病笑了一下【三少啊,我知道,你爹此次出征不能担任先锋,你和你爹一样,都很怨恨我舅舅吧!怨我舅舅把先锋给了他的老友公孙敖。但是,李敢你要知道,若不是我舅舅跟陛下求情,你爹爹此次连出征的机会都没有!】
【将军,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李敢忙要解释,霍去病却只是笑了一下,拍了拍他的肩膀【跟着本将军出征,想不立功都不行!你还没有封侯吧,这次,我定让你封侯加爵。不过,三少啊,我们出征,从来都不是为了那些名和利,不是么?】
看着霍去病,李敢开始自愧不如。
不知不觉间,霍去病已经成长到自己无法企及的高度了。
上阵杀敌,本就不该纠结于那些身外名利。
用生命去换取名利,本身就不是什么激励人心的动力。
可是,真正能不为名利所累的人,又有几个呢?
霍去病从未想过那些出将入相,封侯加爵的个人名利吧,因为那些东西,他生来便不缺。
越是不被那些无谓的私欲牵绊,便越能拥有一切吧!
霍去病,生来就是要成为战神的。
李敢这么想着,愈发的为自己的爹爹悲哀起来。
爹爹上了一辈子的战场,打了一辈子的仗,每次都是勇猛无比,每次都是置生死于度外,可是到头来,却是连个封侯的梦想都不能实现。
然而尽管这样,这么多年来,爹爹从来也没有抱怨过。
直到这次战争前,刘彻宣布了将军人选后,李广将家中的瓷器摔了个痛快淋漓。
刘彻嫌弃李广是常败将军,衰气太重,他不能让李广把他准备了两年的决战给带衰了。加上李广年事已高,便直接免去了他去战场的资格。
对于一个上了一辈子战场,以消灭匈奴为己任的老年将军来说,这简直就是宣判了他的死刑。所以李广低下他那颗苍老的人头,哀求刘彻给他最后一次上阵杀敌的机会。
看着李广哀求的姿态,卫青的心被深深刺痛了。
同为军人,他能理解李广。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尚武、最血性的时代,出生在那样一个时代的职业军人,几乎都有一种匹马觅封侯的豪气。
他们骨子里天生带着一种骄傲,他们血液里天生流动着一种责任。
他们忠君爱国,他们愿以匹夫之手扛起开疆辟土,抵御外敌的使命。
这次战争,将是对阵匈奴以来最为华丽盛大的一次。对于一个跟匈奴打了一辈子的军人来说,这是一生中最不能错过的盛大战场。这场汉匈战争中最浓墨重彩的落幕,应该是所有军人都向往的舞台。
演了一辈子主角,谁又甘心在最后的奢华落幕中充当看客呢?
所以几乎从未主动向陛下开过口的卫青,在李广走后,私下请求刘彻让李广参与此次的战争。
卫青都求情了,刘彻也不好再拒绝,便勉强答应了。但是他坚决不让李广做先锋。
李广得知自己能够在这次战争中出战,但是不能做先锋时,他大醉了一场。
李敢找回爹爹时,第一次看到了自己那英勇一生的爹爹,老泪横流!
名扬四海,却仍难封侯,李广没有抱怨过。
然而让做了一辈子先锋的他不再担任先锋,这个倔强的老年将军,却哭了!
卫青果然遇到了匈奴的主力,两军都知道此次战争便是决战,所以拼杀的都异常激烈。
伊稚斜单于亲自督战,战争断断续续持续了两个月,匈奴军节节败退,最后卫青带军杀到了匈奴老巢,赵信城。卫青烧了这个以大汉叛将命名的城池。匈奴主力彻底溃败。
唯一一点不完美便是伊稚斜逃脱了。
在卫青大获全胜的时候,霍去病却还在带着军队找寻着敌人的踪迹。
经过一个多月的风沙洗礼后,霍去病那恐怖的追击能力再次显现出来,在大漠的深处,他的大军终于找到了匈奴左贤王的军队。
左贤王在匈奴也算是第一英雄了,然而,到了霍去病面前,他却只有头疼的份儿了。
他已经不是和霍去病第一次相遇了,然而,在霍去病一脸风沙的出现在自己眼前时,他就知道,这或许是最后一次了!
风沙中,霍去病的眼神里,没有一丝温度。
就如同一头冷静的猛虎,不是饥饿的想找个猎物填饱肚子,而是要把眼前的活物全部赶尽杀绝。
当霍去病的五万大军将自己这辈子积攒的所有兵力全部赶尽杀绝时,左贤王看到了狼居胥山上那一轮如血的夕阳。
穷途挽歌。
自己的七万军队就这么成为了霍去病的血祭。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将功灭又何尝不是呢!
左贤王对着夕阳惨笑了一下。
终是告别的时候了。
霍去病这个人,生来就是来终结匈奴一族的!
左贤王举起自己血迹斑斑的佩剑,打算自刎在狼居胥山下。
说起来可笑,他虽生为匈奴人,他最欣赏的人,却是那个曾和刘邦争夺天下的楚霸王项羽。看来自己最后的结局终是随了这个悲剧英雄呢!
不过项羽自刎乌江时,还有美人虞姬在怀,而现在,他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