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家和万事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家和万事兴-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宴席就要开始了,司仪首先在人群中间亮相,那是村里的张书记,挺有威望的一个人,平时村里办红白喜事请的司仪都是他,这时候请司仪并不给费用,都是一个村的,忙活一阵,给条烟、给瓶酒,再吃一顿饭,就算是劳务费了。
张有根拿过话筒,今天他很高兴,因为前镇长的大孙子办升学宴,请的是他当司仪,他当司仪有些时候了,虽然没有什么油水,但是在一个村的人们面前讲话是一件很高兴地一件事,虽然主角每次都不是他,但他作为其中最关键的引导者,这就是他所自豪的地方,而且,乡亲们把这位置交给他,是出于对他的尊重。
他处于这个位置上已经有好几年了,也没有什么变动,听说最近镇上的职位有空缺,说是上面不下派人了,要从几个村里的干部中选,要说论资历,几个村里的干部他也能排的上号,论威望,他也是其中的佼佼者,要按正常程序办其实他是很有希望的,怕就是后面有背景的再暗处来那么一下,自己就没办法了。
今天宴会的主角是前镇长的大孙子,如果主持好了,给他留下好印象,自己可是又多了一层把握,不错,前镇长与现任镇长可是亦师亦友的关系,现任镇长就是孙老爷子一路教导过来的,要是今个做好了,这孙老爷子在那位面前美言一句,自己的事也就有着落了。
不管周围的气氛如何嘈杂,张有根还是默默的在心中过了一遍稿子,然后胸有成竹的朝左上方挥了挥手臂,示意人群静下来,他这么一动作,不说,这人群还真的立马安静了,恩,一切都很完美,他心里美滋滋的,几乎看见了老爷子摸着自己的短胡子,笑着对自己说,干的很好的情景。
“美酒飘香迎来良辰吉日,欢声笑语恭祝金榜题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先生们、女士们大家上午好!
为了祝福孙志明的金榜题名,今天孙家大院是高朋满座、歌声飞扬、欢声笑语、天降吉祥。在此我谨代表孙志明的父母及其家人对同学、同事、家庭及亲朋好友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与热烈的欢迎!”
不出意料,今天来庆贺的人还真是多,巴掌拍的刮刮响,来的还有许多孙老爷子以前的下属,里面似乎还有镇长,正围在老爷子周围恭贺,恰巧这一幕被主持空隙时间的张有根看见了,看了一眼赶紧回过神来,哎呦我的妈呀,来了这么多领导,这不是困了就有人给送枕头么,不过,这孙老爷子不是都退休两年了吗?怎么还有那么多人来庆贺,张有根感到很迷惑。
不过这样更好,自己的升职有望了,似乎是没看见那些领导似地,张有根神色无异的继续往下主持,不过,那声音似乎感觉更加亢奋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孙志明从小就是一个乖巧听话、聪明好学的好孩子,经过12年的寒窗苦读,以优异的好成绩考取了L大学;实现了父母的梦想、亲友的希望,更实现了他对大学生活的美好追求。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他努力学习的结果,是他辛勤汗水的结晶。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孙志明和大家见面并讲话。
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响起。
孙志明在人群外围听见自己的名字,才有种这是自己的升学宴的自觉,他看了前面整正和镇长李叔寒暄的爷爷一眼,老爷子似乎有感应般,回头看了一眼,那和蔼的脸庞一转眼变了样,吹胡子瞪眼的说一句:“臭小子,还不滚上去,还等着别人请你啊。”
孙志明猛的往后一缩脖子,这老爷子怎么一出一出的呢,他是故意的吧,是吧。
不过经过这一嗓子,前面的路显得异常好走了,都给闪了一条道,怎么有种走T台的感觉呢。
孙志明走上前去,接过递过来的话筒,又猛地一回神,我该怎么说来着,记得上一世自己还准备了个演讲稿,这么十几年了,早就还给记忆了,谁还记得。
不管怎样,自己还是要说的,这么一群人,还有爷爷的下属,丢了脸,老爷子又得给自己排头吃了。
拍了拍话筒,试了一下音,在心里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口道:“
在座的各位长辈、亲友、朋友们:
大家中午好,干感谢大家百忙之中参加我的升学宴,对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谢!(鞠躬)
首先;我想说的是:我没有什么取得值得骄傲的成绩;只是经历了高考;在学习生活中收获了一段难忘的记忆;锻炼了身体和心理的素质。为了金榜题名的这一天,我付出了十二载的心血,其间的艰辛让我铭记在心。但更让我永生难忘的是为了我的成长而给予我帮助的人们:
我的长辈们,感谢你们这些年的关心与爱护,这份感情我铭记于心。(鞠躬)
天下没有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无论他们的爱是深沉还是溢于言表。我的父母无时无刻不让我感受到他们的关爱之情。所以,在这里,我把感恩送给我最尊敬的父母!(鞠躬)
……
最后我再一次衷心谢谢大家,同时也祝福您和您的家人幸福安康,万事如意!(鞠躬)”
听到台下的雷鸣般的掌声,孙志明扯开嘴角笑得灿烂,原来演讲的感觉还是蛮好的嘛,不像前世,自己生怕忘了稿子,丢了脸,一直都是紧张兮兮的,也没得顾上享受,就结束了。
“你您这孙子说的不赖。”镇长李仲景如实讲。
“恩,这臭小子。”虽然后面一句是骂人的话,但是那一个几乎不闻的恩字却是承认了对方的陈述。
“前一段时间,我给您老讲的那件事?”李庄镇成为S市的发展试点,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啊。
“这事不好说啊,不过这事可是对咱县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对你~也是好的。”
“我当然知道,不过弄不好,也是压力极大地,当年您老人家……”李仲景还没有说完就被老爷子打断。
“不要再说了,我也是离不开这里啊,虽然……”这里已经没有亲人了,接下的话他没有说出来,但是,对面的人已经明白。
两人没再说话,望着人群中间的方向不知道想些什么。

升学宴2·提议

开幕词进行完之后,宴席就开始了,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端出来,引得大家口水直流,甚至有的菜刚端上,就被桌子周围围坐的人们哄抢光了。
做菜的是邻居牛叔,有着一把好手艺,小时候孙志明一群孩子没少去他们家蹭吃的,不过牛叔做菜的时候不多,一般就逢年过节才露一手,平时总要我们小孩子缠得久了,他才勉为其难的做一次。
时隔十几年,又吃到这熟悉的味道,孙志明觉得以前的五星级里面的都是垃圾,夹了一块脆皮鸡,皮酥肉嫩,鲜而不腻,品味了一下,连骨头都透着香味。孙志明眯着眼吃着美食,在这一群政府官员严谨中显得格格不入。
不想这副猫咪一样的吃相,正巧孙老爷子看见了,又是一阵吹胡子瞪眼的,这孩子,吃饭都不好好吃,不过在这桌上还能面不改色的吃饭,不知道他是粗神经,还是胆子大的可以,以他对大孙子的了解,还真的可能是第二种。
老人家嘛,人老了总想有儿孙围绕在膝下,可对自己这暴脾气也是知道的,家里孩子都怕自己,不愿意跟自己亲近,就是平时最疼宠的小女儿,也不能在自己的严肃脸庞前做到面不改色,自己严肃惯了,总不能舔着脸去接近孩子吧。
以前这个大孙子自己并没有给与很大关爱,最多也只是问问学习上的问题,这孩子也很乖,不像老二家那个时不时的惹出那么点事,自己打了两回,打怕了,那孩子就不敢在眼皮子地下犯事了,不过,那孩子的做派和他那个姥爷一样,让自己看不上眼。
大孙子以前倒是和他那个爹,自己的大儿子有些相像,虽然实在但不愚笨,不敢冒险但胜在稳重,前些日子这个孩子还有些怕他的,不过今天的他有些特别,虽然还是有些怕自己,但是和平时的反应不一样,以前他和那些孩子一样,自己一吹胡子瞪眼,孩子们总是不自主的向后瑟缩一下,头也害怕似地低下去,今天这孩子也往后闪,只不过是思考后的动作,但是眼里还是含着笑,像是,像是逗我老头子一样,对,是逗老头子我,不过,似乎这孩子的改变也没什么不好,大概是经历了什么吧。
看桌上的菜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孙志明起身为各位长辈们备上茶水,孙老爷子看见自个孙子这么会来事,眼里满含赞许。他让这孩子在旁边陪着的最大原因就是要磨练磨练他,他也成年了,是该学着交际上的事情了,免得到社会上吃了亏。
看这样,这孩子很通透,就是不知道以后往哪方面走,自己退休了,就算是小张也不能相助他走多久,要是这孩子决定走这条路的话,自己只有豁上老脸去求老首长带他了。
孙志明不知道自个的爷爷心里正在想什么,他现在正忙着伺候这一帮政府官员呢,特别是镇长张仲景张叔,以后的十几年间他可是平步青云,爬到了S市市长的位置上,虽然这里面有爷爷以前那位老首长的痕迹,不过如果他没有手段那就是有再厚的后台也没用。
前世的自己毕业后从事设计工作,没有用得着这位的地方,可这一世可说不准,S市发展这么迅速,自己就是为了家人能够过得好一点,也不能浪费了我这重生的机会,能够抱上市长的后腿,自己以后在本市干点啥买卖,也够自己霍霍的了。
“你们都知道咱们镇成为S市的试点了吧。”这厢孙志明还在想怎样抱大腿呢,孙老爷子就开口了。
“这个,孙老头,我知道,这么好的事落到咱镇头上,张娃子,好好干那。”孙老爷子刚说完,老小孩李爷爷就首先发言,不过,显然没有多少人响应,都是一副期待的眼神,这孙老爷子可是干了半辈子镇长,一出口肯定有什么后文等着呢,他插手,这事肯定不能有什么闪失,他们可是指着这位长辈往上走呢。
“我心里面想的肯定都是一些老思想了,现在时你们年轻人的天下,思想更为超前,你们想些点子,今天正好一起讨论讨论,我们这些老头子,别的忙帮不上,把把关还是可以的。”
孙老爷子见众人期待的看着他,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没有再多说什么,点了人头挨个说。
“仲景,你是镇长,你先带头说吧。”
“恩,好,那我就想说,我呢想了许多天,就想从旅游业、养殖业上提高咱镇的发展水平,旅游业,咱镇不是有那个金叶山么,我就想着,啥时候能开发出来,秋天的时候还可以搞个景点。养殖业方面呢,咱们镇离京城也近,销路不成问题,只要能率先一部分人能搞活这摊子,就淌出条路来了。”
张仲景说完,环视周围人们的神情,特别是孙老爷子,他是孙叔提拔上来的,也最在乎他老人家的看法。
孙志明仔细的听完张叔的话,可以说张叔这基本上是要稳扎稳打了。
那个金叶山,孙志明小时候也去过,在姥姥家附近,那里秋天可真美,满山的黄叶银杏,还有簇紧的球状果实,满满的挂在枝头,再晚些的时候,银杏叶开始掉落,厚厚的铺了一地,就像金色华贵的地毯。周围还有成群的粉蝶蹁跹起舞,迎接远方到来的人们。
记得那里还有半坡金叶榆,金黄色的叶片,艳丽的色彩,春夏季,满山的绿色之中露出那一片金黄,耀眼夺目。金叶榆对寒冷、干旱气候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同时有很强的抗盐碱性。但是06以前H省并没有培育的金叶榆,很是稀缺,06年以后,金叶榆被培育出来,S市开始大面积种植金叶榆。
现在时01年,以后五年里,S市甚至是H省的金叶榆市场几乎是空白,而且培育金叶榆的条件也不苛刻,完全可以说很容易。在温度15℃以上即可繁殖,以嫁接为主,也可以进行嫩枝扦插快繁,成苗率在85%以上,根系发达,成活率高,可全年任何季节进行移栽,并且繁殖速度快。
而养殖业呢,一直是有市场只要不发生什么意外就能赚钱的,这两个点子都挺好。
孙老爷子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听过之后又转过头望向其他人。
“……”等众人一一发完言,开始进入到讨论的环节,一个弱弱声音从角落里响起。
“我认为咱们应该建一个建材市场。”一个看起来比较年轻的青年说道,虽然那声音很小,但是语气极为坚定,在座的官员都诧异的看着他,不知道诧异的是他的发言,还是他说的内容。
孙志明也有些惊奇,建材市场有多抢手,是重生前他所见证的一个奇迹,但是这个几年后众所周知的发展项目现在却被一个大学刚毕业小伙子道出,不可谓这个青年的眼光之毒辣。
“哦,小伙子,你说说。”李爷爷对这个青年的提议很感兴趣。
李老爷子李青山和孙老爷子是一起打过仗的战友,也是S市人,他年轻时受过暗伤,等解放后就离开部队,回到了家乡。他的妻子在生孩子的时候难产,留下一对双胞胎男孩,以后也再没有续弦,一个人为家人的生活奔波忙碌,改革开放的之初,为了养活一家老小,无奈之下下海做起了买卖。
他是国家富起来的第一批人,等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之后,就在自己家乡干起了买卖,直到现在。虽然没有将自己的财富扩张到市里人尽皆知的地步,但在本市那也是数得上名号的。
也许是年轻时折腾够了,等到了两个儿子都长大成家,李老爷子就将公司丢给两人打理,自个跑到乡下躲清闲去了,虽然多年没有再经商,但是那份眼界还是有的,听到那个小朋友说出的想法,慎重考虑了了一下,觉得这想法还真有些靠谱。
青年沉思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始解释。
“虽然现在的房价上升幅度现在还不明显,但是在以后房价肯定会有一个大的比差,而且还会继续上涨。从近处来说,9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商品房开始流行,房子成为最保值的产业,升值潜力巨大。再往远了说,今年7月申奥成功,中国渐渐步入世界舞台,而京城作为国家的政治、文化、教育和国际交流中心,首当其冲就会有大量的人流涌入,而人流就会促进房子的租售。这样,房子的需求增加,建设材料市场也会得到很大发展。”
青年条理有序的声音在堂屋里回荡,饭桌上的每个人都停顿下来动作静静的思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