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聘教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借聘教师-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争取赶上第二批,就目前情况来看,应该没问题,我的悟性还不错。 
三月、四月特别忙。我经学校政教处主任引荐,到深圳市党校教成人高考复习备考班,每周四个晚自习,每晚7:00—9:30,200元。累是累,报酬也还不错。总算结束了。整天忙于上课、备课、跟班,没有时间写论文,也没有时间忧愁,累得倒在床上就睡着了。 
打算五月份静下心来写一点东西,将寄给您斧正。三月份,我组织50名学生参加了〈读写天地〉“新世纪”杯作文赛,也参加了教研组组织的论文赛,据说是寄到“中国教育学会”的,估计获奖希望不大,实在没时间认真斟酌,完成任务而已! 
暑假我再向你们请教! 
《黄金阅读》稿费您就别寄了,算我交的学费。 
学生桂香 
4月25日 
章节内容中不要含章节标题。为了避免您的稿件丢失,请勿在线直接创作。 




第十二章一见如故


到党校兼课,扩大了桂香老师的活动半径,丰富了她交往的圈子,充实了她的业余生活。也增加了她的收入。她是应该请客的。
桂香老师要找黄强主任兑现诺言。
“主任,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我请客。”桂香老师单刀直入地问。
“没问题,那几位单身汉我已通知了。明天中午,到彭年酒店吃自助餐去。11点半,在自助餐厅集合。”没想到这么爽快!桂香老师当然高兴。她愿意与他交流,也是因为他的爽快性格。但转念一想,彭年酒店,她还第一次听说,离学校远吗?有公交车吗?她也不忌讳自己的无知,一股脑儿问了出来。“不远,去东门步行街的路上,你逛过东门步行街没有?”“逛过。”“可能你没有留心,就在去的路上。从庐山酒店那里过红绿灯往北走再右拐,在深南大道路口往左拐直走就看得到了。”本来大致明白了的桂香老师被右拐左拐的说法弄糊涂了,一脸茫然。黄强主任见她这样,干脆拿出纸笔,画了一个草图,桂香老师不好意思当着主任的面研究这张草图,就说:“有了这张图的指引,我一定不会迷路了。”道谢,离开。
第二天是周六,桂香老师美美地睡了一觉,也没有吃早餐,只等中午的自助大餐。为了不让别人等她,她10点半就出发了。真的很近,她到达彭年酒店时,才10点40分。她站在门口犹豫着该不该提前进去时,一位穿旗袍的迎宾小姐热情地迎了上来,问“有没有定位?”,桂香老师却不知道怎么定位,正不知怎么回答时,小孔雀老师不知从什么地方闪出来笑嘻嘻地说:“我来!”她说:“黄强主任临时有事,不能来。她吩咐我来全权代理。”然后转过身去,说:“介绍一下,这是我校刚来的电脑老师,大约来了10多天吧。这位姓李,李小明,江西师大应届毕业生中的高材生,来实习的;这位是道行老师,你老乡。”桂香老师立马迎上去,说:“小***好!”“老乡好!”也不拘束,也不礼让,由小孔雀老师引领着上电梯,到了三楼,换乘直达电梯,直到最高层的旋转餐厅,很高,可以将深圳之景尽收眼底。由于不断在说笑,桂香老师也没记住究竟有多少层。有服务小姐摁电梯开关,他们礼貌地冲服务小姐点头一笑出了电梯,直进入自助餐厅。怎么吃法?她还是第一吃自助餐。桂香老师跟小孔雀老师很熟,也不怕漏拙,就直接问了。
小孔雀老师也不客气,骄傲地说:“听我的!你们先别急着吃,跟着我转一圈,了解菜品。再选自己喜欢的。吃完了可以再添,直到尽兴为止。不过,不许剩;一般是先热食,再冷食,再冷饮和水果,这样,不会伤胃。”他们三个愉快地跟着她转着。食品很丰富,有鸡翅、烤鱼、鸭掌、猪排;有排骨汤、牛杂汤、罗宋汤、菜干汤;有白粥、红豆粥、皮蛋瘦肉粥、莲子桂圆粥;有蛋糕、煎饼、马蹄糕、南瓜饼;有热牛奶、酸牛奶、豆奶、咖啡、可乐、雪碧;有生菜、西红柿、烤茄子;有苹果、柑桔、火龙过、番石榴、杨桃、圣女果、西瓜,不过都切成一片一片,装在有盖的盘子里;还有插在冰堆里的虾、蟹、鱼肉、螺肉;目不暇接,都很诱人。
桂香老师也学着小孔雀老师的样子拿了盘子和杯子,随着人流去拣自己喜欢的菜品。她按平时的喜好,拣了盐掬鸡、牛肉、菜心,接了一杯牛奶,舀了一碗莲子桂圆粥,小心地穿过人群,找了有四个空位的桌子坐下来。他们三位挑选后,都聚到了这里。道行老师坐在桂香老师的对面,李小明老师与小孔雀老师对坐。边吃边聊。
小孔雀老师吃完了热菜,走去拿新盘子拣了冷食。“三文鱼,深海的,蘸芥末吃,很香的。”桂香老师看她叉起一块红白条纹的鱼片在小碟里的黄绿色的芥末里搅动几下。丢入口中,嚼着。“很香!”还未说完,一阵芥末的呛味让她的眼泪都出来了,但眼角眉梢还是挂着笑。她劝桂香老师们去尝试一下,还有螺丝肉、贝壳肉、鲍鱼片,这里真正值钱的就是这些,不吃这些,50元就浪费了。在她的鼓动下,李小明老师尝试了一块,呛得脸都变形了,连说:“上当!上当!”不肯再吃第二块,把拣来的三文鱼片全倒到了小孔雀老师的盘子里。看着他们两个小青年闹腾,桂香老师和道行老师没有插嘴。只是沉静地欣赏着,“年轻真好,什么都敢尝试!”道行老师的这句话应该是有深意的。看上去,他已不年轻了,应该四十出头了吧!为什么还跑出来折腾呢?一定也有故事吧!第一次见面,她没有多问,直觉告诉她,这个人很容易亲近,有点一见如故的感觉,似曾相识的,邻家大哥哥般,话不多,但实沉,目光柔和,鼻翼的左侧也有一颗大痣,桂香老师不由自主地摸了摸自己的左鼻翼。也许是缘份吧!道行老师的到来,使桂香老师的业余生活丰富起来了。
桂香老师今天的读书笔记是:4月26日
?远和近
 
 
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赏析:诗人透过表层形象着意揭示了一种心理距离的远与近。人与人,虽然近在咫尺,但心理却存在各种隔膜与不可逾越的鸿沟。与人与云,与自然却能沟通感情,觉得亲近、融洽。诗人运用象征的手法,表现了心理距离与物理距离的对立,表现了造成人与人之间隔膜的失望以及对人与人之间美好关系的追求与向往。 
?钱钟书的〈〈论友谊〉〉 
真正友谊的形成,并非由于双方有意的拉拢,带些偶然,带些不知不觉。 
真正友谊的产物,只是种渗透了你的身心的愉快。 
章节内容中不要含章节标题。为了避免您的稿件丢失,请勿在线直接创作。 





第十三章“五一”节团聚


期盼已久的长假临近了。办公室可热闹啦!有的在翻看《深圳商报》上的旅游版,商讨出游路线。有准备一家人开私家车出游的,有选择旅行社的,有同事相约当背包族的。讨论出游时间,计算着费用,憧憬着旅游景点的美妙的,有回忆以前游玩时的趣事的,每节课间,话题几乎都是愉快的旅游,办公室充满了欢乐的笑声。
桂香老师没有加入讨论,只有羡慕。回家团聚,是她第一要务,一放假就走,最好是4月30晚上就走,5号返回。还回么?真的不想再分离了再折腾了,如果不做这次跳槽,她也可以和同事一样,一家人外出旅游,或者静静的阅读烧几顿可口的饭菜一家人围坐一起谈天说地。最近没有了兼课,她的业余时间又多了起来,她开始结交同事,有已经调好的同事讲述那一番折腾,痛苦之情还会浮上脸庞,有一位姓张的女老师用了8年时间,才从借聘教师转成了在编教师。八年,足以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大地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可想而知,她,一调好就去找领导,坚决辞去了班主任工作,她要享受一下翻身得解放的畅快之感。与同事的闲聊中、调动考试的不易、住集体宿舍的不便、家人分离的不舍、只有埋头工作的份而无申述抱怨的空间、借聘教师之间的明争暗斗等等不时传入桂香老师的耳中,扰乱了她心中的宁静,动摇了她的意志。
她又在反思这次放弃安逸的生活出来打拼的意义来,在电话中与丈夫是探讨不出结果的,为了省电话费,话还没有说透,就匆忙挂掉了,让桂香老师望着手机独自怅然半天。丈夫并不了解她的处境。她借用吃早餐的时间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黄强主任。肠粉店是学校门店,早餐票是学校发的,作为教师福利。桂香老师为了上早自习,一向很早到肠粉店,那天,黄强主任也很早,他照例一脸阳光地问:“早啥!五一节回家吗?”桂香老师边嚼着肠粉边点点头。待黄强主任端了肠粉在对面坐下时,桂香老师小声说:“主任,我这次回去后,不打算来了。我担心我熬不到调动的那一天。”哪知,黄强主任并没有劝她,而是说:“你今天走,明天就会有十个人来应聘你的岗位。虽然很辛苦,但很多人向往特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岗位的价值。你要想好!走了就难得再回来了!”他见桂香老师沉默不语,又说:“你干得不错,为什么不坚持?为什么不让家人在特区团聚?”桂香老师还是沉默着,看得出,她很难做决定。“为了你的儿子,留下吧!给他一个更大的舞台!先别作决定,回家跟老公好好好商量商量再说。别急。如果真的不来了,就给我电话,我要提前安排班主任。”他居然说得生气了!放下碗筷走了!
桂香老师尴尬地呆坐着。后来进来的数学老师跟她打招呼,她才醒过神来,笑着收拾了碗碟,向办公室走去。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初二(6)班的语文成绩令她兴奋,排名由年级倒数第一名上升到平行班第二名,分管教学的李副校长专门找她谈了一次话,肯定了半期来的工作。李副校长是她到W中学工作的引荐人,看到她的工作情况当然很高兴。她印象中的李副校长总是微笑着的。“好好干,争取调入!我们需要你这样踏踏实实干工作的老师。”又是一针强心剂。怎么办呢?她更犹豫了!
吃罢晚饭,她再次约上道行老师去火车站买回家的票。道行老师脾气很好,也愿意奉陪。仍然看到“开往武昌七天的票已售完。”失望之余,他们想到票贩子,一问,每张票加价100元。为了团聚,她豁出去了,“有4月30日的票么?”边问边拿出钱包。“没有,只有5号的票!”更失望。然后毫无戒备地把联系方式告诉了票贩子,回校等消息。
买不到回家的票令桂香老师一脸愁容,她将愁容挂在了脸上。热情的小孔雀老师发现了,关切地询问,然后出了一个好注意。“先上车,再补票。”“行么?”桂香老师疑惑地问:“行的。先买张站台票进去,然后说送人,上车后就不下来了。车开动后再补票。我们旅游时经常干这种事!”说完,还调皮地双手一拍“搞定!”桂香老师被她顽皮的动作逗笑了!决定试试。连忙向丈夫通报了回家的时间,丈夫通报大叔子带儿子到武汉相聚。
4月30日中午,桂香老师就收拾了行李,放在宿舍门边。一放学,她就迅速赶往火车站,平时到火车站都是步行,今天,她慷慨地打辆的士。
傍晚有两趟开往武昌的列车,她毫不犹疑地登上前一列车。顺利,顺利得有点不真实。直到列车徐徐驶出深圳站,她按广播通知到5号车厢补了一张站票,才松了一口气,找了两节车厢的连接处安顿下来,用一本杂志垫在地板上,坐下,将行李包靠在背后,才拿出手机。一看,有道行老师的短信:“你在哪里?一起吃晚饭?”她兴奋地告诉他已在回家的火车上,字里行间溢满了自豪感。又给丈夫通报了车次和到站时间。收好手机,将手袋捂在胸前,随着列车的起伏酣然入梦。以前妈妈说:“累得坐着都能睡着”,她有点不信,今天验证了。14个小时,她就这么半睡半醒地坐着,没有挪动。“前方到达武昌站,请乘客做好准备,请乘务员锁好厕所。”是早晨7点钟,武昌已经醒来,车站很热闹。桂香老师活动了酸麻的四肢,到洗簌间囫囵洗了一把脸,站在了门边。“我们在A出口等你!”丈夫的短信。一股暖流流遍了她的全身,她轻快地向A出口奔去。
丈夫、大叔子、儿子伸着脖子搜寻着出站的人流。桂香老师一下就看见他仨。丈夫接过了包裹,说:“我们已等了半小时了。”桂香老师连忙牵起儿子的手,一行四人,有说有笑地走向公交站台。两站路后,到了丈夫的办事处,梅园小区A栋3单元01房,三居室,三人办公兼宿舍。虽寄住,算不上真正的回家。但一家人在一起,就有家的感觉。一家三口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吃罢早饭,丈夫提议,大叔子带儿子去游玩,说:“你一夜没睡,还是补觉吧!”大叔子很沉静,儿子很乖巧,他们出去了。丈夫迫不及待地抱住了她。桂香老师挣脱了,跑向洗簌间,洗去了一身的旅途疲倦才躺倒床上。两个多月未见面了,小别胜新婚。何况是正值盛年呢!然后,桂香老师软软地蜷缩在丈夫的怀中,如一只倦倦的小猫,丈夫用臂膀绕着她,“老婆孩子热炕头”,幸福的生活不过如此,桂香老师沉入了梦乡: 
她回到了97年上半年她在南洋中英文学校任教时的情景,有一位与老婆离异两月的中年男教师在做练习题,是填空题,比较“关心”与“体贴”,选词填空,突然大声说:“中国的汉语真丰富,真贴切。关心与体贴就大不同。关心是外在的,哪有体贴的意思深啊!出题的人是白痴,这两个词还需要比较吗?”听得在座的桂香老师与小叶老师莫名其妙。望望他喘着气的脸,没有接话。小叶老师虽年近三十,但还没有女朋友,也许还不理解“体贴”的感受吧,桂香老师当时也没有悟到。今天,她躺在丈夫的怀中,迷离中恍惚理解了。“体贴”的程度比“关心”深得多,肌肤相亲,才是“体贴”呀! 
她翻了一个身,又恍惚了,寒假了,带儿子的小表妹回家过年了,儿子挂着鼻涕哭着,他太瘦小了,总在寒假生病,适应不了从幼儿园有规律的生活到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