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阳神-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儿童启蒙的简单书。

“我读过不少笔记,里面的狐都是神通广大,精通修炼之道,变化无穷。不知道涂老有没有这些神通?”洪易看着这一切,觉得这群狐狸和笔记里面的狐怪大有区别,于是忍不住问。

“能幻化的狐,万只里面没有一只,都是惊才绝艳之辈,我们狐族生下来跟一般的禽兽并没有什么不同,浑浑噩噩,只有一少部分的狐能通人性,跟随人学习用火,吃熟食,而这一少部分的狐又有很少一部分,才能学会读书,明道理。明道理之后,才在机缘巧合之下,学习修炼之道,最后修炼得阴神强大如道家的鬼仙,才能幻化。我们的修炼,也完全是学习人类有道之士的修炼之法。人乃是天之骄子,智慧无穷无尽。身体奥秘无穷。我也曾经是在中州大禅寺的附近居住了一段时间,看里面的和尚日夜修炼念经,倒是知道了一点点修炼的道理。狐要通人性,明道理,而后修炼,那要经过种种机缘巧合。倒是远远不如人类。这些小狐,现在只有简单的灵性,所以才请先生来教导他们读书识字。懂了道理,才会修炼。”

涂老侃侃而谈,条理分明。

“不知道修炼之道又怎么样?怎么修炼?”洪易问道。

“大乾王朝好道,城外玉京观就是有名的方仙道派,道家的练神定神,阴神出窍倒也流传得很广,其中深奥幽玄之处远远胜过我们的皮毛枝叶,小先生是读书人,却为什么要退而求其次,不找道观有道之士问修炼,而找我们狐狸呢?”涂老奇怪地道。

“哦?读书人不语怪力乱神,对于这些,我倒是很少了解。不过今天有机会,倒是要问一问。”洪易虽然知道城外的玉京观是最大的道观,里面道士众多,攀附权归,有的还在皇宫里面烧丹。但这些人都是被读书人所不耻的,认为他们以神鬼之事愚弄百姓。

更为重要的是,洪易倒是知道,自己的父亲武温侯自持是理学大家,更是厌恶佛道的事情,曾经有一次朝廷和云蒙帝国的兵事,皇帝召来道士询问吉凶,被武温侯立刻规劝,并且当廷训斥道士“装神弄鬼之流,也想左右社稷,把持神器,简直是荒谬。”

这样的环境之下,洪易根本无法接触道士,更何况,一般的道士为了炼丹烧汞,都是攀附权贵,以洪易一个不入流的庶子身份,也没有什么异人来接触他。

“天下修炼的方法多种多样,但目的无非就是超脱生死。而且大多是两大类。一是以炼神魂为主,称之为仙术。二是炼肉身,称之为武术。仙术的修炼,其实就是修自身念头,方法多样,但无非就是十大境界。定神,出壳,夜游,日游,驱物,显形,附体,夺舍,雷劫,阳神。至于武术的境界,我并不知道,元妃本身是拳法大家,却能为先生解释一二。”涂老道。

“定得后能静,静而后能安。这是读书人的道理,既然是修炼神魂的仙术,第一步定神倒是很必要的,读书做文章,第一步也要静心,收念,才能全神贯注。若是念头散乱,心猿意马。那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了。”

洪易听着新鲜的东西,结合读书人的道理,暗暗揣摩。

“关于修炼的事情,繁多得如天上的星星一般,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老朽蜗居里面倒是有不少修炼的书籍,都是老朽当年从大禅寺破灭之时带出来,先生可以翻看一二,我还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需要先生来解释一二呢。”

“嗯?涂老还有藏书?”洪易一愣,四周看了看,却发现,幽谷的南方有一个石洞,石洞里面灯火摇曳。

“当然有,盛世重典藏,现在我大乾王朝是前所未有的盛世,普通大户人家都有百册千册的藏书,我们当然要学一学。其实这次请先生来,一半是教教这些小孩子,另外一半是想先生为我们整理整理书籍。分一下经史子集的类别,等这些小孩子成年后,好方便阅读,不然乱七八糟的,真是头疼。”

涂老显示出一副头疼的样子来。

第六章 大禅秘本

“嗯?天色不早了,我要回去。涂老今天和小先生聊聊吧。小先生应该是一个可以值得信赖的读书人,涂老可以让他整理藏书的。”

元妃抬起头来,看了看天色,突然站起身来,一个纵身,人就到了三十步开外,几个纵身,就消失在了山林之中。

元妃竟然说走就走,没有半点的拖泥带水,干净利落。

“真乃剑仙侠女也。”洪易看着元妃的身形动作,嘴上赞叹,却对这个女子神秘的身份越来越好奇。

“先生还是参观下我的藏书吧。”涂老似是想找人炫耀自己的藏书,谈了两三句话之后,立刻请洪易到石洞之中参观他的藏书。

山谷南面的一个石洞,显然是狐狸们居住的地方,石洞又大又宽广,足足有五六百步方圆,高也有五六人高,走进去之后,好像一个殿堂,一点都不觉得拘束。

石洞的石壁上凿有许多小孔,小孔上,点燃着一只只的油灯,这油不知道是什么油,带这一股清香,却没有烟。光线也很亮,火光都不摇晃。

而石洞四面全部都是木质的书架,书架上都放着一册册的书籍,各种各样,有大本的,有小本的,有手抄本,有石印本,有木刻本,纸质也各种各样,有竹纸,檀纸,绸书,羊皮卷,甚至还有丹书铁券!

四面墙壁,数十个大书架之外,四面的墙角下,还堆放着无数纸质已经发黄的书。有残缺的古籍,有经文。

这一满石室的书,保守估计,也足足有十万册之多。

这么多的书,就是以藏书著称的武温侯府“琅嬛书屋”也比不上。洪易只在小的时候,母亲还在的时候,去过武温侯府的“琅嬛书屋”,当时候就惊讶里面书籍之多,但是后来母亲死后,就再也没有资格去了。

而洪易平时读书,一般是攒下银子买,二是四处借,借来了就抄。

不过好的书,书铺之中也不可能有刻印,借也难以借到。现在乍一下看到这么多的书,他脸上顿时显露出了好像走入宝库的神情。也忘记了一窝狐狸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藏书。

“大藏经?华严经?往生经?怎么大部分都是佛经?”洪易走到一个大书架面前,抽出一本书,翻开来,是一本佛教中的经文,木刻印刷,背后还有久远的印章,印章是“大禅寺”,是一本古籍,卖到书铺之中能值不少钱。

又翻了几本,书的背后,也都刻着“大禅寺”的印章。

“这是大禅寺的书。”洪易道:“而且这些书,经史子集,经文,等等等都放在一起,根本没有个分类,只怕读的时候不好找。”

“这个,老朽其实懂得也不是很多,对于书籍分类,也不甚了解。”涂老的皮毛上微微见红,好像是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其实洪易这个话说得还算轻了,一般书香门第大户人家的藏书,都分类仔细,井井有条。

而这座石室里面的书,却是乱七八糟,就好像是一个大暴发户,发财了,想把自己家里装饰成书香门第,转而花钱买上许多书,胡乱摆放。

“其实这些书,是当年中州大禅寺被剿,破寺之时,我们从寺庙里面带出来的。”涂老感叹道:“偌大一座大禅寺,僧侣上万,每年秋天,到乡下去催租子的和尚,就有上千人。一层一层的大殿,跑马点香,长明灯日夜不息,整日整夜都是灯火通明。可惜被大军攻破,辉煌的庙宇,付之一炬,财宝被收刮一空。哎,成败兴亡,实在是梦幻一般。”

“跑马点香……原来涂老你们是从中州大禅寺迁移到玉京城西山来的。”洪易总算是明白了这些狐狸的来历。

中州大禅寺,地处在大乾王朝的中部,是一座千年古刹,鼎盛到了极点,许多书籍里面都记载了这座寺庙的恢宏,据说这座寺庙,一层一层的大殿,每天早上,给佛祖菩萨上香的小和尚,要骑马才能跑得过来。所以才有跑马点香一说。

同时,这座寺庙也是武学圣地,修行圣地;更是财富的圣地。

佛寺不用缴税,田产又多,香火更是鼎盛,千年积累,富可敌国。

只可惜,在二十年前,因为大禅寺联络前朝遗老谋反,被大军清缴,千年古刹付之一炬。

据说这座寺庙千年的积累,财富被掠夺之后,使得大乾王朝的财政空前稳固。

这些东西,在很多读书人的笔记里面都有记载。洪易倒是知道得很清楚。

“这群狐狸肯定是大禅寺附近居住的狐族。毕竟和尚不杀生,居住起来倒也安全,而且也能学到不少东西。不过狐狸毕竟是狐狸,虽然有灵性,懂道理,知道了修炼,却并不如人类。”

此时,洪易心中对狐族妖怪有了一个明确的了解。

“不知道先生能不能为我整理出一个分类?这座藏书室,是我纯狐族的宝贝,等那些小狐狸能看懂文字之后,就能进来读书了,也算是书香门第,我狐族就凭这一屋子的书,至少不会一辈子浑浑噩噩,做只会茹毛饮血的禽兽。”

第七章 武经;道经

“原来这群狐狸来请我,教书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给书分类。以后方便阅读,想不到这次来西山为母亲守坟读书求个清净,却碰到了这样的事情。那个元妃的女子,居然拿出皇宫之中的赤金钱币,和狐狸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事情扑朔迷离,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给藏书分类是一件大活儿。

很多富贵人家藏书数千册,都要请资深的读书人分好类别。

洪易虽然读多了狐怪笔记,里面大多数都是多情狐女,才子佳人。但是真正自己碰到了这样的事情,却感觉这些狐狸并不是只读书,修炼那么简单。

不简单的想法,直接来源于元妃皇宫里面的赤金钱币。

不过这些都是无头绪的猜测,当下最紧要的就是读书。这么多的书,实在是令靠借阅之后抄书再读的洪易心中太兴奋了。

“先生好好休息,这些天,若是没有事情,就可以居住在幽谷之中,一切茶水,饭食的供应都由老朽招待。”涂老看见洪易一本又一本的翻看着书,倒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那我今天晚上开始给书籍分类整理。”洪易道。

“那好,小桑,小菲,小殊,给先生去做夜宵茶点。”

“唧唧,唧唧。”几声狐狸的欢快叫声从外面传了出来。

“老朽要去静坐养神的功课,先生若要什么,直接吩咐一声。外面的孩子们虽然现在还不会说话,不过却听得懂语言了。”

涂老叮嘱一句之后,摇摇晃晃地走了出去。

洪易此时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满石室的书上去了,涂老这只狐狸一走,他立刻满屋子走动,眼睛巡视自己感兴趣的书。

“这石室里面的书还真齐全啊,尤其是关于武术拳法的,还有修炼的道书。”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洪易把整个石室粗略走动了一下,发现这座石室里面的藏书有很大一部分是武术拳法,其余的是修炼的道书,真是浩如烟海。

“咦?居然还有《武经》,《道经》这两部大书,这两部大书,我是心仪已久了,早就想阅读,可是一直无法找到,也无法借阅到。”

洪易正翻阅着,突然之间,看见了正中央的书架显赫位置,摆放着两部大书,一部是《武经》一部是《道经》。

两部书都一大部,每部都有厚厚几十册。

洪易看见之后,如获至宝的扑了上去。对于这两部大书,他可是想看已久了。

这两部书都是大乾王朝开国之时编著的。

《武经》是收罗天下武学编著的一部书。

《道经》则是收集天下道书编著的一部修炼之书。

洪易读过许多读书人的笔记,曾经详细的描叙过这两本编著时候的情况:大乾王朝收集天下图书,把整个国家的文库都堆满了,同时编书的人成千上万,其中更有各大武学名家,道教太上道,正一道,方仙道,佛教的一些首脑人物参与其中。

可惜,这两本在编著之后,还没有过几年,大乾王朝就立刻禁止刻印,同时把已经刊印的书从民间再收集起来,一举焚烧,凡是藏书的,被发现之后,有重罪。

尔后,大乾王朝又打着“正人心,弃邪说”的口号,多次征集民间庙宇的图书,大修典籍。但是再也没有修《武经》,《道经》之类的书了,而全部都是仁义礼法,大义忠诚之类的经义。

而民间那些收集起来的道教书,武术拳法书籍,都焚烧一空。

而且,大乾王朝再下令,严禁民间私练拳棒,严格控制天下庙宇道观。自到二十年前,大军剿灭大禅寺之后,大乾王朝对民间武力的控制到达了一个鼎盛的时期。

不过大乾王朝虽然禁止私练拳棒,但却鼓励王宫贵族,宗室练武,骑射。同时在军队之中开办了“讲武堂”。

“讲武堂”之中对武学有严格的等级划分,比科举考试还要严密。是练武人晋升的一种途径。

这一系列的手段,洪易都有在一些读书笔记之中略微的读到,不过关于军队之中“讲武堂”的具体事情,他也不清楚。

“以士大夫压制武官,却暗中培养武官保存国家武力,征集天下图书,修订典籍,把武力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禁止民间武力,发展官方武力,这样的手段,真是翻云覆雨。”

洪易看着两部书,心中感慨万千。

这两部可是不那么容易看到,大乾王朝有法律,传抄,刻印武经,道经者,轻则全家充军,流放三千里,重则掉脑袋。

洪易对这两部书可是心仪已久,但是以他的身份,不可能看得到的。

他如果收藏了这两本书,在侯府之中,立刻就会被赵夫人抓到把柄,那就麻烦了。

“读书人可不能手无缚鸡之力。既然这里有武经,我得好好的读一读,找一两门修身的拳法来。”

洪易带着这样的心思,翻开了《武经》。

武经开篇就讲:武学最终,乃坚固肉身,超脱生死,绝非杀戮逞强。世间如苦海,肉身如渡海之筏。若肉身坚强,则能载人直达苦海彼岸。

“嗯?武学是超脱生死,那仙术是干什么?”

洪易心中想道,又翻开了道经。

道经开篇又讲:世间如苦海,人之肉身如渡海之筏,然苦海无边,筏终腐朽,唯有神魂坚固,则可舍弃舟筏,以自身之力,游至苦海彼岸。

“原来是这样,两种不同的修炼道理,却都有道理。”

洪易是读书人,自然很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