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旗-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光泗去的晚,他是四月份才被杨少宗推荐过去的,之所以推荐他过去,杨少宗当时的考虑也是希望富旗公司以后能开展房地产的业务,李光泗毕竟是学建筑工程,容易上手。

等杨少宗一坐下来”赵大军就翻身过来,也和大家挤在一起的笑道:“少宗,光泗和小玲姐他们是真发了,这手里都有一百来万的现金啊。哎呀,我那时候真是失策,早知道就跟着他们一起去混了!”

说着这话,赵大军就掏出一包茶花散给大家。

李光泗以前是不抽烟的,现在也有点紧张的接了一根点上”闷着头抽了半响才从怀里掏出一封信给杨少宗道:“宗子,这是宋总让我带给你的亲笔信,你先看看再说吧!”

“哦?”

杨少宗挺有点好奇的将信拿过来打开翻看,手里夹着烟,任由那青青的烟雾飘散开”从微微拉开的那道车窗缝里飘散出去。

将信看完,杨少宗似乎有点无语,亦或责是感动,内心里的思绪无比的复杂。

旗山人终究是不怕死的。

穷了十几辈子,总算遇到一个五十年一遇的好机会,谁不想抓住”

就是赌了命也忍不住的要拼上去。

宋方舟那些人也不傻,他们知道自己的事一旦被揭露就是个死罪,即便不枪毙也要判个十几年。大家一合计,最后是由宋方舟、宋建耶和潘时新三个人顶着头,其他还有十几个人,总计十四个英雄好汉出来担当所有责任。

一旦东窗事发”大家就按照事先商量好的将他们供出来,他们这十四个人也愿意承担一切责任,他们是主谋、主犯,其他人只是被他们欺骗和雇佣的。

他们被枪毙也好,还是被抓起来判个十几年,其他人都负责替他们照顾妻儿父母。

另外,宋方舟他们还在市场上买了三百万美金,存在一个黑皮箱里,托李光泗和徐小玲秘密送给杨少宗保管,希望杨少宗将钱稳妥的藏在一个地方。

如果他们不幸都被抓了,这些钱就用来照顾他们的家人,如果他们万幸逃脱法网,没有出事,这笔钱就捐给旗山公社建学校。

将信看完,杨少宗就重新划着火柴将信纸烧掉,又看了看眼前的黑皮箱问道:“钱就都在这里?”

李光泗慎重的点着头,随即又忍不住的和杨少宗问道:“宗子,你说咱们被抓的几率大不大?”杨少宗挠了挠头,道:“其实只要你们自己不乱说,不惹事,跑到深州特区好好藏着,应该是不会被发现的。如果你们自己非要捅出去,那就会出麻烦事。现在南海省都成了特区,你们其实也可以去那边,反正就先闷着头别说话,等过了这段风声再说。事情过去也就过去了。”

徐小玲道:“人多口杂啊,以前只有三百来号人,那还能都管得住,现在人太多了,七百来人,万一有谁和家里说一声,一传十,十传百的,可不就麻烦了吗?”赵大军则道:,“别说,现在公社里面其实有人在谈了,都说你们富旗在外面倒卖国库券赚大钱了,好多都是万元户,十万元户。幸好咱们公社现在日子好过了,在社里正当上班的人也能有赚大钱的,你就说潘时敏那小子吧,他吗的,光是在淮山市和宁州市的时候就赚了一万多,如今在厂里当供销科科长,上个月总销售额破亿,他也拿了三万多的嘉奖,羡慕死人了。咱们社在外面做供销员的年轻人多,收入也都挺不错的”还有咱们外聘的那些专家,都是省里的大专家,平时咱们公社哪里能见到,就连县里都请不到,在咱们社里做事也是一年上万呢。万元户一下子多了,见惯了,大家好像也就那个啥了…………习惯了呗!”

徐小玲这些人对社里现在的情况缺乏了解,听到这样的话不免也就有些宽心了,她和李光泗都是感叹一声,道:“这样就好!”杨少宗道:“现在正好是比较特殊的时期,嘈嘈杂杂的事情比较多,我和宋书记谈过了,这段时间要特别抓紧群众的思想工作,让大家既要更开放一些”嘴风也要紧一点”早点发展起来对咱们旗山有好处,富旗赚的多,公社赚的也多,年底发红利就多。另外,我在粮站那边准备了很多的物资,下个月中一起做为年中的红利发放,平均每个社员都能有五百多圆,米油盐糖都到位了,人人都有红利…………这些事情冲一冲,情况应该会对你们更有利一些。你们回去之后和宋方舟说一声,让他在南方多开一些分公司,打账的时候全部分散开,不要集中在一家公司”账户一分散,资金总量就不容易被人发觉。”

李光泗点着头道:“行,我回去就和宋总说清楚。”赵大军忽然又道:“少宗,我现在觉得咱们社里的人都不会有问题,大家都知道这些个事只能私底下说说,就怕罗孚、吕海丰”还有汤恩国那些外地干部向上面打报告,听说等一段时间还有一个新的副书记下来。这些人要是乱说话,咱们可怎么办?”杨少宗想了想,道:“走一步看一步,就算有人捅上去……其实问题应该也不大,真捅出大问题,谁脸上都无光,地委、县委是不会瞎往省委报的。目前比较怕的是国行那边继续追究,特别是淞州那边会查一查问题,如果中央派个调查组下去,结果就很难说了。”

听着这番话,李光泗和徐小玲都有点紧张,但也还能稳住,反正他们都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而他们就在那十四个人的大名单里。

最初为了考虑富旗公司日后向地产公司转型,在成立富旗公司的时候,杨少宗就单独给李光泗借了两千圆让他在富旗公司入股。

徐小玲家里则是沾了徐明的光,在富旗公习有一笔原始股,虽然是挂在她父亲徐国兵的账占说到此处,杨少宗还是安慰徐小玲和李光泗道:“反正你们做好最坏的打算,准备要充分,心里要明白,被抓的可能性很低,可一旦被抓到就是个大问题,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打没把握的仗。

徐小玲和李光泗都默默点着头。

杨少宗则道:“那行,我等下就将你们这个黑箱子送回公社,找个信得过的人藏起来,绝对不会出问题的。这几天,厂子和公社都比较忙,我回去还有事。如果你们没有别的事,我就先回去了!”

“等……一下!”

徐小玲忽然脸色交红的轻喊了一声,却又说不下去。

李光泗也犹豫的微微一堆眼镜,还在琢磨着什么,欲言又止。

看他们说不出来,赵大军就急了,立刻和杨少宗道:“少宗,他们想办个证!”“什么证?”

杨少宗一时不解。

赵大军嗨了一乒道:“结婚证呗!”

“啊……?”

杨少宗大吃一惊,他可没有想到会是这样……如果他没有记错,应该不是这样啊,何况徐小玲现在已经有对象了啊,他和徐小lì的关系这么好,怎么可能不知道徐小lì家的情况?

徐小玲的对象是她同学,比杨少宗和徐小lì高两届,也大两岁,去部队当兵之后考了军校,本来说是年底回来成亲的,应该连彩礼钱都给了。

我靠……!

这在公社可是大事,比这个更大的事情就是退婚悔婚啊!

杨少宗直接无语了,哪里有这种事啊,这不年底就要结婚了吗?

怎么在这个时候又和李光泗折腾上了……好吧,自由恋爱是他们管不着的事情,可公社里的人会怎么想啊?

老徐家丢不起这个人,被悔婚的对象家就更丢不起这个人,指不定两家还要闹出更大的事来。

一听赵大军的话,杨少宗的头皮都麻了。

这个节骨眼上闹出这种事,万一闹开了反而会坏事,可他能说什么呢,看李光泗和徐小玲的样子,那真应该是在一起赚钱的岁月里积累了很深厚的倒卖爱情,眼看着有可能一起被抓起来枪毙、坐牢之类的,索性就豁出去要结婚了。

想了想,琢磨了片刻,杨少宗才和徐小玲、李光泗问道:“你们到底是要私奔啊,还是想正大光明的办啊?”

徐小玲倒是和她妹妹一样,胆子大的很,当即就道:“当然是正当当的办事,我又没有犯法,凭什么不能正当当的结婚啊?”

“得……!”

杨少宗当即就劝说道:“小玲姐,算我求你了,你就私奔吧。真要办起来,那可是肯定要闹出事的,你对象那边能同意吗,人家里的叔叔伯伯能同意吗?咱们是公社啊,你们得想清楚。我琢磨是这样子的办法,你们先回去想个借口将户口本拿出来,就说是要办工作。我替你们和民政办的肖主任说一声,他先替你们办个结婚证,不要对外宣扬。你们要大办就回省里让宋总给你们办,别的就不说了。等这个风头过去了,你们再回来办大事,我到时候请宋书记出面给你们重新保媒说情之类的,保证不会出事,怎么样?”

李光泗倒是很直接,道:“那行,我觉得这样就挺好的!”他当然觉得挺好了,他反正是娶老婆,怎么娶不是个娶啊。徐小玲可就有些不高兴了,她这辈子又没有指望嫁第二次,一辈子就这么一次,哪个女的不希望是风风光光的办过去。@。

第一卷 旗山奇迹 第一百零七章 郭县长的暗算

徐小玲确实是不同意私奔的招法,可又没有更好的办法。眼前的情况也不允许大办,最终在李光泗和杨少宗的劝说下,同意了杨少宗的提议。

虽然徐小玲比李光泗大两岁,按阳历算应该是大三岁,可在农村不就这么个说法嘛女大三,抱金砖。

人家一个愿意嫁,一个愿意娶,你能说什子?

既然已经是这样子的结果,杨少宗只能帮徐小玲和李光泗将事情办了,在民政办那边特事特办,盖一个章发个结婚证,登记一下就让他们两个人先走一步。

为了防止泄漏消息让徐家和她对象家的人知道,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民政办的肖主任一个人完成。

在徐小玲和李光泗回旗山的时候,宋方舟他们已经停止了炒卖国库券”月中旬,财政部和中国国家银行联名发了一个新的通知,将各个试点金融机构的国库券流通价进行重新调整,一律不得再低于面值。

这么一来,倒卖国库券已不再是很暴利子。

很多年后有人说起杨百万的现象,解释是因为当时没有信息网络,各个试点单位都是自行决定,没有相互通知,所以才会产生国库券流通价格的差别,导致一部分人有机可乘。

实际上,微州、武昌等地的金融机构是明知道淞州试点的国库券收购价比他们高,而且高出很多,他们也知道有人在乘机倒卖。

因为他们没有足够资金大量回购各省老百姓急于脱手的国库券,最好的办法就是收购价设定的低一些,让人都去淞州卖,或者从他们这里买掉一部分再去淞州卖。

如果是这样他们至少还能从中赚取一部分的手续费。

客观的来说,国家金融体系上的这个巨大漏洞是地区金融机构有意为之。杨百万、宋百万、徐百万、李百万这些人的诞生也是地区利益博弈的获利者,他们就是一群搬运工,各个地区银行机构也各取所需,想吃进国库券的银行回购了足够多的国库券,不想吃进国库券又被迫开通试点业务的银行则赚了一笔不菲的手续费。

利用这个漏洞席卷了近五个亿的现金流后,富旗公司就按照杨少宗教给他们的办法在深州特区重新注册了新公司,通过集资的方式将这些现金重新聚集起来投入原煤倒卖市场。

实际在5月下旬,中央负责人就已经将物价改草方案拟定好了价格改革钓总方向是:劳务价格和少部分重要商品由国家管理,绝大部分商品价格放开,由市场自行调节,用五年时间理顺物价和工资的关系。

原则上,物价每年上调110%五年上涨60%80%工资每年上调11又旧又,五年上涨100%。

这个计划小很快遭到了陈云等共和国经济元老的反对,当时就有人提出,工人的工资可以按计划上涨,农民怎么办,农民在五年后还能否维持正常的生活开支?

没有人在乎!

居然没有人在乎!!!

中国有十一亿人口,农民占八个亿,这八亿人口的生活消费问题居然被中央政府无视了。

所以说这场物价改草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不失败没有天理。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还没有到八月份,火柴供应价格就开始大面积的上涨了。

火柴在1988年是每牟人都要用的东西,消耗量非常大,这个东西的涨价迅速让人们意识到更多的东西要涨价。

1988年8月口17日国家关于物价改草的决定终于以公报的形式在全国公布,最大的一个变化莫过于市场敝开供应,不再需要票,价格也由市场说了算。

从这一天开始,全国的物价正式走向了彻底的失控,最失控的莫过于大城市特别是首都、淞州这两个重灾区。

老百姓开始疯狂抢购市面上所能买到的一切物资,银行每天都在被挤兑,大量的存款被提取出去用于购买物资,最疯狂的时候在首都连一卷手纸都买不到,所有去首都出差公干的人都得在行李箱中自带手纸。

在全国的各个城市不管需要不需要,只要商场里有什么就买什么,有些人一口气买了几十箱罐头,有些人一口气买了几十箱火柴,只要商场里有,那就一口气的搬走。

皮鞋、大衣、电冰箱、洗衣机……,平时不敢买的都买了,只要还有钱就立刻花光用光。

1988年9月1日,中央最终下定决心,长痛不如短痛的一次性过关,

让物价涨到底再说,国家物价局将571类物资价格全部放归市场决定,国家管理的物资价格只有89凹类。

在这个决定公布后,9月4日,杨少宗将80克标准的火腿肠价格提高旧1。5圆,根,旗牌海鲜罐头价格提高4。5圆,罐。

实际上从7月占15日开始,旗山肉联厂的整个供销系统就已经在压货,大量的火腿肠和海鲜罐头被积存在各省市经销处的仓库里,控制发货总量,使得全国市场上的旗牌火腿肠、海鲜罐头在7月底就出现脱销的局面。

在产能日益提升的情况下,旗山肉联厂在7月份的总销售额反而花落了两千多万圆,跌落到刚破亿的规模,8月份则降低到了四千余万圆。

杨少宗一直在压货,直到口9月4日,全国各个经销处才突然放开供应,特别是集中在各个抢购潮很明显的大城市供应。

个别像淞州、首都等重灾区,由于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