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少女纯真追梦之旅:非梧不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90后少女纯真追梦之旅:非梧不栖-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社等等,俨然如同一所大学。当然,最有意义的是志愿者服务活动。每个班都有自己的志愿服务队,图书馆有一批敬业的志愿者,每当学校举办大型活动也会额外召集志愿者。这是学校优良的传统,它不仅让我们在活动中增进友谊,明白“生命的长度用时间计量,生命的价值用奉献衡量”的事理,还让我们在看到受助者发自内心的欢笑时,真切感受到乐于助人之后的满足与幸福。图为我们班志愿服务队在敬老院看望老人的合影。 
  
 1班不一般
 一
有时会听到别人这样评论1班:“1班的学生不是人。”“不是人”,这三个字颇有点意味深长的感觉,我们不是人,那我们是什么?不学就会的天纵奇才吗?高分低能四肢简单的考试机器吗?自私冷漠只知自己埋头苦读却对他人不闻不问的冷血动物吗?让我们走近1班,去感受这个集体中那一个个朝气蓬勃、充满青春骄傲的灵魂。
数学课,我们正在学集合(当然数学组的早已被拉去奥校楼开始魔鬼式的竞赛专题特训)。
“谁来用描述法表示一下所有偶数的集合?”叶老师有意思地看了一眼骏。于是骏跳上讲台,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写下了{x|x mod 20}。台下立刻沸腾了:“哇噻,牛爆了!”诸如此类的声音此起彼伏。因为mod这个符号是从不在数学课本上出现的,唯有竞赛书才会提及它的用法。
然后是一个石破天惊般的声音:“这不是高考要的答案!”
叶老师不禁莞尔:“这样写确实是对的,但我们一般把它写成{x|x2k;k∈Z}。”
我于是又想起第一天来报名填表时,有不少人在扯着嗓子喊:“仅是‘初中受过何种奖励’这一栏就写到笔没墨水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微笑。“骄傲”,这为世俗传统所不容的情感,却深藏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也许,正是它才为我们提供了一往无前的勇气与动力。
因为骄傲,所以我们敢于挑战权威,突破桎梏。
“Nothing is impossible。”永远是我们青春之歌里最强劲的音符。

军训时,钟老师正向我们提出新的要求。
“明天,每个宿舍都要争取10分,知道吗?”
“不知道!”我们答得干脆利落。
“军训时,你们就是兵,必须服从教官的一切指令,明不明白?”
“不明白!”我们答得斩钉截铁。
“学校的要求是:到了高二,你们的解题能力要超过你们的教练,有没有信心?”
“没信心!”我们异口同声。
看来,钟老师是极有涵养甚至忍耐功夫已登峰造极、炉火纯青,否则,他早该暴跳如雷、七窍生烟了,但他只淡然一笑,便飘然而去了。
但是——
宿舍记分板上,1班宿舍一路飘红(唯有满分10分是用红笔写,其余皆是用黑笔),我们女生宿舍更是全线走红成为唯一。有一天,1班全体宿舍甚至实现“满江红”,并获得3个因搞公共卫生获额外15分的加分,故内务毫无风险地占据了第一的宝座。
军训排练场上,我们让汗水滋润面容,让阳光为笑容增色,让雨水洗濯躯体,每个人都认真地执行着教官的指令,以至于每次彩排,受表扬的总非1班莫属。
晚上自修课时,我们深深为知识海洋的浩瀚无边、博大精深而沉醉——有人在钻研《不等式组与柯西不等式》,有人在推演奥林匹克物理题,有人在化学世界中遨游,有人取出China Daily紧跟时事新闻,顺便提高英语……
“阴奉阳违”,我想到了这个词。
我们“阳违”,因为16岁的青春里充满叛逆与不羁,我们“阴奉”,因为我们有高度的责任感与集体意识。当然,我们还有一颗不甘落后的心。

大扫除,我的任务是去清理尘封一两个月的壁柜。
毫米厚的灰尘,巴掌大的抹布,我不得不在教室和洗手间两点一线之间,来回擦洗无数次,才使壁柜恢复了光泽。
“该行了吧。”我抹着汗想,壁柜看起来很干净了,甚至,光亮如新。
但当生活指导轩前来验收时,我却目瞪口呆了。她把整个手掌按在瓷砖上,然后划了一个很美丽的弧线。当她将漆黑的手掌展示给我看时,我无言以对,只好洗了抹布,再次细致地擦了一次才算过关。
我注意到被分配到任务的每一个人都很专心致志,干得热火朝天,擦扶手的,在用抹布擦过后,还要用纸巾拭去污水的水痕。擦风扇的,在擦去扇页灰尘后,还要用纸巾弄去铁锈。
精益求精。当我们让它渗入我们的每一个细胞,融入我们生活的点滴,还有什么难题会挡在我们面前?
这就是1班,一群热血少年的集合。我们志存高远;我们才华横溢;我们的骨子里深藏着不甘平庸的骨髓;我们的血管里奔流着追求卓越的血液;我们告别普通,与优秀为友,与未来同在。 
  
 别离
 9月3日,要回湛江的妈妈在地铁站与我道别。当她背着行李的身影消失于茫茫人海时,我转过身却已忍不住潸然泪下。16年与妈妈朝夕相处的温馨,就这样深藏于记忆深处。而我,将要在广州这个陌生的城市孤独求学,以求能企及我心湖中的那个远方。
地铁站的人群熙熙攘攘,踵接踵,肩擦肩,生理的距离短得不能再短,心理的距离长得不能再长。带着几分恐惧,几分期许,我走出了地铁站。
广州城的夜,仿佛沉默而又汹涌的海,栋栋高楼是钢筋水泥构筑的珊瑚丛。炫目的霓虹灯在夜幕下闪烁着缤纷的色彩,令漫天星辰黯然失色,然而绚烂却没有体温。
见证了我初中3年成长的恩师班主任陈老师的笑容浮现在我的脑海,我依然记得华附成绩出来的那天她与我的促膝长谈。“决定要去广州了吗?孤身一人在外漂泊的生活,会不会给你的学习添加阻力?一个陌生城市、全新的学校以及不相识的面孔,会不会令你无所适从?一中亦是名校,只要你勤奋,北大、清华同样可以留下你的足迹……”
她微笑着对我说:“出门在外,你便会失去家近的很多便利,还有你妈妈的照顾,突然的别离,会不会让你和她茫然若失?”
是的,种种的这些问题我都想过,我知道孤身在外必然会被很多的琐事缠绕,也许导致难以更加专注于学习;我知道陌生会带给我怎样的压力;我知道华附高手如云,也许我不再有闪光的机会;我亦知道妈妈时常将会因担心我而彻夜难眠……
但是,当梦想在心底燃烧时,激情也随之腾空而起。我选择离开,只是希望华附可以帮助我到达梦里的远方,它真的不止考一个好大学那么简单。我的远方,包含和承载着太多。
我想妈妈是理解我、支持我的,从小她就那么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甚至省吃俭用地为我买书、买DVD。她的付出让我感到无法承载,让我回报得力不从心。我有时深夜辗转难眠,忍不住责问自己做事有没有竭尽全力,是否对得起妈妈的付出与殷切的希望。
我爱妈妈,我深深地感念她对我倾注的心血,但我依然选择离开。因为,我知道我的梦在何方,我知道鹰为了磨练出翱翔蓝天的羽翼,绝不能依恋一时的柔情。
为追梦而作的别离,走出了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冷艳,走出了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走出了王维“劝君更进一杯酒”的孤寂。它怀着对往昔的追忆,它举着对明天的期冀。
流动奔涌的,才是生活。
我向往远方,所以留给世界的只有背影。
人生是流动的,生活是流动的,爱却永久站着,与灞桥青青的柳色一起,挥手——相送。 
  
 中国结
 ——与美国友人Brenda的跨国之谊
墙上那个鲜红的中国结,在轻风中微微颤动,它的千缠百绕,也许正印证了晏殊的“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那句诗吧!它承载着我与Brenda那段跨国之谊,忘年之交。
来自拥有椰林沙滩的美国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州的Brenda,拥有着阳光般明媚的性格,她的栗色卷发下那一双水蓝色的眼睛,总是荡漾着和善的温情。
是她,把我带入了以英语为载体的异国文化与风情;是她,激发了我内心深处对太平洋彼岸那个国度的向往与热情;也是她,教会我去大胆追求自己的梦想,哪怕面对风雨兼程。
记忆最深的是我们之间关于《The Dead Poets Society》(《春风化雨》)的探讨。那是一部令人伤感的影片。是一位新到美国一所赫赫有名的预科学校教文学的老师。他思想新锐,富于时代气息,敢于挑战陈规旧俗。在他的带领下,学生们建立了一个诗社,为热爱文学的学生们提供一个梦想的栖息之所。学生Neil在他的鼓励下,大胆追求自己成为演员的梦想。然而,Neil却因此被父亲严惩。万念俱灰的Neil用一把左轮手枪,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学校因此事开除了。走的那天,所有学生都留下了叹惋的眼泪。
影片最后的送别场景是:噙着泪的学生高喊着《O Captain; my captain》向致意。Brenda告诉我,那是一首在美国流传甚广的诗的题目,它是美国杰出诗人Walt Whitman为悼念林肯总统而作的挽歌。诗中将南北战争比作艰辛的航行,将美国比作一艘战胜惊涛骇浪的航船,将林肯喻为即将胜利之际却倒下的伟大船长(Captain),诗人以此表达对林肯的崇敬与赞颂。很显然,这部电影中化用了这首诗的意境,学生们借此表达了对的无限热爱与不舍。
那时的我,正为要不要来考华附烦恼不已。Brenda知道后对我说:“You never lose by trying; you always lose by holding back。”她鼓励我去大胆追寻自己的梦。她说,人生在世就不要总为别人而活,就应该活出自我的风采,毕竟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生命因独特而超凡。
如今,我听从了她的劝导,也遵从了心之召唤,我来到了广州,来到了华附,而她也回到了太平洋彼岸的那个国度,空余下我俩因草率分别而没能送出去的中国结,在怀念着我们昔日的情谊。
但纵使万水千山,只要两心相印,就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唯愿有一天,我们能相逢在加州灿烂的阳光里。 
  
 灯因有情灯长明
 一年前那个夜凉如水的夜晚,我步出灯火通明的教学大楼后,拐入了一条幽深的小巷,朝那间我租住的小屋走去。
此刻,我的心中充满了歉疚、不安,还有一丝恐惧。我想,妈妈今晚大概是不会从单位千里迢迢开车过来等我了吧。都是我的错……今天早上,她只不过多啰嗦了几句,心浮气躁的我就忍不住顶了一句。于是,战火一触即发。莫名其妙地,我突然冷冷道:“你看我不顺眼就走吧,眼不见心不烦。”我这句话使得气温骤然降至冰点。在几秒钟令人窒息的沉寂过后,她望向我,眼中流露着受伤的落寞。她赌气地说:“好,我走,今后我不会再踏入这屋门一步!”言毕,她愤然起身,摔门而去。空余下我,茕茕孑立,悔之莫及。
昏暗橙黄的路灯,在路面上投射一片片模糊的光晕。我低头看着我的影子如黑莲花般在路灯下集结,盛放,然后涣散,形影相吊。
路再一转,就是一条黝黑的连路灯也没有的小径,路的尽头便是那间小屋。路边,一排排树的黑影如鬼似魅,投影在我心湖,挥之不去。
我长长叹了口气,犹豫着向小屋走去。我怕,怕看见那漆黑幽深的窗洞,仿佛张牙舞爪地要把人一口吞下。
但是,当碎步轻移,我看见了,看见那窗里透射出了灯光,亮如白昼。窗前面的路也因此而变得有了生气。灯光像在召唤我,如此轻柔,温暖,我心头的阴霾风流云散。
灯光,妈妈的等待,在我以为它已离我而去时,却又那么真切地出现在我眼前。
“妈——!”按捺不住心头的狂喜,我直冲到家门前,迎着那爱的灯光。
门轻轻开了,妈妈笑盈盈地立在阶前。“冷吗?”依旧是那熟悉的关切的声音,“早上忘了叫你加件衣服,今天会降温的……”
“一点都不!”是啊,沐浴着充满妈妈的等待与深情的灯光,纵然是冰冻三尺,却也暖若阳春。
灯光是母亲的等待,饱含着对我的期许和关爱。每当人生路上长夜漫漫,母亲的等待就如那盏长明不灭的灯,带我走向黎明。
灯因有情灯长明。 
  
 化之玄(1)
 (一)实验预习
2008年1月11日星期五
钟老师刚刚教完了必修1和必修2,本打算开讲选修4,但已经临近期末需要复习备考,何况剩的时间也不多,钟老师就让我们做一些探究实验,以便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元素的性质及相关物质转化的理解和记忆。今天,我在做明天的实验预习时,翻阅了大学无机化学教材中的关于Pb、Cr的性质,其中有不少特殊的性质,诱发了我的好奇,我不禁开始浮想联翩:比如,Pb(NO3)2+NaOH—Pb(OH)2↓;加热该溶液Pb(OH)2会不会分解?如果会,是分解成红色的四方晶体还是黄色的正交晶体?(PbO的两种变体),根据Pb(OH)2是两性氢氧化物的描述,再加过量NaOH会不会有[Pb(OH)4]2配离子生成?书上说“在碱性溶液中用氧化剂氧化PbO或铅(II)盐可制PbO2”,如:2PbAc2+Ca(ClO)2+4NaOH→2PbO2+CaCl2+4NaAc+2H2O。实验室未提供Ca(ClO)2这种氧化剂,而只有KMnO4、浓H2SO4、FeCl3、H2O2以及K2Cr2O7这5种氧化剂。我想,KMnO4、K2Cr2O7都是在酸性条件下才有强氧化性,而氧化PbO或Pb(II)盐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排除,浓H2SO4更不可能,FeCl3氧化性不够强且在碱性条件下生成Fe(OH)3↓,故可供选择的只有H2O2。那么,H2O2能否将Pb(NO3)2在NaOH的碱性环境条件下氧化为PbO2呢?又根据“PbO2是两性偏酸性氧化物”的描述,那它是否可以溶在过量NaOH中生成铅酸盐?诸如此类的设想,在我的脑海中如潮水涌来,颇有钱塘江潮“玉城雪岭际天而来”的“吞天沃日”之势了。
我又综合了书上关于Cr的介绍:“Cr3+中加氨水,可得蓝灰色Cr(OH)3;为两性氢氧化物”“亚铬酸在碱性溶液中易被H2O2、Na2O2,NaClO或Cl2等氧化为铬酸盐”“酸化黄色CrO22溶液可得橙色Cr2O27溶液”“向浓K2Cr2O7中加过量浓H2SO4有橙红色三氧化铬晶体析出”,我设想了一串连锁反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