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少女纯真追梦之旅:非梧不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90后少女纯真追梦之旅:非梧不栖-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序:凤鸣锵锵,其韵和雅
 牛年新春伊始,张明明同学赠我两本她曾在花城出版社出版的书。我先是一怔,继而叹赏,一位附中高二奥班的小女生,竟有如此不可思议的写作功力!她还拿出一沓厚厚的书稿,说第三本书《非梧不栖》行将杀青,请我写序。玉成其美,何乐而不为?于是我欣然答应。
披阅书稿,墨香扑面,沁入肺腑,大畅我怀!
透过她的文字,我逐渐认识书稿的主人。
她是一位热爱生活的女孩。对待生活,有一分热爱,得一分利益;有十分热爱,得十分利益。明明同学在生活中苦苦求索,可谓志向高远。她做生活的有心人,手执璀璨的五彩笔,随意涂抹点染,学生时代的生活画卷顿然变得绚丽多姿。她有意气风发的时候,有苦闷彷徨的时候,也有静静思索的时候……她用文字真实记录了学生时代的心路历程。
正是缘于她对生活深沉的热爱,才磨练出坚毅执着的性格。多少年来,处身这个充满诱惑的环境,她净而不染,一心向学,坚持读书写作,文章积少成多,书稿接二连三出版。
她热爱生活,生活没有辜负她,给了她丰厚的回报。
她是一位先觉早慧的女孩。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中,她不断修正前行的方向,做到觉而不迷,正而不邪。经历了几次失败后,她感悟到:“学习是不能太功利和浮躁的,它们像是在心灵阴暗处滋长的霉斑,会让人一点点迷失自己。”论读书,她谈古论今,游刃有余,点评历史人物,褒贬自有分寸;写日记,她触角独特,抒写身边“小事”,感悟人生冷暖;谈学习,她娓娓道来,见解精辟;编剧本,她想象丰富,所写台词生动,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环顾周边,多少同龄人已被沉重的学业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她却能“诗意地栖居”,任意驱遣文字,自由表达思想。我欣赏她高尚的情趣和比同龄人更成熟的思维境界,我敬佩她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不知疲倦的求学精神,一张稚气未脱的娃娃脸的背后,想不到有这样成熟深沉的思想。
她是一位志存高远的女孩。“非梧不栖”,是明明新书的书名,她以凤自况,尽管如今还是一只雏凤,其鸣锵锵,其韵和雅,听来已是不同凡响!我深信,只要假以时日,她就一定会凌摩绛霄,她的德音一定能响彻寰宇。
“观其文识其人,观其人识其文。”她的学业成绩出乎其类拔乎其萃,既是理科尖子,又是文科高手。她语文好,英语也好,高一考托福就得了109分,还能与外教自如交流,英文随笔流畅优美,真不简单!
在老师同学的眼中,她是一位思想进步、热心公益的学生。她当班长,做义工,不辞辛苦,任劳任怨。我明白了,她的优秀,绝不仅仅因为她天资聪颖,更重要的是她的勤奋、执着与效率。2009年寒假期间,除了春节父母来穗,一家人相聚的几天外,她几乎天天忙于整理校对文稿。尤为难得的是,在目前社会,泛滥着读书学习功利化的大潮中,她始终保持着一颗纯洁高尚的心。
我终于明白,明明同学为什么会这么优秀!
华南师大附中一直主张学生要全面发展,一直坚持给学生选择的权利和自主的空间,一直实施以人为本、持续发展、夯实基础、拓展特长的教学理念,为学生自由、全面、主动的发展创造条件。在明明的书中,大家一定会感受到华附丰富多彩而又自由宽松的校园生活。“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毋庸置疑,华师附中应该是明明下一次翱翔的起点。作为一校之长,我衷心祝愿她飞得更高更远!
是为序。
'' 2009年2月11日于聚清园
(吴颖民:男,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广东教育学会副会长、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 '1'0'1'0 
  
 自序:非梧不栖
 长天里的一声低唤,惊动恹然春困的群山。
一只凤,背负青天万里飞翔。
寻寻觅觅,只因为非梧不栖。梧桐,何尝不是前世的梦想,又岂止是今生的夙愿?(凤凰有无数前世今生来世,但是梧桐永远是它唯一的追求。)
——题记
当我展开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华附)奥班招生考试的语文作文题时,“飞翔的心”4个字赫然映入眼帘。备考的记忆,心中的梦想从脑海翻涌而出,泪水流星般划过面颊,在作文纸上留下了星星点点的印迹。
总觉得当中有几分宿命的味道,这个题目像是为我天造地设的一样,微微收起纷乱的思绪,我笔尖一动,以报考之前的心路为素材,行云流水地写成了一篇考场作文,文末流泻下一时的感受:“就算天再高那又怎样,给梦想一双翅膀,给心灵一个理由,努力飞翔,就更靠近阳光。”
人不轻狂枉少年。我想,这儿的“轻狂”可以理解为梦想与追求。少年是多梦的时节,孕育着将来成功的果实。
我的小学时光,是在一所普通的学校——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小度过的。学校就在家旁,每天清晨可以在酣梦之后踏着铃声上学,而不必像许多孩子那样匆忙地抓起早餐去很远的地方上重点学校。在这所学校里,我得以远离浩瀚无边的题海,躲开耗尽心力的夜战。我做了学校仪仗队的指挥,当了学校合唱团高声部领唱。更重要的是,我可以畅游于书的海洋中,在小说里流连忘返,因科普读物而豁然开朗,或是拨开历史氤氲的雾气邂逅古老的锦瑟年华,并用文字书写我天马行空的思想,记载我生活的点点滴滴。而它们汇成了我之前出版的两本书《我不想长大》和《小鬼当家》。那些日子流走得从容、淡定,却又充满童年的天真无邪、无忧无虑。
在小学与中学的交接阶段,也就是五、六年级,为了考上湛江市最好的中学——湛江一中,我开始奔走于奥数、奥英班——学校——家的三点一线。挥挥手告别夕阳下空地上跳皮筋的身影,告别林荫下与朋友下象棋的搏杀之乐,却迎来了另一种享受——成功解出一道道奥数题后的狂喜和能够看懂一篇原本犹如天书的英语短文的满足。
然后我如愿地进入了湛江一中的初中部的尖子班——初一(13)班,那届一共13个班,12、13班是奥班,汇集了全市的优秀学生,包括湛江市的5县4区。
这个优秀的班集体里有号称百科全书的隐,有数理天才的炫和川,有心细如丝每每稳坐年级前10名的婧,亦有善解人意耐心细致数学造诣颇深的丹、枫,还有多才多艺的婷、雅、冰……和他们相处总有一种阳光朝气充盈心间,那些快乐的回忆被我深深铭刻心底。
初一时,我在数学老师的帮助下,奥数有了飞跃式的进步。我和另外3位同学一起担任辩手赢得了辩论赛的胜利。
初二时我参加了奥英竞赛,以1分之差屈居全市第12名,与一等奖失之交臂,知道成绩后一度很伤心与难过,因为之前我是那么坚信一等奖只是我的囊中之物。然后我明白了,学习是不能太功利和浮躁的,它们像是在心灵阴暗处滋长的霉斑,会让人一点点迷失自己。
于是初二数学竞赛前我保持了良好的心态,只从备战奥赛前的训练做题中得到无限乐趣,从不去空想鲜花掌声这类虚无的幻境。付出有了回报,我获得了初三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全国一等奖。
初三上学期开始不久,所有初中课程都结束了,在没完没了炒冷饭的复习备考中,我觉得我的韶光应该用于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初三的寒假,那个深冬的夜晚,我同妈妈说了考华南师大附中的计划。妈妈微笑着表示支持,但我还是从她眼底读出了不安与忧虑。是啊,毕竟孤身远走他乡求学,将要面临的困难不可计数。
于是,我开始在初三硝烟四起的中考备战中进行我的疯狂备考计划,我参加物理、化学竞赛;我熬夜看英文原版电影,苦练听力、口语,扩大词汇量;我在没必要再听的课上做奥数,自习高一课程,为的是在初三不因为中考虚度年华。即使如此,我依然努力在校内的每次大考中稳夺了年级前10名。
2007年的5月,我参加了华附的招生考试,有了本序开头那一幕。2007年6月的上旬,有了收到华附录取通知书后的喜悦。而后,2007年9月,我怀揣着非梧不栖的梦想与信念,抹去曾经的光环,带着一片空白,孑然一身来到这所久负盛名的中学,展开了我年少生命中的又一崭新篇章。
高一时,初到奥班,有很多不适应,每天的课间都要匆忙往返于不同的教室(华附这点有些类似于大学的模式),参加种类数目繁多的报告、讲座,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等等。我后来逐渐在这些东西之间找到了平衡,适应了新学校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学习生活节奏和方式。
在高中奥班,只有6个女生。一向习惯去饭堂或去运动时与几个要好的女生谈天说地的我,一开始感到有些苦闷彷徨,孤独的滋味生出寂寞的苦恼。然而当我与班上同学渐渐熟悉后,便开始感受到了这个特殊集体的温暖,也开始喜欢这种独来独往的行事风格:干净、利索、我行我素。
人在华附,身处奥班,学习路上的迷惘总能解决,历届师兄学姐的垂范亦是激励我们探索的明灯,我们自己对知识、卓越的渴望是不竭的动力之源。
“夫鹓雏(凤凰一类的鸟)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语出《庄子·秋水》)
梧桐的内涵,指我的梦想和追求;梧桐的外延,在我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含义。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
''2009年2月1日于华南师大附中 
  
 政治:无心插柳柳成荫
 想起来真是有点讽刺,政治本是我初三时学得最烂的一科。那时湛江市中考政治满分70分,我每次模拟考的成绩都是在59分~63分之间,相比其他科目门门接近满分的成绩,这个分数实在很不尽如人意。然而,在华附高中,政治却成了我每次大考独占鳌头的一科,在满分100分的情况下,我最低考92分,最高考97分,以至于获得了“政治狂人”的雅号。
我觉得这与高中政治老师陈慧华老师授课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密不可分。记得高一时上《经济生活》(政治必修一),恰逢人民币升值,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他解释道:“中国辛辛苦苦在前几年积累了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可人民币一升值,同样多的美元兑换的人民币就少了,于是外汇储备就缩水了。你们数学这么好,算这个换算肯定比我在行。”一番话如醍醐灌顶,使我们疑惑顿消。他又风趣地调侃道:“好比人家欠了我们一头牛,可是现在只还了我们一只鸡,还是公鸡,蛋都不会下。”
再细细回想,之所以政治每次都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除了得益于陈老师引人入胜的讲课外,还得益于初三时在湛江一中的魔鬼训练。那时我们政治用的是鲁教版,老师让我们用一个笔记本将课本上的知识点逐条抄下,每次模拟考前就复习笔记。这样做的好处在于:(1)你可以对课本上的知识点一目了然。因为知识点很多时候隐藏在课本的长篇大论里,通过知识归纳,你就拥有了一双火眼金睛,可以看得出哪些是废话,哪些是重要考点;(2)通过反复的复习背诵,你就对课本的东西烂熟于胸。遇到难题时,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尽量答准答全。总之,漫天撒网,总能拿鱼(采分点),不必吝惜那一点笔水。
估计有人会说,这样做很死板,花的时间与收获不成正比。也许当时看起来是这样。不怎么背书,仿佛也能拿个57分、58分,背得滚瓜烂熟者如我,也不过61分、62分,相差貌似不大,其实不然。高中的政治和初中的政治颇有相通之处,其知识架构、出题模式、答题方法都很接近。我的高中政治之所以学得一帆风顺,初中的扎实基础功不可没。通过知识归纳,我培养了一种极强的辨别能力,能在看到一段课文后认出知识点,对于某些常见的形式,还能猜到考题大概会怎么出,怎么设陷阱。
例如人教版必修2第六课《我们的政党制度》中,有这么一段话:“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科学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这段话应这样分析(它实际上讲了3个问题):(1)党怎样执政(第2句);(2)党为谁执政(第3句);(3)党依靠什么执政(第4句)。其中,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而这段主要阐述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如何执政?”若出选择题,往往会把这3个放在一起再造个“为民执政”之类的放进选项中迷惑大家。通过分析,对这段话的重点就心中有数了,背起书来也不至于漫无目的,否则背会了都不知道怎么运用,那是很悲凉的。当然,对于理科的政治,问答题很少,分值也不高,能力一旦形成,学会这样分析,就没有必要把每一段文字都背下来了。
我把我的政治学习方法简单归纳如下:
1.平时看书时分析课本文段,挑出知识点,对长的知识点加以概括,便于提纲挈领。
2.看参考书的大题是如何组织答案的,若觉得很经典,就抄在笔记本上作为参考,以便答题时套用。
3.有时课本的某些概念在题目中会“改头换面”,不妨就针对这些问题做知识归纳,让你“慧眼识泰山”。 
  
 数学:柳暗花明又一村
 和现在我班上很多小学二三年级就开始上广州奥校的同学相比,我的奥数学习起步得很晚。五六年级时,为了考湛江最好的中学——湛江一中,才开始学习奥数,所以,我的奥数基础比较薄弱。
初一时,我的数学不是太好,在一中奥班里,只能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