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黑鹰-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良子拿着钱的手颤抖得非常厉害,情绪明显有些失控,吐了一大口唾沫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上,捻开一张抽了出来,认真地查看了老半天还是得不出结论。周松很着急地一把抢了过去,不耐烦地说:“验一个真假用得着这么磨蹭吗,让我来!”周松拿在手里很专业地检查了几个部位,果断地说:“毫无疑问,这就是真的,没想到有这么多,丰哥,你这横财真是发大了,良哥你数一下,看看到底有多少?”

  良子哆嗦着把钱数了一遍,我们看着他的动作心里都在默默计数,没等他宣布结果,都已经知道了答案:整整一万元!这笔钱在当时相当于我们家六七年毛收入的总和,也相当于三十头大肥猪的市场价值,在农村人眼里的确是一笔巨款。

  良子开始追问这些钱的来源,我把事情的经过向他详细的描述了一番,良子听后舒了一口气,跟我开起了玩笑:“没想到抓坏蛋还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如果每次都这样,你就可以把铲奸除恶当成职业来做了。”

  尉迟刚说:“丰哥拿这钱会不会违反法律,不要为了这点钱惹出多余的麻烦,那就不值得了!”

  “自古有云:‘不义之财,取之无罪’。我想应该没什么问题吧,再说是那家伙主动给我的,就当是他把我撞倒后的赔偿费了!”

  “自欺欺人,典型的文盲加法盲,你凭什么肯定这就是不义之财?他主动给你是他自愿的吗?你被撞倒后用得着赔这么多吗?强词夺理还夺的是歪理,看来你那几年大学是白念了。”周松马上给了我一顿抢白。

  “照你说我应该把这钱上交给人民政府,让他们表扬我几句或者给我颁发一张奖状就完事了,这样一来不义之财都成了老虎的屁股——摸不得了!”

  “我只是让你明白这钱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合法,我也不主张你把钱交公,如果什么事情都严格的循规蹈矩,那么就会显得刻板和迂腐,当官的收点东西都叫贪污吗?人们送点东西就叫行贿吗?古语说‘志者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在今天看来,被渴死的志者是愚志,被饿死的廉者是蠢廉,我们不妨变通一次,灵活一点,就算是不合法的,上面也不可能为这点钱刨根问底、浪费警力,就算查也未必能查出这笔钱在你的兜里,你就留着慢慢花吧!”周松说。

  “学哲学的人就是不一样,周哥怎么说都好象有道理,不过主意还得由丰哥自己出,毕竟这钱是你冒着生命危险得来的。”尉迟刚说。

  “其实周松不说我也知道,这钱虽然是不义之财,但道理上的确应该上交公家,我根本就没有资格占有它。不过从我现在的处境来看,我需要当一回不诚实的公民才能化解家庭经济危机。说来不怕大家笑话,我老爹的内裤上都有十几个补丁,这几年我们姐弟三人上学,家里穷得叮当响,身后债主一大群,我弟弟在清华大学念书还等着用钱,这些情况良哥是知道的。所以我决定不上交了!良哥,你先数五千去,我把欠你的账还了,周松和小刚每个人拿一千去花,剩下的我用来把家里的债还一部分,就这么决定了!”说这番话时我心里很矛盾、很内疚、很自责,好象欠了国家一笔债务似的,事后想起来我穷得真他妈的没有骨气!

  周松和尉迟刚都坚决不要,说什么无功不受禄之类的客套话。我说:“你们不会是害怕承担责任吧,就算追究责任也跟你们没有任何关系,我是想到有福同享才分一点给你们,如果真是偷来的或者是抢来的,我还怕连累你们呢,不嫌少的话就收下。”他们也不好再推辞,接过钱后放进了自己口袋里。

  从市里回去的第二天,良子打电话到苗圃场告诉我,我帮警察抓罪犯的事报纸上已经登出来了,他很激动地把报道的内容给我朗读了一遍。报道的标题叫《黑鹰再现,助警擒贼》,报道中高度赞扬黑鹰的语句听得我喜不自胜,心花怒放。特别是我制服犯罪嫌疑人的手法被报社给神化了,说什么“招法绝妙,力度精准,黑鹰必定是身负绝学的武林高手。”当然写得越玄,越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报纸的销量就越大,虽然我明白这道理,但这样的马屁还是把我拍得晕乎乎的,让我感觉非常受用。报道中关于黑茄克给我的一万元只字未提,看来这笔不义之财警方是不会追究了,我心里在想。

  良子开玩笑说:“丰子,你也太缺乏想象力了吧,手法总是千篇一律的,该换点新花样了!我记得除了打肩关节,你的腿功和肘法不是也挺厉害的吗,这些手段也该耍出来让阴河的群众开开眼界,你记住,打肩关节的绝活儿下次不许再用了!”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txt电子书下载
  “你是不是要求太苛刻了,你知道就那一招我用得最熟练,也最管用,能让对方在最短的时间内丧失抵抗能力,感受非同一般的痛楚,而事后不会留下后遗症,挺先进的吧!其它功夫象腿功和肘法都太残忍,所以我很少用。再说我的风格树立起来之后,就算我不留黑鹰名片,别人也知道是谁干的。以后你行侠仗义千万不要用我的手法,不然别人会把功劳算在我头上,那我就占便宜了。”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黑鹰的名号在阴河更加响亮了。由于报社的宣传给黑鹰披上了神秘的面纱,群众也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跟着以讹传讹,关于黑鹰的故事和传闻版本繁多,精彩纷呈,也有些传闻毫无根据,瞎编乱造,让人啼笑皆非。后来我们才知道那穿黑茄克的男子居然是一个毒贩,警方在布局抓他的时候,他有所警觉,从警方认为最不可能的出口逃走,胖警察也只配把守那样的位置,没想到精兵强将都没派上用场,结果由胖警察将毒贩押回了警局。警方以此为线索,成功捣毁了一个贩毒网络,抓获了一个长期从事贩卖毒品的团伙,胖警察也因此立了二等功,破格提升了警衔。没想到我无意间的一次举动竟然会产生这么大效应,那一万元的不义之财我用起来也稍微觉得心安了。

  助警擒贼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呆在苗圃场里,除了打理苗圃场的相关工作,就是潜心钻研兰花的基本学问,一个多月下来,我粗通了养植和鉴赏兰花的一些基本常识。关于兰花的鉴赏,里面的名堂很多,学问很大,讲究很复杂,若想精于此道,决非朝夕之功。

  兰花是一种多年丛生的草本兰科植物,除了极其寒冷的极地和极其干旱的沙漠以外,在世界上多数地方都有分布,有八百多属,三万余种,若算上人工培育出来的品种,则有四万种之多。对兰花的分类有很多种依据,如按产地来分,来自国内的叫国兰,产于国外的称洋兰。国兰大多数有香,洋兰几乎都无味。国兰按产地不同又可分为浙兰、建兰、滇兰、黔兰、川兰等;也有按开花的季节来分的,春季开花的为春兰,即人们常说的山兰,或草兰;夏季开花的叫蕙兰,还有秋兰、寒兰等。有些分类依据是以花形来分,以花数来分,以兰叶来分等。兰花的分门别类没有统一标准,也无权威著述,所以目前对兰花的一些分类并无实际意义。兰花的名字主要是按品种来命名,也有不少养兰人根据兰花的形态或其它特征自己命名,所以兰花的种属和名称都名目繁多,举不胜举。

  养植兰花在我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养植兰花的通常都是一些文人雅士,在养兰的同时还以兰花为主题进行创作,与兰花有关的扇面、卷轴、诗词歌赋佳作颇丰,流传甚广。如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的《春兰图》,清代郑板桥的《九畹兰花图》,石涛的《兰花图》等均系以兰花为题材的传世精品。

  长期以来,养兰都是身份和品位的象征,孔子曰:“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就冲孔老夫子这一番话,一些官场不得志,财运不亨通,情场不得意的郁闷人士都寄情于兰,或排解寂寞,或消遣时日,或养兰明志。故养兰之风源远流长,长盛不衰。

  根据养兰人对兰花的态度,我认为可分为如下几种境界:一曰兰痴,这类人对兰花极度着迷,或观花形,或赏叶态,或嗅芳香,因人而异,各有所好,但对兰花的态度都是如醉如痴,半癫半狂;二曰兰士,这类人虽不为兰痴癫,但也钟情于兰,养兰初衷既为观其形态,赏其风骨,又可怡情养性,修身正品;三曰兰友,这类人养兰并非钟情于兰,多为追逐时尚,附庸风雅,装饰门面,兰叶摇曳不知感悟,兰花绽放不懂欣赏,兰香四溢不会品味,只求家中有兰而不知兰爱兰;四曰兰农,这类人不为观花赏叶,不为陶冶情操,不为装饰门面,只求经济效益,是近代才出现的养兰群体。

  国内的兰花行业近几年正在飞速发展,以养兰为专业的兰农越来越多,兰花交易非常活跃,市场前景一片大好。我从一开始就是带着经济目的来研究兰花,随着对兰花的逐步了解,一个用兰花来创业的计划在我脑子里慢慢地成熟了。

  我把周松叫到我的寝室,给他分配了一项任务,让他出去调查一下有没有闲置的土地,并且把土地的面积、水源配置、租金等相关情况打听清楚。听了我的吩咐,周松说:“丰哥,你出来打工还不到半年就准备自己创业了?我出来快有两年了还没动过自己干的念头,由此可以看出你是一个能成大事的人!”看来周松早已明白了我的用意和计划。

  “别拍马屁了,我是想到咱们不可能在这儿干一辈子,更何况这苗圃场也没多大的前途,趁大家都还年轻,能吃苦,大着胆子出去闯一下,不想让自己庸庸碌碌的过这一生!就算失败了,最起码我曾经奋斗过,拼搏过,老来想起就不遗憾了。”

  “你铲奸除恶、打抱不平,怎么会庸碌呢,你这样说自己就等于是瞧不起我了,你是不是觉得我这种人胸无大志,不堪共事呀?”周松说。

  “你就别多心了,先把当前的任务完成了再说,只有你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我是很相信你的,好兄弟,拜托了!”我拍了拍周松的肩膀,非常诚恳地对他说。

  周松果然用行动证明了他高效的办事能力,只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就非常漂亮地完成了使命,在他的小本子上清楚地记录了他调查过的每一块地的地形、采光、大概面积、土壤特点、水源条件、附属设施、租用条件等等。我由衷地称赞他说:“读哲学的高才生就是不一样啊,让你炒菜真是用导弹打蚊子——大材小用了,你也不要觉得委屈,我相信以后有你发挥的舞台,暂时还是先把大家的生活给安排好吧!”

  在周松的调查资料中,我相中了一个名叫“丛林部落”的苗圃,这个苗圃亟待转让。第二天我就和周松、尉迟刚三人到那地方进行实地考察,这个苗圃面积不大,约八百多平方米,由于经营不善,里面显得荒芜萧条。工人们都解散了,只有一个老头儿留守在那儿,苗圃边上是一排简陋的低矮平房,有水有电有厕所,居住和生活设施还算完备,但交通不太方便,要通过一段两千米左右的坑坑洼洼的土路才能到达交通干线。

  我们向老头打听了苗圃的相关情况,得知这苗圃的老板因为经营其他业务,对苗圃无暇照顾,疏于管理,打算将其转让出来,以便专注于其他产业。转让的条件不高,比我预计的费用还低,使用期限为八年,每年的地租为一万,一年一付,苗圃内现有的花木和房屋内的一些设备折价两千,如果我们有意向,第一次就得付款一万二千元。

  我们还向老头儿索要了丛林部落老板的手机号码,然后回到我们的住地,打电话把陈贵良叫了过来,四个人在我寝室里开始商谈创业计划,我先向他们坦诚地讲述了我内心的想法:

  “我们刚来阴河,杨哥看在良哥的面上,让我来管理苗圃场,对一个刚出校园的毛头小子如此信任,我的确心存感激,虽然目前我们有不错的待遇,但这不是长久之计,我们应该自己出来干点事情。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养兰花是一条不错的出路,不需要太大的投入,我们可以把各人老家的自然资源作为资本,到深山老林里去发现优良品种,然后加以培植,财富就会翻着跟斗往上升,比如一盆名品兰花价值二十万,把它培植成八盆就是一百六十万……很可观吧!这样的创业道路正适合我们这些穷鬼走,不知道你们都有些什么想法?”我很夸张地说着我的计划,越说越激动。

  “刚踏入社会的人就知道生活在理想化的世界之中,创业真有你说的那么简单吗?首先,到老家的深山老林里去挖兰花,资源是很丰富,一天挖一千多株不成问题,我也不排除发现名品的可能性,就跟你买六合彩有可能中头奖一样,你运气会有那么好吗?再说,养兰花不比我们在老家种土豆,季节到了,种到地里,施点肥,风调雨顺就有好收成,没那么简单!那需要技术,你有吗?”

  良子的话象一盆冷水泼在了我头上,我顿时从美妙的财富梦想中惊醒过来,一脸沮丧地低下了头,随即陷入冷静的思考,良久无语。最后还是由陈贵良打破了沉默:“丰子,我不是有意打击你,养兰花这行当我是由衷的喜欢,但我们得面对现实,把各种困难都要先想到,然后再做出抉择,不能因为一时头脑发热而贸然决定,走两步就打算放弃,这样的创业还不等于瞎闹!”

  我理了一下思路,对良子说:“良哥,你说得很对,没想到在社会上这么几年的磨砺让你变得如此稳重,我们是该先运筹帷幄以避免始乱终弃……”

  “你就别给我拽文了,你知道我初中都没毕业,还跟我文诌诌的,通俗一点!”良子一脸佯怒打断了我。

  “你不是自称有品位吗,怎么又明白过来自己初中都没毕业呢。我开始的想法的确有你说的赌运气的成分,现在我们排除运气,就算碰不到名品兰蕙,在深山老林里不花一分钱挖出的兰花针对中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