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在锦衣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那些年我在锦衣卫-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者:庄生公子





简介

卫夕:大人,如果锦衣卫在缉查时丧失了武功,怎么破?

牧容:锦衣卫不养闲人,赐死。

卫夕:…… (卸磨杀驴臭不要脸!

一朝穿越,卫夕成了令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女探子,开始了一段血雨腥风的苦逼之旅。自此,如何保住项上人头成了她的首要任务。

某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夜晚,她顺水推舟,跟指挥使大人在一起了…

第1章 序章 (修)

昭平十一年。

北齐皇帝昏庸无能,朝野奸臣当道。

彪勇大将军李兆临回京述职,得知百姓民不聊生,对皇帝劝诫无果,遂和左相张逢远密谋发动政变。

同年秋,李兆临登基,改国号为华,定年号崇景。前左相张逢远居功,被封为镇国王,尊享荣华富贵。

然而崇景帝居安思危,生怕养虎为患,设置近身机构锦衣卫亲军都指挥使司,私下为有功之臣罗织罪状,挨个诛杀。

崇景六年,镇国王张逢远被锦衣卫暗中带走,数日后被冠以谋反罪名凌迟处死,全家五十二口人无一幸免。

自此,当年参与谋反的有功之臣全军覆没——锦衣卫功不可没。

到其子康乾帝执政时,锦衣卫权力日益膨胀,凌驾于任何机构之上,下设经历司以及南北镇抚司,各地校尉、力士多达五万余人。

指挥使杜衡更是人人忌惮,老奸巨猾,为了向康乾帝邀功,不断制造冤假错案,枉害忠良。

言官崔某人看不惯,上书弹劾杜衡,没几日就病死在家中。朝野里流传,有人在崔府见到了暗中出没的锦衣卫。

一时间人心惶惶,谈杜色变。

康乾帝因病驾崩后,皇三子李源登基,改年号为光宏。

光宏帝少年英雄,胸怀远略,迁德妃之父牧庆海为左丞相,同时下令查办杜衡,将其人头悬挂在菜市口示众。

杜衡死后,朝野一片清明,百官拍手称快。然而锦衣卫群龙无首,各股势力开始明争暗斗,尤以指挥同知张居淼势力最盛。

由于前车之鉴,对于新任指挥使的任用,李源很是慎重。锦衣卫身份特殊,又恰逢革新换血,所用之人必须胆略过人且忠心耿耿。

见光宏帝愁容遍布,牧庆海进言:“皇上,我朝正直用人之际,老臣斗胆举荐犬子牧容为指挥使,为皇上分忧解难。”

李源一袭龙袍端坐在案,闻声后眼神一亮,这才想起来还有一个良将未用。

牧家独子牧容刚及弱冠,常年追随彪勇大将军戍守边关,曾率领三万铁骑击退过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年纪轻轻就已经是战功显赫。

先帝万寿节时,两人曾有一面之缘。李源对牧容印象深刻,只觉得他那一双丹凤眼很传神,举手投足间风采夺人,压根儿不像是常年习武之人。

牧庆海在这个时候举荐自己人,无非是不忍小儿常年遭受风沙之苦。李源心知肚明,索性做个顺水人情,“牧丞相真是朕的及时雨,牧容胸怀远略,出任锦衣卫指挥使可谓是资历深厚。朕即刻下旨,诏牧容急速进京。”

牧庆海大喜,叩首道:“臣,谢主隆恩。”。

同年六月十六,圣旨宣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牧容资历深厚,为人清心寡欲,刚正不阿。今特封其为正三品锦衣卫指挥使,赐大红贮丝麒麟服、銮带、绣春刀,钦此。”

接旨之人丰神俊朗,身着一袭玄色锦绣袍,头带青玉发冠。清俊的面庞温润如玉,一双深邃的眸子长而媚,更为他平添了些许阴柔之韵。

宣旨的大太监刘福多看了一会,早听说有一位戍守边关的将领生了一张水灵的好皮囊,没想到竟是牧家的嫡子。如今看来传言非虚,若是女人见了,也得为之叹言。

“牧指挥使,皇上如今倚重你,你可得做出一番成绩来啊。”

牧容轻盈一笑,眼神如碧波般清澈,“公公所言甚是,下官定当竭尽全力,以谢皇恩。”

上任后,他没有着急收买人心,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血洗锦衣卫——凡玩忽职守之人格杀勿论,凡招权纳贿之人格杀勿论,凡欺罔官民之人格杀勿论。

同知张居淼见风使舵,很快攀附了牧容。下面的校尉、缇骑们更是吓得大气也不敢喘,见到牧容腿都打颤儿。

极短的时间内,锦衣卫重整了内部法纪,牧容自然而然的坐稳了指挥使这一把交椅。

自此,牧家权倾朝野,成了李源皇帝的贴己人。

光宏五年夏末,锦衣卫探子来报。章王私下结党营私,暗中私制龙袍,意图谋权篡位。

闻此消息后,龙颜大怒,即刻责令大太监刘福匆匆赶往镇抚司衙门。

“密旨到——”

牧容一身牙色飞鱼服,捋了曳撒双膝跪地,从腰间取下金牌双手奉上。刘福从锦盒中取出另一块金牌,走上前放在牧容的手心,恰好合二为一,其上刻着年号“光宏”。

牧容眸光清冷的扫了一眼,待刘福取走金牌后,拱手道:“臣锦衣卫指挥使牧容,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章王蓄意谋反,责令锦衣卫速速调查,切不可打草惊蛇,切不可粗斗以降皇威,钦此。”

刘福走后,牧容又看了一眼密旨,随后放入火盆烧掉。

君澄身穿飞鱼服,浓眉大眼中携着股狠劲,凝着那火盆中逐渐化为灰烬的密旨,忿忿的攥紧了拳头:“指挥使,章王那个人老奸巨猾,咱们在府邸安插的眼线都被他找理由撵了出去。更有甚者……直接借故给处死了。”

牧容攒了攒眉尖,锦衣卫旗下的探子受过严格的训练,一般不会轻易暴露自己。这么说来,是内部出了暗鬼。

清亮的眼中闪过一丝阴鸷,淡淡道:“既然府里插不了眼线,那就让他们都撤出来。吩咐下去,让三大密探去章王府附近乔装蹲守,本官倒是要看看,这老狐狸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是!”

君澄领命,出了衙门后看了一眼黑云压城的天空。

锦衣卫三大密探武艺高强又各有所长,但凡出动必是任务艰巨,亦或是不宜声张之举。然而这三人究竟长何模样,鲜少有人知道,他们的名讳并没有登记在册,是个极为隐秘的存在。

如今指挥使肯出动三大密探,可见这章王着实不好对付。君澄沉重的叹了口气,翻身上马,赶往京城西的秘密府邸传令。

沿途街巷热闹非凡,人流攒动,整个华朝俨然一副歌舞升平之象。然而,私下翻涌的血雨腥风只有他们锦衣卫才知道。

第一章 (修)

当卫夕发觉自己身处破庙,穿着一件复古的荼白色直裾锦袍时,确认自己是魂穿了。

不久之前,她正在北京城郊参与一场抢救性发掘,接连几天都没合眼。当墓室门被成功打开后,她却激动地突发心梗,一头栽倒在墓室门口。

是的,狗血与她同在二十六年。

就在她欲哭无泪时,破庙的门“吱呀”一声被人推开了。灰尘从门棂子里弹起来,在阳光下袅袅地打着旋儿。几个乞丐模样的男男女女蓬头垢面走进来,夹带着一股酸腥之气扑面而来。

卫夕倏尔回过神来,胃里开始翻腾,向后挪了挪步子。

为首的老乞丐须发花白,瞎了一只眼,看到了她后,瓮声瓮气的说:“诶,你竟然没死?真是菩萨保佑了。”

真是谢谢菩萨让她穿越了,卫夕心塞的要命,语气无力的搪塞道:“呵呵,我命大。”

老乞丐被众人簇拥着坐在了麦秆堆上,拿着破碗呷了口水,抬起一只混沌的眼睛看向她,“烟毒一吸,必死无疑。没想到你一介郎中还有如此深厚的内功,没被烟毒迫害,我今日真是开眼了。”

烟毒?卫夕一头雾水,刚想张口追问,余光忽然瞥到一个物件。她垂头睇望,只见墙角边放着一个黄梨木制成的箱子,上插一杆白色三角旗,写着隶书字样的“药”。

这具新身体是个郎中么。

在她愣神的须臾,老乞丐依然在喋喋不休:“小姑娘,我不知你为何要女扮男装,也不知你这是得罪了哪路江湖人士。如今活下来了,那我奉劝你一句,赶紧金盆洗手吧。”

卫夕头脑发懵,有些听不下去了,扯开嘴角对老乞丐勉强地笑笑,举步离开了破庙。

外面的景色美得真是让人醉了——

一眼望去没有半点钢筋水泥的遮挡,简直是一夜回到了前。远处是个湖泊,一条泥路坑坑洼洼的,两侧的野草得有一人多高。

彻彻底底的原生态,生产力急速倒退。

她踱到湖边,清湛的湖水如若明镜,清晰地映出了一张略带稚嫩的美人脸。一双小鹿眼甚是清明,丰泽的唇泛着健康的肉红色,下颌处有一道细微的伤疤。

卫夕皮笑肉不笑,自顾自的嘲讽道:“这么可爱的女孩子果真不是我。”

侥幸心理被彻底打碎了,她托着沉重的步子回到了破庙。

好在她是搞考古的,在现代没少跟死去的古代人接触,如今跟活的古代人接触起来倒是更简单了。傍晚时分,她成功的蹭到了乞丐团的一顿晚饭,佯作镇定地和他们促膝长谈,旁敲侧击的问了些许。

穿过来的地方国号为华,并没有记录在现代史册,兴许是个淹没在历史尘埃中的小国,可在老乞丐的嘴里却是个泱泱大国的模样。

而这个女扮男装的少女应该是死于老乞丐口中的“江湖烟毒”,遗物只有一个药箱。

卫夕检查了一下,药箱里装着不知名的药粉,打开后貌似面粉,嗅起来没有味道。她大着胆子用指尖沾了一点,放进嘴里尝了尝,确定是面粉无疑,看来这个死去的少女是个卖假药的野郎中。

除了尴尬的身份外,最为关键问题是没有银子。

她叹了口气,愁的直挠头,这假药卖的也太不成功了!

在卫夕怅然若失的时候,自来熟的老乞丐也没闲着,一直嘟囔她内功深厚什么的,好像他有一双慧眼似得。

她一听就是胡诌的,将药箱阖上,偷偷翻了个白眼。这少女早挂了,内功深个屁!

夜深后,卫夕找了个角落倚着,阖上眼却没丁点睡意。

穿过来容易,可她没有显赫的家室背景,活下去可难了。

要不去死一死?或许还能回到现代。

她很认真的忖度了一会,没奈何的摇了摇头。听说魂穿的都是阎王不收魂的人,再死一次也不一定能重回现代,在这古代当个孤魂野鬼可算是雪上加霜了。

天人交战了许久,卫夕妥协的叹气。

好死不如赖活着,万不得已她就重操旧业,组织个民间小番队,挖坟盗墓去算了。

翌日清早,卫夕背着药箱离开了破庙,老乞丐昨天告诉她,几里远的地方有个村子叫张家村,兴许到那里能讨口吃的。

途中遇到了一家野户子,门口晒了几件布衣裳。

卫夕踌躇了一会,偷了竹竿上的衣裳,撒丫子开始狂奔。第一次做贼,心脏都快跳出嗓子眼儿了,好在她脚底抹油,没一会就窜进了小树林里。

换好肥大的粗布短竭后,她将带血的锦袍扔在了林子里,走之前遗憾的叹了口气,这件衣服要是能完好无损的带回现代,一定可以拍卖不少钱。

在小河边洗了把脸,卫夕整理了一下仪容继续进发,直到太阳开始偏西这才找到张家村。这个村子不太大,只有十几户的黑瓦房子,家家户户都有高墙,看起来经济比较富足。

进村的时候,恰巧遇到了一个肩部受风的老头。老头见她一副郎中模样的打扮,便询问她有没有止痛膏药卖。

摆出一套“外用治标,内服治本”的说辞,卫夕入戏颇深,成功向老头兜售了假药,换来了穿越后的第一桶金。当然,这还真得感谢无良媒体播放的电视广告,让她受益匪浅。

既然现在有钱了,当务之急要先找个地方祭祭五脏庙。

卫夕按捺着心头的窃喜,将珍贵的铜板塞进了空空如也的钱袋里,淡定问道:“老大爷,这附近有没有大点的城池?”

“有啊。”老头将药包塞进了布腰带里,扬手一指,“往南走,约莫十多里地就到京城了。”

循着他手指的方向,卫夕很快找到了一条宽阔夯实的黄土道。道上行人车马众多,想来都是往京城去的。

她拦了一辆商队的马车,主人笑容可掬,态度和善,爽快地把她捎到了传说中的京城。

下了马车,卫夕礼貌的对主人拘礼道谢,一踅身,便被巍峨气派的城门慑住了——

鸦黑石砖城墙约有数丈高,楼阁式的城楼上有身穿铠甲的官兵把守。门洞上方挂一青黑牌匾,上书“承安门”,里面豁然开朗,人头攒头,好不热闹。

能亲自体验一下古代生活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真是件大幸,短暂的惊愕过后,卫夕难掩兴奋之心,背着药箱疾步朝前走。

城门下驻守着二十几名官兵,各个都是孔武有力的小伙子。本以为他们会上前盘问,好在只是警觉的看她一眼。

角落的木桌旁坐着一个年轻男人,乌发高束,衣着黛蓝锦袍,看起来器宇不凡。

卫夕和他对视须臾,径直走进城里。

然而君澄的眼底却浮出一丝诧讶,盯着她的背影看了好一会子,这才打了一个呼哨。

须臾的功夫,一只灰鸽停在他手中。他从衣襟里掏出一方细小的锦帕,执笔写了几个字,系在鸽腿上,将它放回了天空。

灰鸽盘旋一圈,直朝镇抚司衙门飞去。

镇抚司衙门设在皇城外的东南角,威严十足。

大门巍峨高耸,设有数层高的瞭望楼,两侧插满了暗黄色的织锦大旗,上书“锦衣”二字。门前两个石狮面相狰狞,脚下踩的是贪官污吏、不发奸臣。

普通百姓但凡路过衙门口,便能感觉到一阵阴冷飘过的穿堂风,无不胆寒而立。

灰鸽轻车熟路的飞入衙门正堂,落在了厚重的红木桌案上。

牧容原本正在踱步沉思,耳畔传来了鸽子咕咕的叫声,这才回过神来,捋起曳撒登上官阁,取下了鸽腿上的锦帕。

打开一看,他温润一笑。

半月前,侦察章王府的任务落在了三大密探手里。原本来无影去无踪的三人在接头时竟然遭到了不明人士的伏击,所用之物乃江湖流传的烟毒。

三人鸣响号箭求援,锦衣卫迅速出击,在城外找到了昏迷的流秦和尚贡,然而老大白鸟却消失了,一晃十多天都杳无音信。

如此看来,人是凶多吉少了。

可他爱惜良将,一直未曾放弃搜寻,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如今功夫不负有心人,君澄送来密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