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的穿越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从零开始的穿越女-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哎,这穿越的现代知识也有不好的地方,虽然让她避免了当初养的那些鸭子全军覆没,可也让她没机会看看鸭胗里是不是有金沙了!
总之,穆关保的父亲就这样发了财,置办了庄田、商铺,娶了附近地主家的小姐,大少爷穆关保无忧无虑地活到了东虏打来的那一天。
穆关保的父亲派管家带了少爷逃亡,自己舍不得辛苦积攒的家业,留在东丽。
从那一天开始,穆关保再也没有听到他父亲母亲的消息,再也不知道他们的死活。
这个时代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
更没有战地记者和红十字会。
连平民用的邮局都没有。
驿站只传递朝廷的公文和邸报。
朝廷的公文和邸报上当然不会有穆关保父亲的名字。
他曾经想过投军,甚至不顾管家的拦阻偷偷去报名,但是管征兵的人居然要敲诈他的好马——这事罗尔雅已经知道了。
后来,忠心耿耿的管家劳累担心过度而死,给管家治病、发丧耗尽了不通世务不晓得物价的大少爷的最后一点随身细软(财物)。
再以后,穆关保知道朝廷大军已经出征丽水,认为自己不日便能回家,想到父母不知怎样了,于是连一贯珍视的宝马都肯卖了,再说,他做惯少爷的人,实在想不到“赖账”这招,他已经欠了客店不少店钱了。
再再以后的事情,就是遇到罗尔雅了。
其实,要是换成别人,穆关保未必会打那个赌。
但是,既能留下宝马又能回返家乡,那是多么美味的诱饵,而能狠狠损一下面前这个装模作样的小白脸,又是多么快活!
于是,他吞下了诱饵。
然后,被钓到了赤湖。
这也就是穆关保一直不肯服气的原因。
尽管他的主人已经做上官了。
他也知道,若是在东丽,那么,他的姐姐能够嫁个巡捕,而他能够因为这种关系到巡捕手下当个亲卫,对于他的父亲都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巡捕也是官,虽然是个末流中的末流,但也是官啊,披了一层官皮,什么钱粮啊,加派啊,都好说好说了。
现在他不需要赔出姐姐,就能在巡捕手下当亲卫,但是他还是非常不爽。
他想家。


第五十二章 互助
更新时间2013214 13:01:23  字数:1302

 罗尔雅对穆关保的思乡之心没什么对策。
一来,她不可能在两军对垒的时候送穆关保回乡。
二来,她眼下要忙的事情很多,穆关保还算一个得力的助手,镇压不法之徒的护法,尽管他时常心不在焉,毕竟身板架子在那里,当保镖也许称不上多么忠心,在有需要维持治安的时候,打街上的小偷混混还是十分卖力的。于公于私,失去穆关保对她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三来,反正穆关保没有盘费,附近的人也都认得他是罗尔雅的人,他再想跑,也不可能,她并没有安抚对方的必要。
综合研究,穆关保的回家被她安排在所考虑的事情的最后。
眼前急需的是,鼓舞维持会会员的士气,想办法给他们弄到足够的营养、装备和训练。
春耕的时候,罗尔雅前些日子派会员们挖的湖泥,清理的阴沟淤泥,出乎意料地卖了个好价钱。
原来这湖底的淤泥,也是不比猪粪差的肥料。
只是在冬天水浅的时候去挖湖泥,不像叫女人喂猪,小孩捡粪,需要精壮的劳动力,一点偷懒不得,是个十足的苦差,消耗热量又大,稍微吃得差点就伤身体,所以一般人不是十分对土地上心的人,都不会动这个心思,地里缺肥,宁可去做工买粪买豆渣豆饼,也不会去挖那不要钱的湖泥。
而罗尔雅挖湖泥的起因不是为了肥田。
她要保证赤湖县不出乱子。
赤湖县顾名思义,有湖,那旱灾不会特别厉害,就是湖干了,往地下挖个一两丈,往年存的水还在呢。
但是一旦暴雨连绵……
所以罗尔雅挖湖,清理沟渠,给可能出现的洪水先腾个地方出来。
而她还有另外一个不能明说的理由——维持会五百人,每日吃着白给的饭,不给他们找点事情做,只怕有的是乱子。
如果挖上一天湖泥,到晚上肯定倒头一觉睡到大天亮,别说什么后巷的私娼、前院的小寡妇,就是自己撸一把的力气都没有了。
当然明面上她没有这么说。
每天她贴十个字,到晚上能根据她念的一句话把这十个字写出来的,明天可以不去挖湖泥,改做上街执勤、或者通阴沟、或者巡逻检查哨兵之类的轻活,如果写不出来,那明天就去挖泥。
会员们对这一条没啥异议,认字的人理应得到优待嘛。
商家也愿意认字的人来做执勤,他们当然比较聪明。
挖泥需要吃饱饭,这对罗尔雅问题不大,她本来就没打算克扣手下的伙食。
她需要的是手下们的肌肉,不是一串用来吃空饷的名单。
而随着卖湖泥,她的另一个问题出乎意料地得到了解决。
许多小农户没有足够的现钱,但是养几只鸡鸭,到时候用若干鸡蛋、鸭蛋偿还湖泥的钱,是双方都皆大欢喜的事情。
何况罗尔雅还愿意垫出小鸡小鸭的钱,各家农户的妇女小孩将鸡鸭养大后偿还了泥钱、小鸡小鸭钱的蛋都可以自己留下,或者公道卖给罗尔雅——对于罗尔雅来说,这是一个极廉价的给手下补充珍贵的动物蛋白质的方法,对农户来说,这是一个有了固定买主的好差事,况且罗尔雅的泥钱利息不多,怎么计算也不折本。
于是甚至有些自己经营的中小地主也愿意用这个法子算泥钱,他们自己有本钱,在湖里养一群鸭鹅也不费事,一个小孩就可以放养几百只了,比起用一群壮劳力挖湖泥还要给吃饱饭真是便宜。
受此启发,罗尔雅将维持会的一部分功能改成了“互助组”。
手下们也欢迎这点,比起一会儿吹哨集&;amp;合,然后一集&;amp;合又吹笛子解散这种莫名其妙的所谓训练,吹哨就汇集了去上工,然后吹笛子下工吃饭这种规矩容易理解多了。


第五十三章 西虏来袭
更新时间2013214 13:09:14  字数:1109

 罗尔雅的这些措施,也只有她本人搞才有效果,不为别的,她不但不克扣手下伙食还自己掏钱贴补——她可没有小妾通房的花销,也没有附庸风雅逛青楼搞诗会的爱好,乱世将至,与其去抄诗混个名士,不如真真切切地掌握一支武力。
除了维持会,她基本没有别的开支。
湖泥换蛋之类的与小农户互助的事情,她首先自己不克扣,其次她又会写算,自己也经营过农庄,手下便也欺瞒不得。
对于十人队长等,她采取连坐制度,不管现代人认为这多么不人道,但是她还记得这是曾经帮助秦国取得天下的商鞅的政策——而且后世一边骂秦朝一边把这个政策维持了两千年,可见非常有效。
手下做得好,队长有加倍奖金,而且队长的家眷还可以得到为单身会员洗衣服、缝补之类的活计。
手下做得不好,队长做得再好,第二天也得继续挖湖泥。
罗尔雅就这样在赤湖县大搞经营建设,种田种得不亦乐乎。
日子一天一天平淡如流水般地过去,别说敌军,在穆关保出手几回后,她连小偷都不太能看到一个。
有时候她看着湖光山色,听着采莲少女们和渔夫们唱着歌谣,也不禁恍惚,好一番太平景象,我是不是太神经过敏了?
但是回到衙门一看邸报文书,就知道自己处在怎样的世外桃源之中。
罗尔雅的眼中有两个世界,一个,是身边的太平世界,一个,是处处烽烟的大楚世界。
罗尔雅被这两个世界给折磨得都快精神分裂了。
她甚至都找不到一个可以谈论的对象。
陶立雪是个很好的听众,而且在女眷中如鱼得水的她很是给罗尔雅出过几招,比如县丞是个不管事的,驿丞最近最宠爱小夫人等等,可惜她作为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姐,教育中从来不包括天南地北,更不要说什么政治斗争、朝堂局势。
穆关保虽然是个男人,但是对朝廷的力量也是盲目相信的,否则也不会到赤湖给罗尔雅当保镖了。
县里最有学识的是两个举人,他们也不过上过两次京城,一路都还在背诵八股。
其他人多半都是一辈子没有离开过赤湖的。
葛师爷在赤湖已经算是个有长远眼光的人,可惜他能看见的也只是升官发财往上爬,至于他爬的大楚这棵树本身要倒根本不在预料之内。
当初与她在酒楼中谈话的其实已经是这个帝国的精英分子了。
罗尔雅是休想在地方上找这么一群人的。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罗尔雅想,“也许,我多虑了,虽然有饥荒、战乱,但是哪个王朝的中期没有这些事情?赵国被白起在长平坑了四十万都没亡国,还撑了N年,大楚也许会亡国,但是谁知道是五年,二十五年,还是五十年?”
正当她如此安慰自己的时候,一份紧急军报被递到了她的案头。
这份军报很简单,简单到只有四个字:
西虏来袭。
这不是正规的军报,是她派林大爷林小荷买通的沿路优先传递给她的紧急军情。
西虏?
西虏是啥?
我只知道丽水有东虏。
前世是军事白中的军事白,这一世也没多大改善的罗尔雅,对西虏这个新名词感到很是陌生。


第五十四章 紧急状态
更新时间2013214 16:13:59  字数:1356

 其实,也不能怪罗尔雅军事白。
因为这西虏,在前番马老尚书东征丽水大败之前,大楚对他们的官方论调可以用四个字形容“不足为虑”。
是的,太不足为虑了。
西虏连老头带婴儿加妇女再加更遥远地方的仆从军,七拼八凑,算人头也只有东虏的一半,能有五万人就顶天了。
这五万人还从来不归一个头领管。
这些头领中还没有一个认字。
由此可见他们的领导水平。
一个铁匠,在他们那里都很稀罕。
由此可见他们的装备水平。
因此,这样的敌人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如果实在杞人忧天,觉得西虏会搞出什么乱子来,那么,大楚的官方记录就足够打消这位杞人的担心了——过去五十年,大楚对西虏,胜率那是百分之九十九还多。
百分之九十九还多?
没错。
因为边境上大楚有十万大军,而西虏中铁匠都稀罕更不要说云梯和大炮,所以这些西虏再傻也不会来攻打城市或是有驻军的要塞,他们一般凭借骑兵冲过边界,尽情地抢劫沿路遇到的村庄,然后带着抢到的粮食、金银、布匹、牛马、人口离开,顺手再放一把火,大楚刚刚点起西虏来袭的烽烟,他们就撤退了,从来没有一次越境抢劫超过六天的。
而大楚的大军,要点起兵员,整装出发,怎么也得十天以后了。
大楚与西虏基本上就没有正面交锋,没有战斗损失,能算输吗?
至于老百姓的损失……那个,凡不是军事白中的军事白都知道,守住温泉关的号称斯巴达三百勇士,但是当日在温泉关与波斯人战斗的绝对不止三百人,还有几千仆从军,既然斯巴达三百勇士是连辅助的几千仆从兵都是不计算的,何况那些没刀的老百姓。
既然仆从军都不计算,老百姓自然更不计算。
既然都不算数字,当然也就没有损失。
而且站在政府方面,的确是没有什么损失——只要土地没有搬走,钱粮就可以叫百姓如数缴纳,人口虽然有损失,但是人丁税那是一文都不会少收的——反正那些逃走的流民都照样在人丁税的薄子里,由他们的邻居替他们交就是了,归根到底,这是上不了台面的小吏们做的事情,朝中的高官只要数字能合上,地方上的孝敬不少,鬼才去管钱粮是怎么来的。
而且,那些有功名的乡绅,帝国的基础,向来都是住在城里享受花花世界的,有高高的城墙保护,西虏,那是从来不会干扰他们的寻欢作乐的。
就是有胆小的县官要抓些民壮守城,那也只会敲诈一般的商人小民,别说乡绅,就连乡绅的仆人也是不敢打扰的。
所以,不但政府没有损失,并且连政府的中坚官员的亲戚子弟,也没有什么损失。比起西虏,他们更多地是埋怨大楚的叫花子兵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破衣烂衫地到处乞讨、偷窃,真是无事生非,有碍市容,政府应该多裁军,至于西虏的抢劫么,第一抢得不多,第二可以由皇帝(而不是由乡绅们)修文德以服之呀,根本用不到养这些臭气熏天的丘八的!
既然政府没有损失,那就没有损失了,那就自然不算输,那就自然算赢了。
其实大楚的计算非常有道理,连年年送岁币都算赢,他们还不曾给西虏送过岁币,怎么能算输呢?
可惜罗尔雅是个军事白中的军事白,不懂得“没有战斗人员损失就是赢”这个硬道理,更因为她军事白,所以便以为打仗就是两军对垒,从来也没想到带着几百年轻力壮的男人,安安稳稳地坐在城里,看着农民的房子被焚烧,农民珍爱的牛马,农民的妻子儿女甚至农民本人被拖走,能算什么胜利。
所以这个军事白中的军事白就以自己想象的战斗方式做了准备。
消息树一倒,她就哨子一吹,点起了手下的三百人——春耕结束后一些人归队了——直奔消息树倒下的方向而去。


第五十五章 初阵
更新时间2013214 16:17:40  字数:771

 罗尔雅一边骑马赶路,一边用望远镜看。
在颠簸的马背上要观察远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好在一路的地势还算平坦,否则罗尔雅很可能远方的敌人还没有眺望到,自己先一头栽到路边的田里。
也还好在她一直以来每天都抽空勤练马术。
虽然勤练马术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逃命。
不过,还有什么比生命危险,更能激发一个人的潜力的呢?
在耗费了不少糖块来讨好后,罗尔雅现在已经能骑着穆关保的枣红大马,一马当先了。
虽然消息树只指出了大概方向,但是出城在大路上跑了不久,罗尔雅就不必疑问敌人在哪里这个问题了。
几缕黑烟在远方冒起,罗尔雅这些日子的地形不是白看的——虽然起初目的也是为了方便逃跑——所以一看就知道是哪个村子。
她回过头,准备号召手下预备冲锋。
这一回头,罗尔雅的冷汗就禁不住沿着背脊下来了。
“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卅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孙子兵法军争篇里的这句话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