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的穿越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从零开始的穿越女-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就假托说是路上听的一个前朝福县令的故事,把血字的研究的破案过程略微说了说:“那福县令一看字迹,就晓得是条七尺大汉,为何?因为人在墙上写字,一般那字迹总是与眼睛齐平……”
众人听完,也颇新奇,也不强她作诗了——知道她不是谦虚,是确实不会。
既然不是作诗连韵,那些人又不肯轻易把两人放走,于是说了几句闲话,便说到军国大事上。
座中一个
姓高的,说皇上不修德,最近为了凑军饷居然动脑子,种种的加派——罗尔雅本以为他会说到每亩三钱银子的税,谁知道这班官宦子弟,那衙役是做梦都不敢来敲他们家大门的——他抗议的是加派金矿、茶园、关卡税。
其他人对他的意见纷纷点头称是,说皇帝不该派这些税,朝中大臣应该一力阻止。
唯独罗尔雅不懂这些国家大事,充当了论坛小白的角色:“这不加派,朝廷打东虏的军饷从哪里出呢?”
结果跟论坛里的小白一样被群嘲了——谁不知道,先师说过,远人来则修文德以服之,只要皇上修德修的好,根本不消发兵攻打,远人(比如东虏)自然肯把他们的刀剑卖了,换成牛马,再也不来抢劫我们的农夫,而是老老实实地给我们做佃户,卖老婆卖孩子给我们交租交税,不交的教衙役拿到衙门去大板子打死!既然不需要军队,还要什么兵饷?
四书五经只知道名字和片段的罗小白这下有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觉悟到——我一直以为神农氏是上古圣君,原来是个大大昏君!
众人惊讶道,神农氏自然是上古圣君,怎么变成昏君了?
罗小白说,若是神农氏文德修的好,想必只要他修修德,那谷种就会自动蹦到田里,那田也不消牛耕,就能长出谷子,杂草也不消除——总而言之,只要圣君在位,我们就不必费心用力,只要躺着让谷子自己飞去种好,自己飞回来掉到碗里还是熟的……


第三十四章 罗小白舌战群儒 (中)
更新时间20121224 16:59:02  字数:1599

 众人呆了一会,便有机灵的反应到,修文德,搞教化,教的那自然是有耳朵的东西,不是那没耳朵的。
罗小白马上又道,那黄帝也是昏君了,打蚩尤还打了那么多仗,还费心劳力地造指南车,请九天玄女下凡,别说劳民伤财,连神仙都劳动了,可见文德大大不修,你看我们今天打仗,也不用指南车的……还有那汤武革命,武王伐纣的武王也是大大昏君,穷兵黩武,明明修修文德,就可以修到跟自己爹一样幸福地在羑里(中国最早的监狱)研究八卦了,哦不,是修修文德,就可以让纣王被教化了,自己悔过,把帝位禅让出来,自己归隐……
众人听着罗小白的胡说八道,本能地觉得不对劲,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驳法。
一时场面甚是冷清。
这时刚才不做声的一个看大家都哑火了,他便开腔了——原来他是兵部韩侍郎的侄孙,在这些人里是最热心兵事的,一直主张武力讨伐东虏,算是个古代愤青——他在之前因为主张讨伐,和主张息事宁人修文德等远人来投的朋友们话不对机所以便不开口,现在看朋友们不做声了,他便接过话茬,称赞罗尔雅说得对,就该发兵讨伐。
“现在我大楚发兵三十万,那东虏跳梁小丑,连老带小不过七八万人,待我大楚军一到,红衣大炮一架,轰的一声,全都化为糜粉!”他兴高采烈地说道,众人也纷纷点头称是,是呀,三十万打七八万,合着四个打一个,哪里还有不赢的理由?
等到赢了,明年也就不必加派钱粮了。
唯独罗小白露出担心之色。
“怎么?我大楚三十万打他七八万,贤弟怎么还面有忧色?”
罗尔雅前世是个军事小白里的军事小白,军舰里除了航母(还必须甲板上装满了飞机的)就认不出别的船,战斗机里除了顶个大盘子的预警机就认不出别的飞机,本来么,女生对这些也不怎么关心,不过她听了韩生的一席话总觉得有什么不妥,仔细想了一想,不禁脸上变色。
“我大楚军既然有三十万人,又带了红衣大炮,可是兵分三路?”
韩生的嘴张了张,却没说话。
“走的可是天丽道、洛丽道、盛丽道?”
“啪!”韩生一下把面前的酒杯都砸了,“你是哪里来的探子?”
此话一出,座中人人脸上变色,连卫连城都瞬间呆住了。
剑拔弩张之时,只有罗尔雅不慌不忙,拿了一杯茶润了一下口,说道:“我只是如那福县令一般,按常理推断而已。小生家里这位卫兄也是知道的,有带着五六十的老头子十一二的小丫鬟做探子的么?”又不是拍康熙微服私访记,罗尔雅想。
韩生还是有些不敢相信,摇摇头,说道:“那贤弟且说,你是如何按常理推断出我三十万大军兵分三路,每支军队分别走的道路来的?”
“刚才贤兄说,那三十万大军,带了红衣大炮,是也不是?”
“是啊。”
“贤兄可见过水陆关卡?”
“见过。”
“关卡是收税的,是吧。”
“是的,不过我是官眷,一向有优待的例,不上税。”
罗尔雅摇了摇头,说道:“贤兄,那水陆关卡既然是收税的,那些重利的商人走到关卡都要挨他一刀,怎的都乖乖地排队过关,受那些士兵的欺辱,还要乖乖地上税,上税之外还要给士兵、长官孝敬,何不从旁边的小路走了,又省事,又省钱。”
“水陆关卡乃是国法……”
“贤兄,你们这些官眷在税收上一向优待,国难当头交些临时的加派税银,尚且百般不愿,那商人重利轻义是古来的定论。你们买田收租,把本钱交给别人营运,袖着手坐在屋里就能舒舒服服地拿到钱银,少拿一些尚且不甘愿,那些商人远离家乡,风里来雨里去,一个一个钱都要和主顾讲价,好容易挣的钱就这么容易交出去?”
看他们还不开悟,罗尔雅只得再与他们分说明白:“逃税的也有,不过都是小商小贩,那大商人是不逃的。这是什么缘故?当然不是因为大商人就不疼钱,说白了,小商人货物少,肩扛担挑,可以偷走小路,大商人货物多,一大车子,那小路他怎么走得过去?”
韩生听到这里,情不自禁地用拳头敲了一下桌子,叫道:“所以你说走那三条道路,因为关外只有那三条大道,可以运送红衣大炮,过得大军!”
罗尔雅点了点头。
她之前看地理书找出路,可不是白看的,关外不比关内,山高林密,人口稀少,就没几条可以行大军的道路,再加上要走那沉重的红衣大炮,就更没有几条了。


第三十五章 罗小白舌战群儒 (下)
更新时间20121225 19:58:39  字数:1459

 她说得这等明白,众人也不是傻子,稍加一想,也都明白了。
只有高生还要追究:“那贤弟是怎么知道大军兵分三路的,不是往一路走?”
罗尔雅心想你们见过三十万人列队走么,我前世在国庆可是见过的,就是那样宽阔柏油水泥大马路,那样整齐的队伍,又都是吃饱穿暖后勤充足有现代通讯指挥的,布景之类重装备还都是汽车装的,从头走完得多少时间?
要是三十万人列成一队,不说别的,就是现在这个泥巴路的道路条件,根本不需要八路来挖什么坑埋什么地雷,一下雨全是烂泥潭,车子一走,那两个实心木头轮子一压便是两条深沟,再来几辆车子,那沟沟坎坎的就比老奶奶脸上的皱纹还多了,也不需要什么劫道的强盗,只要车夫手艺差一点,这车子就会连人带货翻到沟里去——罗尔雅在路上着实看了不少。
所以,她从来没想过做什么四轮马车,尽管四轮马车的原理很简单,但要是轮子朝天的话,还是轻便的两轮马车好……
就是勉强列成一队,又假如那关外也有前世一般的水泥大马路,三十万人列成一队,首尾那么长,前队走了好长时间了,后队起床做饭还赶得上排队出发呢。再加上没有无线电之类的现代通讯工具,那苻坚的淝水之战便是榜样——前面一喊“败了”后面便四脚生风,百万大军,一刻崩溃!
所以只要领军的指挥官大脑里还有一点不是浆糊,就不会把几十万大军摞在一起!
罗尔雅借了商队行路的例子给他们说明——要是三百人的商队,那路上就难找到店家了,三十万人一过,路上只怕是树皮也不会剩下了。
十万重骑兵驻扎一个小镇是网上有名的笑话,像罗尔雅这种军事小白也是知道的:一个小镇的房子不会超过一千间,拿什么安顿十万骑兵和他们起码十万名的侍从和起码二十万匹的马?
韩生又问:“就是按那三条路走去,又怎的?每路也有十万,比东虏人多多了。”
罗尔雅说:“若是三路中有一路出了事情,其他两路能马上知道么?”
这个年头可没有啥信号弹、无线电、海事卫星电话。
韩生说:“这个……白天点烟,晚上举火。”
罗尔雅说:“那关外丽水地方不比西北大漠一望无际,烽火台举火点烟十里外都能看见。八百里丽水,山高林密,千年古树到处都是,听说都有十来丈高,举火点烟哪里能看见?”
韩生说:“那还有传令兵呢。”
罗尔雅说:“那东虏是叛军吧。”
韩生说:“不错,他们的首脑,原来曾经在丽水将军手下做过小校。”
罗尔雅说:“既然他做过本朝小校,军中之事肯定知道不少,他若是截击一路,再派探子拿了假证明说是那路派的传令兵瞎传命令,胡乱指挥,各个击破……”她前世一部讲二战的电视剧,说二战末期,德国人狗急跳墙,用一批英语过硬的人穿了美军军服冒充美军到处瞎指挥,造成的损失着实不小。这东虏首脑既然能从小校做起,成为七八万人的叛军首脑,可见老奸巨猾,又熟悉大楚军里规章制度,说不定便会想到这个法子。大楚的身份证明不知道是什么,她前世看过老舍先生的《正红旗下》里面的骑兵身份牌子不过是“面黄无须”连画像也没有,那还是封建末期跟洋人都打过了的末代王朝。
韩生听了也是一愣:“不……会……吧……”
罗尔雅摇摇头,“但愿如此。”说完,她看一干人都有些神不守舍,她一个军事小白围观了一群帝国精英,此刻不溜更待何时,拱了拱手,撒腿来了个“三十六计走为上!”
待酒楼里一干人等回过神来,却哪里还找得到他!
高生看韩生面色沉重,劝慰道:“他一个未满二十的少年,又是捐的纳粟监生,连诗都不会做,知道什么,前面不过瞎猜猜,瞎猫碰死老鼠碰对了,这次统兵的是马老尚书,素来惯于战阵的,手下又都是多年的宿将,哪里就会中了那东虏的诡计!”
“唉,但愿如此。”韩生说。
众人也纷纷表示同意,接下来又喝了一回酒,过几日也就渐渐把这事忘了。


第三十六章 天不如人愿
更新时间20121226 20:11:07  字数:1044

 还惦记着罗尔雅的也就是卫连城了,他一是得不着,二是原以为一朵小白花,不想竟然有几分见识,就像钓鱼钓到一条大的,把鱼竿都拉成一个半圆了,怎么肯放!
又找了几日,只是这京城光大街就有七十二条,罗尔雅又再不来国子监,他哪里找得到呢?
这日他找了一天,还是没见人影,回到家中吃了晚饭,便捧起书来温习功课。
没想到书刚捧起来还没打开,就听到一阵喧哗吵嚷,紧接着就是素来相熟的损友,兵部韩侍郎的侄孙叫韩梅璟的,一路冲了进来,脸色煞白。
“韩兄?”卫连城被他的脸色唬了一跳。
“不得了了!不得了了!”
马上有机灵的书童送了一杯茶过来,韩梅璟喝了一口,方才喘过气来:“不得了了!”
“天塌了?”
“也差不多!”
“究竟出了什么事?”
“马尚书败了!全军覆没!三十万大军只逃回来两万!”
“怎么……可能……”
虽然卫连城对军事和数字都没什么概念,他也知道这三十万大军是好几个地方的兵马拼凑起来的,不是小数目,三十万和两万的差别就是瞎子也能看得出——虽然他还是不大明白这对于整个帝国而言意味着什么。
“那东虏头目狡猾,先是围攻了一路,然后用俘虏的腰牌冒充传令兵,说围住了东虏兵,叫杨将军过去会师,杨将军一向自负,在众将之中自以为第一的,不肯被人拔了头筹,忙忙地带了轻骑兵火速赶路,把大炮之类的辎重都丢下来,然后进了那骗子的埋伏,被人以逸待劳!大炮等辎重没有了骑兵保护,那就是案板上的肉,马上也跟着完蛋了也!”
韩梅璟又喝了一口茶,喘了下气,“那东虏头目又故技重施,传话给第三路的牛将军,这次说的是另外两路都完蛋了,牛将军一向胆小谨慎,又是南人,不惯丽水,一听另外两路完蛋忙忙就撤兵了,一路被东虏追击……唉!”
卫连城也惊呆了。
韩梅璟说完,对着卫连城拱了一下手:“你那罗贤弟对这事竟然料得一点不差,小弟那天对他多有得罪了,卫兄,还请引荐一二……他如今在哪里?”
卫连城苦笑道,要不是你们当日拦住我,我倒是也许知道他在哪里,现在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韩梅璟也是一愣,“他不是监生,在国子监读书么?”
卫连城说,监生倒是监生,只是……好些日子不曾去国子监读书了。
韩梅璟捧着茶默默回想了一下,哼道,你得罪他了是不,这种人才你居然……哼。
卫连城的脸破天荒地红了,支吾到我没有怎样……我还救过他一次呢。
这时候外面又是一阵慌乱,原来韩梅璟在家听叔公说了战事,惊得连忙来找卫连城,连个下人都没带,这时候韩府派人找来了。
韩梅璟说,我回家与我叔公说说这人,我们几个去找他,好好跟他陪个礼,你也不许再对他胡来,国家大事要紧,你要美人拿银子哪里寻不出来,不要再生事了。


第三十七章 赌约
更新时间20121227 20:11:13  字数:1504

 罗尔雅一连在大街上被骚扰了两次,再也不敢单独上街行走,但是林大爷虽然忠心,毕竟年纪大了,况且带他外出便没人看家,也是好不方便,于是便想找个保镖,跟东家一问,说媒婆一般只管卖丫鬟小妾,要是想买个得力的家人,不妨到东街人市上去看看,就在骡马市与猪市之间。
罗尔雅便带了管家去看了,一边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