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玩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玩具-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为海军装备论证中心的助理研究员,张绍忠可谓是在这里获得了明星一般的接待。

要知道最后这个合作能不能落到渤海造船厂的头上,可能就是他的一句话而已。

这不是刚下了车,张绍忠就被郭文和渤海造船厂的军工系统人员簇拥着,给塞到了船厂食堂的小灶餐厅里。

“来来,张助研远道而来辛苦了,我作为半个东道主,先干为敬!我干了,张助研你随意啊!”

说着话的功夫,郭文咕咚一声就将二两白酒的口杯一口给闷了下去,顺便还把杯子倒过来以示诚意。

就在张绍忠端着酒杯不知道该不该喝的时候,突然一阵吵杂的脚步声从外面向小灶餐厅里走了进来。

“咦,这不是张翻译吗?”

两支不约而同碰到一起的队伍里,突然响起了张绍忠颇为熟悉的一个声音。

“这是——胡总,哎呀,真是好久不见了!”张绍忠像是扔掉炸弹似的,把手里的酒放回了桌子上,连忙笑着向胡文海走了过去。

“是啊,真的好久不见了。”胡文海颇为感慨的和他握起了手,突然小声问道:“对了张翻译,你有没有兴趣换一个工作?”

第一百六十七章螳螂捕蝉

一艘集装箱货轮在纽约港口缓缓靠港,它身边一排高大的岸吊是特别能展现出人类工业暴力美感的东西。哪怕是世界上强壮的人类往它的下面一站,两者之间巨大的力量和体积对比,也能轻易的让人为这种工业伟力的体现所折服。

工业之美、工业党的情怀,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大抵可以归纳为:大就是美!多就是好!动力即正义!精度即真理!

这一艘万吨货轮足足装载了两千四百个集装箱,光是卸载这些集装箱到港口的仓储区,就需要八座岸吊运作一天以上的时间。

整个纽约港口可以说,到处都在诠释着工业伟力的魅力和正义。

而就在这艘船靠岸的一天之后,一支由三辆雪佛兰公务车组成的车队就风驰电掣的开进了港务区,办理了手续之后又马不停蹄了向仓储区驶去。

在纽约港口集装箱仓储区的c区11904仓位,这里是中远运输集团在纽约港专属的一块仓储区,专门用来存放cosco的一些特殊货物集装箱。

蓝色白底的cosco标识印刷在集装箱上面,这块不小的仓储区规划面上只孤零零的安置了区区十个集装箱。

这些标准尺寸集装箱在这集装箱的海洋里毫不起眼,只有当人类闯入这恍若万古恒存的钢铁海洋之中时,它们才会因为内容物的不同而获得不同的对待。

“就是这里了,请核对一下集装箱编号,最后在这里签字。”

港口集装箱区工作人员在履行完手续之后。将集装箱大门上的锁头打开了。随着哐当——嘎吱的钢铁碰撞和摩擦声。一个集装箱向来人敞开了自己的胸怀。

“这就是水锂电电池?”凌啸有些好奇的看着摩托罗拉的艾迪逊从集装箱里抽出一盒保护完好的水锂电充电电池。

这些电池被保护的很好。一个单元的水锂电电池有四十支,被装在包装完好的纸盒里,并且印刷了英文的产品标识和说明文字。

这些商品完全不需要二次包装,就可以立刻送入零售系统销售给用户。

当然,并非全部的产品都是这样的包装,有三分之二的水锂电电池实际是简易包装运输,专供摩托罗拉产品原装使用的。

艾迪逊毫不客气的将完好的包装撕开,然后回到了自己的车上将四颗电池装入已经和车载逆变器连接的充电器上。立刻充电器上的充电指示灯就亮了起来。并且黑白液晶显示器开始显示冲入电量的数据。

实际上不仅是艾迪逊是第一次看到新科水锂电的实物,就连毛青竹和凌啸也同样是第一次看到。

在场的只有一个人对水锂电的各项属性烂熟于心,那就是最近才到美国的陆应龙。

“陆教授,咱们这个水锂电真的有那么好么?”毛青竹看起来有点紧张。

如今的毛青竹还只是一个一事无成的小人物,自然没有后来那种挥斥方遒的强大自信。而中国人在科技上的落后,可以说早就已经深入人心。很难想象,有一天竟然会有一种高科技产品能够凌驾于美国人之上。

如果事实证明水锂电不过是一场骗局,毛青竹不敢想象等待自己等人的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这个么……”陆应龙本人不是化学专业,也不是专门研究二次可充电电池的,对水锂电的先进性认识不足。

但是凌啸却是电池行业的人。而且对水锂电的研究也有一定的认识,果断说道:“从原理上来说。水锂电确实有很深的潜力。只要我们的产品能够达到设计水平,美国人没有理由拒绝的。”

“是啊,我就是怕它达不到设计水平。国内的工厂什么样,咱们自己不知道?”

毛青竹和国内的企业打交道不是一天、两天了,国企的产品技术落后款式老旧就不说了,虽然不是有心制造劣质产品,但质量控制上的悲剧却让国企生产的产品名声不佳。以至于在供应趋紧的八十年代市场上,竟然到处都是滞销的国企产品。

而乡镇企业、小集体企业和挂靠企业就更不用说了,颇有原始资本来到世间范的非公企业,则是明目张胆的在制造劣质产品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

若非是价格足够便宜,中国制造在国际上恐怕真是没有什么市场。

毛青竹这么一说,凌啸也犹豫了起来。不过这时倒是陆应龙不用担心了,他笑着摇头道:“质量问题我看新科做的应该是国内最好的了,甚至比很多军工企业还要认真。尤其是标准化和质量控制,你们不清楚,我却是亲身感受过的。”

“标准化?”

“质量控制?”

毛青竹和凌啸两人满脸疑惑,感情他们二位连这方面的意识都还没有。

“所谓标准化,简单来说就是把原本依靠经验掌握的生产管理方式,编制成标准程序条文,让工人依照执行……”

陆应龙其实也是现学现卖,换他在过年前没参加新科工厂工作的时候,对标准化和质量控制其实也是两眼一抹黑。

但标准化和质量控制在管理上的优势显而易见,乃是正规企业成长起来必然经历的一道关卡。

初次接触到这方面概念的毛青竹听陆应龙解释的津津有味,不住的拿自己的经历来对比询问,竟然和他讨论的有来有往。

中方这边说着悄悄话,摩托罗拉的人则都聚在了艾迪逊的汽车旁边,翘首观察着水锂电电池的充电过程。

其实说起来,电池的充电过程并没有什么好看的,表面上就是不断跳动的液晶显示器上的数字,和不断闪烁的充电指示灯。

但即使是这么枯燥的过程,摩托罗拉技术部的科学家们依然看的津津有味。

“这就是水锂电啊,艾克,你身上有小刀没有,咱们拆开一个看看?”艾迪逊手上不断把玩着一颗没有塞进充电器的电池,看向一旁探头探脑的助手。

“boss,我这只有一把瑞士军刀,要不你勉强用一下?”

“可以了,中国人的水锂电包装主要是铝皮和塑料,我估计里面的主结构是陶瓷的……”

艾迪逊接过助手艾克的瑞士军刀,三下五除二的将手上的水锂电给大卸八块了。

“果然,你们看!”艾迪逊走出车厢来,把肢解的水锂电放在汽车的车盖上。

“这种结构和普通的充电电池外包装没有什么区别,只要把头拧掉,看里面的结构一清二楚——这就是让我们又爱又恨的脆性封装了!”

在水锂电电池的铝皮和塑料外套保护下的,艾迪逊抽出来的薄壁瓷瓶就是所谓的脆性封装了。电池正极接口被脆弱的固定在瓷瓶的顶端,一旦内部有膨胀气体产生,电极就会断裂失去通路作用,保护使用水锂电用户的安全。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思路,轻易的解决了在艾迪逊他们看来水锂电最大的难题。

“中国人也不是太差劲儿,看起来这东西还真是不错!”

“是啊,很简单,思路很巧妙……”

围观的美国人倒也没有昧下良心来,纷纷发出了中肯的评价。

“如果水锂电的能量密度真的能够达到镍氢电池的水平,那这个产品就真的有中国人说的那样,能够达到推向市场的要求了。”

“不过这还不够啊,水锂电的能量密度只是和镍氢电池相当。造价虽然便宜,但这不会对移动电话的需求有革命性的影响。”

“嗯,我也是这样想的。”

摩托罗拉的技术部终究还是通信行业的人占据优势,考虑问题从移动电话出发可以说是一件政治正确的事情。

“那不是说还有一种磷酸铁锂的材料,可以提升水锂电的能量密度吗?”有人发出了自己的思考。

“这也不行,即使是磷酸铁锂有中国人说的效果,那整个专利体系还是掌握在新科的手里,这不符合公司的战略要求。”

“不用担心。”

艾迪逊招了招手,把摩托罗拉的人围成一圈,压低了声音说道:“公司有一个计划,让中国人继续发展磷酸铁锂电池去吧,我们要在电池方面再次领先,就要直接拿下薄膜水锂电的技术。等我们掌握了第三代水锂电技术,就可以甩开新科公司,给这些自大的中国人一个狠狠的教训!”

“可是,中国人已经确立了薄膜水锂电的技术发展路线,相信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我们怎么超过他们?”

艾迪逊嘿嘿冷笑:“这个简单,一方面公司会投入比中国人多得多的资金,动员更强大的力量进行科研竞赛。另一方面,那就要给中国人在磷酸铁锂电池上一点甜头了。到时候短视的中国人,自然会不舍得在三代水锂电上投入太多,以防二代水锂电技术没有赚到足够的利润就已经过时了……”

“哦,嘿嘿——”

“呵呵——”

“哈哈——”

“高!公司的战略实在是高!”

第一百六十八章黄雀在后

“听说在中国正在兴起一种政治规则,这个国家的权力正在被一群工程师出身的人掌握在手里。”

“工程师掌权?天啊,这可真是个野蛮的国家!”

“是啊,真正的现代皿煮国家应该是由懂法律的律师来治理才对!”

“咳咳,哦,当然、当然!”

“掌权者应该充分听取民众的呼声,尤其是——”

“华尔街的!”

“哈哈,说得对!”

埃德加从侍应生端着的盘子里拿起半杯清澄的香槟酒,和几个相熟的客户点头打过招呼,然后缓缓的渡步走到窗边,向下俯瞰着窗外的景色。

夜晚的街道上灯火通明,这条只有大概五百多米长、宽不超过十一米的街道,从纽约百老汇起始到东河为止,只有不过七个街段而已。

然而就是这样又短又窄的街道却有一个让世人都如雷贯耳的名字,就和埃德加如今目光所及焦点上的大铜牛一样,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片。

没错,这条街道的名字,就是传说中世界上最大的罪恶渊薮——华尔街。

能够在华尔街旁边的建筑物里举办一场社交晚宴,这对埃德加和他的家庭来说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当然,如果仅仅只是要借一块华尔街的地方,那倒是不算太难,只要肯掏钱就能办到。

但要办起一场像样点的社交晚宴,那可就不是光舍得花钱就行了,首先你自己必须特别有钱才行。

埃德加的家庭当然没有这样的影响力。但借助摩托罗拉的帮助和某些原因。今天来到晚宴的宾客并不会比其他宴会显得寒酸。

尤其是当埃德加的父亲老埃德加带着一位年轻人走进宴会大厅的时候。整个宴会大厅突然多了一阵嗡嗡的低沉交流,多少道视线就落在了这个他的身上。

而这个年轻人似乎已经对这种场面习以为常,自顾自的在和老埃德加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谈着。

虽然宴会厅里的众人目光时不时要在这位年轻人身上转上两下,但矜持的上流社会宴会还不至于有那么鲁莽的人。只有当老埃德加兴致勃勃的把一些身份特殊的人介绍给他的时候,才会有人露出“深感荣幸”的表情,向这位年轻人稍稍攀谈两句。

“这就是我的儿子大卫。埃德加了,目前供职于摩托罗拉公司的法务部门,是埃德加&胡佛律师事务所的一名律师。”

不用问。这个埃德加&胡佛律师事务所,老板之一自然就是老埃德加了。

“埃德加,这位是亨特先生,亨特。杜邦。”

关于这个年轻人的介绍,老埃德加也只说了这一句话而已。不过仅只这一句话就已经表达出足够的信息,因为他的名字中有这样一个姓氏,杜邦。

“亨特先生你好,我是大卫。埃德加,欢迎你来到今天的晚宴,希望我们的招待能够让你满意。”

“哦。没什么满意的事情,到处都是这样的东西。沉闷的让人乏味。”亨特。杜邦干脆利落的扫了小埃德加的面子,丝毫没有身为客人的自觉。

然而面对这位姓杜邦的年轻人,两个埃德加也只能面带微笑的听着他的抱怨。没办法,谁让人家是姓杜邦的呢。

杜邦家族,在美国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家族和财团。杜邦财团没有银行金融业的支持,但却能名列美国十大财团之中。杜邦家族与美国历史同岁,绵延两百余年却仍然对杜邦财团大权在握,成为一个典型的家族托拉斯。

虽然杜邦财团的董事会中,杜邦家族的成员比例已经越来越小。但杜邦财团的决策权,仍然被杜邦家族所牢牢掌握。

而能够延祚两百余年的杜邦家族,对家族子弟的培养是相当严格的。任何能够留在杜邦财团并且爬上高位的杜邦家族子弟,至少都有其骄傲的本钱。

亨特。杜邦虽然不近人情,而且语言无礼而且轻浮。但他在杜邦家族内目前的评价却很不错,在杜邦家族的短板金融业上更有出色的表现。

作为美国的化学工业巨头,摩托罗拉想要进入电池行业研发薄膜水锂电,寻求杜邦的帮助是最快捷的途径。

小埃德加把打的规规整整的领带突然扯了下来,然后一口干掉了手上的半杯香槟。啪的一声,他手上的香槟酒杯随着他的松手,在一段自由落体运动之后,和地面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亨特。杜邦明显一愣,随即嘴角露出了笑容,终于满意的点起头来:“不错,虽然宴会如同裹尸布一样让人难以忍受,但至少还有点有趣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